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基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视角
1
作者 张勇 邹伟 梁燚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23,207,共19页
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鉴于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宽货币”难以向“宽信用”传导的梗阻困境,本文从银行流动性创造理论视角提炼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政策传导的典型事实,在此基础上,从流... 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鉴于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宽货币”难以向“宽信用”传导的梗阻困境,本文从银行流动性创造理论视角提炼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政策传导的典型事实,在此基础上,从流动性创造发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功能应当具备的可控性、相关性和可测性出发,考察货币政策流动性创造渠道的机理,并利用上市银行2016—2022年季度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推进,银行经营模式从存贷业务模式向批发业务模式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银行流动性创造渠道会比银行贷款渠道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中央银行应充分认识到银行流动性创造功能的重要性,并将流动性创造纳入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目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银行 流动性创造
下载PDF
商业银行审计质量与流动性创造
2
作者 陈军梅 冯均科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7,共15页
立足于商业银行审计质量特征与经营实践,系统梳理了商业银行审计质量影响流动性创造的内在机理,运用差分GMM估计方法对2008—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审计质量与流动性创造呈“U”形关系,... 立足于商业银行审计质量特征与经营实践,系统梳理了商业银行审计质量影响流动性创造的内在机理,运用差分GMM估计方法对2008—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审计质量与流动性创造呈“U”形关系,该结论在考虑潜在内生性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且从流动性创造子维度来看,审计质量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非线性作用体现在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中介效应分析发现,金融创新和管理效率是审计质量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重要渠道。经济后果研究说明,审计质量导致的流动性创造的变动值与经营业绩、银行风险变动均呈先减后增的“U”形关系。异质性检验表明,审计质量对非上市、规模小、资本充足率低、流动性比例高、外部环境较好及东部地区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非线性影响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治理的监督作用并以此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质量 流动性创造 “U”形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城市群政策与城商行流动性创造——基于集聚效应和市场一体化效应的双重视角
3
作者 邓可斌 旷鹏程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4,共18页
立足于城商行流动性创造服务本地实体经济和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现实背景,选取2007—2020年中国121家城商行作为研究样本并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当下逐步推进的城市群政策对城商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 立足于城商行流动性创造服务本地实体经济和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现实背景,选取2007—2020年中国121家城商行作为研究样本并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当下逐步推进的城市群政策对城商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城市群政策通过提高城市的金融集聚能力,提升了政策覆盖范围内的城商行流动性创造水平,表现为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城市群政策还通过弱化行政区域划分和地区文化差异联合形成的市场分割,弥合了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城商行流动性创造差距,表现为市场一体化效应。关于城市群“中心-外围”结构的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城市群政策的集聚效应推动了中心与外围城市经济的协同增长,且市场一体化效应促使中心城市饱和的金融资源外溢至地理距离在160~240公里范围内的外围城市,分散了集聚于中心城市的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政策 城市商业银行 流动性创造 金融集聚 市场一体化
下载PDF
结构性货币政策、社会信用平台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基于支小再贷款政策的研究
4
作者 郭红玉 陈明威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70,共16页
发展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支小再贷款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中余额占比最大的政策工具,在定向支持小微企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利用2018年6月支小再贷款额度大幅增加的政策冲击,探讨支... 发展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支小再贷款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中余额占比最大的政策工具,在定向支持小微企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利用2018年6月支小再贷款额度大幅增加的政策冲击,探讨支小再贷款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支小再贷款额度大幅增加后,地方性法人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水平明显提升;支小再贷款政策的作用机制一方面是降低地方性法人银行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是通过激励渠道起作用,支小再贷款工具对资产质量较好的地方性法人银行产生正向激励;在总量货币政策趋于紧缩的环境下和银行的信贷集中度更低时,支小再贷款的政策效果更为显著;最后,支小再贷款与社会信用平台设立具有明显的政策协同效应,随着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信易贷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逐步建立,支小再贷款的政策效果愈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支小再贷款 社会信用平台 银行流动性创造
下载PDF
流动性创造、法定数字货币与银行风险承担
5
作者 谢星 李颖 封思贤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6,共13页
将法定数字货币引入DLM模型,阐述其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其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我国171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流动性创造水平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U型关系;法定数字货币总体上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 将法定数字货币引入DLM模型,阐述其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其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我国171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流动性创造水平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U型关系;法定数字货币总体上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且对上述U型关系起调节作用,其中法定数字货币作为金融监管工具时的调节效应强于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工具时的效应;银行数字化水平越高,法定数字货币的调节作用越显著。这些发现可为我国央行进一步优化法定数字货币设计、调控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帮助银行降低风险承担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流动性创造 银行风险承担 DLM模型
下载PDF
宏观审慎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王亚梅 周晔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84,共14页
