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藏族民事习惯流变的原因及发展方向探析
- 1
-
-
作者
张洁
-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
-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15期274-275,277,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批准号:11XFX004)"西部少数民族民事习惯法治化问题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研究藏族民事习惯流变的原因,并对其分析,有利于研究藏族民事习惯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好地解决藏族内部及藏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发生的民事纠纷,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
关键词
民事习惯
藏族
流变原因
法治化国家
-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聂隐娘形象流变分析——以唐至清隐娘故事文本为例
- 2
-
-
作者
刘孟昊
-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7期66-70,共5页
-
文摘
裴铏创作的唐代传奇《聂隐娘》,将隐娘塑造成一个武艺高强、道术精湛的女侠。后世文学作品从《聂隐娘》一文中转引故事,加以改编,隐娘形象也随之发生改变。唐至清代的书写者在聂隐娘形象的塑造过程中结合时代背景为人物赋予了新的内涵。以传奇小说《聂隐娘》为源头,陈述故事流变的过程中,展现人物由刺客到侠客的转变与面对婚姻爱情时的选择,并从现实角度探析人物形象发生流变的原因,分析对其他文学作品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产生的影响。
-
关键词
聂隐娘
形象流变
侠
流变原因
影响
-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奇葩”的词义、词性和感情色彩流变及其原因分析
- 3
-
-
作者
卢余玮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9-61,96,共4页
-
文摘
"奇葩"一词从最初表示"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到后来引申为"出色的作品",再到现在的网络用语的各种泛化。其词义、词性及感情色彩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文章在分析"奇葩"一词在词义、词性及感情色彩流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流变原因,以期语言使用者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更好、更准确的使用现代汉语。
-
关键词
奇葩
词义
词性
感情色彩
流变原因
-
分类号
H136.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从《山海经》看白蛇的性恶之源及其最初流变
- 4
-
-
作者
李姝
刘莎
-
机构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7-19,共3页
-
文摘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其思维与意象的流传轨迹,也会附上时代特定的思想与情感特色,《山海经》中蛇与鱼的诸多意象即是白蛇故事的意象源头,其中蛇的反面意象的记载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且影响了冯梦龙对白娘子和青青的塑造。白蛇由恶到善的最初流变,是封建社会男性对女性的既定思维,也是冯梦龙文学观与李贽思想的融合。
-
关键词
山海经
蛇
性恶
青青
流变原因
-
分类号
I276.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民国时期惠山泥人服饰色彩特征及流变探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陈依婷
潘春宇
-
机构
江南大学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出处
《江南论坛》
2020年第2期60-62,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编号15AG004)
汉族民间服饰遗产可持续传承与传播研究(编号2019JDZD0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文非遗发〔2017〕2号)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惠山泥人是我国彩塑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并被称为“最具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艺术”,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创作题材丰富,取材多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色彩在惠山泥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国内学者和专家对惠山泥人进行了多方位研究,但大多针对其历史沿革、艺术概况、工艺技法、造型特征,以及相关作品的整理介绍,针对其色彩,特别是阶段性色彩特征的研究,鲜少涉及。民国时期作为惠山泥人发展历史中重要的转折点,用色风格较早期有较大的变化,多元的作品色彩面貌并存,探究此时段惠山泥人作品服饰色彩特征及其流变原因,对研究惠山泥人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惠山泥人
服饰色彩
工艺技法
色彩特征
民间彩塑
东方色彩
流变原因
造型特征
-
分类号
J314.7
[艺术—美术]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汉语通称称谓语及其语义流变研究
- 6
-
-
作者
元克毅
-
机构
辽宁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6-59,共4页
-
文摘
通称称谓语是社会称谓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不严格区分被称呼者的年龄、职业、身份、地位等,在社会上被广泛使用的表示敬意的称谓语。对汉语社会称谓语中人们普遍使用的一些通称称谓语进行语义及其语义流变的分析,可加深人们对不同的社会称谓语的语义及其差异的认识,促使人们在具体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做出正确而又得体的选择,避免因称谓语的错用而导致交际失败,提高交际效率。
-
关键词
汉语
通称称谓语
语义流变
流变原因
-
Keywords
Chinese
generic appellation language
semantic drift
rheological reasons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楚辞、汉赋中巫之称谓及巫风盛行原因
被引量:8
- 7
-
-
作者
陈金刚
李倩
-
机构
扬州大学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所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5-59,共5页
-
文摘
巫风是楚文化甚至也是长江文化的一大特色。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做量化的考察,就是把《楚辞》、《汉赋》中"神"、"鬼"、"灵"、"巫"、"觋"、"祝"出现的频数作一分类的统计,从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神"是楚巫首要的崇拜对象。出现次多的是"灵",表明楚巫在作法时多数扮作神样。灵的出现之多、地位之高和作用之大,是楚地巫风的一大特色。本文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其他资料对巫风盛行的原因及其流变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楚辞》
《汉赋》
巫之称谓
巫风盛行
原因及流变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