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流动专职辅导员主体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翔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本文以从事过高校流动辅导员工作的主体视角,通过扎根理论研究高校流动专职辅导员岗位对于主体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和德尔菲法专家预测的结果表明,高校流动专职辅导员岗位对于促进主体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发展能力、... 本文以从事过高校流动辅导员工作的主体视角,通过扎根理论研究高校流动专职辅导员岗位对于主体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和德尔菲法专家预测的结果表明,高校流动专职辅导员岗位对于促进主体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发展能力、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的提升有明显作用,是实现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专职辅导员 扎根理论 主体能力
下载PDF
高校流动专职辅导员工作现状及发展浅析
2
作者 史雅琪 赵喆 《青年与社会》 2014年第10期150-151,共2页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做到熟悉学生的生活、熟悉学校、学院的环境和特色以及熟悉学生所学的科目和对应的学习方法,才能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因此,从上个世纪90年...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做到熟悉学生的生活、熟悉学校、学院的环境和特色以及熟悉学生所学的科目和对应的学习方法,才能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因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流动专职辅导员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开始在高校中出现。不少高校遴选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担任流动专职辅导员,力求让年轻的辅导员以学生的知心朋友为出发点,逐渐过渡到学生的人生导师。文章对高校流动专职辅导员制度做出思考并且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专职辅导员 身份 矛盾 保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