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峡谷中段沉积特征及流体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尚 王英民 +5 位作者 彭学超 杨彩虹 李华 曹健志 郑贵春 赵亚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5-852,共8页
海底峡谷、高弯度水道等深水沉积单元中的流体活动方式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次研究利用高分辨地震资料,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对台湾峡谷中段的沉积特征及流体活动方式进行初步探讨。台湾峡谷中段发育内堤岸(inner levee),它成层性好、地层... 海底峡谷、高弯度水道等深水沉积单元中的流体活动方式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次研究利用高分辨地震资料,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对台湾峡谷中段的沉积特征及流体活动方式进行初步探讨。台湾峡谷中段发育内堤岸(inner levee),它成层性好、地层产状倾斜,地震反射特征与峡谷西岸和下覆滑塌体明显不同,内部结构表现为逐级上超的特征,以侧向加积为主。曲流河和深水高弯度水道的点坝均发育于河(水)道拐弯处,由于离心力作用,沉积物在凸岸堆积形成点坝。该内堤岸位于峡谷中段直线型地段,不具备形成点坝的地形地貌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该内堤岸是由垂直于峡谷轴向、自西向东的底流与沿峡谷向下的重力流交互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堤岸 重力流 底流 交互作用 流体机制 台湾峡谷
下载PDF
湘南康家湾铅锌矿床成矿机制:来自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2
作者 左昌虎 赵增霞 +3 位作者 夏政 刘磊 左宗 王铁义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51,共12页
康家湾铅锌矿床位于湖南省常宁市境内,属于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系统的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包裹体显微测温以及激光拉曼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康家湾铅锌矿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机制。康家湾铅锌矿... 康家湾铅锌矿床位于湖南省常宁市境内,属于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系统的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包裹体显微测温以及激光拉曼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康家湾铅锌矿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机制。康家湾铅锌矿床主要发育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其次为少量富气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根据脉体穿插关系,该矿床分为3个成矿期次:1)成矿早期,均一温度峰值320~340℃,盐度(w(NaCl_(eqv)))峰值为16%~18.0%;2)成矿期,包括两个阶段,Ⅱ-1阶段,均一温度峰值260~280℃,盐度峰值12%~14%;Ⅱ-2阶段,均一温度峰值120~140℃,盐度峰值6%~8%;3)成矿后期,均一温度峰值100~120℃,盐度峰值<2%。激光拉曼分析表明康家湾铅锌矿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_(2)O,成矿流体主要为水盐体系。康家湾铅锌矿成矿深度较浅(约1.4 km),成矿作用在逐渐减压的环境中进行。成矿流体早期为岩浆水,后期混入大气降水,混合作用是康家湾铅锌矿成矿流体的主要演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流体演化机制 康家湾铅锌矿 湘南
下载PDF
江西相山火山岩型铀矿床构造‒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黄沁怡 李增华 +7 位作者 许德如 郭福生 邓腾 吴志春 周万蓬 韦晓艳 郭世超 张衡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8-351,共14页
相山铀矿床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矿体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但构造对流体运移的具体影响,以及对成矿的控制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基于FLAC3D软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山地区的构造‒流体‒成矿系统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总结分... 相山铀矿床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矿体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但构造对流体运移的具体影响,以及对成矿的控制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基于FLAC3D软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山地区的构造‒流体‒成矿系统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总结分析前人研究资料得到模拟所需的地质模型,然后设置模型中的物性参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山铀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中应力场和流体场的耦合模拟计算,最后得到了不同构造背景下的体积应变率、流体流速和流动模式等。模拟结果显示,坡度的存在为浅部流体下渗提供了一定的驱动力,在挤压构造环境下,流体趋向于通过断层向上流入红层,体积应变率最大的区域位于红层中;在拉张构造环境下,流体趋向于通过断层向下流入基底,体积应变率最大的区域位于火山岩层中的断层内。因此,构造拉张作用有利于浅部氧化性流体的下渗,并且构造拉张环境下的断层活化能够形成有利于成矿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构造作用 流体运移机制
