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招平断裂带上盘金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燕 郑培玺 +1 位作者 王铁夫 张延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74-2278,共5页
招-平断裂是胶东招掖金矿带的主要控矿断裂,其上盘金矿床受 NE 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胶东群变质岩,金矿化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通过首次对招远灵雀山金矿床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裹体 Rb-Sr 等时线年龄的测定,获得116±23Ma... 招-平断裂是胶东招掖金矿带的主要控矿断裂,其上盘金矿床受 NE 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胶东群变质岩,金矿化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通过首次对招远灵雀山金矿床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裹体 Rb-Sr 等时线年龄的测定,获得116±23Ma 成矿年龄。从而说明招-平断裂带上盘金矿大规模成矿期发生于早白垩世的构造体系转折期。对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成矿热液均以幔源为主,具有与招掖金矿带其它金矿类似的成矿热液系统。由此可以看出招-平断裂带上盘也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平断裂 流体包襄体 同位素 成矿流体 金矿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
2
作者 夏明 《中国科技财富》 2011年第16期107-107,共1页
流体包裹体是地质时期形成各种矿物体过程中的地质液体,通过对流体包襄体的特征研究能得出各种矿藏形成的条件,根据流体包襄体的内涵以及特点出发,在对相应的流体包裹体的特征了解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对石油矿藏的有效指引和开发,从而... 流体包裹体是地质时期形成各种矿物体过程中的地质液体,通过对流体包襄体的特征研究能得出各种矿藏形成的条件,根据流体包襄体的内涵以及特点出发,在对相应的流体包裹体的特征了解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对石油矿藏的有效指引和开发,从而在石油地质上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襄体 特征 石油地质 应用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驱龙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44
3
作者 杨志明 谢玉玲 +1 位作者 李光明 徐九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6,共6页
驱龙铜矿是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主要分为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 3类,它们的均一温度为190℃~510℃;盐度为 0 5~52 5wt%NaCleq。激光拉曼显微探针 ... 驱龙铜矿是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主要分为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 3类,它们的均一温度为190℃~510℃;盐度为 0 5~52 5wt%NaCleq。激光拉曼显微探针 (LRM)分析表明,各类包裹体中气、液相成分以H2O为主。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与不同气相充填度的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共存,且均一温度相近,但盐度相差很大,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作用。从蚀变矿物组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及LRM分析可以看出,驱龙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富含Cl-、SO2-4 、Na+、K+、Ca2+、CO2-3 ,具有较高盐度和较强的Cu溶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 驱龙斑岩铜矿床 流体包襄体 流体演化
下载PDF
博兴洼陷东南部沙四段储层的流体史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荣启宏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6,共6页
 通过成岩矿物的世代关系、流体包裹体研究和荧光检测,重现了研究区沙四段深部(2700m~3000m)和浅部(1600m~2700m)流体活动和油气充注历史。流体充注过程为:晚成岩阶段早期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流体形成和运移,碳酸盐矿物溶解和次生孔隙...  通过成岩矿物的世代关系、流体包裹体研究和荧光检测,重现了研究区沙四段深部(2700m~3000m)和浅部(1600m~2700m)流体活动和油气充注历史。流体充注过程为:晚成岩阶段早期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流体形成和运移,碳酸盐矿物溶解和次生孔隙形成→东营末期第一期石油运移→第一期盐水流体运移和石英沉淀结晶→馆陶期—明化镇期开始第二期石油运移→第二期盐水流体运移和新的石英结晶。浅部储层中缺少第一期石油充注和第二期盐水流体充注。盐水流体可能与油田底水或边水相当。富含有机的酸性流体与岩石作用时,矿物的溶蚀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矿物 流体包襄体 流体 运移 储层
下载PDF
显微红外测温技术及其在金红石矿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霞 倪培 +1 位作者 黄建宝 王天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52-2058,共7页
显微红外测温技术是红外显微镜通过红外成像系统研究不透明和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的丰度和分布特征,并与冷热台相结合,进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以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海榴辉岩中金红石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为... 显微红外测温技术是红外显微镜通过红外成像系统研究不透明和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的丰度和分布特征,并与冷热台相结合,进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以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海榴辉岩中金红石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为例,系统介绍了显微红外测温分析技术。结果表明,显微红外测温技术是研究半透明和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新手段,可见光和红外光两种光源下流体包裹体的测定不存在系统误差。利用红外显微镜进行半透明-不透明矿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测定时,循环技术法是测定冰点和均一温度的有效方法。江苏东海地区超高压变质带所经历的早期退变质阶段是金红石矿床的主要形成阶段。显微红外测温技术对研究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以及矿床成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将在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研究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襄体 红外显微测温技术 金红石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