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流体压力建场过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1
作者 郑彬 董翱 +5 位作者 张源智 张毅 苏珊 张士超 樊津津 骆垠山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67,共9页
通过对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泥页岩和致密砂岩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古压力测试,恢复了其流体压力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石油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渤南洼陷沙三段在馆陶组沉积期及之后共经历了4次压力场重建过程,每次压力场... 通过对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泥页岩和致密砂岩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古压力测试,恢复了其流体压力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石油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渤南洼陷沙三段在馆陶组沉积期及之后共经历了4次压力场重建过程,每次压力场重建的持续时间均为3~4 Ma,表现为低序级幕式特征。(2)与沙三段低序级幕式压力建场过程不同的是,沙四上亚段在上覆石膏岩的封盖下,压力场重建的门限较高,在东营组沉积期及馆陶组沉积末期发生2次压力场重建过程,表现为高序级幕式特点。(3)研究区沙三段低序级幕式压力建场过程指示着开放的流体环境和较强的酸性溶蚀作用,以低序级幕式压力建场为主的沙三段储集层物性整体优于高序级幕式建场的沙四上亚段储集层;沙三段烃源岩在排出大量烃类物质的同时,其自身储集空间中也会存在部分残留,从而形成常规油与页岩油的共同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序级幕式 高序级幕式 流体压力建场 沙三段 沙四上亚段 古近系 渤南洼陷 济阳坳陷
下载PDF
天然气输配过程流体压力能回收技术研究
2
作者 郜琳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6期68-70,共3页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输配过程中存在着能量浪费的问题,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影响,要针对天然气输配过程中的流体压力能回收技术加强研究和实践。本文将探讨天然气输配的目标、流体压力能回收技术的原理以及相关要点...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输配过程中存在着能量浪费的问题,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影响,要针对天然气输配过程中的流体压力能回收技术加强研究和实践。本文将探讨天然气输配的目标、流体压力能回收技术的原理以及相关要点,目的是在天然气的输配中合理分配能源,加强对流体压力能的回收和利用,优化技术方法和工艺效果,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天然气输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输配 流体压力 回收技术
下载PDF
流体压力能的回收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汪小洪 曹志锡 《新技术新工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19,共3页
在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工艺中 ,通常需要将高压液体通过降压节流至低压 ,此过程中的高压液体能量被完全浪费掉。本文讨论了流体压力能回收技术的现状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能量回收技术 。
关键词 流体压力 能量回收 液力透平 流体压力 活塞式能量回收机
下载PDF
地层流体压力预测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28
4
作者 邵新军 许昀 +1 位作者 吕中锋 毛廷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地层流体压力的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中的热点。文中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异常高压井测井资料和压力数据,研究测井响应与异常高压的关系,探讨泥岩孔隙度演化与测井响应的对应关系,认为:有效应力与泥岩孔隙度的相关关系并不总是有效... 地层流体压力的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中的热点。文中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异常高压井测井资料和压力数据,研究测井响应与异常高压的关系,探讨泥岩孔隙度演化与测井响应的对应关系,认为:有效应力与泥岩孔隙度的相关关系并不总是有效,因此盆地模拟中普遍应用的以此相关关系为基础的压力分析方法需要改进。在实际应用中,应首先确定流体异常压力的成因,以了解压力预测方法的有效性,仔细解释模拟的结果。图2参4(邵新军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压力 流体压力 预测法 异常压力 测井
下载PDF
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异常流体压力演化史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立宽 王震亮 +1 位作者 孙明亮 施立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0-443,共14页
