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雷泵喷射推进器流动干涉发声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兵 尹韶平 +2 位作者 高涌 蔡卫军 高智勇 《鱼雷技术》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随着理论计算方法的逐步完善以及计算资源的增强,对流动噪声进行理论数值分析已逐渐可行并成为深入了解声源传播途径、噪声产生机理及噪声声级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鱼雷的泵喷流场进行了计算,并对流场结构作了分析,然后采用Proudman... 随着理论计算方法的逐步完善以及计算资源的增强,对流动噪声进行理论数值分析已逐渐可行并成为深入了解声源传播途径、噪声产生机理及噪声声级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鱼雷的泵喷流场进行了计算,并对流场结构作了分析,然后采用Proudman理论计算了泵喷的宽带噪声,结果表明,主要噪声源区域与流场特征相一致,由此表明,流场的涡旋脉动是噪声产生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泵喷流噪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 泵喷射推进器 流噪声 流动干涉 宽带噪声
下载PDF
反转双涡轮机械非定常流动与干涉控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栗晶 安源 +2 位作者 王幼青 韩凤琴 久保田乔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4期307-311,共5页
为了大幅度提高水力机械的动力性能及运行稳定性,开发研制了反转双涡轮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水轮机的前后涡轮均采用可动翼型,依新提出的翼型公平负荷设计方法,寻求两涡轮间欧拉能量需求及交换的合理化,在严密取得欧拉能量均衡之下设计... 为了大幅度提高水力机械的动力性能及运行稳定性,开发研制了反转双涡轮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水轮机的前后涡轮均采用可动翼型,依新提出的翼型公平负荷设计方法,寻求两涡轮间欧拉能量需求及交换的合理化,在严密取得欧拉能量均衡之下设计两涡轮由轮毂至轮缘的翼型形状;接着通过非定常流动数值解析探讨双涡轮水轮机的欧拉能量平衡程度及干涉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流量相等、落差相同、几何尺寸与单涡轮相同时,前后涡轮出力相加动力输出增为2倍.分析了两涡轮间、后涡轮出口与尾水管入口间的非定常流动干涉现象,得到了如下的结论:新开发的双涡轮间流动干涉程度非常小,协联工况时水力脉动只为各落差的2%程度左右,未见压力突变的发生,亦可以说干涉程度得到了成功的控制;反转两涡轮之间的动力矩相平衡,因此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机械 反转双转轮 非定常流动 流动干涉
下载PDF
水平轴风力机风轮尾迹与圆柱型塔架的相互干涉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人靖 胡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6-330,共5页
建立了一个考虑上游风轮尾迹与下游塔架相互干涉的物理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基于Navier-Stokes方程,重点研究了上游尾迹与下游圆柱型塔架相互干涉的二维物理特征、旋涡脱落频率、力的脉动与频谱以及纵向位置的影响;计算的流场... 建立了一个考虑上游风轮尾迹与下游塔架相互干涉的物理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基于Navier-Stokes方程,重点研究了上游尾迹与下游圆柱型塔架相互干涉的二维物理特征、旋涡脱落频率、力的脉动与频谱以及纵向位置的影响;计算的流场与水洞进行的激光诱导荧光显示技术的流场显示结果进行了对比;在相同的横向位置和来流条件下,获得了处于不同纵向位置的干涉结果。研究结果对于揭示风力机风轮尾迹与下游塔架相互干涉的物理机理,减少由于位势干涉和尾迹粘性所诱导的非定常气动力,以及对于风力机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和噪声辐射的研究等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尾迹 流动干涉 数值模拟
下载PDF
DCW-01型流动VLBI系统的构成及其观测前的系统检测与调试
4
作者 乔少敏 王胜利 《解放军测绘研究所学报》 2001年第4期34-40,共7页
本文介绍了DCW-01型流动VLBI系统的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论述了观测前对该系统所进行的主要检测与调试方法,为今后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流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仪 本振信噪比 稳定度 误码率 天线指向精度 频率准确度 VLBI系统
下载PDF
DCW-01型流动VLBI双波段接收机系统的验收测试与后期技术改造
5
作者 董世忠 乔少敏 《解放军测绘研究所学报》 2001年第2期35-39,共5页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DCW-01型流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仪的S/X双波段接收机系统的验收测试方法和验收测试结果,并介绍了该接收机系统的技术改造情况。
关键词 流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仪 噪声温度 半导体温控 镜频抑制 技术改造 接收机 技术指标
下载PDF
六喷嘴冲击式水轮机的飞逸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任飞 李海军 +3 位作者 刘振龙 于洋 徐用良 刘永新 《节能技术》 CAS 2022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冲击式水轮机的飞逸特性对于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某六喷嘴模型冲击式水轮机进行了其飞逸特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飞逸特性与喷嘴数量和位置的关系,并分别从理论分析与CFD计算验证上述结论。结果表明相邻射流引起的水膜干涉... 冲击式水轮机的飞逸特性对于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某六喷嘴模型冲击式水轮机进行了其飞逸特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飞逸特性与喷嘴数量和位置的关系,并分别从理论分析与CFD计算验证上述结论。结果表明相邻射流引起的水膜干涉对冲击式水轮机的飞逸转速具有重要影响,最后,给出了真机飞逸特性的工程性推广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式水轮机 六喷嘴 飞逸特性 射流 喷嘴位置 流动干涉
下载PDF
管道壁面凹槽的布局对气动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振威 赖焕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0-188,共9页
采用直接模拟方法,研究了平面内单侧空腔、对置双空腔模型以及不同错开距离的双空腔模型的流体流动,分析错开距离对流体互相干涉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置的双空腔可以明显降低管道噪声,双空腔错开距离可直接影响流动振荡的相位差,从而有... 采用直接模拟方法,研究了平面内单侧空腔、对置双空腔模型以及不同错开距离的双空腔模型的流体流动,分析错开距离对流体互相干涉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置的双空腔可以明显降低管道噪声,双空腔错开距离可直接影响流动振荡的相位差,从而有可能降低叠加后的波动幅度,使得管道上游和下游的噪声同时降低。通过对不同错位距离的比较,发现当空腔错开距离为空腔深度的一半时,整体的降噪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空腔 流动干涉 气动噪声 噪声控制
下载PDF
Interaction of two-dimensional impulsively started airfoils
8
作者 WUFu-bing ZENGNian-dong ZHANGLiang WUDe-ming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Continuous vorticity panels were used to model general unsteady inviscid, incompressible, two-dimensional flows. The geometry of the airfoil was approximated by series of short straight segments having endpoints that ... Continuous vorticity panels were used to model general unsteady inviscid, incompressible, two-dimensional flows. The geometry of the airfoil was approximated by series of short straight segments having endpoints that lie on the actual surface. A piecewise linear,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of vorticity over the airfoil surface was used to generate disturbance flow. The no-penetration condition was imposed at the midpoint of each segment and at