下载PDF
镶嵌式仿生耦合功能表面流体介质控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田丽梅 王银慈 +2 位作者 高梽桦 商震 任露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4-328,共5页
模拟海豚镶嵌式皮肤结构,设计一种仿生耦合功能表面。利用ANSYS-Workbench软件对镶嵌式仿生耦合功能表面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流体计算采用CFX下的标准k-ε湍流模型,固体计算采用Transient structural。模拟结果表明,耦合功能表面湍动... 模拟海豚镶嵌式皮肤结构,设计一种仿生耦合功能表面。利用ANSYS-Workbench软件对镶嵌式仿生耦合功能表面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流体计算采用CFX下的标准k-ε湍流模型,固体计算采用Transient structural。模拟结果表明,耦合功能表面湍动能、表面速度明显降低,表面柔性材料产生位移变形。模拟结果表明,表面柔性材料通过变形与基底刚性材料耦合,通过对流体介质的顺应实现对流体介质的控制;通过表面材料的弹性变形吸收部分能量,有效降低了流体介质的湍动能,避免了流固交界面能量过分交换而带来的能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耦合功能表面 镶嵌式 流体介质控制机制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基岩储集层流体作用机制与成岩改造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娟 卫平生 +6 位作者 石兰亭 陈广坡 彭威 孙松领 张斌 谢明贤 洪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6,共12页
基于岩心观察与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分析,结合稳定碳氧同位素组成、元素含量、流体包裹体、地层水等地球化学测试,研究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浅变质火山碎屑岩基岩缝-洞型储集层流体作用机制与成岩改造。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基岩发... 基于岩心观察与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分析,结合稳定碳氧同位素组成、元素含量、流体包裹体、地层水等地球化学测试,研究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浅变质火山碎屑岩基岩缝-洞型储集层流体作用机制与成岩改造。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基岩发育风化段、内幕段两套储集层,内幕段存在优质储集层发育带,达到Ⅰ类储集层门限;②次生孔隙为碳酸盐矿物、长石、凝灰质等溶蚀形成;③成岩流体包括大气淡水、深部岩浆热液、有机酸以及含烃流体;④储集层成岩改造分为初始固结成岩、早期表生风化淋滤、中期构造破裂-胶结-溶蚀并存、晚期有机酸-岩浆热液叠加溶蚀等4个阶段,其中第2与第4阶段分别为基岩风化壳与内幕溶孔-溶洞型储集层的主要成因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贝尔凹陷 浅变质火山碎屑岩 基岩储集层 流体作用机制 成岩改造
下载PDF
土壤侵蚀的流体力学机制(Ⅱ)-风蚀 被引量:9
6
作者 戚隆溪 王柏懿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1-55,共15页
土壤的加速侵蚀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环境灾害之一.对土壤侵蚀及其预防、控制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外文献的广泛调研,系统地分析与评价了有关土壤风力侵蚀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上壤物理 风蚀 流体力学机制
下载PDF
土壤侵蚀的流体力学机制(Ⅰ)──水蚀 被引量:6
7
作者 戚隆溪 王柏懿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01-514,共14页
土壤的加速侵蚀对农业发展和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变为当前全球性环境灾害之一,因此,对土壤侵蚀及其预防、控制途径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外文献的广泛调研,系统地分析与评价了有关土壤水力侵蚀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土壤物理 水蚀 流体力学机制
下载PDF
焦家金矿床容矿裂隙特征及流体运移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涛 邓军 吕古贤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22,共7页
本文从构造分析入手,着重研究构造作用下成矿裂隙特征和流体的运移通道、方式及成因机制,认为焦家金矿床差异的矿化特征主要由不同的裂隙导致形成,微构造裂隙之间往往没有截然分开的界线,常呈渐变接触关系。矿化裂隙成生主要有流体... 本文从构造分析入手,着重研究构造作用下成矿裂隙特征和流体的运移通道、方式及成因机制,认为焦家金矿床差异的矿化特征主要由不同的裂隙导致形成,微构造裂隙之间往往没有截然分开的界线,常呈渐变接触关系。矿化裂隙成生主要有流体驱动显微构造裂隙扩展和构造剪张形成脉状裂隙两种方式。流体运移以真空泵式为主,渗流方式为辅,不同的裂隙成生机制和流体运移方式导致形成差异的矿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裂隙 金矿床 流体运移机制 渗流方式
下载PDF
运用体外模型对人体吞咽流体力学的超声研究
9
作者 周铭 丁常伟 +1 位作者 白雪 毛攀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399-405,共7页