根据克拉2气田现今实测地层压力分析了异常高压发育的特征,并通过流体包裹体测试求取包裹体形成时期的古压力。计算结果表明:下白垩统和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砂岩储层在距今8~6Ma(康村组沉积期末)时,古压力系数大致为1.09~1.18,发育过... 根据克拉2气田现今实测地层压力分析了异常高压发育的特征,并通过流体包裹体测试求取包裹体形成时期的古压力。计算结果表明:下白垩统和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砂岩储层在距今8~6Ma(康村组沉积期末)时,古压力系数大致为1.09~1.18,发育过剩压力为4.6~9.6MPa的异常高压。在此基础上,以古、今压力数据为约束条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出下白垩统与侏罗系异常流体压力的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下白垩统储层流体压力经历了沉积型异常流体压力形成发展(白垩纪-库车组沉积期末)和沉积型异常流体压力萎缩—构造挤压型异常流体压力孕育(库车组沉积期末至今)两个阶段。康村组沉积早期沉积型超压开始出现,库车组沉积期末达到顶峰,过剩压力达40~50MPa;此后,在沉积型超压萎缩—构造挤压型超压孕育过程的耦合下,过剩压力曾降至25~30MPa,更新世起超压略有升高。侏罗系流体压力演化较为简单,吉迪克组沉积期开始出现超压,至库车组沉积期末达到高峰,此后异常高压逐渐萎缩。在克拉2气田的主要成藏时期(距今3~1Ma),烃源岩较储层具有更高的异常压力,源—储压力差为10~3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压力演化 流体包裹体 压力 数值模拟 克拉2气田 新疆库车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地层流体压力分布规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胜利 于兴河 +2 位作者 陈建阳 冯动军 王永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37-42,共6页
结合实测资料及理论计算,划分出了6种不同的异常压力类型。沾化凹陷油气藏以正常压力为主,但深部地层存在异常高压油气藏。平面上,沾化凹陷异常高压主要发育在陡坡与凹陷中心,而低压在缓坡相对发育。纵向上,深部欠压实带发育异常高压,... 结合实测资料及理论计算,划分出了6种不同的异常压力类型。沾化凹陷油气藏以正常压力为主,但深部地层存在异常高压油气藏。平面上,沾化凹陷异常高压主要发育在陡坡与凹陷中心,而低压在缓坡相对发育。纵向上,深部欠压实带发育异常高压,中部混合压实带高压与低压均可出现,而上部正常压实带以常压为主。沾化凹陷深部油气勘探的重点应为高势区中的相对低势区或高势区相邻的低势区,重点问题是结合压力与势分布寻找有利储层和隐蔽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沾化凹陷 流体压力 压力类型
下载PDF
构造应力-流体压力耦合作用下的裂缝发育特征——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柳屯洼陷裂缝性泥页岩“油藏”为例 被引量:21
7
作者 骆杨 赵彦超 +1 位作者 陈红汉 苏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7-185,共9页
利用岩心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盆地模拟等方法,考虑构造应力与流体压力耦合关系,对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柳屯洼陷沙三上亚段盐间强超压裂缝性泥页岩"油藏"中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油藏的裂缝以构造裂缝和水... 利用岩心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盆地模拟等方法,考虑构造应力与流体压力耦合关系,对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柳屯洼陷沙三上亚段盐间强超压裂缝性泥页岩"油藏"中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油藏的裂缝以构造裂缝和水力破裂缝为主,强超压区域内裂缝产状散乱,甚至发育水力破裂水平缝;2超压通过改变岩石的孔隙弹性响应和渗透力作用来改变地层的差异应力和主应力方向,从而影响裂缝的类型和产状;3构造裂缝和水力破裂缝可细分为7种应力状态类型、3期发育,其中纵张和横张裂缝主要在第1期发育,水力破裂缝主要在第2期内构造抬升前发育,构造剪裂缝主要在第2和第3期发育,构造应力和超压均强烈发育时裂缝类型和产状呈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压力-构造应力耦合 裂缝性泥页岩“油藏” 超压 裂缝类型 裂缝产状 柳屯洼陷
下载PDF
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与碎屑岩深部油气藏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洪香 任继红 +1 位作者 马建英 周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共4页
根据黄骅坳陷勘探研究成果 ,总结深部自源封闭成藏系统超压油气藏的油藏特征 ,详尽分析现今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及其历史演化 ;分析高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演化与泥岩黏土矿物演化、烃演化、高异常孔隙演化的关系 ;提出以欠压实作用为主形成... 根据黄骅坳陷勘探研究成果 ,总结深部自源封闭成藏系统超压油气藏的油藏特征 ,详尽分析现今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及其历史演化 ;分析高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演化与泥岩黏土矿物演化、烃演化、高异常孔隙演化的关系 ;提出以欠压实作用为主形成的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是深部自源封闭系统超压油气藏形成的有效动力 ;分析黄骅坳陷第三系石油地质特征 ,认为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烃演化、高孔隙带演化的良好匹配是深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有利沉积环境、好的生储盖组合、大型砂岩体与正向构造变形等因素的配合是油气富集高产的必备条件。图4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深部油气藏 特征 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 地质条件
下载PDF
裂缝闭合临界流体压力对油气田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向君 梁利喜 +3 位作者 成竹 刘战君 叶仲斌 李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9-90,共2页
