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方湿润气候区流域海绵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景瑞瑛 薛菲 +2 位作者 黄奕龙 卢巧慧 王健 《环境生态学》 2022年第6期16-22,共7页
以中国南方湿润气候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流域海绵指标体系框架。以6个典型海绵试点城市为例,对当前海绵城市评价标准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景观5个类别提出流域海绵建设的18项指标,并阐述其主要... 以中国南方湿润气候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流域海绵指标体系框架。以6个典型海绵试点城市为例,对当前海绵城市评价标准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景观5个类别提出流域海绵建设的18项指标,并阐述其主要特点。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试点城市涵盖的指标占比为66.7%,说明两套体系之间密切相关,其中宁波市涵盖55.6%的流域海绵指标,最低为南宁市22.2%。流域海绵指标体系具有关注流域尺度、兼顾不同层面和容易量化计算3个主要特点。河网连接度、点源污染就地处理和慢行交通连通性等创新指标的提出,可以为规划阶段流域海绵的建设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气候区 流域海绵 海绵城市 指标体系
下载PDF
那考河(植物园段)黑臭水体整治与全流域海绵化建设模式 被引量:4
2
作者 赵亮 汪园林 +2 位作者 李林 冯步广 杨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9,共9页
首先回顾了南宁市城市内河水体整治历程的三个阶段,并介绍了那考河(植物园段)项目的背景和整治目标。详细梳理了那考河黑臭水体整治技术和全流域海绵化建设模式,通过成效对比对实施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在河道沿岸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 首先回顾了南宁市城市内河水体整治历程的三个阶段,并介绍了那考河(植物园段)项目的背景和整治目标。详细梳理了那考河黑臭水体整治技术和全流域海绵化建设模式,通过成效对比对实施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在河道沿岸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相结合"的原则,"黑臭水体整治"与"全流域海绵化建设"二者要有机地衔接与融合,才能从根本上恢复自然生态,还城市"山水林田湖"应有的空间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流域海绵 那考河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海绵流域的防洪排涝体系研究——以深圳市坪山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秀英 白音包力皋 +2 位作者 崔巍 穆祥鹏 王浩 《中国水利》 2020年第22期34-37,共4页
提出基于“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理念的防洪排涝体系结构框架以及“源头蓄、渗,过程疏、滞,末端排、调”的核心策略,总结了构建防洪排涝体系的主体流程,并以深圳市坪山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坪山河流域通过上游生态保护控制区水库塘... 提出基于“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理念的防洪排涝体系结构框架以及“源头蓄、渗,过程疏、滞,末端排、调”的核心策略,总结了构建防洪排涝体系的主体流程,并以深圳市坪山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坪山河流域通过上游生态保护控制区水库塘坝工程、新建城区低影响开发、干支流综合治理、城区管网及沟渠建设、建成区调蓄空间开辟及非工程措施建设构建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将工程措施与防洪排涝功能的缓冲区构建相结合,可实现坪山河干流防洪排涝目标以及城市径流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海绵流域 防洪排涝体系 坪山河 城市河流治理 城市防洪排涝
下载PDF
基于生态海绵流域视角的河湖联控方案研究——以湖南省凤凰县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丁相毅 刘家宏 +2 位作者 杨志勇 邵薇薇 王浩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40,103,共7页
海绵城市建设除了实施一系列低影响开发措施之外,还需通过河湖联控措施调丰济枯,实现保障径流总量控制率以及其他城市排水防涝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一系列涉水控制目标。基于生态海绵流域的视角,提出了海绵城市在建成区外和建成... 海绵城市建设除了实施一系列低影响开发措施之外,还需通过河湖联控措施调丰济枯,实现保障径流总量控制率以及其他城市排水防涝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一系列涉水控制目标。基于生态海绵流域的视角,提出了海绵城市在建成区外和建成区内的建设思路以及相应的河湖联控策略:建成区外主要是做好城市防洪治涝的顶层设计,构建城市外围水安全保障体系,统筹考虑解决城市外围流域内的防洪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问题;建成区内以城市河湖为核心,科学安排、因地制宜进行城市海绵体建设,构建多尺度排水系统,弹性应对不同强度的降雨。以湖南省凤凰县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河湖联控方案实施后:(1)结合LID等其他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凤凰县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预期将达到82.9%,满足80%的目标要求;(2)凤凰县防洪排涝标准可以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的水平;(3)城乡供水保证率预期将达到98%,满足大于95%的目标要求;(4)雨水收集利用率预期将达到20%,满足大于10%的目标要求。可见,研究制定的凤凰县河湖联控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有效解决了凤凰县的防洪、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用水问题,为凤凰县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河湖联控 生态海绵流域建设 凤凰县 城市水文学 雨洪资源利用 “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 城市内涝
