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派现行为与盈余持续性关系——基于信号理论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
5
1
作者
高克智
王辉
王斌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8-105,共8页
中国公司股利政策深受证券监管政策(如再融资门槛政策)的深远影响。但我们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派现行为的高度离散性,可能并不能够完全用"再融资门槛政策"影响这一原由来解释,或者说,代理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公司股利政策的...
中国公司股利政策深受证券监管政策(如再融资门槛政策)的深远影响。但我们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派现行为的高度离散性,可能并不能够完全用"再融资门槛政策"影响这一原由来解释,或者说,代理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公司股利政策的解释。本文用派现意愿与派现程度来定义公司的派现行为,基于信号理论并借鉴Skinner(2008)的模型来解释中国公司的派现行为,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派现与公司业绩质量存在某种相关性,具体为:盈利性强的公司其派现意愿越高,未来盈利性好的公司其当期现金股利支付率也越高。可见,公司派现行为具有较强的信息含量:派现意愿、派现程度可能是公司管理层向市场传递的一种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现行为
盈余持续性
信号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市公司非良性派现行为的原因透视及对策
2
作者
彭爱群
孔玉生
《财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非良性
派现行为
股利政策
证券市场
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代理理论看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
被引量:
51
3
作者
王信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4-52,共9页
本文用股息的代理理论分析我国A股、H股和红筹股公司的派现行为。由于股东保护法制不完善 ,公司“内部人”对股东的剥夺导致A股公司低派现。香港法制健全 ,股东能利用法律手段争取高派现 ,因此H股和红筹公司派现水平较高。此外 ,股权结...
本文用股息的代理理论分析我国A股、H股和红筹股公司的派现行为。由于股东保护法制不完善 ,公司“内部人”对股东的剥夺导致A股公司低派现。香港法制健全 ,股东能利用法律手段争取高派现 ,因此H股和红筹公司派现水平较高。此外 ,股权结构对公司派现行为也有显著影响。最近证监会有关公司派现的指导性规定是必要的 ,但也有副作用。长远来看 ,建立法治是保护投资者的根本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派现行为
股息
代理理论
投资者保护
原文传递
题名
派现行为与盈余持续性关系——基于信号理论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
5
1
作者
高克智
王辉
王斌
机构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会计系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8-105,共8页
文摘
中国公司股利政策深受证券监管政策(如再融资门槛政策)的深远影响。但我们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派现行为的高度离散性,可能并不能够完全用"再融资门槛政策"影响这一原由来解释,或者说,代理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公司股利政策的解释。本文用派现意愿与派现程度来定义公司的派现行为,基于信号理论并借鉴Skinner(2008)的模型来解释中国公司的派现行为,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派现与公司业绩质量存在某种相关性,具体为:盈利性强的公司其派现意愿越高,未来盈利性好的公司其当期现金股利支付率也越高。可见,公司派现行为具有较强的信息含量:派现意愿、派现程度可能是公司管理层向市场传递的一种信号。
关键词
派现行为
盈余持续性
信号理论
Keywords
Cash Dividends Behavior
Earnings Persistence
Signaling Theory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市公司非良性派现行为的原因透视及对策
2
作者
彭爱群
孔玉生
机构
江苏大学
出处
《财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非良性
派现行为
股利政策
证券市场
中国
分类号
F279.24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代理理论看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
被引量:
51
3
作者
王信
机构
国家外汇管理局
出处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4-52,共9页
文摘
本文用股息的代理理论分析我国A股、H股和红筹股公司的派现行为。由于股东保护法制不完善 ,公司“内部人”对股东的剥夺导致A股公司低派现。香港法制健全 ,股东能利用法律手段争取高派现 ,因此H股和红筹公司派现水平较高。此外 ,股权结构对公司派现行为也有显著影响。最近证监会有关公司派现的指导性规定是必要的 ,但也有副作用。长远来看 ,建立法治是保护投资者的根本之道。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派现行为
股息
代理理论
投资者保护
Keywords
cash dividend, agency theory, investor protection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派现行为与盈余持续性关系——基于信号理论的实证检验
高克智
王辉
王斌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上市公司非良性派现行为的原因透视及对策
彭爱群
孔玉生
《财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代理理论看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
王信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5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