裂缝在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藏、碳酸盐岩油气藏、变质岩类油气藏中广泛发育和存在,一方面影响油气的聚集与分布,另一方面裂缝的动态变化特征又将极大地影响到油气藏的开发方式和油气的采收率。因此,针对裂缝性油气藏开采过程中裂缝的动... 裂缝在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藏、碳酸盐岩油气藏、变质岩类油气藏中广泛发育和存在,一方面影响油气的聚集与分布,另一方面裂缝的动态变化特征又将极大地影响到油气藏的开发方式和油气的采收率。因此,针对裂缝性油气藏开采过程中裂缝的动态行为开展研究,对高效开发该类油气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文章在裂缝及裂缝面微凸体受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Druck-Prager方程对裂缝表面微凸体的屈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微凸起的屈服与裂缝的闭合存在一个临界的裂缝内流体压力,该压力由裂缝地层所处的原地应力状态、裂缝的倾角和倾斜方位角,以及岩石的屈服强度决定;屈服强度越高的岩石,其临界裂缝闭合流体压力越低,即高屈服强度岩石中的裂缝即使裂缝内流体压力处于较低水平,裂缝也不会发生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岩石) 压力 强度 应力 规律 油气田 开发 油气田开发 裂缝闭合 流体压力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流体压力的主要形成机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震亮 李耀华 张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50,共8页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压力发育。立足川西地区现今储层内实测地层压力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了欠压实作用、生烃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在异常压力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的沉积作用和岩性组合有助于形成欠压实作用。来自综...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压力发育。立足川西地区现今储层内实测地层压力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了欠压实作用、生烃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在异常压力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的沉积作用和岩性组合有助于形成欠压实作用。来自综合压实曲线的证据表明,上三叠统内欠压实作用仍然存在,并自侏罗纪末开始引起了较大幅度的异常压力。因须家河组渗透性较差,生烃作用特别是天然气的大量生成极有可能导致地层压力的快速增长,但具体幅度取决于欠压实增压的持续时间和流体体系的封闭程度等因素。在构造应力充分释放区,构造挤压作用难以引起流体增压;而在应力缓慢释放区,处于较为封闭体系内的流体承担着大部分上覆负荷,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增压所起的贡献占流体异常压力实测值的80%~100%。构造挤压增压的影响主要发生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流体压力 欠压实作用 生烃作用 构造挤压作用 压力成因 上三叠统 川西地区
下载PDF
沉降及抬升过程中温度对流体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51
11
作者 夏新宇 宋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1,共4页
通过理论计算说明地层沉降和抬升过程中温度对地层压力的影响。沉降过程中流体温度增加所带来的超压大致为孔隙体积减少所带来的超压的百分之几 ,这一比值主要取决于压实系数和地热梯度 ,与岩石渗透率、沉积速率、地层水黏度和压缩系数... 通过理论计算说明地层沉降和抬升过程中温度对地层压力的影响。沉降过程中流体温度增加所带来的超压大致为孔隙体积减少所带来的超压的百分之几 ,这一比值主要取决于压实系数和地热梯度 ,与岩石渗透率、沉积速率、地层水黏度和压缩系数等参数无关 ,说明在一般的沉降过程中 ,作为超压的成因机制 ,水热膨胀远不如不均衡压实重要。抬升过程中降温对压力的影响小于孔隙反弹作用 ,但是二者差距不像沉降过程中压实作用与水热增压对超压的贡献差别那么明显。即使仅考虑降温作用 ,也表明构造抬升倾向于形成异常低压而不是异常高压 ;如果考虑到孔隙反弹 ,形成异常低压的效果更加明显。图 1表 1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沉降过程 抬升过程 温度 地层流体压力
下载PDF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流体压力场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叶加仁 邵荣 王连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综合利用泥岩声波时差、实测地层压力和地震资料 ,分析了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的地下流体压力场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1)本区泥岩压实类型可划分为正常压实 -常压型、单段欠压实 -弱超压型和双段欠压实 -强超压型三大类 ;(2 )油层压力梯... 综合利用泥岩声波时差、实测地层压力和地震资料 ,分析了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的地下流体压力场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1)本区泥岩压实类型可划分为正常压实 -常压型、单段欠压实 -弱超压型和双段欠压实 -强超压型三大类 ;(2 )油层压力梯度接近于 1,多属正常压力系统 ;(3)利用地震资料研究平、剖面压力场特征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4)现今剖面压力系统由浅部正常压力、中部弱超压和深部强超压 3个部分组成 ,断裂系统、不整合面和相互连通的孔隙系统及底辟构造组成了凹陷内流体纵、横向输导的复杂网络系统 ;(5 )规模较大断层两侧的剩余压力和压力系数具较明显的差异性 ,断层对压力的形成、演化与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大民屯凹陷 流体压力 盆地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便携式流体压力波形采集仪的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方志宏 陈章位 +3 位作者 傅周东 路甬祥 张克南 肖凯民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1-14,共4页
介绍了压力波形采集仪的工作原理及硬件组成,大容量数据的保护存储、内部监控软件的处理过程等主要技术,简述了基于PC的采集仪数据管理分析软件.
