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2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东部富砂砾型大中型油气田发现与启示——以珠江口盆地惠州26洼古近系恩平组为例
1
作者 徐长贵 高阳东 +4 位作者 刘军 彭光荣 刘培 熊万林 宋朋霖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7,共14页
基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油气勘探实践,通过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测定、储集体发育形貌恢复及镜下岩矿表征、圈闭封盖指标实测比对、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提取、凝析气成因判别及成藏条件解剖,系统分析惠州26洼古近系恩平组油气资源潜力、大... 基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油气勘探实践,通过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测定、储集体发育形貌恢复及镜下岩矿表征、圈闭封盖指标实测比对、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提取、凝析气成因判别及成藏条件解剖,系统分析惠州26洼古近系恩平组油气资源潜力、大型砂砾岩优质储集层发育特性、断裂圈闭有效性及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总结南海东部古近系富砂砾型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研究表明:(1)洼内古近系文昌组发育“面积广、厚度大”的半深湖—深湖亚相优质烃源岩,具有“早期大量生油、晚期大量排气”的典型倾油型烃源岩排烃特征,为恩平组油气成藏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2)洼内断裂陡坡带与转换带联合控制下近源规模性砂砾岩体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具有“有利相带-颗粒组分-微裂缝”三元分级控储特性,等粒、低泥质(含量小于5%)、高含量长石组分及近断裂组合的(水下)分流河道有利于甜点储集层发育;(3)稳定湖泛泥岩封盖下的走滑增压型圈闭是油气保存的必备条件,斜交主应力的北东及近东西向断裂控圈效果最优;(4)优质烃源岩-断裂输导/封堵-砂砾岩储集层时空配置共同控制油气富集程度,自上而下划分为低充满带、过渡带和高充满带3个油气聚集单元,且近增压型通源断裂带河道主体区利于规模性油气富集。研究成果为珠江口盆地恩平组规模性富砂砾型油气藏勘探指明了新方向,并实现了油气勘探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惠州凹陷 惠州26 古近系 恩平组 砂砾岩 大中型油气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辽西凹陷南洼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运聚模式
2
作者 李威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3,共9页
辽西低凸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南部油气环绕辽西凹陷南洼呈带状分布,辽西凹陷南洼对油气的贡献以及贡献多寡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制约了该地区勘探进程。本研究通过分析围绕辽西凹陷南洼分布的油气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地球... 辽西低凸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南部油气环绕辽西凹陷南洼呈带状分布,辽西凹陷南洼对油气的贡献以及贡献多寡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制约了该地区勘探进程。本研究通过分析围绕辽西凹陷南洼分布的油气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厘清原油与辽西凹陷南洼和辽中凹陷中洼烃源岩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辽西低凸起南部油气带分布在辽西大断层两侧,环绕辽西凹陷南洼东北侧的油藏有LD5N、SZ36、LD5和LD4油藏,其中LD4油藏和LD5东二下段油藏具有高甲藻甾烷、低C_(30)4-甲基甾烷的低成熟特征,来源于辽西凹陷南洼沙三段和沙一段烃源岩;LD5东二上段油藏和SZ36S油藏分布在断层两侧,发育甲藻甾烷、C_(30)4-甲基甾烷和伽马蜡烷,原油处于成熟阶段,属于辽西凹陷南洼和辽中凹陷中洼混合来源;LD5N油藏和SZ36油藏具有高C_(30)4-甲基甾烷、低伽马蜡烷的特征,均为成熟原油,由辽中凹陷中洼烃源岩生成;②辽西凹陷南洼以低熟油为主,沿断层向LD5、LD4构造带深部运移充注,形成LD4和LD5东二下段油藏;LD5、LD4东二下段充满后,辽西凹陷南洼低熟油沿断层继续向浅部运移,与辽中凹陷中洼成熟油在LD5东二上段、SZ36S汇合,形成LD5东二上段、SZ36S混合类油藏,辽中凹陷中洼成熟油向SZ36油藏东北侧运移,跨过辽西大断层后在浅部形成LD5N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藻甾烷 辽东湾 辽西凸起 辽西凹陷南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古近系文昌组构造-沉积耦合关系
3
