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代照料对超大城市流动老人抑郁症状风险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卓 姚丹 +1 位作者 朱萍 罗雅楠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6,共13页
随着老龄化加深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为照顾第三代、支持子女事业而来到城市的流动老人规模逐渐增大,语言障碍、生活习惯差异和亲朋远离等原因使他们的精神健康面临较大挑战。文章基于北京市大兴区60岁及以上流动老人开展的精神健康问卷调... 随着老龄化加深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为照顾第三代、支持子女事业而来到城市的流动老人规模逐渐增大,语言障碍、生活习惯差异和亲朋远离等原因使他们的精神健康面临较大挑战。文章基于北京市大兴区60岁及以上流动老人开展的精神健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工具变量(2SLS-IV)和中介效应(KHB)等方法,研究了隔代照料对超大城市流动老人抑郁症状风险的影响,并探索中介机制。结果发现:(1)隔代照料能显著降低流动老人的抑郁症状风险;(2)当照料强度超过一周五天时,隔代照料的积极影响会减弱、消失甚至变为负面影响;(3)隔代照料、照料强度对70岁及以上流动老人抑郁症状风险的影响更为突出,在不同性别、不同来京时长流动老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4)隔代照料会通过增进流动老人与孙子女的情感互动、增加子女的情感支持、促进流动老人社会活动参与,降低其抑郁症状风险。其中,与孙子女情感互动对中介效应的贡献最大。研究关注了流动老人这一日益壮大群体的精神健康,同时从与孙子女情感互动角度,进一步丰富了对隔代照料影响流动老人抑郁症状风险的作用机制的认识。基于此,让流动老人适当参与隔代照料,与年轻的父母一代共同照料第三代家庭成员,不仅有利于释放“银发红利”和缓解超大城市托育资源匮乏问题,也能满足流动老人情感需求,让其享天伦之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流动老人 隔代照料 抑郁症状风险 影响机制
下载PDF
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闵淑慧 郭芮绮 +2 位作者 成晓芬 张锦丹 李贝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目的:探索我国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促进流动老人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LHLS),利用潜在类别方法识别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类别,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利用多元logi... 目的:探索我国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促进流动老人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LHLS),利用潜在类别方法识别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类别,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1736名60周岁以上的流动老人,其多维健康存在明显的群体异质性,可分为健康良好型(43.15%)、心理问题突出型(47.58%)和认知躯体障碍(9.27%)三种模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是否锻炼、睡眠时长、医疗费用由谁承担、流动时长、流动范围、参加文娱活动、生活条件、社区服务以及养老保障均为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的影响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流动老人心理问题突出的占比较高,流动老人的多维健康受到多层次,多维度,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流动老人自身、家庭、社区及社会多方合力,尤其是流动老人的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以期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流动老人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人 潜在类别 多维健康 健康生态学模型
下载PDF
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研究——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孙中艮 来丽丽 《卫生软科学》 2023年第10期37-42,共6页
[目的]基于社会认知理论(SCT),构建流动老人健康促进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分析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探讨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健康促进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引导流动老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受访者... [目的]基于社会认知理论(SCT),构建流动老人健康促进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分析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探讨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健康促进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引导流动老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受访者驱动抽样方法,对南京市流动老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及健康促进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得到385份有效问卷;流动老人社会支持得分为(51.92±9.40)分,自我效能得分为(28.27±5.46)分,健康促进行为得分为(113.17±18.08)分;流动老人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健康促进行为呈正相关(P<0.01)。[结论]自我效能在流动老人社会支持和健康促进行为间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以内外联动的方式,协同影响流动老人健康行为的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行为 流动老人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下载PDF
异地养老、家属随迁与中国流动老人居留意愿
4
作者 古恒宇 李薇 +1 位作者 刘晔 武荣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3-1133,共11页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2类典型流动原因(异地养老、家属随迁)对流动老人居留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异地养老对流动老人居留意愿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家属随迁对居留意愿产生显著抑...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2类典型流动原因(异地养老、家属随迁)对流动老人居留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异地养老对流动老人居留意愿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家属随迁对居留意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异地养老流动老人的居留意愿比家属随迁群体更高;(2)流动群体内部因素和流入城市外部特征共同影响流动老人的居留意愿;(3)不同流动原因的流动老人居留意愿选择呈现差异化的机制,家属随迁流动老人的居留选择以家庭为核心,城市自然舒适度等外部环境对其产生一定补偿效应;(4)异地养老流动老人的居留选择以个人养老目的为核心,依赖于城市群的政策利好及便利养老设施等外部条件,且受流入地社会网络联系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养老 家属随迁 流动老人 居留意愿 影响机制 中国
下载PDF
流动老人与户籍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因素差异研究
5
作者 邵芯苗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年第4期79-85,共7页