关键词 压力测量 流体压力 压力波形采集仪
下载PDF
东营凹陷流体压力系统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刘晓峰 解习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6,共9页
利用钻井泥岩声波测井资料和实测地层压力资料 ,分析了东营凹陷流体压力系统的结构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单井的压力 -深度曲线呈现出“二段式” ,即上段正常压力系统 (正常压实带 )和下段异常压力系统 (欠压实带 ) .剖面和平面压力系统... 利用钻井泥岩声波测井资料和实测地层压力资料 ,分析了东营凹陷流体压力系统的结构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单井的压力 -深度曲线呈现出“二段式” ,即上段正常压力系统 (正常压实带 )和下段异常压力系统 (欠压实带 ) .剖面和平面压力系统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 ,东营凹陷压力系统呈现环状结构 ,即内环为超高压系统 ,中环为高压系统 ,外环为常压 -低压系统 .中环高压系统和内环超高压系统构成了封闭的巨型超压封存箱复合体 ,因其与沙河街组三、四段活跃的烃源岩有着成因的联系 ,故称之为烃源岩 -超压封存箱复合体 (SR -OPCC) .受渗透性砂岩层、断层及盐构造等压力输导系统的影响 ,封存箱内产生压力分隔现象 ,形成了若干个由压力输导系统联系的次级超压封存箱 .概括了封存箱 -压力输导系统 -封存箱组合模式 .烃源岩 -超压封存箱复合体 (SR -OP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压力系统 超压封存箱 压力输导系统 东营凹陷 声波测井资料 油气勘探 烃源岩
下载PDF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成因及其贡献探讨 被引量:19
15
作者 付广 薛永超 杨勉 《海相油气地质》 1999年第4期46-50,共5页
在深入研究泥质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成因的基础上,将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形成划分为两个形成条件和两种形成机制。泥质岩厚度大和沉积速率快是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水热增压和流体增加承压是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的两种机... 在深入研究泥质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成因的基础上,将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形成划分为两个形成条件和两种形成机制。泥质岩厚度大和沉积速率快是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水热增压和流体增加承压是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的两种机制。由等效深度法和水热增压关系图,可计算出欠压实泥质岩的总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和由水热增压产生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再由二者之差便可得到因流体增加承压而产生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根据两者大小的比较便可以定量地讨论水热增压和流体增加承压对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贡献大小。利用此方法对松辽盆地三肇地区两套泥岩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到青山口组泥岩的水热增压对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贡献大干流体增加承压的贡献,嫩江组泥岩的流体增加承压对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贡献大于水热增压的贡献,其结果可以预测其向外排烃量的相对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流体压力 成因 松辽盆地 青山口组 油汽勘探
下载PDF
基于流体压力渗透法的齿形滑环组合密封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晓东 杨林 +3 位作者 张毅 彭粲粲 林梦 余鑫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7,95,共7页
为准确模拟密封圈的装配安装过程的接触压力和流体压力对密封圈的作用,采用ABAQUS自动收缩配合方式仿真分析密封圈装配过程的接触静压,采用流体压力渗透载荷的加载方式模拟介质压力对密封圈的作用,研究组合密封中O形圈压缩率和工作介质... 为准确模拟密封圈的装配安装过程的接触压力和流体压力对密封圈的作用,采用ABAQUS自动收缩配合方式仿真分析密封圈装配过程的接触静压,采用流体压力渗透载荷的加载方式模拟介质压力对密封圈的作用,研究组合密封中O形圈压缩率和工作介质压力对齿形滑环式组合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自动收缩配合方式能有效解决常规的位移加载方法引起的计算的接触压力不准确问题,采用流体压力渗透载荷的加载方式可自动寻找唇口接触与分离的临界点,计算高压流体加载时可得到很好的收敛解,有效解决了通过边界法加载介质压力时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当压缩率超过一定值时,齿形滑环组合密封圈的最大Mises应力和主密封区域最大接触应力随工作介质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接触应力满足密封的要求;但当压缩率太低时,密封圈在高介质压力下产生较大的形变造成很大的应力集中,导致密封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形滑环组合密封 自动收缩配合 流体压力渗透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黔西土城向斜松河区块煤系流体压力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丛丛 林晓英 +2 位作者 杨兆彪 金军 张争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8-94,共7页