作者 李振升 彭光荣 +3 位作者 陈维涛 蔡国富 张丽 黄荣燕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8,共9页
番禺04地区位于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缓坡带,番禺4洼在新近系发现多个油田,为“小而肥”的富生烃洼陷,但是古近系勘探尚未获得突破。结合录井、测井、三维地震资料,对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物源体系以及沉积充填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 番禺04地区位于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缓坡带,番禺4洼在新近系发现多个油田,为“小而肥”的富生烃洼陷,但是古近系勘探尚未获得突破。结合录井、测井、三维地震资料,对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物源体系以及沉积充填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文昌期受NW向F1断裂活动控制,经历强烈断陷期、断陷萎缩期的构造演化过程;物源主要来自北部西江中低凸起,母岩类型为花岗岩,碎屑物质搬运距离中等,成分成熟度较高;研究区NW向断裂在早期NWW-NW应力方向控制下先活化,近EW向断裂在晚期NW-NNW向应力控制下后活化。NW向主要断裂在文昌组沉积早期活动性强,文昌组下段发育断控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文昌组沉积晚期基本不活动,文昌组上段发育坡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具备发育优质储层的条件;基于原型盆地恢复认为,研究区发育“早期断控、晚期坡控”的构造-沉积响应模式,文昌组上、下段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沉积充填特征,存在由断控型扇三角洲向坡控型辫状河三角洲转变的特征。相对而言,文昌组上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砂体具“旁生侧储、近源成藏”特征,且埋藏更浅,砂岩粒度和分选磨圆更优,勘探前景优于文昌组下段扇三角洲前缘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番禺4 古近系 构造演化 沉积充填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AD15洼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下的油气运聚模式
4
作者 吴浩武 黄峰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9,共8页
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区,其中,AD15洼是重要的富生烃洼陷。但由于对复式油气藏认识有限,AD15洼未取得重大勘探进展。本文基于“源-汇-聚”的评价思路,针对AD15洼北部缓坡带,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测井资料及地化资料,开展... 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区,其中,AD15洼是重要的富生烃洼陷。但由于对复式油气藏认识有限,AD15洼未取得重大勘探进展。本文基于“源-汇-聚”的评价思路,针对AD15洼北部缓坡带,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测井资料及地化资料,开展了深入系统的油气运聚模式研究,得到以下认识:边界断裂差异演化控制了AD15富烃洼陷的形成,裂陷高峰期强烈断裂活动促使AD南部形成“连片湖盆”,沉降速率大,湖盆广而深,文昌组文四段、文三段时期大规模发育生烃潜力大的中深湖优质烃源岩。继承型流体运移构造脊控制油气主运聚方向,早、晚期断裂纵向差异性疏导与侧向砂体耦合组建了油气的接替立体输导模式。区域盖层控制下,油气沿构造脊高孔渗储层高效汇聚,则构建了AD15洼缓坡带“断-盖-脊”联控的油气长距离运聚成藏模式。上述研究对于研究区进一步深化油气勘探获取新的突破,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沉积演化 断裂差异 烃源岩特征 运聚模式 AD15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改善古近系内幕成像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以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缓坡带古近系为例
5
作者 史运华 陈人杰 +3 位作者 徐颖晶 杨建锋 李颖薇 黄念贵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7-369,共13页
为了解决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西侧缓坡带古近系地震数据处理中信号弱、多次波干扰及低信噪比等问题,研究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三维τ-p变换鬼波压制和浅水多次波压制等技术。这些技术旨在通过增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来提高解释精度,尤其... 为了解决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西侧缓坡带古近系地震数据处理中信号弱、多次波干扰及低信噪比等问题,研究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三维τ-p变换鬼波压制和浅水多次波压制等技术。