为应对系统性风险冲击,中国已经在宏观层面构建形成可供操作的监管体系,统筹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维持金融市场稳健运行。以2007-2020年193家商业银行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宏观审慎政策的收紧会促使商业银行直接减少流动性创造;进... 为应对系统性风险冲击,中国已经在宏观层面构建形成可供操作的监管体系,统筹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维持金融市场稳健运行。以2007-2020年193家商业银行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宏观审慎政策的收紧会促使商业银行直接减少流动性创造;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证实了“宏观审慎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流动性创造”这一间接传导渠道;“双支柱”调控的协同影响最终表现为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减少,充分发挥出宏观政策对银行微观个体的金融稳定效应;当考虑经济周期时,相比于经济下行期,上行期宏观审慎政策收紧对流动性创造的抑制力度更大,符合逆周期调控的政策方向。研究结论为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对相关监管机构把握“双支柱”调控的监管力度有较强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银行流动性创造 “双支柱”调控 经济周期
下载PDF
央行抵押品框架的流动性创造效应
7
作者 耿广杰 陈明威 郭红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8,80,共12页
央行抵押品框架具有量化宽松或信贷宽松政策的基本功能,成为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金融稳定工具。本文通过构建内嵌抵押品折扣率和流动性创造的金融中介利润最大化模型,并基于人民银行信贷资... 央行抵押品框架具有量化宽松或信贷宽松政策的基本功能,成为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金融稳定工具。本文通过构建内嵌抵押品折扣率和流动性创造的金融中介利润最大化模型,并基于人民银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央行抵押品框架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因果影响。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央行抵押品框架扩容会显著提高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第二,央行抵押品框架扩容通过资产配置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促进银行流动性创造。本文为货币当局通过央行抵押品框架促进流动性创造、增贷款促投资、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可能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抵押品框架 银行流动性创造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
下载PDF
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
8
作者 马菁菁 《江苏商论》 2024年第7期75-79,共5页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0年间178家国内家商业银行数据,研究金融科技的发展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关系和影响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科技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呈负相关关系,银行系金融科...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0年间178家国内家商业银行数据,研究金融科技的发展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关系和影响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科技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呈负相关关系,银行系金融科技的发展抑制了银行流动性创造。第二,金融科技通过银行负债端及资产端两个路径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第三,金融科技的发展与银行流动具有异质性。本文的结论对于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银行流动性创造,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市场挤出 技术溢出 流动性创造
下载PDF
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与银行流动性创造
9
作者 乔宁宁 李嘉睿 《华北金融》 2024年第8期1-13,共13页
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同,统筹考虑各类政策溢出效应,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在要求。本文从银行流动性创造角度构建理论模型,厘清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微观机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监管约束下银行流动性创... 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同,统筹考虑各类政策溢出效应,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在要求。本文从银行流动性创造角度构建理论模型,厘清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微观机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监管约束下银行流动性创造行为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从微观角度进一步回答了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问题。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金融监管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约束作用。资本监管对存贷业务形成制约,促使影子银行业务得到发展;而流动性监管对存贷业务和影子银行业务均存在约束。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且价格型工具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更大。第三,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会弱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存贷业务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第四,货币政策、监管约束对不同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本文为在新时期正确把握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关系,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银行流动性创造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的文献综述
10
作者 田思稳 郑靓琼 《商业观察》 2024年第26期78-81,共4页
当前,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持有流动性相对较差的资产而借入流动性较强的负债,被称作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也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在金融... 当前,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持有流动性相对较差的资产而借入流动性较强的负债,被称作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也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文章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已有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金融科技和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良性发展,提高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加强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流动性创造 资产结构 负债结构
下载PDF
银行金融科技与流动性创造功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建军 王丽梅 彭俞超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8,共16页