下载PDF
丘陵区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研究——以凤凰县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邵薇薇 张海行 +5 位作者 刘家宏 杨志勇 丁相毅 吉梦喆 王宁 陈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3,共8页
针对丘陵区城市的地形地貌和降雨径流特点,从生态海绵流域的全局视角,以现代化湿地花园城市为目标,合理布设"渗、滞、蓄、净、用、排"等海绵建设设施,并在措施布设时考虑丘陵地区对水土流失防治、地质灾害防控、水系景观美化... 针对丘陵区城市的地形地貌和降雨径流特点,从生态海绵流域的全局视角,以现代化湿地花园城市为目标,合理布设"渗、滞、蓄、净、用、排"等海绵建设设施,并在措施布设时考虑丘陵地区对水土流失防治、地质灾害防控、水系景观美化等特殊要求,提出丘陵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以丘陵区城市湖南省凤凰县为案例,具体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指标和适宜建设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凤凰县新建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3%,总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丘陵区海绵城市建设不应局限于建成区内,应针对产汇流过程急速形成、易出现山洪和内涝灾害的"两碰头"等问题,通过低影响开发措施和建成区外海绵体措施,开展生态海绵流域建设;丘陵区海绵城市应区分建成区内和建成区外,设定相应的建设目标和控制指标,建成区外应对堤防达标、雨水排放、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等开展系统性建设和整治,建成区内应对可渗透地面、下凹式绿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地表水体水质、非常规水源利用、城市管网等方面开展系统性建设和整治。研究成果对丘陵区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区 海绵城市 生态海绵流域 建设模式
下载PDF
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小青 杜华清 肖习明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第19期44-45,66,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水生态负面影响不断涌现。汉江生态经济带迫切需要做好水、好土、滨水生态产业三篇文章,以实现绿色发展。水资源已经上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紧缺资源,要建设海绵流域以蓄水治水。土壤理化性状因水污染、水枯...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水生态负面影响不断涌现。汉江生态经济带迫切需要做好水、好土、滨水生态产业三篇文章,以实现绿色发展。水资源已经上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紧缺资源,要建设海绵流域以蓄水治水。土壤理化性状因水污染、水枯竭加剧退化,要稳步推进土壤改良与污染防治。要重视轻资产项目建设,发展滨水生态产业,从源头上阻断水土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海绵流域 土壤功能退化 土壤改良 轻资产建设 滨水生态产业
下载PDF
建设生态荆门的经济形势、现实矛盾和政策思路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梁小青 李春侠 《全国商情》 2016年第15期65-68,共4页
2016年1月,"十三五"开局伊始,荆门市委市政府正式颁布《关于坚持生态立市建设生态荆门的决定》。荆门今后五年的路怎么走、又如何能够做到主动作为,值得关注、研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社会强烈共识。水资源枯竭正在... 2016年1月,"十三五"开局伊始,荆门市委市政府正式颁布《关于坚持生态立市建设生态荆门的决定》。荆门今后五年的路怎么走、又如何能够做到主动作为,值得关注、研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社会强烈共识。水资源枯竭正在演变为荆门"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矛盾。荆门应该对症下药,营造良好水环境:全力"十襄荆生态文明试验区"、助推海绵流域建设、对照海绵城市技术标准把工作做在前面,并以屈家岭"九五33"高效生态农业走廊为重点关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荆门 绿水青山 水资源枯竭 主要矛盾 十襄荆生态文明试验区 海绵流域 高效生态农业走廊
下载PDF
协同合作缓解中国水资源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浩 张健(译) 萨拉·雅各布斯(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1期40-47,共8页
我国水资源面临着供需矛盾突出、水旱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仰赖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合作,以及跨行业、跨部门的协同工作。与水资源研究相关的各个专业应采用协同创新的模式推进彼此间... 我国水资源面临着供需矛盾突出、水旱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仰赖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合作,以及跨行业、跨部门的协同工作。与水资源研究相关的各个专业应采用协同创新的模式推进彼此间的有效沟通,注重从理论上交互融合、从方法上协作借鉴,深入开展不同学科间的交流。通过对目前广泛开展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进行评述,作者指出应在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体制机制等方面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海绵城市 协同 生态海绵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