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的社会保障权及其实现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允武 王莹 《民族学刊》 2011年第1期59-65,86-87,共7页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从宏观上决定我国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大家庭。目前少数民族已遍布全国98%以上的县市,特别是对于一些大中城市,其区位优势、较快的经济发展都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从宏观上决定我国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大家庭。目前少数民族已遍布全国98%以上的县市,特别是对于一些大中城市,其区位优势、较快的经济发展都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西部边疆和中部山区进入城市之后,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权利常常得不到实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想观念和体制上的因素不容忽视,本文在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社会保障权实现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流动少数民族 社会保障权 社会保障普通法权利 平等
下载PDF
网络社会的认同重构:理解城市流动少数民族群聚现象的一种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嫱 刘东旭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3-108,共6页
边疆少数民族流入内地城市是中国社会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他们通常以群体性方式嵌入城市产业链,并逐渐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内部联络与群体建构,而不再单纯以实体聚居社区为主要聚集形态。这种新的群聚形态不仅建构于城... 边疆少数民族流入内地城市是中国社会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他们通常以群体性方式嵌入城市产业链,并逐渐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内部联络与群体建构,而不再单纯以实体聚居社区为主要聚集形态。这种新的群聚形态不仅建构于城乡二元分隔及其适应性需求之上,更生发于网络社会流动空间对群体成员的选择性接纳与包容,以及网络内外形成的不对等权利关系。面对这一复杂的环境,相对处于弱势的流动群体更倾向于通过重构新的"认同"以实现群体凝聚。这种不同以往的新认同具有自保性、脆弱性和裂变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重构 流动空间 网络社会 流动少数民族群聚
下载PDF
论城市流动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合平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6期82-83,94,共3页
少数民族从边疆和中部山区进入城市后,不可避免地会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许多困难,其劳动就业、工资福利、风俗习惯、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权利常常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所以,城市管理者应该通过健全民族工作机构、完善民族工作机制、加强民族... 少数民族从边疆和中部山区进入城市后,不可避免地会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许多困难,其劳动就业、工资福利、风俗习惯、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权利常常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所以,城市管理者应该通过健全民族工作机构、完善民族工作机制、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等措施,及时有效地保障流动少数民族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少数民族 权利保障
下载PDF
论我国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义务教育权利保障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振宇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79-183,共5页
保障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义务教育权利对少数民族个体和群体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当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对流动少数民族义务教育提供的各种保障远低于现实社会需求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实施力度、合理配置资源、畅通救济渠道... 保障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义务教育权利对少数民族个体和群体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当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对流动少数民族义务教育提供的各种保障远低于现实社会需求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实施力度、合理配置资源、畅通救济渠道、改善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流动少数民族 义务教育权利 保障
下载PDF
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金华 王棫冰 徐典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7,共13页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是关键。而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权益的可获得性和可及性程度又是增强流动人口身体素质、定居意愿、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hina Migrants Dynami...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是关键。而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权益的可获得性和可及性程度又是增强流动人口身体素质、定居意愿、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hina Migrants Dynamic Survey,简称CMDS),聚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公共健康权益的现状,进一步使用二分变量对数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少数民族流动家庭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定居意愿发生比的影响,关注家庭主要劳动力(个体)和家庭其他成员(幼童、孕产妇)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并探讨不同特征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家庭定居意愿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公共健康权益可获得性、可及性程度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家庭成员公共健康权益的影响效应大于个体影响效应,但孕产妇公共健康权益可获得性与家庭定居意愿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二是不同健康权益项目对单个个体健康权益可及性的影响权重不同。健康档案项目对个体公共健康权益的影响效应最大,疫苗接种项目对幼童公共健康权益的影响效应最大,孕产妇四项公共健康权益项目的作用相差不大。三是不同个体获得公共健康权益数量越多,其定居意愿发生比越高,但影响效应不同。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程度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夫妻两地分居、省内跨市流动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 定居意愿 发生比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南农村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特征、利益机制及影响研究——以建水县“羊街现象”为例
6
作者 周俊华 张锐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6,共11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施行推进了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经营,集约化经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和经济效应的增长不断拉升产业聚集地的用工需求,从而吸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产业聚集地流动,形成了农村人口“乡—...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施行推进了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经营,集约化经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和经济效应的增长不断拉升产业聚集地的用工需求,从而吸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产业聚集地流动,形成了农村人口“乡—乡”流动的现象。滇南“羊街现象”是这种现象的典型案例,研究羊街流动人口的特征、利益机制及影响,可以揭示和阐释乡村产业振兴下多民族地区农村人口流动的底层逻辑:土地流转政策助推农村产业兴旺,产业兴旺吸附流动人口,利益机制稳定流动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 利益机制
下载PDF
