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有利于经济增长吗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子博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31,共8页
本文估算并应用潜在产出描述经济增长,尝试从国际合作角度设定动态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自发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综合性结构冲击,并进一步分解为共同冲击和特有冲击,提出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思路,以金砖国家... 本文估算并应用潜在产出描述经济增长,尝试从国际合作角度设定动态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自发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综合性结构冲击,并进一步分解为共同冲击和特有冲击,提出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思路,以金砖国家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效应因资本账户开放进程而异,但对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且不为金砖各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冲击所扰;将金砖国家视为以国际合作形式联合的整体进行计量分析是可行且有经济意义的。中国应推进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全方位南南合作,不断完善资本账户开放条件,分散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并使其有利于各国长期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冲击 经济增长 国际合作 动态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
下载PDF
流动冲击角对流体绕流管束换热的影响
2
作者 董其伍 王烨 刘敏珊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71,91,共5页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流动冲击角分别为45°、60°、75°和90°,流体绕流6排87根错排管束下的换热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管束的纵向和横向管间距分别为9.5 mm和11 mm.考查管束的平均换热努赛尔数和模型进出口压...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流动冲击角分别为45°、60°、75°和90°,流体绕流6排87根错排管束下的换热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管束的纵向和横向管间距分别为9.5 mm和11 mm.考查管束的平均换热努赛尔数和模型进出口压降,并与茹卡乌斯卡斯的实验关联式进行对比.当雷诺数为5 000~20 000时,给出4种流动冲击角下管束换热努赛尔数的拟合公式,并对管周向局部换热特点进行细观分析.结果表明:湍流边界层在周向夹角为大约105°时从管壁面分离,此时换热最差;流动冲击角越大,管束的平均换热努赛尔数和模型进出口压降越大;流动冲击角为45°时综合换热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冲击 绕流管束 局部换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构建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冲击的机制探讨
3
作者 苗启虎 陈波 《时代经贸》 2013年第22期108-108,共1页
当前我国踌境资金流动波动性显著增强,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冲击。文章从事前的预警和政策储备、事中的监测、事后的监管和建立缓冲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冲击的机制。
关键词 跨境资金 流动冲击 探讨
下载PDF
船用蒸汽蓄能器充能管路流动冲击预测
4
作者 张猛 杨元龙 +1 位作者 吴炜 薛昌意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07-112,共6页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船用蒸汽蓄能器充能管路结构设计工作,需进一步明晰船用蒸汽蓄能器充能管路动态充能机制。[方法]根据船用蒸汽蓄能器充能系统运行方式,首先建立充能系统数值模型,设定边界计算条件,然后利用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船用蒸汽蓄能器充能管路结构设计工作,需进一步明晰船用蒸汽蓄能器充能管路动态充能机制。[方法]根据船用蒸汽蓄能器充能系统运行方式,首先建立充能系统数值模型,设定边界计算条件,然后利用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充能过程中充能管路的热工、水力及振动特性,并建立蒸汽蓄能器充能系统流动冲击预报模型。[结果]结果显示,充能管路的弯管和三通管内蒸汽流速高、湍动能大、湍流耗散率高,造成充能弯管和三通管部位承受的流动冲击能量和应力较大,其中三通管部位的流动冲击能量和应力要高于弯管,可以预测充能三通管部位的破损可能最严重。[结论]探索出的大负荷扰动条件下的船舶蒸汽蓄能器充能管路流动冲击预报方法,可为实船蒸汽蓄能器充能管路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蓄能器 充能管路 流动冲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流动冲击的泵车臂架动态优化设计研究
5
作者 唐山青 张斌 沈欢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8年第12期60-64,共5页
以某5节臂57米混凝土泵车臂架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混凝土在砼管内的流变冲击对臂架的耦合效应,建立了基于混凝土冲击载荷的臂架动力学模型,对臂架结构进行动态响应计算,并与臂架系统在典型工况下的动态应力试验数据和基于等效静载法计... 以某5节臂57米混凝土泵车臂架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混凝土在砼管内的流变冲击对臂架的耦合效应,建立了基于混凝土冲击载荷的臂架动力学模型,对臂架结构进行动态响应计算,并与臂架系统在典型工况下的动态应力试验数据和基于等效静载法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臂架动态设计方法设计的长臂架重量较采用等效静载法设计的臂架重量可减轻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车臂架 流动冲击载荷 试验 优化
下载PDF
国际流动性冲击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及时变特征研究
6
作者 秦伟广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11期77-90,共14页