这些技术旨在通过增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来提高解释精度,尤其在洼陷内部地层接触关系和基底成像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研究区地震资料有效反射通常集中在6~36 Hz,由于低频和高频端信号的缺失,地层接触关系的精细刻画受到限制。因此,提出利用上述关键技术改善地震资料品质,其中鬼波压制技术成功分离和抑制了鬼波噪声,而浅水多次波压制技术则针对性地预测和衰减了多次波。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后,成像剖面显示古近系内幕成像得到显著改善,波组特征更明显,地层接触关系更合理,并且中深层复杂断裂的成像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结果表明,鬼波压制和浅水区去多次波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中深层地震资料的品质,对珠江口盆地特别是番禺4洼及其邻近地区的油气勘探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相似沉积环境下地震成像剖面品质改善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τ-p变换鬼波压制 浅水多次波压制 珠江口盆地 番禺4 古近系成像
下载PDF
古近系文昌组湖盆古环境及其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以珠江口盆地陆丰15洼为例
6
作者 郑仰帝 彭光荣 +3 位作者 肖张波 黄鑫 何雁兵 杨兴业 《华南地震》 2024年第1期11-24,共14页
文昌组湖相泥岩是珠江口盆地陆丰15洼的主力源岩层段,为了恢复文昌期湖盆的古环境,进一步探索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模式,对洼陷内L15-1井的文昌组泥岩开展古生物、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昌... 文昌组湖相泥岩是珠江口盆地陆丰15洼的主力源岩层段,为了恢复文昌期湖盆的古环境,进一步探索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模式,对洼陷内L15-1井的文昌组泥岩开展古生物、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昌组各层段古环境差异显著,文一~文三段及文五段沉积期水体相对较浅,主要为充氧远源的滨浅湖环境,古生产力水平一般;文四段沉积期水体较深,半深湖—深湖环境,古生产力水平最高。陆丰15洼文昌期古湖盆在淡水—微咸水介质条件下,烃源岩的质量与古水深、古生产力以及古氧相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文昌组沉积期古气候整体差异不大,温暖湿润的气候对优质烃源岩发育有利。古生产力及古氧相是陆丰15洼文昌组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实际上是古生产力与保存条件良好的匹配,共同控制了有效烃源岩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氧相 古生产力 优质烃源岩 文昌组 陆丰15
下载PDF
豫西渑池县水泉洼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7
作者 谢小芳 马玉见 +2 位作者 卢仁 梁涛 曹纪虎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2期231-238,共8页
水泉洼铝土矿位于河南省主要富铝(黏)土矿成矿带西矿带,是探明的中型铝土矿床。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分析后认为,铝土矿的成矿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古沉积环境、马家沟组顶部古风化壳构成的盆地基底形态及断裂构造的控制,本... 水泉洼铝土矿位于河南省主要富铝(黏)土矿成矿带西矿带,是探明的中型铝土矿床。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分析后认为,铝土矿的成矿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古沉积环境、马家沟组顶部古风化壳构成的盆地基底形态及断裂构造的控制,本溪组为赋矿地层。其成矿规律主要表现为:矿床分布在古陆边缘的盆地边缘,并受沉积相控制;成矿盆地以古风化壳为盆地基底,盆地基底负地形规模越大,所形成的铝土矿矿体规模越大;且矿体在盆地边缘的次级凹陷中富集,这些次级凹陷是古风化壳的负地形。在岩溶、岩坑较发育的盆地边缘和古地势相对较高地区是寻找富铝(黏)土矿的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水泉 豫西
下载PDF
利津西次洼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储层特征
8
作者 张媛媛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针对利津西次洼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储层,综合运用岩心观察、图像分析、物性测试和压汞等技术方法,对其储层特征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滩坝砂储层物性较差,为低孔、超低渗储层,含油饱和度呈现出较低的特征。研究区储层含油性受储层物... 针对利津西次洼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储层,综合运用岩心观察、图像分析、物性测试和压汞等技术方法,对其储层特征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滩坝砂储层物性较差,为低孔、超低渗储层,含油饱和度呈现出较低的特征。研究区储层含油性受储层物性的影响,渗透率为主控因素。储层发育微米级别的孔喉系统,孔喉半径为0.2μm,连通性较差,储层渗流能力弱。孔喉连通性与储层渗透率相关性更高,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砂岩 储层特征 孔喉结构 沙四上亚段 利津西次