目的探讨流动老人和户籍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中4893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与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IADL)量表对户籍老人和流动老人生活自理能力... 目的探讨流动老人和户籍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中4893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与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IADL)量表对户籍老人和流动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分别建立logistic回归和CART决策树模型分析其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因素,并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评价2种模型分析效果。结果流动老人与户籍老人在生活自理能力水平上存在差异,户籍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受损率高于流动老人;综合logistic回归和决策模型分析结果,依据ROC曲线分类效果(AUC=0.777、0.723、0.772、0.680,95%CI=0.763~0.791、0.708~0.739、0.723~0.821、0.620~0.741),判断影响户籍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有年龄、性别、慢性病、抑郁和锻炼,影响流动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是抑郁、参与社会经济、参与社会交往和喝酒;从户籍老人和流动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因素差异来看,其中抑郁是共性因素,年龄、性别、慢性病和锻炼是户籍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特有影响因素,参与社会经济、参与社会交往和喝酒是流动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特有影响因素。结论对高龄、有心理疾病的户籍老人作为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同时拓宽养老服务方式和内容,推动流动老人积极进行社会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人 生活自理能力 决策树CART模型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我国流动老人研究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刘逸敏 《老龄化研究》 2023年第2期423-434,共12页
为探究流动老人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01年~2023年期间收录的CSSCI相关文献数据,总计216篇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应高产作者、权威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时间线以及关键词突现... 为探究流动老人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01年~2023年期间收录的CSSCI相关文献数据,总计216篇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应高产作者、权威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时间线以及关键词突现图谱。共得到272个作者节点,226个机构节以及280个关键词节点,形成“流动老人”、“社会融入”、“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等10个研究聚类。发现2001年~2023年期间,关于流动老人的相关研究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流动老人流动成因及特征。第二、生活状态与居留意愿。第三、社会适应与融合。在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结合流动老人双重特性进行探析、拓宽流动老人的调研数据、强化系统理论并融合多学科等层面不断深化完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人 老龄化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照料孙子女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流动老人和非流动老人的研究 被引量:73
7
作者 靳小怡 刘妍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生活满意度一直是老年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但鲜有研究将之放置在城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本文从农村老人迁移的视角,综合利用2013年深圳市P区农村流动老人专项调查、2015年河南省Y县农村老人调查数据,深入分析提供孙子女照料对农村... 生活满意度一直是老年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但鲜有研究将之放置在城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本文从农村老人迁移的视角,综合利用2013年深圳市P区农村流动老人专项调查、2015年河南省Y县农村老人调查数据,深入分析提供孙子女照料对农村流动老人与非流动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孙子女照料强度的增加会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流动老人的隔代照料行为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老人隔代照料强度的增长会降低其生活满意度,而男性老人照料强度的增长会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对于非流动老人而言,照料孙子女会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并且这种影响不存在性别差异。此外,老年人的年龄、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健康自评得分和代际情感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都具有显著影响。研究有利于理解城镇化对老年人生活福利的影响及照料孙子女强度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照料孙子女 性别差异 流动老人 流动老人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流动老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刘研研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1-25,共5页
在人口迁移转变的新时代,流动老人生活质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主观幸福感为切入点,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简称CGSS)的最新数据,考察了流动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 在人口迁移转变的新时代,流动老人生活质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主观幸福感为切入点,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简称CGSS)的最新数据,考察了流动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老人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人口学因素中,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能显著影响流动老人的主观幸福感;经济因素中的收入水平,社会因素中的社会支持、子女数量,均对流动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研究结论证实城市流动老人的幸福感整体要优于农村流动老人,影响他们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建议开办老年大学、提高文化素养和受教育水平,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促进社会交往、发挥家庭养老功能,从而有效提升流动老人的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流动老人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流动老人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胡雅萍 刘越 王承宽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8,共12页
人口老龄化和迁徙家庭化趋势下,迁移子女的父母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基于扎根理论,利用理论饱和抽样的方法选取10位流动老人进行入户访谈,利用Nvivo 11软件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三级编码技术,分析归纳影响流动老人社... 人口老龄化和迁徙家庭化趋势下,迁移子女的父母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基于扎根理论,利用理论饱和抽样的方法选取10位流动老人进行入户访谈,利用Nvivo 11软件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三级编码技术,分析归纳影响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并构建流动老人社会融合影响因素模型。研究表明,影响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和政策保障因素四个方面,并据此从内生与外延两大层面提出提升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人 社会融合 扎根理论 Nvivo 11软件