首先采用SDR权重加权法及主成分法分别对国际流动性与我国金融稳定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短期内存在波动性,长期内均呈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基于SVAR模型冲击响应分析,国际流动性冲击和M2对我国金融稳定有正向的冲击影响,而GDP则有负向的... 首先采用SDR权重加权法及主成分法分别对国际流动性与我国金融稳定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短期内存在波动性,长期内均呈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基于SVAR模型冲击响应分析,国际流动性冲击和M2对我国金融稳定有正向的冲击影响,而GDP则有负向的冲击影响。依据方差分解结果,国际流动性冲击是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依据断点回归验证了国际流动性冲击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我国货币政策当局可根据经济形势,综合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M2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利率,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化解国际流动性冲击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冲击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
下载PDF
货币战争的中国对策:积极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冲击 被引量:1
7
作者 管涛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7,4,共4页
积极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是中国打赢阻击"热钱"的对策。对于"热钱",要做到清楚情况、充分利用、适度监管和妥善引导。
关键词 货币战争 国际资本流动冲击 热钱
原文传递
信贷配给、流动性冲击和民营企业现金持有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靖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7-72,共16页
融资约束的存在要求企业持有必要的现金以预防可能的流动性冲击。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从融资数量的硬约束———信贷配给视角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及其经济后果的考察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流动性冲击下我国民营... 融资约束的存在要求企业持有必要的现金以预防可能的流动性冲击。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从融资数量的硬约束———信贷配给视角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及其经济后果的考察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流动性冲击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研究表明:民营上市公司持有高额现金的原因出于在信贷配给约束下的预防性动机;在遭受流动性冲击时,增持现金对民营上市公司具有正向的价值效应,且信贷配给水平越高的企业这种正向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信贷配给 流动冲击 现金持有 经济后果
下载PDF
开放没有回头路:中国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8
9
作者 管涛 殷高峰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69,5,6,共18页
本文回顾了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中国六次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经验,认为中国逐渐从最初的以行政管制手段为主,转变为更多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审慎措施的作用。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保持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增加汇率政策弹性,... 本文回顾了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中国六次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经验,认为中国逐渐从最初的以行政管制手段为主,转变为更多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审慎措施的作用。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保持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增加汇率政策弹性,维护经济金融体系健康,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等经验,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信心。然而,扩大开放后,金融政策的外部制约增强、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波动和跨境传染风险上升,以及国内宏观政策溢出效应放大等,将更加考验中国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为实现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需要完善金融对外开放配套基础设施,坚持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开放,牢牢把握金融开放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同时做到扩大开放与防范风险齐头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金融开放 资本流动冲击 风险防控
原文传递
信息冲击、流动性冲击与我国股票资产价格的跳跃行为——基于沪深300指数高频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志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91,共7页
对信息冲击和流动性冲击如何影响我国股市资产价格的跳跃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我们基于Corsi et al.(2010)改进的BN-S方法检验了沪深300指数价格的日内跳跃行为,分离出比传统BN-S方法具有更好有限样本性质的价格跳跃行为,包括跳跃... 对信息冲击和流动性冲击如何影响我国股市资产价格的跳跃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我们基于Corsi et al.(2010)改进的BN-S方法检验了沪深300指数价格的日内跳跃行为,分离出比传统BN-S方法具有更好有限样本性质的价格跳跃行为,包括跳跃发生日期,跳跃性方差和连续性方差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考察了信息冲击和流动性冲击对沪深300指数价格跳跃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冲击和流动性冲击都显著提高了资产价格发生跳跃的概率,其偏效应分别约为0.18和0.05;而且流动性冲击显著提高了跳跃性方差和连续性方差,但信息冲击只是显著提高了跳跃性方差。这对我们理解资产价格的跳跃发生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跳跃检验 信息冲击 流动冲击 跳跃性方差
下载PDF
流动性冲击下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青云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9-47,共9页
