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方法学性能评价与应用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燕萍 李敏 赵荣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4-477,共4页
目的对基于流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的方法学进行性能评价与临床评估。方法评价PGⅠ/Ⅱ定量测定试剂盒(流式荧光发光法)最低检测限、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抗干扰能力、Hook效应出现浓度、特异性,通过临床血... 目的对基于流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的方法学进行性能评价与临床评估。方法评价PGⅠ/Ⅱ定量测定试剂盒(流式荧光发光法)最低检测限、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抗干扰能力、Hook效应出现浓度、特异性,通过临床血清样本与Abbott公司化学发光法试剂盒进行方法比对,初步建立健康人群PGⅠ、PGⅠ/PGⅡ比值的参考值范围。结果基于流式荧光技术的PGⅠ、PGⅡ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PGⅠ、PGⅡ检测低限分别为0.62 ng/mL、0.21 ng/mL。PGⅠ、PGⅡ线性范围上限分别可达到180 ng/mL、100 ng/mL。PGⅠ检测批内变异系数(CV)为2.72%~3.20%,室内CV为5.19%~5.74%。PGⅡ检测批内CV为3.47%~4.57%,室内CV为5.71%~7.43%。PGⅠ、PG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1.7%。200 mg/mL三酰甘油、10 mg/mL胆红素、10 mg/mL Hb对各指标检测无显著影响。PGⅠ与PGⅡ分别在16 414ng/mL、7 281 ng/mL以下浓度未出现Hook效应。PGⅠ与PGⅡ检测间不存在彼此交叉的情况。与化学发光法进行方法学比对,存在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PGⅠ:Y=0.968 4X+2.049 4,相关系数(r)=0.985 4;PGⅡ:Y=0.9736X+0.656,r=0.982 0。确定的健康人群PGⅠ与PGⅠ/PGⅡ比值第5百分位数分别为71.93 ng/mL和3.57;第1百分位数分别为54.04ng/mL和2.57。结论流式荧光技术可以实现PGⅠ、PGⅡ并行测试,方法学性能良好,能应用于临床检验并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荧光技术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方法学性能评价
下载PDF
流式荧光技术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梁仲城 李春丽 +1 位作者 周培刚 黄艳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4期131-133,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流式荧光技术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Luminex200多功能流式点阵检测系统测定分析421例恶性肿瘤患者、372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54名门诊健康体检者血清7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 目的评价应用流式荧光技术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Luminex200多功能流式点阵检测系统测定分析421例恶性肿瘤患者、372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54名门诊健康体检者血清7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CYFRA211、糖类抗原42(CA242)、癌胚抗原(CEA)、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恶性肿瘤组、良性疾病组、健康体检组阳性率分别为73.63%、28.77%、7.23%。恶性肿瘤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体检组(P<0.01);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肝癌组、肺癌组、结直肠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其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P<0.01)。结论使用Luminex200多功能流式点阵系统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显著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荧光技术 多种联合检测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流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性能评价
3
作者 张毅敏 单绿虎 +1 位作者 王明丽 吴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749-1751,共3页
目的对基于流式荧光技术联合检测血清AFP/CEA进行性能评价。方法通过流式荧光技术联合检测临床血清样本的AFP/CEA,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并分析了AFP、CEA 2个指标在肝癌组与对照组中的差异。结果基于流式荧光技术的AFP、... 目的对基于流式荧光技术联合检测血清AFP/CEA进行性能评价。方法通过流式荧光技术联合检测临床血清样本的AFP/CEA,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并分析了AFP、CEA 2个指标在肝癌组与对照组中的差异。结果基于流式荧光技术的AFP、CEA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57 ng/ml、0.23 ng/ml。AFP批内变异系数(CV)为2.26%~3.38%,室内CV为7.30%~10.95%。CEA批内CV为2.30%~5.26%,室内CV为7.76%~13.95%。与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方法学比对AFP相关系数(r)=0.993 6,CEA相关系数(r)=0.993 7。肝癌组中AFP浓度为(253.24±316.47)ng/ml,CEA浓度为(14.07±53.70)ng/ml;对照组中AFP浓度为(3.28+1.82)ng/ml,CEA浓度为(2.74±1.60)ng/ml。肝癌组AFP/CEA浓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流式荧光技术可以实现AFP、CEA并行检测,方法学性能良好,可应用于临床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荧光技术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原文传递
流式荧光技术检测CA242对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园园 薛苗 +1 位作者 李铭一 张乐之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69-372,共4页