discrete times. The wake was simulated by a system of point vortices, which moved at local fluid velocity. At each time step, a new wake panel with uniform vorticity distribution was attached to the trailing edge, and the condition of constant circulation around the airfoil and wake was imposed. A new expression for Kutta condition wa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interference effect between two impulsively started NACA0012 airfoils. The tandem arrangement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to enhance the lift of the rear airfoil. The interference effect between tidal turbine blades was shown clea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teady flows vorticity panels kutta condition interference effect
下载PDF
燃气轮机带冠叶片气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杰 郑群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0-1148,共19页
带冠叶片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气动和振动特性而在燃气轮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尽管如此,叶片带冠形成了叶冠容腔内及进出口特有的泄漏流现象,使得容腔结构和泄漏流仍对涡轮性能有很大影响,并且,带冠增大了叶片应力,直接影响动叶片的蠕变性... 带冠叶片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气动和振动特性而在燃气轮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尽管如此,叶片带冠形成了叶冠容腔内及进出口特有的泄漏流现象,使得容腔结构和泄漏流仍对涡轮性能有很大影响,并且,带冠增大了叶片应力,直接影响动叶片的蠕变性能、气动力学响应乃至寿命.为此,开展叶冠容腔流动及其结构改进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燃气轮机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叶冠容腔泄漏流动特性及其与主流相互作用机理、叶冠容腔结构改进优化以及叶冠结构在气冷涡轮上的应用等方面对燃气轮机带冠叶片气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文中还对叶冠容腔泄漏流动常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展望了带冠叶片气热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带冠叶片 叶冠泄漏流 流动干涉 气热损失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模式分解的离心压缩机动态流场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昱昌 王彤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62,共8页
动静流道相互作用引起的非定常流动是离心式压缩机内流的主要特征,借助模态分解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出该流场中相干结构,进而可以说明该动静干涉流场的主要特征。本文将动态模式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方法应用于带无叶扩... 动静流道相互作用引起的非定常流动是离心式压缩机内流的主要特征,借助模态分解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出该流场中相干结构,进而可以说明该动静干涉流场的主要特征。本文将动态模式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方法应用于带无叶扩压器通道的离心式压缩机流场分析中,通过对动静干涉速度场和压力场的模态提取和分析,直观揭示出动静流道中的流体运动特征。在设计流量工况下,叶轮出口叶顶间隙的流体流动和动静流道干涉效应影响了叶轮出口的速度参数和压力参数的分布。在叶轮和扩压器流道中分别出现了频率1 715和725Hz的湍流相干结构,两频率和叶轮通过频率有关。动静干涉流道中压力沿叶高方向动态规律相似,而速度场沿叶高方向波动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特征可以为压缩机流场测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压缩机 动静干涉流动 动态模式分解
原文传递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hypersonic inlets with different cowl-lip blunting methods 被引量:14
11
作者 LU HongBo YUE LianJie CHANG XinYu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741-752,共12页
Under hypersonic flight conditions,the sharp cowl-lip leading edges have to be blunted because of the severe aerodynamic heating.This paper proposes four cowl-lip blunting methods and studies the corresponding flow ch... Under hypersonic flight conditions,the sharp cowl-lip leading edges have to be blunted because of the severe aerodynamic heating.This paper proposes four cowl-lip blunting methods and studies the corresponding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s of the generic hypersonic inlets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under the design conditions of a flight Mach number of 6 and an altitude of 26 k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cal shock interference pattern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blunted cowl-lips have a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personic inlets even though the blunting radius is very small,which contribute to a pronounced degradation of the inlet performance.The Equal Length blunting Manner(ELM)is the most optimal in that a nearly even reflection of the ramp shock produces an approximately straight and weak cowl reflection shock.The minimal total pressure loss,the lowest cowl drag,maximum mass-capture and the minimal aeroheating are achieved for the hypersonic inlet.For the other blunting manners,the ramp shock cannot reflect evenly and produces more curved cowl reflection shock.The Type V shock interference pattern occurs for the Cross Section Cutting blunting Manner(CSCM)and the strongest cowl reflection shock gives rise to the largest flow loss and drag.The cowl-lip blunted by the other two blunting manners is subjected to the shock interference pattern that transits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blunting radius.Accordingly,the peak heat flux does not fall monotonously with the blunting radius increasing.Moreover,the cowl-lip surface suffers from severe aerothermal load when the shear layer or the supersonic jet impinges on the w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inlet cowl-lip bluntness flow characteristics shock pattern shock interfere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