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中期篆刻家钩沉与“前流派篆刻”概念的构建——以李东阳、乔宇、徐霖为中心的印史思索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琪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6-161,共6页
明代首辅李东阳精于篆书,但印史未曾留名。他有多首诗作论及治印,并自述篆刻石章经历,可为篆刻史补阙。其传世用印风格统一,也与他的篆书侔合,通过其自用印"七十一峰深处"与文彭传世代表作"七十二峰深处"的比勘,更... 明代首辅李东阳精于篆书,但印史未曾留名。他有多首诗作论及治印,并自述篆刻石章经历,可为篆刻史补阙。其传世用印风格统一,也与他的篆书侔合,通过其自用印"七十一峰深处"与文彭传世代表作"七十二峰深处"的比勘,更可窥见其印风对文彭的深刻影响。以李东阳为中心,可以进一步勾勒出其学生乔宇,以及徐霖等文彭之前的篆刻家群体,进而提出"前流派篆刻"这一新印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篆刻 流派篆刻 李东阳 乔宇 徐霖 文彭
原文传递
民办高校书法学专业《流派篆刻临摹》课程教学研究
2
作者 左艺达 《明日风尚》 2019年第15期64-65,共2页
许多民办高校书法学专业都开设《流派篆刻临摹》课程,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受诸多因素制约,如课堂教学内容、师资条件等。基于此,以民办高校书法学专业《流派篆刻临摹》课程教学实践为视角,从多方位深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民办高校教... 许多民办高校书法学专业都开设《流派篆刻临摹》课程,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受诸多因素制约,如课堂教学内容、师资条件等。基于此,以民办高校书法学专业《流派篆刻临摹》课程教学实践为视角,从多方位深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民办高校教学实际,明确教学计划,强化教学重点,规范考核制度,使《流派篆刻临摹》课程的教学更加专业、深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书法学 流派篆刻临摹 教学研究
原文传递
篆刻史探源溯流的最新力作——评朱琪《小道可观:中国文人篆刻》
3
作者 孔品屏 《中国美术》 2023年第3期117-118,共2页
朱琪是当下篆刻研究领域中成果斐然、活跃度极高的青年学者。《小道可观:中国文人篆刻》是他的第七本书。该书由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孙慰祖作序,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题签。全书洋洋洒洒46万字,极具研究价值。“中国文人篆刻... 朱琪是当下篆刻研究领域中成果斐然、活跃度极高的青年学者。《小道可观:中国文人篆刻》是他的第七本书。该书由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孙慰祖作序,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题签。全书洋洋洒洒46万字,极具研究价值。“中国文人篆刻”这一概念的提出与被认同其实离现在并不久远。1980年出版的方去疾《明清篆刻流派印谱》一书流布极广、影响深远。因此,今人论及篆刻时多以“流派印”或“明清流派印”来指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篆刻 方去疾 篆刻流派 上海博物馆 探源溯流 青年学者 活跃度 孙慰祖
下载PDF
从周亮工《印人传》见明清篆刻流派的嬗变
4
作者 李露媛 《河北画报》 2022年第2期88-90,共3页
本文主要通过周亮工《印人传》来探究明清篆刻流派的嬗变。笔者将通过两个章节从内、外两个视角追踪篆刻流派的嬗变过程和原由,第一章自印章艺术本身视角出发,根据《印人传》所及各大流派及其相关印人来分析明清文人篆刻家从“摹古”到... 本文主要通过周亮工《印人传》来探究明清篆刻流派的嬗变。笔者将通过两个章节从内、外两个视角追踪篆刻流派的嬗变过程和原由,第一章自印章艺术本身视角出发,根据《印人传》所及各大流派及其相关印人来分析明清文人篆刻家从“摹古”到追求“己意”的演变过程,而后对“摹古”和“己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从而得出印章要想有“己意”首先要建立在“摹古”之上的结论。第二章则以划分篆刻流派的依据作为线索,结合周亮工所言,即以“风格类型”来划分流派之说,探讨篆刻流派划分依据从“地域”到“印章风格”的转变及其深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亮工 印人传 篆刻流派 嬗变
下载PDF
明清篆刻书体章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章舜 《艺苑》 2012年第4期105-106,共2页
文章从篆刻使用的书体、笔意,到印章拿法的疏密、虚实、挪让、呼应等方面来阐述明清篆刻艺术美感,并结合工艺美术专业课堂实际,运用举例、分析、演示、展示篆刻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明清书体 流派篆刻 印从书出 章法练习
下载PDF
岭南人文图说之一九五 清代中后期岭南印人篆刻材料的运用及其印学思想(上)
6
作者 邝以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F0003-F0004,共2页