目的 运用超声多普勒测量通过体外模型的流体的行进速度及传输时间,探究超声是否为评估吞咽困难病人吞咽过程的有效可信方法。同时验证相较于牛顿力学流体,非牛顿力学流体在吞咽口腔期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略作改动的剑桥咽喉模型,第一... 目的 运用超声多普勒测量通过体外模型的流体的行进速度及传输时间,探究超声是否为评估吞咽困难病人吞咽过程的有效可信方法。同时验证相较于牛顿力学流体,非牛顿力学流体在吞咽口腔期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略作改动的剑桥咽喉模型,第一种吞咽体外模型运用两种探头,凸阵扫描探头(65C15EA)和A型超声探头(切度角分别为60°和53°),凸阵扫描探头放置在距A型超声探头较低的位置,从而可以测量不同位置的流体速度。6种流体包括牛顿力学流体[水、体积分数93%和96%甘油(丙三醇)水溶液]及非牛顿力学流体[体积分数1.2%、2.4%和3.6%TUC(thicken up clear)水溶液],通过模型分别测出多普勒频移换算成的最高流速。随后,凸阵探头所测得的最高流速将与通过视频追踪方法测得的最高流速进行比较,同时再与A型超声测得的最高流速进行比较。第二种吞咽体外模型只运用凸阵扫描探头(65C15EA)并将其置于模型的顶端(切度角60°)。运用相同的6种流体,比较不同质量砝码作用下(100 g和50 g)流体传输时间的差异。结果 由凸阵探头多普勒频谱探测出的各流体最高流速和通过摄像机计算出的最高流速具有较好的相关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CC)> 0.75]。凸阵探头多普勒频谱测出的最高流速均高于A型探头测得的最高流速(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流体在50 g砝码作用下的传输时间均大于100 g砝码作用下的传输时间(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种吞咽体外模型中,牛顿力学组流体在实验滚轮未启动前,可发现有少量液体渗漏自行流出的情况,而非牛顿力学组流体均未发现此类情况。第二种吞咽体外模型中,在50 g砝码作用下,非牛顿力学流体传输时间比牛顿力学流体要稍短。结论 结果揭示出超声在评估吞咽困难病人流体速度、传输时间方面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非牛顿力学流体在预防吞咽气管误吸方面、舌肌减弱的情况下更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 吞咽困难 超声检查 多普勒超声 牛顿力学流体 非牛顿力学流体 流体机制 体外模型
下载PDF
断陷湖盆超压封存箱形成机理与油气成藏机制——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量:42
10
作者 陈中红 查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64,共15页
东营凹陷的超压分布于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大套泥岩和沙四段灰色膏盐岩段中,常压—低压系统发育于上部层段,包括沙二段上亚段、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和更新统,形成二元结构。这些发育程度不同的超压体系可以构成不同级别的超压封... 东营凹陷的超压分布于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大套泥岩和沙四段灰色膏盐岩段中,常压—低压系统发育于上部层段,包括沙二段上亚段、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和更新统,形成二元结构。这些发育程度不同的超压体系可以构成不同级别的超压封存箱系统,控制着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超压封存箱的形成是一个地球化学自组织过程,与系统内的流体对流运动及成岩作用密切相关。超压体系构成了准封闭的超压封存箱型自源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同时也可以通过幕式排放为浅层的新近系及古近系的沙三段上亚段至东营组常压开放性它源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提供油源及成藏动力。超压不但是油气运聚的主要动力,而且在其产生与演化的过程中能形成微裂缝型油气运聚隐蔽输导体系,是形成岩性等隐蔽油气藏的重要条件。超压和断裂形成陆相断陷湖盆断—压双控流体流动机制。断裂是超压体系卸压的重要渠道,也是幕式排放的主要途径;与断裂沟通的砂岩体及构造背斜等是有利的勘探目标,超压泥岩体周围的透镜状砂体是隐蔽油气藏的潜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 断-压双控 流体流动机制 油气成藏 自组织 断陷湖盆 东营凹陷
下载PDF
粤北书楼丘矿床围岩蚀变特征与流体成矿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国权 范洪海 +4 位作者 高永宝 范堡程 薛春纪 庞雅庆 马承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5-358,共14页
文章以粤北长江铀矿田书楼丘矿床矿体外围蚀变岩石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将流体水岩作用导致的蚀变划分为4期11种类型。以各类蚀变在水平方向的发育程度、组合变化等为依据,将蚀变岩划分为矿化中心带、矿旁强蚀变带、矿旁弱蚀变带、正常花岗... 文章以粤北长江铀矿田书楼丘矿床矿体外围蚀变岩石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将流体水岩作用导致的蚀变划分为4期11种类型。以各类蚀变在水平方向的发育程度、组合变化等为依据,将蚀变岩划分为矿化中心带、矿旁强蚀变带、矿旁弱蚀变带、正常花岗岩4个分带。以各分带蚀变岩石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变化为依据,探讨流体作用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矿化中心带以硅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紫黑色萤石化+肉红色碳酸盐化蚀变组合、Li+Pb+W+Mo+Bi元素正异常组合和Sr+Ba+Th+Zr元素负异常组合为特征,对找矿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成矿流体为富含Si、Ca、Fe、S、U、∑CO_(2)的壳幔混合流体,多期流体作用致使各蚀变带内轻稀土元素不同程度迁出,矿化中心带稀土元素之间出现“均一化”现象。岩体为成矿提供了铀源,区域上中基性岩脉的就位可能为成矿系统提供了还原环境。书楼丘矿床的成矿流体壳源成分占比高于棉花坑矿床,整体水-岩作用相对较弱,蚀变带发育程度不如后者,造成二者成矿能力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水平蚀变分带 元素迁移规律 流体作用机制 书楼丘矿床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机理新认识与特深层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14