目的对流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CA242进行方法学评价,并评估其辅助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胰腺癌(140例)、肺癌等其他肿瘤(69例)、消化道良性疾病(48例)及健康体检者(159名)的血标本,采用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血... 目的对流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CA242进行方法学评价,并评估其辅助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胰腺癌(140例)、肺癌等其他肿瘤(69例)、消化道良性疾病(48例)及健康体检者(159名)的血标本,采用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血清CA242水平,并与常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比较,评价流式荧光技术检测CA242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流式荧光发光法的CA242检测低限为0.89U/ml,线性范围经验证为1~500U/m1。方法不精密度批内变异系数(CV)为3.37%-5.30%,批间CV为7.43%-9.60%。与常规的ELISA法进行方法学比对,存在线性回归方程Y:1.0398X-0.947,相关系数r=0.968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11±0.025(95%C10.763-0.859),以18.625U/ml为最佳临界值,诊断胰腺癌的特异性达92.0%,敏感性为62.1%。结论流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CA242具有时间短,高通量,多指标检测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流式荧光技术 糖链抗原242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原文传递
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在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春林 陈培松 +3 位作者 何小洪 余学高 黄浩 黄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1-227,共7页
目的:探讨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在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或优生遗传咨询的孕妇及其配偶1 001例,受检夫妻双方均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适时抽取羊... 目的:探讨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在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或优生遗传咨询的孕妇及其配偶1 001例,受检夫妻双方均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适时抽取羊水等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和传统多重Gap-PCR和PCR-RDB技术对样本进行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平行检测,分析基因诊断结果,评估两者在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中的一致性。结果:2种方法均检出正常基因型389 (占38.86%,389/1001)例,异常基因型59种,共612 (占61.14%,612/1001)例,包括α-地中海贫血416例、β-地中海贫血162例和αβ-复合地中海贫血34例。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主要为--SEA、-α3.7和-α4.2;β-地中海贫血中检出Cd41-42突变频率最高,其次是IVS-Ⅱ-654和CD17。检出罕见型HKαα/--SEA1例。与Gap-PCR和PCR-RDB技术相比,PCR-流式荧光杂交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符合率均为100%,这2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性很好。结论: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操作简便快速,与传统技术联合平行检测有助于提高地中海贫血孕妇产前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 地中海贫血 产前诊断
下载PDF
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和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HPV分型检测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崔鲂 孟江萍 向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对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分型的流式荧光杂交技术(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xMAP)和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flow-through hybridization and gene chip,HybriMax)进行评估。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 目的对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分型的流式荧光杂交技术(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xMAP)和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flow-through hybridization and gene chip,HybriMax)进行评估。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2-A2文件推荐方法,通过比较2种检测试剂的C50值,判断其检测灵敏度差异;用xMAP技术检测751例宫颈病变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判断其临床符合率;用xMAP和HybriMax同时检测535份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异常标本,比较两种方法检测高危亚型HPV(HR-HPV)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xMAP技术检测HPV的C50小于HybriMax技术C50。HPV感染率随亚临床HPV感染(SPI)、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的变化而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5,P<0.01)。两种试剂检测标本HR-HPV结果的kappa值为0.76;两者检出的13种HR-HPV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xMAP技术和HybriMax技术检测HPV结果一致性较好,xMAP技术灵敏度更高,操作更快速方便,适用于HPV感染普查和宫颈疾病高危人群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流式荧光杂交技术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 宫颈疾病 感染
下载PDF
流式荧光微球技术在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化阳 陈立超 +4 位作者 李伟 白玉 尹良宏 卢胜明 王小珂 《实验动物科学》 2012年第1期57-60,共4页