基于分位数回归和通径分析的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子媛 崔秀芸 +5 位作者 马亦晨 李婧宜 江靖雯 张嘉文 罗晓蕾 韩雪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7,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针对这一人群的健康干预和改善其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CMDS)中2771例≥45岁的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相关数据,采用SPS... 目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针对这一人群的健康干预和改善其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CMDS)中2771例≥45岁的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相关数据,采用SPSS 26.0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及分位数回归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Amos24.0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结果:不健康者336人(12.1%),社会融合较差者1031人(37.2%),接受健康教育较差1563人(56.4%),有慢性病者534人(19.4%);健康与不健康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流动范围、流动时间、流动原因、社会融合、健康教育、慢性病患病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动时间、流动原因、社会融合较差、接受健康教育较差、有慢性病等因素显著影响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P<0.05);分位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动时间、流动原因、社会融合情况、接受健康教育状况和慢性病患病情况在不同分位点均对健康状况产生了影响(P<0.05);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健康教育和社会融合对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直接产生作用,流动时间、流动原因对健康状况产生间接影响作用。结论:关注流动时间及原因对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多措并举提高其社会融合,以减少身心问题产生,使其更好融入流入地;关注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情况,加强对其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健康素养,改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中老年流动人口 健康状况 影响因素 分位数回归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流动与融居: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空间趋势分析
8
作者 朱星羽 木永跃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9,共12页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是观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2012与2017年CMDS数据,采用ESDA方法结合Logistic回归,探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迁移意愿从总体...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是观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2012与2017年CMDS数据,采用ESDA方法结合Logistic回归,探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迁移意愿从总体上呈现走低的趋势,并具有空间分异特征;向东迁移意愿显著下降,而向西迁移意愿明显增强。与此同时,空间依赖性与地理集聚度逐渐下降,流动范围以省内跨市为主,表明大流动带来的大融居新格局正逐渐形成。究其原因: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配套政策红利、群体社会特性、经济社会融入度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等因素是重要的解释变量。经济社会融入与公共服务保障在东西部地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部东北部。因之,当前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需要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空间分异与空间演化趋势做出相应的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户籍迁移意愿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互嵌式社会结构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虎 张玉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主题的文章进行检索,运用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涉及城市(社会)融入、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城市民族工作、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主题,存在理论研究不够系统、...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主题的文章进行检索,运用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涉及城市(社会)融入、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城市民族工作、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主题,存在理论研究不够系统、研究主题创新性不足、优秀民族志成果偏少等问题。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完善该主题的研究体系与研究范式,拓展研究视域,加强田野调查,丰富个案研究,开展更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CITESPACE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流动少数民族社会融入的权利逻辑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陆平辉 张婷婷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3,共7页
流动少数民族社会融入在理论上是一个文化接纳、行为适应和身份认同问题,但在法律上却是一个是少数人权利的实现与保障问题。用少数人权利的标准来衡量目前流动少数民族社会融入状况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流动少数民族的群体特征... 流动少数民族社会融入在理论上是一个文化接纳、行为适应和身份认同问题,但在法律上却是一个是少数人权利的实现与保障问题。用少数人权利的标准来衡量目前流动少数民族社会融入状况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流动少数民族的群体特征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平等有效的政治参与受到制约,社会经济融入和文化融入实现困难成为影响其社会融入的主要原因。促进流动少数民族社会融入的政策方向需要有权利保障,要通过法律和政策来消除阻碍流动少数民族社会融入的制度性不平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少数民族 社会融入 权益保障
原文传递
论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权——基于公民权利救济的考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0-103,共4页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西部各省在基础设施以及各类加工业、服务业上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伴随着这种资金和物资的流动必然会促进人口的流动,作为我国一些重要少数族群的聚居地,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农村走向...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西部各省在基础设施以及各类加工业、服务业上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伴随着这种资金和物资的流动必然会促进人口的流动,作为我国一些重要少数族群的聚居地,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农村走向城市。但是这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权、失业保险权、医疗保险权、工伤保险权、生育保险权等社会保险权常常得不到实现。基于公民权利救济的考察我们得知,要真正实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保险权方面的"主观权利",必须运用权利救济规范和机制,以保证其"客观法"权利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 社会保险权 权利救济
下载PDF
新生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通婚观念转型与城市融入研究
12
作者 王艳 田甜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6期17-24,共8页
通婚观念转型以个体的观念变化串联起社会生活、组织、结构等方方面面,不仅与城市融入存在多重关联,还进一步作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基于当下社会高流动性、异质性、现代化的特质,着眼于流动中个体的“再社会化”,呈现新生... 通婚观念转型以个体的观念变化串联起社会生活、组织、结构等方方面面,不仅与城市融入存在多重关联,还进一步作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基于当下社会高流动性、异质性、现代化的特质,着眼于流动中个体的“再社会化”,呈现新生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通婚观念转型的背景与特征,探讨通婚观念转型与城市融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流动人口增长、个体需求、思想转型、族际接触增多等背景下,新生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通婚观念开始转型,呈现出“以情感体验为先的综合考量,现代通婚观念开始凸显”“‘保守’与‘开放’的此消彼长,通婚半径持续扩大”等特点,与城市融入存在双向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生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通婚观念 城市融入
下载PDF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基于民族因素与制度因素比较 被引量:36
13
作者 高向东 余运江 黄祖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49,共6页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突出问题不是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而是适应城市速度过慢的问题。来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程度已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各维度差异性较大;来沪人数较...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突出问题不是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而是适应城市速度过慢的问题。来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程度已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各维度差异性较大;来沪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城市适应程度显著高于来沪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在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中,民族因素已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制度因素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城市适应 民族因素 制度因素 上海
下载PDF
