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汪宏梅 张云宁 罗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的效果。方法选取10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白血病组,另选取108例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采用Multi SET免洗淋巴细胞亚群试剂盒,运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 目的分析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的效果。方法选取10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白血病组,另选取108例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采用Multi SET免洗淋巴细胞亚群试剂盒,运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仪CD45/SSC设门检测10 000个细胞,采用FACS Diva软件对细胞免疫表型及表达强度进行分析。结果白血病组患者的CD3、CD4、CD_4^+/CD_8^+、CD_(16)^+/CD_(56)^+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CD_8^+、CD_(19)^+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细胞CD_(33)、CD_(38)、Cyt-MPO抗原高表达数比例较高,分别占总数的72.5%、70.4%、67.5%;其次为CD_(15)、CD_(64),分别占总数的38.0%、32.5%。高表达CD_(33)和CD_(64)及Cyt-MPO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是和CD_(15)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能够对其变化规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学技术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流式细胞学技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张王娜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0年第6期912-914,共3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学技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检查的疑似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行流式细胞学技术诊断,以骨髓形态学及骨髓病理学(骨髓活检及免疫表型分析...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学技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检查的疑似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行流式细胞学技术诊断,以骨髓形态学及骨髓病理学(骨髓活检及免疫表型分析)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流式细胞学技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70例疑似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患者中有46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流式细胞学技术诊断的准确率为91.43%(64/70),灵敏度为93.48%(43/46),特异度为87.50%(21/24),阳性预测值为93.48%(43/46),阴性预测值为87.50%(21/24)。结论流式细胞学技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诊断中效果较好,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较高,能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 流式细胞学技术 骨髓形态学及骨髓病理学检查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及Notch信号通路对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宝林 金松 +2 位作者 范东旭 冯东凡 谢涵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105-106,共2页
目的:应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Notch信号通路进行干预后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并探讨DM大鼠VSMCs细胞增值及凋亡机制。方法:应用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对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造模后别于CON组和DM组(1、2、3、4)各组中随机取... 目的:应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Notch信号通路进行干预后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并探讨DM大鼠VSMCs细胞增值及凋亡机制。方法:应用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对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造模后别于CON组和DM组(1、2、3、4)各组中随机取出1只SD大鼠,取出主动脉并制备成细胞悬液,在细胞培养箱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传代,应用不同梯度浓度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Notch信号通路进行干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M大鼠VSMCs细胞增值及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梯度浓度的DAPT作用DM大鼠VSMCs72h后行流式细胞仪分析,G0/G1期细胞比例由39.97%上升为72.32%,S期的细胞比例从41.10%下降为19.87%,凋亡数却从3.1升高至15.4(P<0.05)。结论:DAPT能影响DM大鼠VSMCs的细胞周期,减少DM大鼠VSMCs的有丝分裂,抑制细胞增殖反向增加细胞凋亡数,这二者作用均具有依赖性且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通路 血管平滑肌细胞 体外培养 流式细胞学技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鹏 薛莉 李红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2-62,共1页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是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尿有形成分分析仪.UF-100专为临床实验室的尿液体外分析而设计,结合了流式细胞学技术和电阻抗测定法对尿液成分进行直接鉴别及计数.对尿液作荧光染色后,将染色的有形成分加压使其通过流室...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是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尿有形成分分析仪.UF-100专为临床实验室的尿液体外分析而设计,结合了流式细胞学技术和电阻抗测定法对尿液成分进行直接鉴别及计数.对尿液作荧光染色后,将染色的有形成分加压使其通过流室的小孔,用激光对其进行照射,以激光散射强度、散射幅度和荧光波幅度技术及电阻抗信号大小,识别和计数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结晶、精子及酵母菌等;并对红细胞作形态分类(分为均一型、非均一型及混合型三种),有助于判别血尿出血部位,还提供渗透压参数,实现尿液标本有形成分的定量分析及尿液的标准化.我科于2003年6月购进该仪器,现就我们在使用该仪器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故障及其排除的方法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100尿沉渣分析仪 常见故障 故障排除 流式细胞学技术 电阻抗测定法
下载PDF
人canstatin cDNA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丽 朱建思 王成昆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5期4-8,共5页