流动性冲击不仅引发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银行恐慌,也直接导致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欧美国家银行股价崩溃,这是当前银行资本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流动性冲击下银行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模型,探讨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流动性冲击的敏感... 流动性冲击不仅引发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银行恐慌,也直接导致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欧美国家银行股价崩溃,这是当前银行资本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流动性冲击下银行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模型,探讨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流动性冲击的敏感程度。结果显示:伴随着流动性冲击的增加,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调整呈现开口向下的凸函数特征(倒U型)。经过实证测算,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持有应该保持在[25,31]的区间,这样既能满足流动性监管的需求,也能推动资本结构转向最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冲击 资本结构 特许权价值
下载PDF
利率冲击与流动性冲击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蔡伟毅 徐新宇 戎奇明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72,共15页
基于商品超调模型,引入汇率超调理论,建立两国模型,分析溢出效应;又引入流动性冲击变量,建立关于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实际利率与流动性变量的VAR模型以及用美元强弱指标替代全球流动性变量的对比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与方差... 基于商品超调模型,引入汇率超调理论,建立两国模型,分析溢出效应;又引入流动性冲击变量,建立关于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实际利率与流动性变量的VAR模型以及用美元强弱指标替代全球流动性变量的对比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大宗商品价格与短期实际利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但与长期实际利率关系不大;全球实际利率的溢出效应广泛存在且显著,尤其是在浮动汇率制度国家;利率冲击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比流动性冲击更加显著且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商品价格 利率冲击 流动冲击
下载PDF
全球流动性冲击对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安辉 杨睿博 李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10-14,共5页
近年来,全球流动性冲击问题已成为国际宏观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蒙代尔-弗莱明(M-F)模型,通过货币增速加总法测算了全球流动性及新兴经济体一系列的量化经济指标并构建SVAR模型,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全球流动性冲... 近年来,全球流动性冲击问题已成为国际宏观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蒙代尔-弗莱明(M-F)模型,通过货币增速加总法测算了全球流动性及新兴经济体一系列的量化经济指标并构建SVAR模型,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全球流动性冲击对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正向的全球流动性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产生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即全球流动性冲击能一定程度上解释新兴经济体内部的通货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流动冲击 新兴经济体 通货膨胀 结构式向量自回归(SVAR)
下载PDF
流动性冲击与银行资产配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晓晗 杨朝军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3年第11期12-14,共3页
文章通过对我国银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与流动性冲击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的提高能够改善银行的流动性,同时也激励了银行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流动性宽松时期,不断提升的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 文章通过对我国银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与流动性冲击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的提高能够改善银行的流动性,同时也激励了银行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流动性宽松时期,不断提升的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使银行风险资产过度膨胀,为危机埋下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冲击 银行资产配置 银行风险
下载PDF
流动性冲击下资产折价销售与风险传染——来自市场与实验室的证据 被引量:2
15
作者 宗计川 李纪阳 张睢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52,共10页
理论研究与现实观察均表明,流动性冲击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传染性。如何防范流动性冲击触发资产折价销售进而演变成系统性风险,是当前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以往的研究主要基于银行间市场,很少针对资本市场。对于那些面临赎回压力的基金而... 理论研究与现实观察均表明,流动性冲击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传染性。如何防范流动性冲击触发资产折价销售进而演变成系统性风险,是当前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以往的研究主要基于银行间市场,很少针对资本市场。对于那些面临赎回压力的基金而言,当遭遇流动性冲击时,市场极易形成"赎回压力—抛售股票—股票价格下跌—赎回扩大—抛售股票"的正反馈,致使股票价格偏离基础价值而持续下跌。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股票型基金在赎回压力下的资产折价销售进行市场检验。继而,在实验室的市场环境下,采用协调博弈实验,对流动性冲击下的资产折价销售进行了检验。实证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在赎回压力下,流动性冲击极易触发资产折价销售,并通过资产抛售将这一风险传染到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本研究事实上提出了一种监管干预思路:在折价销售循环开始之初,监管部门介入资产市场以阻止资产价格的螺旋下降,进而防止基金融资能力的下降,以期阻断因折价销售而引起的风险传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冲击 资产折价销售 风险传染 实验室研究
