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代宁波港和舟山有无万人舰队往返台湾岛航程问题——以考析《隋代陈稜、朱宽赴流求国航程研究》为主 被引量:1
1
作者 施存龙 《中国港口》 2017年第A02期48-57,共10页
关于隋炀帝五、六年时派出万人规模海军去流求国的航程,后代中外学者有不同解释。2011年福建一位学者推出一种新解释,主张派出的军人是由浙中、浙北、浙东共同的兵员组成,启航港为今宁波港前身句(gōu)章港,经过舟山北部海域然后南下,... 关于隋炀帝五、六年时派出万人规模海军去流求国的航程,后代中外学者有不同解释。2011年福建一位学者推出一种新解释,主张派出的军人是由浙中、浙北、浙东共同的兵员组成,启航港为今宁波港前身句(gōu)章港,经过舟山北部海域然后南下,在闽南东山岛港中转出国,航抵的流求国乃是今台湾的北部。笔者经数年断续研究,对其兵源地、出海启航港、途经地、到达地、返回地等五大环节逐一考辨,论定其说不成立,航程不存在。但本文开头采取从隋以前宁波是否已与台湾通航问题讨论切入,否定了前人著述中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代 陈稜 宁波港 句章港 岱山岛 流求国 台湾 琉球
原文传递
流求王欢斯渴剌兜:台湾历史上的“印度化时代”
2
作者 鲁西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128,共9页
6世纪后期至7世纪初,统治台湾岛(或其部分地区)的流求王族很可能来自扶南,其王姓欢斯,即扶南王姓"混";他们"移植"了扶南旧都毗耶陀补罗(Vydhapura)、特牧城(dmk或dalmk)之名,将王都称为"波罗檀",... 6世纪后期至7世纪初,统治台湾岛(或其部分地区)的流求王族很可能来自扶南,其王姓欢斯,即扶南王姓"混";他们"移植"了扶南旧都毗耶陀补罗(Vydhapura)、特牧城(dmk或dalmk)之名,将王都称为"波罗檀",小王所居称为"低没檀";他们信奉湿婆教,并崇拜其扶南始祖"混填"。其时的流求国,有两种人群和文化因素:一种是来自扶南、居于统治地位的王族,他们"深目长鼻,颇类于胡",其表现出来的印度文化特征仅是一种上层社会的文化,影响范围较小;另一种是土著的"夷洲"人群,"人形短小",其文化代表了台湾本土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根基。因此,扶南裔流求王族统治下的流求文化可界定为"印度—夷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流求国 扶南 印度化 隋代
下载PDF
论唐宋流求与台湾北部的十三行文化
3
作者 徐晓望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2,112,共8页
新发现在北宋李复的书信中有一条有关流求国的记载,信中记载北宋的流求国对待华人很客气,设馆招待。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可以判定古流求国应在台湾岛的北部,他们是台湾北部十三行文化的主人,在隋唐宋三代都与闽中有联系。唐宋福建古籍中... 新发现在北宋李复的书信中有一条有关流求国的记载,信中记载北宋的流求国对待华人很客气,设馆招待。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可以判定古流求国应在台湾岛的北部,他们是台湾北部十三行文化的主人,在隋唐宋三代都与闽中有联系。唐宋福建古籍中保留着一些有关古国流求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古流求国肯定是在台湾而不是在冲绳群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流求国 十三行文化
下载PDF
鞠德源著《钓鱼岛正名》举正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海麟 《海交史研究》 2013年第1期1-13,共13页
位于东中国海大陆架上的钓鱼岛列屿,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文献、地理和地质构造、以及国际法的角度来评判,其领土权皆属中国。正因如此,本文着重强调,研究钓鱼岛问题应以可靠的史料为依据,论证钓鱼岛主权... 位于东中国海大陆架上的钓鱼岛列屿,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文献、地理和地质构造、以及国际法的角度来评判,其领土权皆属中国。正因如此,本文着重强调,研究钓鱼岛问题应以可靠的史料为依据,论证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尤其应以适合国际法的史料为依据。否则只会徒增纷扰,使钓鱼岛问题研究更加复杂化;甚至授人予柄,效果适得其反。史家陈寅恪的"考据三法",对我们研究边疆史地、特别是钓鱼岛问题亟具指导意义。尊重前人学术成果,引述他人著作必须注明出处,这是起码的学术规范;以杂撮他人著述为能事,自欺欺人,最终必然害己误人,学术界应引以为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流求国 钓鱼岛 薛坡兰 福建往琉球针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