ELISA和IFA是实验室主要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操作繁琐、耗时长的问题。美国Luminex公司开发的xMAP是一种快速、高通道的技术平台,可在同一反应孔内同时检测上百种抗原、抗体、核苷酸片段、受... ELISA和IFA是实验室主要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操作繁琐、耗时长的问题。美国Luminex公司开发的xMAP是一种快速、高通道的技术平台,可在同一反应孔内同时检测上百种抗原、抗体、核苷酸片段、受体/配体等生物分子,在医学界已广泛应用。MFIATM是美国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应用xMAP平台开发的应用于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多通路、高效率的抗体检测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善了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荧光微球技术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下载PDF
流式荧光免疫微球分析技术的原理与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方和 龚劲松 《咸宁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3-76,共4页
关键词 流式荧光免疫微球分析技术 FFIA 原理 特征
下载PDF
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检测抗核抗体谱的评价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尚晓莹 于腾 +4 位作者 孙桂荣 姚远 张丽君 贺侠琴 刘明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分析和评估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MBFFI)检测抗核抗体谱的结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时用MBFFI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333例自身免疫病患者、44例其他疾病患者和59例健康者血清的抗核抗体谱,进行结果的一致性检验,并用间接免疫... 目的:分析和评估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MBFFI)检测抗核抗体谱的结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时用MBFFI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333例自身免疫病患者、44例其他疾病患者和59例健康者血清的抗核抗体谱,进行结果的一致性检验,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核抗体,比较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MBFFI与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所有标本抗核抗体谱一致率为83. 26%,Kappa值=0. 655;病例组各项目一致率在79. 88%至99. 40%之间,Kappa值在0. 106至0. 958之间。对照组各项目一致率在96. 61%至100. 00%之间,其他疾病组各项目一致率在95. 45%至100. 00%之间。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诊断自身免疫病的灵敏度最高(P<0. 01),MBFFI诊断自身免疫病的特异度最高(P<0. 05),MBFFI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度(P<0. 01)。结论: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检测抗核抗体谱与免疫印迹技术相比,一致性尚可,特异度更高,可以替代免疫印迹技术成为新一代的抗核抗体确认试验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谱 抗核抗体 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免疫印迹技术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下载PDF
猴D型逆转录病毒p27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的建立
10
作者 刘助红 王静 +4 位作者 李秀珍 尹雪琴 张钰 郭鹏举 黄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23,共7页
目的构建猴D型逆转录病毒的p27蛋白,并建立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用于猴D型逆转录病毒的检测。方法通过PCR扩增p27基因片段,与p GEX-4T-1表达载体进行连接,转化至BL21(DE3)进行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的形式及最佳诱导时间... 目的构建猴D型逆转录病毒的p27蛋白,并建立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用于猴D型逆转录病毒的检测。方法通过PCR扩增p27基因片段,与p GEX-4T-1表达载体进行连接,转化至BL21(DE3)进行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的形式及最佳诱导时间。采取GST树脂纯化目标蛋白,包被磁珠,建立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重组蛋白以可溶的上清液进行表达,诱导的最佳时间为4 h。包被磁珠后,成功建立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对阳性血清稀释81倍仍可检测为阳性,对猴类其他病原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与ELISA法同时对24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其中3份样品的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结果为阳性,ELISA检测结果为2份阳性,1份阴性,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结论成功表达猴D型逆转录病毒p27蛋白,并运用该蛋白建立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样本需求少的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为后续推广应用多重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D型逆转录病毒 P27基因 原核表达 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
下载PDF
流式荧光点阵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11