下载PDF
上海市流动老人自评健康状况——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聂欢欢 潘引君 +1 位作者 孙炜 鲍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老人自评健康状况,为提高流动老人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上海地区流动老人自评健康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涉及的752名流动老人自评健康... 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老人自评健康状况,为提高流动老人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上海地区流动老人自评健康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涉及的752名流动老人自评健康者占53.7%,基本健康者占43.1%,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者占2.9%,生活不能自理者占0.3%;经确诊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占23.1%;不同年龄段、户口性质、婚姻状况、朋友数量的流动老人健康自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动老人自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不同特征流动老人自评健康存在差异;应该关注流动老人健康状况,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本地生活,提高其健康意识,以及对基本卫生服务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人 流动人口 健康 自评
下载PDF
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唐丹 王菲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2,共6页
目的:了解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为理论基础,使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深度访谈,对影响流动老人卫生服务利用的人群特征... 目的:了解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为理论基础,使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深度访谈,对影响流动老人卫生服务利用的人群特征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偏低并在群体内存在差异;户籍类型、居住时长、流动范围是影响流动老人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经费拨付与工作量不一致、数据不清、工作不被理解等方面的困难。结论: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差、健康意识薄弱,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对农村户籍、居住时间短和流动跨度大的老人给予重点关注;卫生部门应加强针对流动老人的数据统计,改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方式,优化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促进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 均等化
下载PDF
流动老人健康差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宁 石人炳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7期53-60,共8页
老年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但是鲜有研究将之放置在城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文章从老年人口流动的视角,利用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监测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着重从社会支持和医疗福利角度分析... 老年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但是鲜有研究将之放置在城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文章从老年人口流动的视角,利用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监测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着重从社会支持和医疗福利角度分析影响流动老人健康差异的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个体特征方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健康行为、慢性病史等特征对流动老人健康自评具有显著影响;第二,社会支持方面,流入地的配偶支持、家庭经济支持以及朋友数量对流动老人健康自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医疗福利对健康自评有显著影响,公平享受流入地公共医疗服务的流动老人健康自评较为积极。建立有效的社区支持和均等化的健康促进体系,成为应对流动老人健康风险的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人 社会支持 医疗福利 健康自评
下载PDF
压力、资源与流动老人幸福感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百仁 王毅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43,共11页
在人口迁移转变的新时代,流动老人生活质量引发高度关注。本文以幸福感为切入点,在压力过程理论指导下,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流动老人主观生活质量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流动老人生活评价总体良好,幸福感处于中上水平,但... 在人口迁移转变的新时代,流动老人生活质量引发高度关注。本文以幸福感为切入点,在压力过程理论指导下,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流动老人主观生活质量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流动老人生活评价总体良好,幸福感处于中上水平,但城-城流动老人的幸福感优于乡-城流动老人。流动老人在迁移过程中的多重压力显著制约了幸福感,主要表现为经济保障压力和社交生活压力越大,幸福感越低。作为资源代表的家庭关系网和自我效能感均会促进流动老人幸福感,其中家庭关系网的作用更大,且自我效能感在迁移压力与幸福感之间扮演调节和中介的双重保护功能。因此,政府在化解压力的同时,还要开发资源,有效提升流动老人的生活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人 幸福感 压力过程理论 城乡比较
下载PDF
空间视域下流动老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的调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卓 廖洪英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12,共16页
伴随城镇化和老龄化,空间转换过程中流动到大城市的老人在居住环境、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出现空间排异。年龄、同住人数、居住年限、是否农业户口等人口特征变量以及人均住房面积、个人月收入状况、自评健康状况、自评... 伴随城镇化和老龄化,空间转换过程中流动到大城市的老人在居住环境、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出现空间排异。年龄、同住人数、居住年限、是否农业户口等人口特征变量以及人均住房面积、个人月收入状况、自评健康状况、自评社会经济地位、社区满意度、邻里交往频率、社区参与情况等因素均显著影响流动老人的生活质量。基于此,建议政府广泛利用多种就业形式促进流动老人的人力资源开发,加快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老人异地养老保障水平,重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活动,合理规划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并提高流动老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流动老人 生活质量 空间转换 城市化
下载PDF
