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导联均呈R型吗?
1
作者 陈一和 林佳选 林加锋 《心电与循环》 2014年第3期266-273,共8页
以往的研究发现,心室流出道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PVCs/VT),因起源点在心室的前上部,故在下壁导联呈R型。然而,近年来由于PVCs/VT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的广泛开展,我们发现少数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RVOT)... 以往的研究发现,心室流出道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PVCs/VT),因起源点在心室的前上部,故在下壁导联呈R型。然而,近年来由于PVCs/VT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的广泛开展,我们发现少数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RVOT)的PVCs,在Ⅱ、Ⅲ、aVF中,亦可一个或多个导联呈非R型,现将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下壁导联 R型 心动过速 期前收缩 射频导管消融 PVCs RVOT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不同指标在预测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典 陆振钧 +8 位作者 杨兵 张凤祥 陈红武 居维竹 杨刚 郦明芳 顾凯 曹克将 陈明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的体表心电图指标在鉴别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OTVA)起源部位中的价值。方法:连续入组98例消融成功、靶点明确的OTVA患者,其中74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另24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LVOT),术前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测量并计... 目的:分析不同的体表心电图指标在鉴别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OTVA)起源部位中的价值。方法:连续入组98例消融成功、靶点明确的OTVA患者,其中74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另24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LVOT),术前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测量并计算胸导联移行区指数(TZI)、V2移行比率以及V2S/V3R指数,比较3种不同的心电图指标预测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的准确性。结果:V2S/V3R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其敏感性及特异性(85.9%、94.3%)均优于V2移行比率(70.3%、90.1%)及胸导联移行指数TZI(62.5%、89.5%)。在心脏转位的亚组中,胸导联移行指数TZI预测价值最高,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0%、93%、91%。在V3导联R/S移行的亚组中,V2移行比率预测价值最高,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5%、66%、67%。结论:不同的心电图鉴别指标可相互补充以提高术前判断OTVA起源部位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体表心电图 胸导联移行指数(TZI) V2移行比率 V2S/V3R指数
下载PDF
心脏普肯耶纤维Contactin-2与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晓慧 吴晓羽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9期166-168,172,共4页
contactin-2(Cntn-2)作为一个新型的特殊心脏传导系统的标志表达在普肯耶纤维中,而心脏普肯耶纤维(PFs)是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最后分支,与普通心室肌细胞呈网状相连。由于其组织学的复杂性及独特的电生理特性,使其在室性心律失常的组织... contactin-2(Cntn-2)作为一个新型的特殊心脏传导系统的标志表达在普肯耶纤维中,而心脏普肯耶纤维(PFs)是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最后分支,与普通心室肌细胞呈网状相连。由于其组织学的复杂性及独特的电生理特性,使其在室性心律失常的组织学起源中发挥重要作用。既往有文献指出,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普肯耶纤维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亦在探讨PFs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可能会给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普肯耶纤维 contactin-2 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鉴别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的体表心电图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康慧 杨兵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期54-59,共6页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是治疗这类疾病的主要手段。术前根据体表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对标测和消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起源部位 心电图 射频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心电图特异性R波缺失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任丽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02-0105,共4页
论证射频消融处置技术对心电图表现为V2导联R波缺失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疾病患者群体的作用质效。方法 2023年1月-2023年12月,将68例心电图表现为V2导联R波缺失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两组,各34例,参照组常规处置,研究组射频消融处... 论证射频消融处置技术对心电图表现为V2导联R波缺失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疾病患者群体的作用质效。方法 2023年1月-2023年12月,将68例心电图表现为V2导联R波缺失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两组,各34例,参照组常规处置,研究组射频消融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绕心电图表现为V2导联R波缺失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治疗,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导联R波缺失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射频消融治疗 临床效果 测算分析
下载PDF
射频消融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祖禄 韩雅玲 +3 位作者 梁明 梁延春 朱鲜阳 邓东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74-174,共1页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已有较多报道,但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合并RVOT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VT)、频发室性早搏(室早)的射频消融少见报道,本文报道房间隔缺损5例及法洛四联症术后2例合并RVOT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心...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已有较多报道,但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合并RVOT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VT)、频发室性早搏(室早)的射频消融少见报道,本文报道房间隔缺损5例及法洛四联症术后2例合并RVOT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特性及射频消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先天心脏病 右心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小儿右室非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利 袁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0-702,共3页