下载PDF
大沙洼林场黑松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9
作者 王均香 刘强 王晓民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1期10-11,14,共3页
在大沙洼林场研究黑松嫁接育苗技术,有效提升了黑松的成活率与适应性,研究表明:芽接方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嫁接育苗后黑松的树高均值提升了约35.89%,胸径、冠幅、枝下高均值均有所提升,嫁接育苗技术具有积极的黑松的生长促进作用,并且... 在大沙洼林场研究黑松嫁接育苗技术,有效提升了黑松的成活率与适应性,研究表明:芽接方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嫁接育苗后黑松的树高均值提升了约35.89%,胸径、冠幅、枝下高均值均有所提升,嫁接育苗技术具有积极的黑松的生长促进作用,并且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苗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 嫁接 育苗 大沙林场
下载PDF
佛洼35 kV降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与维护分析
10
作者 王乃东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4期62-63,126,共3页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35 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现代电力网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运行与维护直接影响着降压变电站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电力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旨在探讨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35 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现代电力网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运行与维护直接影响着降压变电站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电力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旨在探讨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佛洼35 kV降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机理,并提出有效的运行维护策略,以期更好地应对潜在的风险,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 kV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系统 运行 维护
下载PDF
大青山地区古元古界二道洼群特征及其含矿性
11
作者 张蒙 孟祥辰 +2 位作者 杨亚博 赵丽娟 王沛东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6期78-84,共7页
文章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大青山地区二道洼岩群变质与变形、沉积环境、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二道洼岩群是不整合于乌拉山岩群之上的变质砾岩、变粒岩、各种片岩和大理岩的变质岩组合,从变质矿物组合看,二道洼... 文章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大青山地区二道洼岩群变质与变形、沉积环境、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二道洼岩群是不整合于乌拉山岩群之上的变质砾岩、变粒岩、各种片岩和大理岩的变质岩组合,从变质矿物组合看,二道洼岩群变质相为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二道洼岩群变质原岩属于碎屑岩-碳酸岩类建造,副矿物特征也表明为沉积岩型;在二道洼群哈拉沁组碳酸盐岩夹绢云片岩中富集Au等成矿元素,是本区金矿的最主要的矿源层;构造薄弱带有利于金成矿流体的运移,物理化学性质不同所构成化学障,有利于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新地沟金矿床的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糜棱岩型金矿石,蚀变类型主要为钾化、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新地沟金矿区蒙古寺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倾入活动对成矿具有重要影响,头号序列二长花岗岩、花岗岩脉也为金矿的更进一步富集提供了热液;二道洼岩群多频次的变形变质作用及其所相伴的岩浆热液活动是金元素活化、运移、富集的有利形成条件和主要形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道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找矿标志