12
作者 马永生 蔡勋育 +8 位作者 李慧莉 朱东亚 张军涛 杨敏 段金宝 邓尚 尤东华 武重阳 陈森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共13页
在深层碳酸盐岩层系中,已陆续发现了塔河、普光、元坝、安岳等一系列大型油气田,并形成了碳酸盐岩“三元控储”等成储理论认识。近年来,四川和塔里木盆地相继在超过7 000 m甚至8 000 m的超深层中发现了优质碳酸盐岩储层。深层储层类型... 在深层碳酸盐岩层系中,已陆续发现了塔河、普光、元坝、安岳等一系列大型油气田,并形成了碳酸盐岩“三元控储”等成储理论认识。近年来,四川和塔里木盆地相继在超过7 000 m甚至8 000 m的超深层中发现了优质碳酸盐岩储层。深层储层类型更加多样,控储因素中,相带、流体、压力和断裂,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内涵更为丰富。结合近期大量新的超深钻探资料,持续开展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成储机理的研究。通过塔里木盆地塔河-顺北地区奥陶系和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的深化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构造破裂和多类型流体耦合改造储集体的成储机制;通过上震旦统四川盆地灯影组和塔里木盆地奇格布拉克组的系统分析,揭示了新元古代“白云石海”沉积环境、早期溶蚀和早期油气充注在成储与孔隙保持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开展含膏岩层系白云岩成储的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膏盐岩封盖及超压、较为封闭的环境下,白云石重结晶作用显著改善了储集物性。深层-超深层储层发育机理新认识丰富了“三元控储”理论,有效引领了超深层,乃至特深层的油气勘探。断控和断-溶双控储集体、古老微生物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尤其是寒武系厚层膏盐岩之下的微生物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在中西部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中广泛分布,有望成为万米特深层钻探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断控缝洞储集体 断裂-流体控储机制 微生物岩储层 含膏白云岩储层 碳酸盐岩成储机理
下载PDF
断裂带油气幕式运移:来自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少华 杨明慧 罗晓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83-1191,共9页
断裂结构对油气运移的影响是当前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的前沿与薄弱环节.本文在调研断裂结构及其流体流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断裂带油气幕式运移过程,探讨断裂带油气运移机理及相关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断裂内部结构控制着油... 断裂结构对油气运移的影响是当前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的前沿与薄弱环节.本文在调研断裂结构及其流体流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断裂带油气幕式运移过程,探讨断裂带油气运移机理及相关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断裂内部结构控制着油气运移的路径和方式,含油饱和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油气运移的路径;破碎带是油气幕式运移的优势通道,且油气聚集成藏的潜在圈闭为位于油源断裂主动盘一侧的圈闭.单次幕式充注过程中运移量与时间之间的对数型关系表明,流体沿断裂幕式运移具有非线性流的特征,且流动速率可能介于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其数量级约为102 ~ 103m/a;流体沿断裂幕式流动过程包含高速非线性流、过渡流动机制和线性达西流3种流体流动机制,其间的相互转换是一个多物理场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此外,断层体油气藏的形成条件为油气沿断裂运移时,运移动力与阻力在断裂带内达成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油气幕式运移 流体流动机制 油气藏 物理模拟实验
下载PDF
断陷湖盆超压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30
14
作者 陈中红 查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9-515,共7页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古近系的超压在渤南洼陷和五号桩洼陷的沙三段中—下亚段大套泥岩和沙四段灰色膏盐岩段中分布,但在不同层位超压分布略有差别;常压—低压系统发育于上部层段,剖面上形成二元结构。从埋深上看,2 500m以上地层基本为常...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古近系的超压在渤南洼陷和五号桩洼陷的沙三段中—下亚段大套泥岩和沙四段灰色膏盐岩段中分布,但在不同层位超压分布略有差别;常压—低压系统发育于上部层段,剖面上形成二元结构。从埋深上看,2 500m以上地层基本为常压或低压,2 500m以下地层开始出现较明显的压力异常。沾化凹陷超压系统对应主力烃源岩系沙三中、下亚段及沙四上亚段,生烃作用是超压的重要成因,但超压对生烃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超压体系构成了准封闭的超压封存箱型自源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同时也通过幕式排放为浅层的新近系及古近系的沙三段上亚段—东营组常压开放性它源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提供油源及成藏动力。断裂是超压体系泻压的重要渠道,也是油气幕式排放的主要途径,与断裂沟通的砂岩体及背斜构造是有利的勘探目标,超压泥岩体周围的透镜状砂体是潜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断陷湖盆 超压系统 流体流动机制 断裂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砂砾岩蚀变模式 被引量:4