目的分析右室非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RVNOA)患儿临床特点,探讨其在诊断、治疗中的意义及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1例RVNOA患儿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和心... 目的分析右室非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RVNOA)患儿临床特点,探讨其在诊断、治疗中的意义及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1例RVNOA患儿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点、诊断、治疗以及远期预后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无心血管及感染性疾病的住院患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1例RVNOA患儿平均发病年龄(6.8±3.3)岁,其中7例心电图可见Epsilon波,多数出现在右胸导联(V1-3)。右胸导联QRS平均时限(QRSd1,V1+V2+V3)为(81.8±9.62)ms,QRSdl/QRSd2比值为1.297±0.157。21例患儿心电图右胸导联均显示T波倒置,17例核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右室壁变薄或扩张。与对照组比较,RVNOA患儿Epsilon波出现率高,QRSd1延长,QRSdl/QRSd2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5例患儿施行了射频消融手术,其中1例有效。18例患儿药物治疗无效。结论 RVNOA患儿Epsilon波出现率高,QRSd1延长,QRSdl/QRSd2增加,可作为早期诊断ARVC的依据。药物及射频消融治疗仅对部分RVNOA患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心肌病 儿童
原文传递
特发性左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合并心房纤颤一例
8
作者 林建兰 李江波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2841-2842,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4岁,因"反复心悸8年"入院。8年前,患者活动后感心悸,伴出汗、头昏、眼花、手足发麻,发作时感心跳加快,伴全身乏力,无黑朦、昏厥、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深呼吸后缓解,症状每次均为突发突止。
关键词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心房纤颤 特发 反复心悸 大小便失禁 临床资料 手足发麻 全身乏力
原文传递
右位心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与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一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百超 艾永顺 杨东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0期163-163,共1页
患者女,42岁,因“反复心悸10余年”住院。入院查体:BP125mmHg,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右锁骨中线内0.5em,心界不大,心率85次/min,律不齐,呈二联律,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关键词 右心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动脉导管未闭 右位心 反复心悸 入院查体 锁骨中线 心尖搏动 二联律
原文传递
起源于左主动脉窦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特点和消融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亦之 江洪 +5 位作者 简小莉 雷汉东 赵冬冬 刘华芬 王晓红 黄从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报道21例起源于左主动脉窦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疗效。方法 分析术前体表心电图(ECG)和Holter心电图室性早搏(VPB)或室性心动过速(VT)的形态特点,测量V1导联r波振幅和时限,计算r与QRS波的振幅和时限比... 目的 报道21例起源于左主动脉窦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疗效。方法 分析术前体表心电图(ECG)和Holter心电图室性早搏(VPB)或室性心动过速(VT)的形态特点,测量V1导联r波振幅和时限,计算r与QRS波的振幅和时限比值。术中在自发VPB或VT时标测主动脉窦,以局部室波最早部位放电消融,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测量消融靶点距左冠状动脉口的距离。结果 21例均有频发VPB,8例有反复短阵VT。VPB或VT在Ⅱ、Ⅲ、aVF导联为高大R波,V1导联r波振幅为QRS波的1/3或以上,r波时限87.5±9.5ms,为QRS波时限的1/2以上。V3导联多为Rs形,V5、V6导联无S波。有效消融靶点局部电图室波明显超前ECG的QRS波(36.2±12.2ms),距左冠状动脉口部1cm左右。有效靶点放电2—8s VPB消失或VT终止。结论 起源于左主动脉窦的VPB或VT其Ⅱ、Ⅲ、aVF导联为高大R波,V1导联r波振幅高(≥1/3QRS波),时限宽(≥1/2QRS波);主动脉窦激动顺序标测可安全有效地指导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左主动脉窦 射频电流 导管消融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特征鉴别左右室流出道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德国 邢文 +2 位作者 王俊 张凤祥 曹克将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体表心电图特点对鉴别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OTVA)起源部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明确靶点的87例OTVA患者[(其中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的64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LVOT)的23例]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分别以R/S振幅... 目的分析体表心电图特点对鉴别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OTVA)起源部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明确靶点的87例OTVA患者[(其中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的64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LVOT)的23例]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分别以R/S振幅指数、R波时限指数、胸导联移行区(TZ)指数、V2转换率及V2S/V3R指数来评估体表心电图特征,分析其对LVOT/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鉴别的准确性。结果以V1导联R/S波振幅指数≥30%判断OTVA起源于LVOT的灵敏度为60.87%,特异度92.19%,R波时限指数≥50%判断灵敏性为34.78%,特异度96.87%;TZ指数<0判断灵敏度为69.57%,特异度87.5%;以V2转换率>0.6的判断灵敏度为69.57%,特异度90.63%;V2S/V3R指数≤1.5的判断灵敏度为65.22%,特异度92.19%。结论V2S/V3R指数≤1.5是一种简便准确地鉴别OTVA起源于左右流出道靶点的体表心电图判断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学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V2转换率 移行区积分指数
原文传递
压力监测下导管射频消融与非压力导管射频消融治疗RVOT-VAs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祚灵 裴晓玲 +3 位作者 林艳 龙娇 杨洋 刘汉雄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330-1334,共5页
目的:比较压力监测下导管射频消融与非压力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RVOT-V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拟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RVOT-VAs患者309例,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压力组(n=167)与... 目的:比较压力监测下导管射频消融与非压力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RVOT-V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拟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RVOT-VAs患者309例,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压力组(n=167)与非压力组(n=142)。压力组患者接受ThermoCool SmartTouch压力监测下高功率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非压力组患者接受Navistar ThermoCool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消融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压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消融放电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无效放电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压力组患者术后消融成功率均高于非压力组(P<0.05);术后,压力组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复发率和再次消融率均低于非压力组(P<0.05)。结论:压力监测下导管射频消融在治疗RVOT-VAs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消融放电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远期消融成功及安全性优于非压力导管射频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压力监测 电生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