下载PDF
岩浆底辟改造型洼陷复杂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以珠江口盆地陆丰22洼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琼玲 彭光荣 +4 位作者 肖张波 雷永昌 沈梦蓉 邱欣卫 李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8-1065,共18页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上的陆丰22洼为岩浆底辟改造型洼陷。为了明确这种洼陷的结构变形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残余地层厚度分析,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还原了洼陷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陆丰22洼西斜坡和东次洼在古...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上的陆丰22洼为岩浆底辟改造型洼陷。为了明确这种洼陷的结构变形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残余地层厚度分析,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还原了洼陷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陆丰22洼西斜坡和东次洼在古近纪受到3期强烈的岩浆底辟作用,其中以文昌组四段活动最活跃。岩浆底辟对洼陷结构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岩浆底辟破坏了洼陷原始构造样式,引起边界断裂弯曲变形甚至错断,在平面上分带展布;二是岩浆隆升导致地层强烈翘倾,缓坡地层大幅抬升遭受强烈剥蚀;三是岩浆底辟产生次级凸起,影响了沉积中心的位置、规模和演化,致使陆丰22洼表现出复杂的结构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岩浆底辟强烈的西斜坡和东次洼经历了断陷和坳断演化阶段,岩浆底辟较弱的西次洼、洼中隆和东斜坡则经历了完整的断陷、坳断和坳陷3个演化阶段,各构造单元具有平面分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底辟 改造型 陷结构 构造演化 珠江口盆地 陆丰22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珠琼运动的沉积响应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单玄龙 热西提·亚力坤 +5 位作者 刘培 陶文芳 张琴 郝国丽 李克成 姚佳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9-342,共14页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经历了早—中始新世的珠琼运动一幕和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的珠琼运动二幕,期间分别沉积了文昌组和恩平组。为研究两幕运动的差异,通过对古近系沉积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来判断物源成分,从而理清珠琼两幕运动期间西江...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经历了早—中始新世的珠琼运动一幕和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的珠琼运动二幕,期间分别沉积了文昌组和恩平组。为研究两幕运动的差异,通过对古近系沉积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来判断物源成分,从而理清珠琼两幕运动期间西江主洼的物源转换规律。结果表明:西江主洼珠琼运动一幕晚文昌期主要为风化酸性火成岩,缓坡处文一、二段顶部出现中性火成岩成分;珠琼运动二幕恩平组在主洼中部和东部主要表现为中性火成岩风化产物,28洼恩四段底部由长英质变为中性岩母岩,洼陷西部则未出现中性岩母岩,珠海期由酸性火成岩向石英岩母岩成分过渡。基底岩性研究表明,研究区古近系存在珠一坳陷内低凸起酸性花岗岩和坳陷南部隆起带中性花岗岩两类不同局部物源区,文昌期珠一坳陷内低凸起为主要物源区,在珠琼运动二幕时洼陷中部和东部物源区发生转换,物源来自珠一坳陷南部东沙隆起带,洼陷西部物源在恩平期没有转换,直到珠海期南海运动时与中、东部共同转变为接受北部统一的区域物源控制。洼陷不同部位物源转换存在差异,说明珠琼运动两幕之间存在物源的继承性发育,但具有不同的沉积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西江主 物源转换 珠琼运动 古近系 主微量元素
下载PDF
洪水动态风险分析技术对防汛应急工作的支撑——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期间兰沟洼蓄滞洪区运用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念强 王静 李娜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9期39-44,共6页