目的将人canstatin cDNA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B/canstatin稳定转染中国仓鼠卵巢(CHO-K1)细胞并获得稳定表达canstatin蛋白产物的细胞株。再进一步研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人canstatin cDNA的重组1质粒pSecTag2B/canstati... 目的将人canstatin cDNA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B/canstatin稳定转染中国仓鼠卵巢(CHO-K1)细胞并获得稳定表达canstatin蛋白产物的细胞株。再进一步研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人canstatin cDNA的重组1质粒pSecTag2B/canstatin稳定转染CHO-K1细胞,应用RT-PCR、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表达产物,再用多种方法进一步研究canstatin的生物学作用。结果成功的将pSecTag2B/canstatin稳定转染CHO-K1细胞并鉴定出上清液中有目的蛋白的表达。该细胞培养上清液能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中微血管的生成,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结论①成功的将pSecTag2B/canstatin稳定转染CHO-K1细胞并获得能稳定表达can-statin蛋白产物的细胞株;②证实含canstatin蛋白产物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具有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生成的活性并可在体外抑制HUVEC-12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转染 脂质体 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 生长曲线 流式细胞学技术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诊断淋巴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莫小辉 杨连娟 +7 位作者 余琦 章楚光 余茜 吴飞 李瑾 郭怡 谭飞 赖永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3期2488-2493,共6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筛选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初诊的皮肤淋巴瘤病例25例,淋巴节良性病变6例,采用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分子,通过与病理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筛选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初诊的皮肤淋巴瘤病例25例,淋巴节良性病变6例,采用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分子,通过与病理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在31例检测病例中,FCM检测结果与金标准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61):26例检查结果相同,5例检查结果不一致;检测19例T淋巴细胞淋巴瘤,FCM检测结果与金标准检测结果一致性也较高(Kappa=0.57):检测14例初诊为T细胞淋巴瘤病例,FCM检测T淋巴瘤细胞的表面抗原标志CD3分子为阳性,与组织学结果相符,另有5例T细胞淋巴瘤病例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诊断明确,而FCM未能检出。检测6例B细胞淋巴瘤病例,6例淋巴瘤病例FCM检测结果都为阳性,FCM检测B淋巴瘤细胞的表面抗原标志CD19分子为阳性,与金标准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6例淋巴节良性病变病例FCM检测结果与金标准检测结果一致。结论:通过FCM检测外周血可以检测出部分皮肤淋巴瘤,FCM在皮肤淋巴瘤诊断和分型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是检测皮肤淋巴瘤的有效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淋巴瘤 流式细胞学技术 免疫组化 免疫表型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n Biological Behavior of Colon Cancer Stem Cells after RNA Interfering CD133
7
作者 Liang AI Mei LIU Mi CHEN Shao-lin LI 《Clinical oncology and cancer researeh》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59-365,共7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on biological cancer stem cells. of blocking CD133 gen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lon METHODS CD133+ colon cancer stem cells (CCSCs) were separated from EpC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on biological cancer stem cells. of blocking CD133 gen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lon METHODS CD133+ colon cancer stem cells (CCSCs) were separated from EpCAMhigh CD44+ CCSCs through 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 (FACS). The proliferation, the capability of spherical cell formation, neoplasia, and the expression of ABCG2 mRNA of CD133+ CCSCs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CD133+ CCSCs were infected with LV-CD133shRNA. CD133 negative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EpCAMhigh CD44+ CCSCs with FACS, and the CD133 proteins in CD133- cells were detected with Western blot. RESULTS CD133+ CCSCs were isolated from EpCAMhigh CD44+ CCSCs using FACS, and they accounted for 89.2% in the stem cell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he CD133+ CCSCs were knocked down by LV-CD133shRNA RNAi, the growth pattern of the cells in the stem cell culture changed into adherent growth from suspended growth, and couldn't generate spherical cells. Results of MTT assay showed that the CD133+ CCSCs infected with LV-CD133shRNA grew slowly, compared to the cells in the control groups. There was a decrease in the cloning efficiency. The infected cells were transplanted into the BALB/c nude mice. During the observation, no neoplasia was found in the CD133+ cells infected with LV-CD133shRNA. The level of ABCG2 mRNA expression was lowered greatly (P 〈 0.01). CD133- cell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EpCAMhigh CD44+ CCSCs using FACS, in which the expression of CD133 protein was positive. CONCLUSION CD133 retain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on cancer stem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nic neoplasms stem cells CD133 protein MOUSE RNA interference biological behavior.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的表达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的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杜文军 王慧 +2 位作者 邢直直 刘靓雯 陈士俊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检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慢性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及RT-PCR分别检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 TLR4蛋白及其mRN... 目的检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慢性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及RT-PCR分别检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 TLR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血常规及HBV DNA水平。结果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PBMC中TLR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TLR4表达水平与患者ALT、AST、TBil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LR4表达与患者的肝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监测TLR4值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TOLL样受体 流式细胞学技术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