下载PDF
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条件下的知情交易策略
16
作者 马丹 房振明 王春峰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9-698,共10页
基于连续交易市场分析框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了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条件下的市场出清过程和订单策略特征。研究发现,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影响投资者的订单规模、订单拆分的均匀程度以及交易延迟等特征。知情交易者往往采取更加保守的... 基于连续交易市场分析框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了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条件下的市场出清过程和订单策略特征。研究发现,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影响投资者的订单规模、订单拆分的均匀程度以及交易延迟等特征。知情交易者往往采取更加保守的交易策略来控制流动性冲击,采取更加激进的交易策略来应对信息风险。在最大化期望收益的目标约束下,知情交易者的最优交易策略是特定市场状态下的均衡策略。研究结论揭示了“市场状态-投资者行为-价格发现”的微观传导过程,拓展了对交易策略、信息传递与价格效率的理论研究,能够为投资者订单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为合理引导投资者行为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冲击 信息风险 知情交易 价格发现 订单拆分
下载PDF
流动性冲击的度量及其结构性分析——来自中国的数据与经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砚 许滢 《价值工程》 2015年第13期171-176,共6页
本文主要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数据与经验,采用协整理论、HP滤波方法,度量货币流动性冲击的具体程度,据此判断货币流动性冲击的类型、状态转换时点,确定冲击的持续时间跨度,从而实现对不同时段货币流动性冲击特征的比较分析,得出规... 本文主要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数据与经验,采用协整理论、HP滤波方法,度量货币流动性冲击的具体程度,据此判断货币流动性冲击的类型、状态转换时点,确定冲击的持续时间跨度,从而实现对不同时段货币流动性冲击特征的比较分析,得出规律性研究结论。再与样本期中国经济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上述研究过程较好的度量和解释了中国货币流动性的动态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从而证明了本文所提供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是可信、有效的,能够为中国货币流动性调控提供有针对性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冲击 不同类型 状态转换时点
下载PDF
流动性冲击与股指收益率的相依结构特征
18
作者 陈守东 周彻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91,共7页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需要立足于对市场间相依结构的正确认知,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中监管政策的实施和市场主体的反应所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反映在典型股指收益率的结构变动上。在估计异常波动时期,典型股指收益率序列的边缘分布特...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需要立足于对市场间相依结构的正确认知,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中监管政策的实施和市场主体的反应所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反映在典型股指收益率的结构变动上。在估计异常波动时期,典型股指收益率序列的边缘分布特征和联合分布特征能够量化流动性冲击事件的资本市场结构影响。在异常波动期间,市场间的相关性结构稳定、矩特征大幅波动、杠杆效应和泰勒效应均增强。因此,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应着重于结构,立足于长远,坚持投资者适当性和账户实名制原则,实施穿透式风控措施,准确把握主体激励和约束,扩展监管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股指相依结构 流动冲击 尾部风险
下载PDF
全流通对价:价值理性回归和流动性冲击成本
19
作者 郑承利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1,122,共4页
文章澄清所谓流通股权价值,给出对价的本质含义,将对价分为2个部分:价值理性回归部分和流动性冲击补贴部分。相应地给出各部分的对价计算方法。实际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可以用于实际操作。
关键词 股权分置 全流通对价 价值理性回归 流动冲击成本
下载PDF
流动性冲击下流动性覆盖率对商业银行借贷的影响——一个理论分析模型
20
作者 刘志洋 《金融理论探索》 2019年第1期31-43,共13页
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当商业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时,其资本充足率下降,且当预期的存款流出比率小于预期的偿还借款比率时,准备金制度能够覆盖未来的存款流出;当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冲击时,无论是向中央银行借款,还是在银行间市场借款,商业银... 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当商业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时,其资本充足率下降,且当预期的存款流出比率小于预期的偿还借款比率时,准备金制度能够覆盖未来的存款流出;当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冲击时,无论是向中央银行借款,还是在银行间市场借款,商业银行都是在借款压力大时对流动性的需求至少不低于压力较小时的情景。此外,在假设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大于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相对于存款市场的流动性,分别讨论了银行间市场和货币政策整体流动性偏紧、银行间市场和货币政策整体流动性偏松、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松和货币政策流动性偏紧以及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紧和货币政策流动性偏松四种情景下,流动性覆盖率对商业银行借贷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覆盖率 中央银行借款 银行间市场借款 流动冲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