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转移淋巴结坏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10至2010-10收治的92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其中有转移淋巴结坏死50...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转移淋巴结坏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10至2010-10收治的92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其中有转移淋巴结坏死50例,无转移淋巴结坏死42例。搜集术前血常规结果及其他临床资料,分析NLR对转移淋巴结坏死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NLR是影响胃癌转移淋巴结坏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NLR是影响胃癌转移淋巴结坏死的独立因素。结论 NLR<3与胃癌转移淋巴结坏死程度有关,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可能是造成胃癌转移淋巴结坏死的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PLR)比例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DN)患者33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测,计算NLR、PLR;生化检测血液空腹血...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PLR)比例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DN)患者33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测,计算NLR、PLR;生化检测血液空腹血糖和肌酐;另留取治疗前24 h尿,生化检测24 h m ALB。结果 DN组患者N LR、PLR均高于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且与肌酐和24 h m ALB均呈显著正相关性。NLR、PLR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达到0.87和0.85。结论 NLR、PLR是DN较好的诊断标志物,或可推广临床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转移淋巴结坏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10至2010-10收治的92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其中有转移淋巴结坏死50例,无转移淋巴结坏死42例。搜集术前血常规结果及其他临床资料,分析NLR对转移淋巴结坏死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NLR是影响胃癌转移淋巴结坏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NLR是影响胃癌转移淋巴结坏死的独立因素。结论 NLR<3与胃癌转移淋巴结坏死程度有关,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可能是造成胃癌转移淋巴结坏死的因素。
文摘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PLR)比例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DN)患者33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测,计算NLR、PLR;生化检测血液空腹血糖和肌酐;另留取治疗前24 h尿,生化检测24 h m ALB。结果 DN组患者N LR、PLR均高于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且与肌酐和24 h m ALB均呈显著正相关性。NLR、PLR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达到0.87和0.85。结论 NLR、PLR是DN较好的诊断标志物,或可推广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