持有流动性相对较差的资产而借入流动性较强的负债,被称作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也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金融科技发展从多个角度重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基于我国2010—2018年136家商业银行的年报文本信息,本文构... 持有流动性相对较差的资产而借入流动性较强的负债,被称作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也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金融科技发展从多个角度重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基于我国2010—2018年136家商业银行的年报文本信息,本文构建了产品、渠道、技术和应用四个维度的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指数。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显著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但主要降低了负债端的流动性,对资产端的流动性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对于银行流动性创造功能的抑制不仅没有削弱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明晰银行流动性创造功能,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流动性创造 实体经济
下载PDF
银行流动性创造与系统性风险——基于同业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晔 陈珏津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2,共11页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期间中国上市银行数据,在现有研究关于中国银行流动性创造对系统性风险存在U型非线性影响的基础上,将流动性创造拆分成同业和非同业两个部分,补充了流动性创造结构影响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创...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期间中国上市银行数据,在现有研究关于中国银行流动性创造对系统性风险存在U型非线性影响的基础上,将流动性创造拆分成同业和非同业两个部分,补充了流动性创造结构影响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创造较多的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较大。从结构来看,流动性创造的系统性风险效应基本来源于同业流动性创造。影响机制表现为流动性创造加剧银行的个体风险,而同业流动性创造会同时增加银行的个体风险与系统关联度。基于2017年流动性创造骤减典型事实的分析发现,强监管政策能够抑制银行过多的流动性创造,起到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效果。研究还发现流动性创造的风险效应在规模较小、同业参与程度较高和盈利水平较高的银行中更为明显。当经济增速放缓、股票市场动荡时,该效应相应增强;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则能够缓解流动性创造的风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创造 系统性风险 同业业务 强监管
下载PDF
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是否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海峰 朱慧萍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8-76,共9页
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177家商业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1)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股份制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 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177家商业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1)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股份制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国有银行与城农商行流动性创造的抑制力度更大。资管新规的实施有助于减缓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抑制力度。(2)同业业务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关系中承担着中介作用,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主要通过降低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的渠道来抑制银行流动性创造。(3)区分同业业务类型的渠道检验表明,相对于新兴同业业务渠道,传统同业业务渠道的中介效应占比更大,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更易通过传统同业业务渠道来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本文为提升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监管效率及防控流动性创造维度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银行金融机构 影子贷款 银行流动性创造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下载PDF
流动性创造、市场利率预期与银行利率动态调整
14
作者 陆军 黄嘉 《管理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35,共24页
在银行体系局部流动性问题频发的现实背景下,深入把握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机理,是理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上研究了流动性创造如何影响银行利率对市场利率及其预期的动态调整,并考虑了忽略... 在银行体系局部流动性问题频发的现实背景下,深入把握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机理,是理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上研究了流动性创造如何影响银行利率对市场利率及其预期的动态调整,并考虑了忽略预期市场利率可能产生的遗漏变量问题.研究发现:1)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具有负向的影响,且考虑流动性创造后市场利率对存款利率的传导相对较低.2)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市场利率对国有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传导不够顺畅.3)预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利率的短期传导,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市场利率的长期传导,尤其是对于国有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而言.4)在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机制中,同业拆借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市场利率异质性传导的原因在于流动性创造在同业市场中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效应.基于此,建议从实现存款利率并轨、提高中小银行同业市场参与度、加强预期管理着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货币政策跨周期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利率 市场利率预期 流动性创造 同业拆借
下载PDF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与系统性风险--基于中国32家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15
作者 华仁海 许克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立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现实环境以及不同银行的实际状况,运用国外先进理论梳理我国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内在机理,探索其政策价值。基于我国3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数据,运用非平衡面板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研究。研究... 立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现实环境以及不同银行的实际状况,运用国外先进理论梳理我国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内在机理,探索其政策价值。基于我国3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数据,运用非平衡面板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特殊国情下,银行流动性创造会抑制系统性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流动性创造与系统性风险的负相关性由尾部风险驱动。在异质性分析中发现,银行流动性创造对全国性银行、低股东权益银行、低存款银行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审慎监管选择与协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防止银行脆弱性聚集、金融高质量运行和维护金融稳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创造 金融风险 极值理论 银行异质性
下载PDF
高水平对外开放下的外资持股与银行流动性创造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振 宋科 徐蕾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8,共14页
