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兆骞现象”及其经典意义——兼论清初东北流人文学的历史内涵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宗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109,共7页
吴兆骞不仅是清初东北流人及流人文学的突出代表,在当时还成为一种引人瞩目的现象即"吴兆骞现象",这一现象关乎他的时代,关乎那个时代士人的生存与命运,关乎那个时代文学创作及心声。清初东北流人文学是特殊文人在特殊时代、... 吴兆骞不仅是清初东北流人及流人文学的突出代表,在当时还成为一种引人瞩目的现象即"吴兆骞现象",这一现象关乎他的时代,关乎那个时代士人的生存与命运,关乎那个时代文学创作及心声。清初东北流人文学是特殊文人在特殊时代、特殊环境下创作的具有特殊生活体验和生命感受的特殊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兆骞现象 经典意义 流人文学 历史内涵
下载PDF
清代宁古塔流人文学研究概述与展望
2
作者 张爽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6-17,共2页
流人是先秦到清末历史长河中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对中华文明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从顺治年间开始,流人数量剧增,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宁古塔流人对东北地区文学与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学者们... 流人是先秦到清末历史长河中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对中华文明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从顺治年间开始,流人数量剧增,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宁古塔流人对东北地区文学与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学者们已从多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成果颇丰。文章在前人基础上,简要对清代宁古塔流人文学进行研究概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宁古塔 流人文学 研究概述 展望
下载PDF
苍劲悲凉的边音独奏 荒蛮戍地的文教肇启——《清代黑龙江流人文学》评述
3
作者 李成军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年第9期11-13,共3页
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清代黑龙江流人文学》(上、下册),是赵忠山教授经过数年的索隐钩沉、释幽阐微,潜心钻研、淡泊名利完成的近百万字著作。书中汇集了清代流放到黑龙江的江南文化流人30余人,集注了其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代表作... 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清代黑龙江流人文学》(上、下册),是赵忠山教授经过数年的索隐钩沉、释幽阐微,潜心钻研、淡泊名利完成的近百万字著作。书中汇集了清代流放到黑龙江的江南文化流人30余人,集注了其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代表作品540余首(篇、部)。简介、注释、集析、论证,是一部填补了黑龙江文学史乃至整个清代文学史空白的一部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流人文学 乡邦文化 评述
下载PDF
苍凉落大荒 雄浑遒东北——北大荒流人文学及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廖一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9-153,共5页
黑龙江东北部自顺治年间成为清廷流放罪犯的处所。被流放的罪犯称作"流人",流人中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及官宦群体被称为"文化流人"。文化流人的存在孕育出了独特的北大荒流人文学并对中国北方文学产生广泛而深... 黑龙江东北部自顺治年间成为清廷流放罪犯的处所。被流放的罪犯称作"流人",流人中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及官宦群体被称为"文化流人"。文化流人的存在孕育出了独特的北大荒流人文学并对中国北方文学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右派被流放到北大荒成为"文化流人"和数十万知青被放逐北大荒,本质意义上延续了流人的历史。北大荒流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演绎出不同的文学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人 流人文学 历史阶段 发展
原文传递
清初女性流人“妻职”角色的呈现——以方拱乾《何陋居集》家事题材作品的考察为中心
5
作者 周乔木 霍丽丽 《菏泽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92-96,共5页
清代顺康之际的宁古塔,是流人眼中的绝域和死地。相比男性文化流人通过诗文创作实现的反复自我言说,女性流人却往往处于集体失声之中。方拱乾的《何陋居集》是一部最早描写清代宁古塔流人生活的诗集,其中包含较多数量的家事题材作品。... 清代顺康之际的宁古塔,是流人眼中的绝域和死地。相比男性文化流人通过诗文创作实现的反复自我言说,女性流人却往往处于集体失声之中。方拱乾的《何陋居集》是一部最早描写清代宁古塔流人生活的诗集,其中包含较多数量的家事题材作品。从性别化视角对这些作品进行梳理,辅以家谱等相关资料为补充,可考察身为流人之妻的女性处“流”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在家庭战胜生存危机、疗治男性精神创伤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挖掘传统家族文化中“和妻子”的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拱乾 《何陋居集》 妻职 流人文学
下载PDF
张缙彦流放宁古塔期间作品的文化价值及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诗瑶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1-73,共3页
张缙彦是明末河南新乡人氏,清初因政治原因被流放到边寒的宁古塔地区。他的作品是流人文学的代表之一,对于考察宁古塔地区宗教和文化等方面有独特的价值。流人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是"中原之思"写"北方之景",这在张缙... 张缙彦是明末河南新乡人氏,清初因政治原因被流放到边寒的宁古塔地区。他的作品是流人文学的代表之一,对于考察宁古塔地区宗教和文化等方面有独特的价值。流人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是"中原之思"写"北方之景",这在张缙彦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他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所以他在流放期间的作品不同于其他贬谪文学消极、苦闷的情感基调,而表现出纵情天地间的豁达和潇洒,并且含有深刻的道德观和哲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缙彦 流人文学 宁古塔 萨满教 儒释道
下载PDF
论《龙沙剑传奇》的隐喻与用典
7
作者 相龙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07-109,共3页
《龙沙剑传奇》作为目前唯一存世的清代流人戏剧,在创作中大量运用隐喻的写作方法,主要有人物形象的隐喻叙事和文本典故的隐喻叙事两大类别。这些隐喻手法的运用对作品意义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也运用了大量典故,结合作者的身世以... 《龙沙剑传奇》作为目前唯一存世的清代流人戏剧,在创作中大量运用隐喻的写作方法,主要有人物形象的隐喻叙事和文本典故的隐喻叙事两大类别。这些隐喻手法的运用对作品意义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也运用了大量典故,结合作者的身世以及剧作的背景可以看出,这些典故极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分析作品的隐喻手法与典故内涵,对理解作品的社会价值,确定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具有极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沙剑传奇 流人文学 隐喻 用典
下载PDF
Technology Embedded Imagination for Arab Women
8
作者 Muqeem Kha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3年第6期351-360,共10页
With advancing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easing the avail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tools, the young minds of women in the Arabian Peninsula are ready to adopt forthcoming challenges. The embrace of storytelling in the ... With advancing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easing the avail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tools, the young minds of women in the Arabian Peninsula are ready to adopt forthcoming challenges. The embrace of storytelling in the digital realm by these young minds reflects the interpla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estern modernism, and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media industries. These women have adopted and used new media as a vehicle to maneuver their interesting and fresh ideas and have seen the rectilinear screen of a computer as an exit through which to come out and say something to the masses. The thinking methodology has culminated in pragmatic and dynamic visuals in order to celebrate, inform, and create awareness about the issues that they see in the region and among the people. With this freedom of expression, they are creating a new visual culture and transforming themselves into a meaningful workforce. With emerging technological tools, they blend intuitive, pragmatic, emotional, and contextual imagination with a highly-sophisticated production pipeline in order to incorporate the challenges of synthesizing "dialect" and "codes" that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segregated in the culture. Their work is an amalgamation of arts/design, animation, life footage, and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 With cyclical evaluation, they entwine the two elements, creativity, and technicality with massive exposure of Digital Assists Management (DAM). This paper explains how current technological tools and contextualized teaching instructions foster meaningful content with the elicitation and mergence of Arab anthr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CATION ANIMATION PEDAGOGY digital media visual cul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