2023年7—8月,海河流域发生了“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包括大清河在内的多个水系的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戒、超保证洪水。海河流域先后启用8个蓄滞洪区分洪。以大清河水系兰沟洼蓄滞洪区为例,介绍了蓄滞洪区启用前、启用后和退水过程... 2023年7—8月,海河流域发生了“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包括大清河在内的多个水系的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戒、超保证洪水。海河流域先后启用8个蓄滞洪区分洪。以大清河水系兰沟洼蓄滞洪区为例,介绍了蓄滞洪区启用前、启用后和退水过程中的洪水分析模拟成果,检验了洪水动态风险分析对防汛应急决策的技术支撑作用,总结了整个应急过程中的技术支撑经验,对未来洪水动态风险分析技术的发展、应用模式和成果需求等做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 海河流域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蓄滞洪区 兰沟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陆丰15洼与22洼古近系文昌组源-汇系统与沉积演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雷永昌 赵鹏 +3 位作者 肖张波 邱欣卫 吴琼玲 何雁兵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3期501-515,共15页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陆丰15洼、陆丰22洼勘探程度较低,文昌组沉积体系认识较薄弱。为了推进勘探进程,基于地震、钻井、岩矿分析等资料,对洼陷文昌组源-汇系统和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识别出沿陡坡、缓坡和轴向发育的6个一级水系、23个二...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陆丰15洼、陆丰22洼勘探程度较低,文昌组沉积体系认识较薄弱。为了推进勘探进程,基于地震、钻井、岩矿分析等资料,对洼陷文昌组源-汇系统和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识别出沿陡坡、缓坡和轴向发育的6个一级水系、23个二级流域单元。文昌组沉积时期,湖水经历了由浅变深再变浅的过程,裂陷早期与晚期物源输入最强。陆丰15洼早期的物源主要来自轴向、缓坡,中期收缩,晚期物源整体推进,而陆丰22洼早期的物源主要来自缓坡、陡坡,中期收缩,晚期主要来自轴向。文昌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文四段发育湖泊相烃源岩,文三段、文五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储层,预测文五段为有利勘探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丰凹陷 陆丰15 陆丰22 文昌组 源-汇系统 沉积演化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丰13西北洼古近系构造沉积演化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文奇 黄胜兵 +4 位作者 郭刚 陈凯 王升兰 柯岭 胡艳飞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2,共10页
珠江口盆地陆丰13西北洼是一个生烃潜力尚未证实的洼陷,其是否发育有效烃源是勘探面临的首要问题。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洼陷结构解剖的基础上,对其古近系构造沉积演化、烃源岩发育条件和存在证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 珠江口盆地陆丰13西北洼是一个生烃潜力尚未证实的洼陷,其是否发育有效烃源是勘探面临的首要问题。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洼陷结构解剖的基础上,对其古近系构造沉积演化、烃源岩发育条件和存在证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①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陆丰13西北洼古近系构造演化经历了强烈裂陷、弱裂陷、差异升降以及断拗转换4个阶段。②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主受物源供给变化的影响,其古近系沉积充填经历了“文昌组先沉积,恩下段差异剥蚀,恩上段—珠海组区域再覆盖”的演化过程。③文下段沉积时期,由于控洼断层强烈伸展、火山大规模喷发以及物源供给相对有限,使得陆丰13西北洼文下段广泛发育半深—深湖相烃源岩,现今最大残留面积约107 km^(2),而且已经开始规模生烃,模拟总资源量约1.21亿方油当量,为一个潜在富生烃洼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结构 构造沉积演化 烃源岩 资源潜力 陆丰13西北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近年来国际上研究地洼学说概况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裕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74-383,共10页
本文介绍了近五年来(1985—1989)国际上研究、评介和发展地洼学说的概况,对显生宙地洼区和前寒武纪原地洼区的特征作了归纳,并对各类地洼区作了比较。最后列举了当前国际上研究地洼学说和地洼成矿学的新动向。