为了得到黔西土城向斜松河区块煤系流体压力特征及成因,利用视储层压力法、注入压降试井法和测井曲线解释法对研究区压力特征进行预测,并着重从构造条件及地应力、顶底板岩性、煤系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和"三史"演化4个方面探讨了区块压... 为了得到黔西土城向斜松河区块煤系流体压力特征及成因,利用视储层压力法、注入压降试井法和测井曲线解释法对研究区压力特征进行预测,并着重从构造条件及地应力、顶底板岩性、煤系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和"三史"演化4个方面探讨了区块压力成因机制。研究表明:松河井田在110 m以浅压力偏低;110~560 m压力正常;560 m以深异常高压。正断层发育和燕山晚期地壳构造抬升是造成浅部地层压力偏低的主要原因;构造应力造成的煤层渗透率低、煤层顶底板良好的封盖作用、龙潭煤系较弱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和古地质历史时期欠压实和生烃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井田560 m以深煤储层异常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河井田 煤系流体压力 压力特征预测 压力成因机制
下载PDF
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与油气运移聚集 被引量:6
18
作者 伍涛 田世澄 毕研鹏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3期11-14,共4页
本文分析了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产生的原因,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认为压实作用是形成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的重要原因。孔隙流体压力垂向上可以划分为静水压力带、过渡带和异常压力带。剖面上,高压层顺层分布,将洼陷... 本文分析了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产生的原因,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认为压实作用是形成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的重要原因。孔隙流体压力垂向上可以划分为静水压力带、过渡带和异常压力带。剖面上,高压层顺层分布,将洼陷分割成多套相对独立的压力系统。沙三段和沙一段是洼陷内的两套生油岩,同时又是异常高压层,起到了良好的封闭作用,其生成的油气主要排向上下流体压力较低的储集岩,并在其中侧向运移,只有在边界断层附近,油气才大规模运移到浅层聚集。平面上,孔隙流体压力具有绕洼陷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的特点。油气运移的方向主要为北部的陡坡带,其次为南部的缓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流体压力 压实作用 压力系统 油气运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第三系剩余孔隙流体压力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海华 陈拥锋 +1 位作者 刘建宁 卢书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5-39,共5页
该文利用东海西湖凹陷第三系的钻测井和地震层速度资料,计算出烃源层的剩余孔隙流体压力,并在压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烃源层的剩余孔隙流体压力场,以探讨油气初次运移的方向。
关键词 运移方向 剩余孔隙流体压力 第三系 西湖凹陷 东海
下载PDF
川东北部异常流体压力对构造变形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慧达 何登发 张旭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5-295,共11页
为探究川东北部异常流体压力对构造变形的影响,以研究区40口井钻井、完井及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等效深度法计算出泥岩段流体压力,并结合实测流体压力对其进行校正,从而刻画出研究区超压发育特征,拟合流体压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同... 为探究川东北部异常流体压力对构造变形的影响,以研究区40口井钻井、完井及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等效深度法计算出泥岩段流体压力,并结合实测流体压力对其进行校正,从而刻画出研究区超压发育特征,拟合流体压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同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岩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为0.38~0.72,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为0.48~0.78,下寒武统龙王庙组膏盐岩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为0.61~0.87,基底滑脱层流体压力比为0.71~0.84,整体呈现东低西高的特征。利用各滑脱层流体压力比计算得到有效摩擦系数,嘉陵江组膏盐岩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为0.170~0.530,龙马溪组页岩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为0.130~0.320,龙王庙组膏盐岩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为0.110~0.330,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为0.090~0.180.通过解释过井地震剖面,运用构造楔相关理论计算出基底滑脱层强度为0.060~0.110,将其与有效摩擦系数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较好的吻合性,证明计算得到的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较可靠。研究区不发育流体超压时,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应为0.372~0.527,说明研究区广泛发育的流体超压导致原基底滑脱层有效摩擦系数降低了79.1%~83.9%,意味着在研究区沿基底滑脱层发生剪切作用所需要的构造应力大幅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部地区 异常流体压力 等效深度法 流体压力 有效摩擦系数 滑脱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