作者 朱俊 朱宇清 +2 位作者 朱岭峰 蒋玲丽 徐翀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437-44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流式荧光点阵技术(又称液态芯片法)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B型和C型的检测方法。方法设计HBV B和C基因型的型特异性引物,其中正向引物的5'端作生物素化标记。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将扩增产物与连...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流式荧光点阵技术(又称液态芯片法)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B型和C型的检测方法。方法设计HBV B和C基因型的型特异性引物,其中正向引物的5'端作生物素化标记。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将扩增产物与连接在不同荧光编码微球上的型特异性探针在同一体系中进行杂交,再用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进行标记,用Luminex多功能流式点阵仪进行检测。对经测序法基因分型的67例(B型24例、C型43例)样本进行检测,比较并确定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本研究所建方法与测序法结果一致的比例为94%(63/67)。在24例测序结果为B型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用自建液态芯片法检测显示B型和C型探针双阳性信号;43例测序法结果为C型的患者中有3例患者用自建液态芯片法检测为B型和C型探针双阳性信号。结论自建液态芯片法能准确地进行HBV基因分型,尤其是当患者为HBV混合型感染时,自建液态芯片法能进一步确定不同基因型,在临床应用时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杂交 流式荧光点阵技术
下载PDF
食蟹猴单个核淋巴细胞体内荧光示踪方法的建立
12
作者 程佩伦 钟利民 +3 位作者 蒋泽生 汪艳 高毅 潘明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456-3459,共4页
目的建立食蟹猴单个核淋巴细胞体内荧光示踪方法。探索该方法的细胞采集途径、细胞输注部位和流式检测技术参数。方法从外周血和腋窝淋巴结分别提取分离出单个核淋巴细胞,经CFSE染色后分别将荧光细胞输注食蟹猴外周血和手掌大鱼际下;经... 目的建立食蟹猴单个核淋巴细胞体内荧光示踪方法。探索该方法的细胞采集途径、细胞输注部位和流式检测技术参数。方法从外周血和腋窝淋巴结分别提取分离出单个核淋巴细胞,经CFSE染色后分别将荧光细胞输注食蟹猴外周血和手掌大鱼际下;经过1、2、3 h后从外周血和淋巴结再次提取其中的单个核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此样本中荧光细胞数量比例,并优选染色浓度、时长和流式检测技术参数。结果 CFSE最佳染色浓度为1μmol/L,最佳染色时长为15 min;细胞悬液输注1、2、3 h后血管通道组中荧光细胞比例平均值依次为2.37%、0.48%、0.01%,而淋巴管通道中荧光细胞比例显著高于血管通道,平均值依次为12.77%、3.31%、0.07%。结论使用淋巴管道系统进行淋巴细胞的采集示踪,与传统的从血液系统示踪方法比较,可以显著提高可监测靶细胞的数量,可以直观、量化、动态地了解淋巴细胞在体内的变化状态,此方法可重复性高,是一种稳定的食蟹猴体内免疫标记示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细胞示踪 CFSE 荧光流式技术
下载PDF
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在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丽科 余学高 +2 位作者 陈培松 黄彬 刘集鸿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在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对381例疑似地贫患者标本进行α和β-地贫基因检测,同时以常用的多重Gap-PCR和PCR-RDB为对比方法,比较两者在地贫基因诊断中的结果是否一... 目的探讨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在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对381例疑似地贫患者标本进行α和β-地贫基因检测,同时以常用的多重Gap-PCR和PCR-RDB为对比方法,比较两者在地贫基因诊断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结果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法对381例疑似地贫样本进行检测,检出地贫165例,检出率为43.31%,包括α-地贫115例、β-地贫43例和αβ-复合地贫7例。α-地贫中检出的基因型主要为--^(SEA)、-α^(3.7)和-α^(4.2);β-地贫中检出CD41-42突变频率最高,其次是IVS-II-654与CD17。PCR-流式荧光杂交法与Gap-PCR技术和PCR-RDB技术相比较,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符合率均为10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很好。结论 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适合于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 地中海贫血 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3种不同方法全自动自身抗体分析仪检测抗核抗体谱结果分析
14
作者 李季青 江超 +4 位作者 段聪聪 王涛 谢长好 侯传云 李志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7期6-10,共5页
目的探究临床常用的3种不同方法全自动自身抗体分析仪检测抗核抗体谱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系统性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的患者72例作为AID组,留取患者相关项目检测剩余的血... 目的探究临床常用的3种不同方法全自动自身抗体分析仪检测抗核抗体谱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系统性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的患者72例作为AID组,留取患者相关项目检测剩余的血清样本72份,同时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原则,选取同期体检无AID的3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留取血清样本31份。采用目前临床常用的进口全自动流式点阵发光免疫分析仪(方法A)、国产全自动流式荧光发光分析仪(方法B)和多重液相芯片免疫分析仪(方法C)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样本中的10种抗核抗体,比较3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分析其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敏感度、特异性等。为了帮助选择出对临床检验更可靠的方法学及检验设备,对3种方法进行两两比较,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方法A、B和C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AID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方法A、B和C检测对照组10种抗体的结果均为阴性,AID组10种抗体检测结果中,方法B、C检测抗Sm抗体和抗SSA60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方法A(P<0.05),3种方法检测的其他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方法A与方法B的一致性分析中,二者的平均符合率为92.22%,有1项一致性差,3项一致性一般,6项一致性好;方法A与方法C的一致性分析中,二者的平均符合率为93.89%,有5项一致性一般,5项一致性好;方法B与方法的一致性分析中,二者的平均符合率为92.65%。有1项一致性差,4项一致性一般,5项一致性好。结论目前两种国产品牌的全自动流式荧光发光分析仪和多重液相芯片免疫分析仪与进口全自动流式点阵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自身抗体总符合率较高,但是检测血清抗Sm抗体的一致性较差,应密切结合临床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病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多重液相芯片免疫分析技术