当前中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特征——基于中、东部地区穆斯林群体的调查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吉和 马冬梅 常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51,共8页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新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超过了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男女两性比例趋于平衡;家庭化迁移和定居化趋势增强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新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超过了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男女两性比例趋于平衡;家庭化迁移和定居化趋势增强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居住意愿并不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但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济收入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找工作的途径以亲友介绍为主,自己寻找为辅,且从业特征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缺失等。掌握这些特征,对处理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保障其权益,建立和谐城市民族关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穆斯林 居住意愿 经济收入 社会保障
下载PDF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 被引量:50
15
作者 郑信哲 周竞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59,共8页
本文以少数民族人口流迁与城市民族关系为主题 ,分析少数民族人口流迁的背景、现状及其趋势 ,阐述少数民族人口流迁与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关联性 ,强调了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提出了建立健全协调城市民族关系、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 本文以少数民族人口流迁与城市民族关系为主题 ,分析少数民族人口流迁的背景、现状及其趋势 ,阐述少数民族人口流迁与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关联性 ,强调了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提出了建立健全协调城市民族关系、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新机制的迫切性及其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城市民族关系 关联性 流动人口 管理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6
作者 汤夺先 顾菲菲 余涛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80-85,共6页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流入城市在地域、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其城市适应问题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国内学术界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适应现状及问题、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因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流入城市在地域、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其城市适应问题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国内学术界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适应现状及问题、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因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方式和策略、城市适应问题的解决对策等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现阶段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存在整体性、比较性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缺乏、对城市适应的理解片面、定量化研究不足等问题。所以应开展整体性、系统性和比较性研究,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的双向适应,同时还要进一步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城市适应 研究述评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文礼 杨永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75-79,共5页
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成员在进入城市后,只有在适应城市文化的理念及其行为方式,将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有机整合起来,才意味着他们真正实现了城市化。文章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一般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要较好实... 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成员在进入城市后,只有在适应城市文化的理念及其行为方式,将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有机整合起来,才意味着他们真正实现了城市化。文章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一般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要较好实现文化适应,提高适应能力,一方面,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要积极发挥个体能动性;从另一方面来讲,政府和社区需要建立健全外部支持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文化适应
下载PDF
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域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10
18
作者 卢时秀 李吉和 张微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9,共7页
目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呈现诸多问题,社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恰与其在现实境遇和未来趋势上具有契合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及需求的评估,城市生存与适应能力的提升训练,资源的挖掘、联... 目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呈现诸多问题,社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恰与其在现实境遇和未来趋势上具有契合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及需求的评估,城市生存与适应能力的提升训练,资源的挖掘、联结和整合以及反映群体诉求并影响政策等四个方面可成为其嵌入的实务领域。在嵌入路径探索上,社区是其嵌入的基本层面,并通过以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从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服务对象的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四个向度转变原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社会工作 城市民族工作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下载PDF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教育问题探讨——以山东省青岛市朝鲜族教育实践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信哲 黄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频繁,城市居民多民族化现象日益显著,城市少数民族子女如何接受民族教育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要求各级城市政府必须改变传统工作思路,转变观念,重视城市民族教育问题,认真贯彻落实...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频繁,城市居民多民族化现象日益显著,城市少数民族子女如何接受民族教育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要求各级城市政府必须改变传统工作思路,转变观念,重视城市民族教育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积极设立形式多样的民族教育机构,对现存的民办民族学校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经费上扶持资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 城市民族教育 青岛市 朝鲜族
下载PDF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路径研究——以重庆市社会工作介入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丁海江 向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67,共6页
对重庆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有许多现实需求,但针对这些需求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又面临一些困境,如政府购买项目实践模式的服务效果欠缺、项目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专业民族社会工作者等。应从... 对重庆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有许多现实需求,但针对这些需求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又面临一些困境,如政府购买项目实践模式的服务效果欠缺、项目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专业民族社会工作者等。应从多方面入手改善服务,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政府部门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善用社会资源;社会工作者加强能力建设,提升职业素养;增强民族学知识储备,培养民族社会工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城市融入 社会工作 重庆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