15
作者 申波 毛志强 +2 位作者 罗兴平 于静 汪忠浩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3,189,共5页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发育热液成因的蚀变砂砾岩。地震构造解释表明,热液蚀变地层均产出于风南断裂附近,且均分布于断裂上盘,具有明显的断裂控制特征;岩石学特征分析表明,热液蚀变地层伴生碳酸盐矿物、次生石英、沸石类和黄铁矿...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发育热液成因的蚀变砂砾岩。地震构造解释表明,热液蚀变地层均产出于风南断裂附近,且均分布于断裂上盘,具有明显的断裂控制特征;岩石学特征分析表明,热液蚀变地层伴生碳酸盐矿物、次生石英、沸石类和黄铁矿等多种蚀变矿物。根据岩心刻度测井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分析技术的热液蚀变作用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其构造特征、与围岩关系及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等研究成果,提出热液横向顺层迁移和热液纵向穿层迁移2种蚀变模式,并指出在热液流体演化后期,硅化作用占主导地位的蚀变地层由于次生溶蚀孔隙的发育而易形成优质储层,为下一步油气重点勘探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活动 砂砾岩 热液流体演化机制 蚀变作用 蚀变模式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人工油藏的动态模拟及预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国忠 王青振 +2 位作者 刘勇 尹芝林 匡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0-180,共11页
古龙页岩油为陆相原生原储型油气藏,发育微米孔、纳米孔和页理缝,大规模改造后形成了流体传输机制复杂的"人工油藏"。页岩油储层孔渗极低,常规实验方法很难获得准确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相渗曲线、压裂缝网参数等数据,... 古龙页岩油为陆相原生原储型油气藏,发育微米孔、纳米孔和页理缝,大规模改造后形成了流体传输机制复杂的"人工油藏"。页岩油储层孔渗极低,常规实验方法很难获得准确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相渗曲线、压裂缝网参数等数据,目前,基于前期探评工作对储层性质和改造效果的认识,可把这种油藏看成一个灰箱系统,为精细描述各压裂段内流体输运机制,运用CMG软件建立了井A1的"一簇一网格"的单井地质模型,通过拟合稳定生产气油比的复配流体PVT实验数据,建立了体相流体组分模型。运用LS-LGR-DK裂缝刻画技术实现了人工主缝及改造次缝的刻画,探索了压实作用、气相非达西效应、纳米孔隙流体相态对产能的影响,在实现压裂液注入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井返排和生产历史的模拟拟合,反演了储渗性质、输运机制及参数,分析油气产量特征及影响因素,认识开发早期规律,预测了EUR(估算最终可采储量)。初步探索出了页岩油数值模拟方法和流程,研究成果为古龙页岩油开发设计优化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人工油藏 流体输运机制 数值模拟 早期开发规律
下载PDF
白云岩形成机理综述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智勇 廖建波 +1 位作者 惠麒冰 李志明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4期23-28,共6页
全球范围来看,碳酸盐岩中的石油产量已超过世界总产量的60%,其中多数油气储藏在白云岩中,白云石化作用对碳酸盐岩储集性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白云岩的成因问题一直是地质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综述前人关于白云岩成因的讨论,对学者们... 全球范围来看,碳酸盐岩中的石油产量已超过世界总产量的60%,其中多数油气储藏在白云岩中,白云石化作用对碳酸盐岩储集性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白云岩的成因问题一直是地质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综述前人关于白云岩成因的讨论,对学者们普遍认可的比较成熟的蒸发模式、渗透回流模式、混合水模式、海水模式、埋藏模式以及热液成因模式分别从概念和形成过程、生成环境和形成阶段、岩石特点、Mg2+来源四个方面做了比对,厘清了白云岩形成机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Mg2+来源 流体运移机制 成岩阶段 成因模式
下载PDF
从成矿构造动力学探讨脉状金矿床成矿深度 被引量:26
18
作者 陈柏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0-384,共5页
在综述国内外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脉状金矿床成矿动力学的新近研究成果后 ,根据成矿控矿构造动力学特征及其与成矿流体运移机制、矿物结晶特点的关系认为矿物结晶发生于地震微破裂导致成矿流体压力骤降后的低压力阶段 ,由矿物包裹体压力... 在综述国内外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脉状金矿床成矿动力学的新近研究成果后 ,根据成矿控矿构造动力学特征及其与成矿流体运移机制、矿物结晶特点的关系认为矿物结晶发生于地震微破裂导致成矿流体压力骤降后的低压力阶段 ,由矿物包裹体压力并按静岩压力梯度推算的成矿深度要明显小于矿床的实际成矿深度。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成矿深度估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状金矿床 成矿构造动力学 成矿深度 成矿流体运移机制 矿物包裹体压力 控矿构造 成矿作用
下载PDF