下载PDF
流式荧光杂交技术检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分布 被引量:11
15
作者 钟慧钰 刘堂喻亨 +4 位作者 王旻晋 巫丽娟 庄杰 王军 宋兴勃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895-899,共5页
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体检女性进行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检测,了解成都地区正常女性中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为宫颈癌早期有效防治及国内HPV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 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体检女性进行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检测,了解成都地区正常女性中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为宫颈癌早期有效防治及国内HPV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对2018年5月1日—2019年5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体检的25 148例女性进行HPV-DNA分型检测。分析计算总体HPV感染阳性率、HPV亚型分布及感染特征;分析计算不同年龄段分组中HPV阳性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体检的成都地区女性HPV感染总体阳性率为12.19%(3 066/25 148),高危型HPV阳性率为8.69%(2 186/25 148),感染率前5位的亚型为HPV52、HPV53、HPV58、HPV16和HPV39;低危型HPV阳性率为4.66%(1 171/25 148),感染率前5位的亚型为HPV61、HPV81、HPV43、HPV44和HPV6。HPV感染者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占81.74%(2 506/3 066),多重感染者以二重感染最多见,占13.96%(428/3 066)。各年龄段分组中,60~69岁年龄组的HPV感染阳性率最高(12.87%),70~89岁年龄组的HPV感染阳性率最低(10.88%),不同年龄组HP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35,P=0.544)。结论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体检的成都地区女性HPV感染情况,建议将高危型HPV感染率最高的HPV52、HPV53、HPV58纳入国内HPV疫苗筛选评估及宫颈癌防治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流式荧光杂交技术 体检人群
原文传递
特应性皮炎Th1/Th2/Th17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蒋有让 刁庆春 +3 位作者 史丙俊 王樱霖 徐可佳 冯林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482-2483,共2页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外周血清Th1/Th2/Th17平衡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探讨AD发病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技术测定47例AD患者(AD组)和40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外周血清Th1/Th2/Th17平衡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探讨AD发病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技术测定47例AD患者(AD组)和40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IL-21、IL-23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分析Th1/Th2/Th17/Treg平衡在AD中变化规律。结果在AD患者血清中,IL-4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IL-17、IL-23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FN-γ/IL-4和IFN-γ/IL-17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IL-17与AD严重程度(SCORAD)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AD病程中Th1/Th2、Th1/Th17降低,Th1/Th2/Th17平衡的漂移可能是AD发病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细胞因子类 TH1细胞 TH2细胞 Th17细胞 流式荧光技术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Th17和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有让 刁庆春 +2 位作者 史丙俊 王樱霖 徐可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Th17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探讨AD发病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技术测定AD患者外周血中的白介素(IL)-10、IL-17、IL-21、IL-23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分析T...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Th17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探讨AD发病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技术测定AD患者外周血中的白介素(IL)-10、IL-17、IL-21、IL-23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分析Th17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在AD中的变化规律。结果:在AD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IL-17和IL-23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IL-21和TGF-β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TGF-β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L-17水平与欧洲AD评分标准(SCORAD)的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IL-10、IL-21、IL-23和TGF-β与SCORAD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IL-17与AD严重程度显著正相关,在AD病程中IL-17/TGF-β比值升高,推测Th17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失衡可能是AD发病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细胞因子 TH17 TREG 流式荧光技术
