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渡区球头气动力特性DSMC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雄 陈伟芳 石于中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Carlo)方法模拟三维球头过渡区流动。文章给出了球头绕流流场的温度与压力分布图,以及在不同Knudsen数、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球头表面压力系数分布曲线,并将阻力系数模拟结果与桥函数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仿真 DSMC方法 桥函数 过渡流动 飞行器 气动力
下载PDF
再入体过渡区气动特性预测
2
作者 陈伟芳 王全利 吴雄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采用DSMC(DirectSimulationMonte Carlo)方法模拟球双锥复杂外形过渡区流动。给出了近连续区的温度与压强分布图,以及在不同Knudsen数、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球双锥表面压强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分布,并将阻力系数模拟结果与桥函数一体化估算结... 采用DSMC(DirectSimulationMonte Carlo)方法模拟球双锥复杂外形过渡区流动。给出了近连续区的温度与压强分布图,以及在不同Knudsen数、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球双锥表面压强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分布,并将阻力系数模拟结果与桥函数一体化估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MC方法 桥函数 过渡流动 飞行器 气动力特性 数值模拟 阻力系数
下载PDF
过渡区球锥气动力特性的桥函数估算与DSMC仿真研究
3
作者 吴雄 陈伟芳 石于中 《航空计算技术》 2002年第4期4-8,共5页
采用DSMC(DirectSimulationMonte-Carlo)方法模拟球锥体过渡区流动。论文给出了不同Knudsen数球锥绕流流场的温度与压力分布图,以及在不同Knudsen数、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球锥阻力系数和底部阻力系数的分布,并将阻力系数模拟结果与桥函数... 采用DSMC(DirectSimulationMonte-Carlo)方法模拟球锥体过渡区流动。论文给出了不同Knudsen数球锥绕流流场的温度与压力分布图,以及在不同Knudsen数、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球锥阻力系数和底部阻力系数的分布,并将阻力系数模拟结果与桥函数一体化估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MC方法 桥函数 过渡流动
下载PDF
过渡区球头气动力特性的桥函数与DSMC仿真研究
4
作者 吴雄 张来希 陈伟芳 《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6-29,共4页
采用DSMC(DirectSimulationMonte -Carlo)方法模拟三维球头过渡区流动。给出了球头绕流流场的温度与压力分布图 ,以及在不同Knudsen数、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球头表面压力系数分布曲线 ,并将阻力系数模拟结果与桥函数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DSMC方法 桥函数 过渡流动
下载PDF
过渡流气动力特性的加权平均计算法
5
作者 吴其芬 石于中 任兵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4-89,共6页
本文在当地化假定下,应用连续流和自由分子流加权平均方法给出过渡流动区域的压力和切向力公式,应用回归拟合方法确定权函数中待定常数,计算了绕物体流动的气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本文能够得到符合工程要求的气动力结果。
关键词 过渡流动 气体动力学 权函数
下载PDF
应用热阻分析缩放管强化传热机理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维军 邓先和 周水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16,共4页
应用分析求解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光滑圆管与缩放管内的湍流对流传热的热阻分布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光滑圆管的热阻主要位于粘性底层,缩放管通过壁面缩放,减小了粘性底层的热阻,湍流区成为热阻分布主要区域。在流动粘性底层,缩放管的... 应用分析求解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光滑圆管与缩放管内的湍流对流传热的热阻分布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光滑圆管的热阻主要位于粘性底层,缩放管通过壁面缩放,减小了粘性底层的热阻,湍流区成为热阻分布主要区域。在流动粘性底层,缩放管的热阻降低归功于该层厚度的降低,在流动粘性底层以外的传热粘性底层,则是边界层厚度的降低、速度矢量与温度梯度的协同影响。随Re数增大,圆管与缩放管各层热阻均减小,流动粘性底层以外的传热粘性底层的降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阻 分析求解 数值模拟 缩放管 传热粘性底层 流动过渡区 场协同 温度梯度
下载PDF
气体缩放管传热优化及其肋高确定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维军 邓先和 +1 位作者 洪蒙纳 李志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4-58,共5页
对光滑圆管与粗糙管内的湍流流动及传热边界层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比较了三种不同肋高(1.1,1.25,1.6mm)的气体缩放管的热阻力性能以及传热综合因子随雷诺数(Re)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气体换热的场合下,在直径为44mm的缩放管中,肋高为1... 对光滑圆管与粗糙管内的湍流流动及传热边界层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比较了三种不同肋高(1.1,1.25,1.6mm)的气体缩放管的热阻力性能以及传热综合因子随雷诺数(Re)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气体换热的场合下,在直径为44mm的缩放管中,肋高为1.25mm时,粗糙高度与流动过渡区的厚度相当,可获得缩放管的最佳综合传热性能,其传热性能与肋高为1.6mm的缩放管相当,而阻力与肋高为1.1mm的缩放管相比升幅不大;肋高为1.1mm的缩放管未能对边界层造成充分扰动,强化传热性能不佳;肋高为1.6mm的缩放管对湍流主区产生了扰动,阻力升幅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肋高 流动阻力 传热 流动过渡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