Mechanism of gas-water flow at pore-level in aquifer gas storage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磊 王皆明 +2 位作者 廖广志 熊伟 高树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620-3626,共7页
By means of the pore-level simul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water flow and gas-water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alternative displacement of gas and water were observed directly from etched-glass micromodel. The res... By means of the pore-level simul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water flow and gas-water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alternative displacement of gas and water were observed directly from etched-glass micro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gas-water distribution styles are divided into continuous phase type and separate phase type. The water lock exists in pore and thro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gas-water displacement, and it reduces the gas flow-rate and has some effects on the recovery efficiency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gas storag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quifer gas storage in X area, the differences in available extent among reservoirs are significant,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pore space is 33% 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ifer gas storage gas-water flow injection-withdrawal cycle etched-glass micromodel water lock
下载PDF
INFLUENCE OF MIMIC CARDIAC RATE ON HYDRODYNAMICS OF DIFFERENT MECHANICAL PROSTHETIC CARDIAC VALVES IN VITRO 被引量:2
20
作者 Yin-pingChu Jin-lianCheng +2 位作者 Ru-kunChen Yu-boFan FangP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8-141, ,共4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mimic cardiac rate on hydrodynamics of different mechanical prosthetic cardiac valves. Methods US-made CarboMedics bileaflet valve, China-made Jiuling bileaflet valve and C-L tilti...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mimic cardiac rate on hydrodynamics of different mechanical prosthetic cardiac valves. Methods US-made CarboMedics bileaflet valve, China-made Jiuling bileaflet valve and C-L tilting disc valve were tested via a pulsatile flow simulator in the aortic position. Testing conditions were set at mimic cardiac rates of 55 bpm, 75 bpm, 100 bpm with a constant mimic cardiac output of 4 L/min. The mean pressure differences (ΔP), leakage volumes (LEV) and closing volumes (CLV) across each valve, and effective orifice areas (EOA) were analyzed. Results Within physiological range, ΔP, LEV, and CLV decreased as mimic cardiac rate increased, with a large extent of variance. EOA increased along with an increase in mimic cardiac rate. It was a different response in terms of cardiac rate alteration for different types of mechanical prosthetic cardiac valves. Conclusion Mimic cardiac rate change affects hydrodynamics of mechanical prosthetic cardiac valves. Within physiological range, the hydrodynamic of prosthetic bileaflet valv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ilting disc val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ic cardiac rate mechanical prosthetic cardiac valves HYDRODYNAM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