下载PDF
上海地区多个肿瘤标志物正常参考值的初步确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鼎 陆云 刘兴党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4年第5期593-595,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初步建立上海地区健康人群多个肿瘤标志物的参考区间,可为临床应用肿瘤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样本共计604例,采用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初步建立上海地区健康人群多个肿瘤标志物的参考区间,可为临床应用肿瘤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样本共计604例,采用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9-9(CA19-9)、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浓度值,对浓度值做统计分析。结果 AFP参考值:男性<10.32ng/mL,女性<8.12ng/mL;CA125参考值:<27.02U/mL;CEA参考值:男性<4.3ng/mL,女性<3.74ng/mL;NSE参考值:女性青年组(<45岁)<11.64ng/mL,女性中老年组(≥45岁)<15.20ng/mL,男性青年组(<45岁)<18.47ng/mL,男性中老年组(45岁)<20.04ng/mL;CA199参考值:<20.73U/mL;tPSA参考值:<1.48ng/mL。结论已经初步建立上海地区各个肿瘤标志物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荧光技术 肿瘤标志物 参考区间
下载PDF
惠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中HPV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育英 朱少美 +2 位作者 刘集鸿 周潇 张丽科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46-150,共5页
目的筛查广东省惠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分析其型别特征、年龄分布特点及宫颈病变程度。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6月共702例广东省惠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Luminex 200的流式荧光技术检... 目的筛查广东省惠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分析其型别特征、年龄分布特点及宫颈病变程度。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6月共702例广东省惠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Luminex 200的流式荧光技术检测27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包括高危型别(17种):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26、53和82,低危亚型(10种):6、11、40、42、43、44、55、61、81和83。同时对HPV分型阳性的标本行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分析HPV流行率、感染型别、年龄分布及宫颈病变程度。结果 702例女性体检人群中HPV感染者人数为101例,感染率为14.4%。HPV单一感染型占82.2%(83例/101例),以高危亚型为主(83.1%,69例/83例),前3位感染亚型分别是52型(24.1%,20例/83例)、16型(10.8%,9例/83例)、58型(10.8%,9例/83例)。多重亚型感染占17.8%(18例/101例)。≤30岁、31~40岁、41~50岁、>50岁年龄组感染率分别为18.7%、14.4%、14.0%和11.7%,各年龄层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92例HPV分型阳性患者同时进行了TCT检测,25%人群宫颈有炎症细胞或出血,10.9%人群出现了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除高级别上皮内病变(ASC-H)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结论广东省惠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中HPV感染主要以52型、16型、58型为主,且为单一感染,其中部分HPV感染体检人群宫颈已经出现了病变。流式荧光技术可以精确分出27种最见的HPV亚型,对HPV的筛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 流式荧光技术 女性体检人群 基因亚型
下载PDF
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汉逊酵母菌表达)免疫小鼠后不同细胞免疫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忠玉 何鹏 +4 位作者 邱少辉 方鑫 梁争论 李河民 庄辉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免疫测定方法对小鼠免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后细胞免疫应答测定的影响。方法小鼠皮下接种HBsAg,于免疫后4、7、10、14和25d分离脾单个核细胞(MNC),应用酶联斑点法(ELISPOT)测定MNC细胞体外刺激后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免疫测定方法对小鼠免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后细胞免疫应答测定的影响。方法小鼠皮下接种HBsAg,于免疫后4、7、10、14和25d分离脾单个核细胞(MNC),应用酶联斑点法(ELISPOT)测定MNC细胞体外刺激后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FN-γ斑点形成细胞计数(SFC),其中刺激物选择多肽和HBsAg;流式荧光检测技术(Luminex)测定MNC体外经HBsAg刺激后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FN-γ、IL-4、IL-5和IL-10含量;小鼠血清检测抗-HBs。结果小鼠接种HBsAg后,应用ELISPOT法测定,7d和14d小鼠IFN-γ阳转率分别为60%和80%;而应用Luminex方法测定,7d和14d小鼠IFN-γ阳转率均为80%;IL-4、IL-5、IL-10阳转率分别为60%,80%;100%,100%;80%,100%;25d时,IFN-γ与14d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5,14d=0.030,<0.05),而IL-5、IL-10和IL-4与14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水平随时间而呈上升趋势。结论Elispot和Luminex法测定小鼠IFN-γ应答符合率高,小鼠接种单针HBsAg后细胞免疫应答高峰为免疫后7~14d。25d时IFN-γ分泌水平随抗-HBs抗体水平升高而下降,而IL-4、IL-5、IL-10分泌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酶联免疫斑点法 流式荧光检测技术 单个核细胞 斑点形成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