关键词 构造-岩浆活化区 原地 原活化区 学说 成矿学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海丰33洼断裂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敏 张素芳 +3 位作者 邱欣卫 肖张波 贺勇 何雁兵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52,共8页
陆丰凹陷是珠江口盆地(东部)的古近系勘探重要探区,近三十年来受限于钻井数量与仅有的二维地震资料,其盆缘洼陷海丰33洼缺乏断裂特征与洼陷结构的研究。在新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基础上,本文对洼陷边界断裂、主干伸展断裂、张扭断裂进... 陆丰凹陷是珠江口盆地(东部)的古近系勘探重要探区,近三十年来受限于钻井数量与仅有的二维地震资料,其盆缘洼陷海丰33洼缺乏断裂特征与洼陷结构的研究。在新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基础上,本文对洼陷边界断裂、主干伸展断裂、张扭断裂进行识别,并对断裂活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丰33洼发育伸展断裂和张扭断裂,三组深大断裂——北部海丰33断裂、南部陆丰03断裂与北西部的海丰32断裂分别控制形成了主洼、南次洼、北次洼的洼陷格局;(2)北西部海丰32断裂受到左旋张扭应力场的作用,显示了张扭性断裂特征,在晚文昌—早恩平组沉积期断裂活动最强,地层沉降中心沿走滑分量迁移,北次洼沉积较厚上文昌组地层;(3)海丰33洼北西部发育的海丰32断阶构造带邻近烃源岩,张扭断裂控制了该构造带的圈闭类型与运移条件,为海丰33洼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陆丰凹陷 海丰33 张扭断裂 陷结构
下载PDF
渤海辽中凹陷南洼走滑断裂带成藏模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奎 余一欣 张江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2,共10页
基于辽中凹陷南洼油田实钻等资料,对处于同一构造带的东部走滑断裂带和西部走滑断裂油气成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合两个断裂带的构造特征等分析油气成藏差异性的主控因素,最后总结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东部走滑断裂带主力含油层系为新... 基于辽中凹陷南洼油田实钻等资料,对处于同一构造带的东部走滑断裂带和西部走滑断裂油气成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合两个断裂带的构造特征等分析油气成藏差异性的主控因素,最后总结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东部走滑断裂带主力含油层系为新近系馆陶组,为重质原油,油品性质较差;西部走滑断裂带油层主要集中分布在东营组,整体为中—轻质原油,油品性质较好。②东部走滑断裂带长期活动且晚期构造活动强度较大,油气突破东二下亚段厚层泥岩沿断裂运移至浅层储盖组合较好的馆细段富集成藏,馆细段组合表现为“薄泥盖厚砂”,相对开放的地质环境,后期水洗氧化和生物降解致使油品性质较差;西部走滑断裂带为早断早衰型断裂,消亡于古近系,晚期活动强度弱,油气主要被封存于东二下亚段厚层泥岩下伏的东三段,“厚泥盖薄砂”优质储盖组合呈相对封闭的地质环境,油品性质较好。③东部走滑断裂带属于“早期成藏—中期调整—晚期富集”的油浅层气成藏模式;西部走滑断裂带属于“早期充注—中期富集—深部成藏”成藏模式。本项研究成果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辽中凹陷南 郯庐断裂 走滑断裂带 成藏差异 成藏模式
下载PDF
饶阳凹陷肃宁洼槽对蠡县斜坡供烃潜力的地球化学证据
20
作者 张锐锋 曹兰柱 +6 位作者 付健 刘宗堡 陈柯童 孙永河 秦梦华 李依航 曹松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5-604,共10页
蠡县斜坡是饶阳凹陷重要的油气探区,其油气来源问题一直是勘探关注的重点,特别是斜坡南部的油源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开展任西–肃宁洼槽烃源岩评价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蠡县斜坡原油油源分析和运移路径示踪,证实了肃宁洼槽对... 蠡县斜坡是饶阳凹陷重要的油气探区,其油气来源问题一直是勘探关注的重点,特别是斜坡南部的油源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开展任西–肃宁洼槽烃源岩评价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蠡县斜坡原油油源分析和运移路径示踪,证实了肃宁洼槽对斜坡南部的供烃潜力,并明确了蠡县斜坡不同区域油源。蠡县斜坡原油可分为3类,其中:A类原油由淀北洼槽E_(s4)-Ek烃源岩供烃,主要分布在蠡县斜坡北部;B类原油由任西洼槽Es_(1)^(下)烃源岩供烃,主要分布在斜坡北中部;C类原油位于蠡县斜坡中南部,油源分析及芳烃运移示踪参数指示其由肃宁洼槽Es_(1)^(下)烃源岩供烃。蠡县斜坡中南部油藏油源的明确,从源的角度证实了肃宁洼槽对蠡县斜坡中南部的供烃能力,为蠡县斜坡南部的勘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对斜坡南部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运移示踪 蠡县斜坡 肃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