本文利用2007年第一季度-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36家A股上市银行数据,考察外资持股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资持股增加会降低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主要表现在对银行资产端和负债权益端流动性创造的抑制作用,以及对银行表... 本文利用2007年第一季度-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36家A股上市银行数据,考察外资持股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资持股增加会降低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主要表现在对银行资产端和负债权益端流动性创造的抑制作用,以及对银行表外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第二,外资持股增加通过补充资本的“资金”渠道,改善内部治理的“治理”渠道,提高金融创新的“知识”渠道,以及增强数字化水平的“技术”渠道,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抑制作用。第三,随着外资持股增加,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均会提高流动性创造,城市商业银行则会降低流动性创造,农村商业银行对流动性创造不产生显著影响。第四,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期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时期,外资持股增加会促进银行流动性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外资持股 流动性创造 上市银行
下载PDF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流动性创造的总体效应与结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雨媚 田增瑞 《金融经济》 2023年第10期50-63,共14页
数字金融的发展不仅重塑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而且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造成了冲击。本文选取国内2011—2021年177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流动性创造的总体效应与结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数... 数字金融的发展不仅重塑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而且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造成了冲击。本文选取国内2011—2021年177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流动性创造的总体效应与结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能促进其加速实现流动性创造功能,提升流动性创造的总体水平。从结构来看,数字化转型会降低商业银行对同业业务市场的偏好,同业流动性创造占比会显著降低。宏观环境的调节机制检验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数字金融都会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促进流动性创造水平提升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风险承担起负向调节作用。微观特质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投入更能带来流动性输出,农村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投入对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流动性创造 同业业务 数字金融 风险承担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下载PDF
流动性创造、管理者能力与银行风险承担
18
作者 朱长明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0-63,共4页
文章研究了流动性创造、管理者能力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流动性创造越好,银行所能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管理能力越强,银行流动性创造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促进作用会得到加强;在危机期间,能力管理者所在的银行较缺失... 文章研究了流动性创造、管理者能力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流动性创造越好,银行所能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管理能力越强,银行流动性创造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促进作用会得到加强;在危机期间,能力管理者所在的银行较缺失能力管理者的银行,其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强。此外,非国有银行组与非上市银行组,能力管理者所在的银行,银行流动性创造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促进作用要强于其他类型的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流动性创造 银行风险承担 管理者能力
下载PDF
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研究——基于流动性创造效率的视角
19
作者 黄秀路 杜盼盼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4-149,共6页
文章从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角度评估我国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基于我国204家银行2002—2021年的数据,使用两阶段链式网络DEA方法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整体上,银行业流动性创造效率呈下降趋势,当前总体处于低位;不同类型银行间差异较... 文章从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角度评估我国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基于我国204家银行2002—2021年的数据,使用两阶段链式网络DEA方法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整体上,银行业流动性创造效率呈下降趋势,当前总体处于低位;不同类型银行间差异较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业务生成与流动性转换匹配最好,流动性创造效率最高;区域性商业银行因资金空转现象严重,匹配度最差,流动性创造效率最低;外资银行虽拥有较好的匹配度,但因业务受监管限制,流动性创造效率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创造效率 两阶段链式网络DEA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视角下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基于银行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邓向荣 张嘉明 +1 位作者 李宝伟 张云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8,共9页
运用1997-2015年中国186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银行风险承担在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过程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而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影响,即银行风险承担在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流... 运用1997-2015年中国186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银行风险承担在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过程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而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影响,即银行风险承担在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此外,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对银行表内流动性创造和表外流动性创造都会产生影响。采用四种货币政策度量指标、两种银行流动性创造度量指标和两种银行风险承担度量指标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以上结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和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作用都会受到利率市场化水平的影响,即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会有所减弱,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也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银行风险承担 银行流动性创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