北京市流动老人生活状况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祝银 李拉 +2 位作者 刘慧涵 韩雨霜 洪凌 《凯里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36-140,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动人群、流动特征的不断演化,伴生的老年人流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选取北京市5个社区,1个公园开展的150份有效问卷和30个深度访谈,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讨了北京市流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动人群、流动特征的不断演化,伴生的老年人流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选取北京市5个社区,1个公园开展的150份有效问卷和30个深度访谈,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讨了北京市流动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包括其社会经济状况、迁移特征、健康及保健意识、就医情况、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等几方面的特征、趋势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及社会工作者介入的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人 流动生命周期 家庭关系 社区支持
下载PDF
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影响——基于武汉和深圳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38
16
作者 周红云 胡浩钰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4期24-32,共9页
本文基于武汉和深圳两个城市727位流动老人的调查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老人主要的社会支持主体是政府、社区和家庭;社会融合包括社会适应、心理融合和行为融合三个因子。实证结... 本文基于武汉和深圳两个城市727位流动老人的调查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老人主要的社会支持主体是政府、社区和家庭;社会融合包括社会适应、心理融合和行为融合三个因子。实证结果表明,除家庭的经济支持外,社会支持的其他维度对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总体社会融合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情感支持,其次是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支持和医疗服务支持,再次是政府提供的老年福利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基于此,本文从政府、社区和家庭三个层面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政府应增加流动老人的福利,并推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方便流动老人就医和报销;社区支持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医养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家庭成员须加大情感支持力度,关心流动老人的情感需求,并支持其继续学习,帮助流动老人融入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人 社会支持 社会融合
下载PDF
社会融合对流动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业斌 韦尚玉 +3 位作者 李晓叶 覃诗婷 李文婷 黄青葵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2-115,共14页
当前中国人口迁移已进入以家庭化迁移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流动老人跟随着整体家庭的迁移进入城市。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度调查数据,分析了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合状况及对其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中国流动... 当前中国人口迁移已进入以家庭化迁移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流动老人跟随着整体家庭的迁移进入城市。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度调查数据,分析了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合状况及对其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中国流动老人的经济融合程度较高;文化适应略有不足,表现在对当地的文化活动参与较少、语言沟通能力仍有待提升;结构融合程度较低,人际交往水平和公共事务参与程度较低;社会适应方面,流动老人心理状况较好,但公共服务获取仍有提升空间。同时,经济融合、"语言交流能力"所代表的文化适应,"心理健康"和"政府提供的生活保障"所代表的社会适应均能直接提升流动老人的幸福感,而"人际交往"所代表的结构融合则能通过间接影响心理健康进而有益于流动老人幸福感的提升。基于研究结论,建议政府应加快相关制度及保障的服务与建设;社区为流动老人提供更多社会支持;家庭做好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合引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人 社会融合 幸福感
下载PDF
区域文化差异对流动老人社会融入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艳 齐亚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142,192,共12页
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常态化的双重趋势下,我国流动老人占比不断提高,他们身处年迈和流动的双重逆境,饱受根深蒂固的原有文化和年老力衰的身体状况双重影响,其在文化冲击之下的社会融入艰难漫长。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 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常态化的双重趋势下,我国流动老人占比不断提高,他们身处年迈和流动的双重逆境,饱受根深蒂固的原有文化和年老力衰的身体状况双重影响,其在文化冲击之下的社会融入艰难漫长。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流动老人社会融入情况整体偏低,其中心理融入和经济融入较好,文化融入一般,行为融入较差;区域文化差异在负向上显著影响心理融入和文化融入,在正向上显著提高经济融入和行为融入,二者相抵,区域文化差异对流动老人总体社会融入影响不显著,但会使其融入速度变缓。因此,要考虑流动老人群体文化需求的差异性,实行及时性管理、针对性管理和长效性管理,增强流动老人文化认同,促进其社会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入 流动老人 区域文化 文化差异
下载PDF
国内外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19
作者 胡雅萍 王承宽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77-87,共11页
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进行数据搜集,梳理2006—2016年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 SpacesⅢ软件对引文数据、关键词数据等进行处理与分析,对比国内外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研究的内容、热点、前沿趋势。研... 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进行数据搜集,梳理2006—2016年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 SpacesⅢ软件对引文数据、关键词数据等进行处理与分析,对比国内外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研究的内容、热点、前沿趋势。研究发现,相较于国外研究,目前我国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研究多集中于对流动原因、社会适应性的表象描述,缺乏对社会融合背后的养老供给模式探索及深层次理论挖掘,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后期需要从成熟理论移植、多视角切入等方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流动老人 社会融合 CiteSpacesⅢ
下载PDF
上海流动老人教育需求研究
20
作者 于宁 《中国国情国力》 2020年第10期8-10,共3页
流动老人作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其继续受教育的权利不可忽视。本文对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的上海流动老人数据进行分析,从年龄、收入来源、来沪原因和文化程度等方面总结特征,结合流动老人生活中面临的经济待... 流动老人作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其继续受教育的权利不可忽视。本文对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的上海流动老人数据进行分析,从年龄、收入来源、来沪原因和文化程度等方面总结特征,结合流动老人生活中面临的经济待遇、代际沟通、文化融合及社会网络问题,从经济支持、按需供给和社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上海流动老人教育活动参与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流动老人 老年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