在清代中后期的岭南篆刻发展脉络中,以谢景卿、黎简、尹右、陈澧为代表的篆刻流派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支。得益于粤中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和金石器物的丰厚积累,他们追根溯源,以秦汉印、元朱文印为宗尚,开创了以古茂浑雅、光洁静穆为... 在清代中后期的岭南篆刻发展脉络中,以谢景卿、黎简、尹右、陈澧为代表的篆刻流派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支。得益于粤中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和金石器物的丰厚积累,他们追根溯源,以秦汉印、元朱文印为宗尚,开创了以古茂浑雅、光洁静穆为美学特征的本土印风,历久不衰,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然而,对于这个“玉、铜、瓷、石之属,着手便成妙品”的印人群体,其篆刻材料及其铸铜印技的研究至今阙如。笔者不揣谫陋,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流派 元朱文 岭南篆刻 印风 美学特征 印人 清代中后期
下载PDF
方寸之间天地宽 华笃安与流派印章
7
作者 郑重 《大美术》 2007年第9期87-89,共3页
"从十六世纪的明代开始,印章艺术又和文人书画相结合,乃至成为作品的构成部分,于是就出现了明清两代五百年间具有革新精神的文人篆刻艺术,改变了篆印历史的漫长进程。"倘若没有华笃安收藏的流派印章捐献给博物馆,如今的人们... "从十六世纪的明代开始,印章艺术又和文人书画相结合,乃至成为作品的构成部分,于是就出现了明清两代五百年间具有革新精神的文人篆刻艺术,改变了篆印历史的漫长进程。"倘若没有华笃安收藏的流派印章捐献给博物馆,如今的人们也只能凭空想象这段话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新精神 博物馆 篆刻流派 篆刻艺术 孙伯渊 文人书画 收藏家 印章艺术 方寸之间
下载PDF
晚明篆刻流派与社会思潮关联研究
8
作者 李记坤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23年第8期48-51,共4页
晚明篆刻艺术是继秦汉印后篆刻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期,无论是印人数量、印谱的发行,还是篆刻流派的形成,晚明篆刻较前期篆刻艺术的发展都有所扩大,这与晚明时期此起彼伏的社会思潮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从政治的腐败、经济上趋商热潮的出现... 晚明篆刻艺术是继秦汉印后篆刻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期,无论是印人数量、印谱的发行,还是篆刻流派的形成,晚明篆刻较前期篆刻艺术的发展都有所扩大,这与晚明时期此起彼伏的社会思潮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从政治的腐败、经济上趋商热潮的出现、社会思想的转变及其他领域学术思想的影响四方面分析社会思潮与晚明篆刻流派的关联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篆刻流派 社会思潮
原文传递
篆刻流派
9
《中国篆刻(钢笔书法)》 2023年第5期18-20,共3页
“印者,信也”,在方寸之间尽显气象万千。印章最早作为一种凭信的工具和职权的象征,突出了实用功能:随着历代的演变和文人的介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篆刻艺术,兼具了实用性与艺术性。当今,在不同的语境中,我们认识篆刻艺术仍然可以从实用... “印者,信也”,在方寸之间尽显气象万千。印章最早作为一种凭信的工具和职权的象征,突出了实用功能:随着历代的演变和文人的介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篆刻艺术,兼具了实用性与艺术性。当今,在不同的语境中,我们认识篆刻艺术仍然可以从实用功能和艺术审美来分析,一方篆刻作品是一件艺术品,我们关注它的艺术审美,而将篆刻作品铃印在一幅书法、国画作品上,就发挥了印信的功能,同时也为作品增添艺术审美价值。本栏目的开设,一方面梳理历代印章的演变,让广大读者对印章有进一步的了解;一方面分析篆刻作品在书画艺术中的应用,让书画创作者对印章的使用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也欢迎篆刻艺术爱好者发表观点言论,道艺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篆刻作品 书画艺术 篆刻流派 艺术审美价值 实用功能 方寸之间 印章
原文传递
近现代岭南篆刻流派的更迭与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邝以明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8-199,共2页
一近现代无疑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自晚清以降广州一口通商所带来的经济勃兴以及近代民主革命的发韧都为岭南文化艺术带来良好的契机。社会剧变促使了艺术语言形式的深层次变革。在"乘帖学之... 一近现代无疑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自晚清以降广州一口通商所带来的经济勃兴以及近代民主革命的发韧都为岭南文化艺术带来良好的契机。社会剧变促使了艺术语言形式的深层次变革。在"乘帖学之坏"之际,朱次琦、陈澧、潘存、邓承修、李文田等为开碑学先声,后又经康有为、梁启超求思创变,推动碑学的发展,使岭南碑派书法繁荣一时无两,并影响至今。而之于近现代岭南篆刻一门,不仅其艺术本体的实践和理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流派 社会剧变 朱次琦 碑学 岭南文化 近代民主 邓承修 艺术语言 一时无两 李文田
原文传递
浅论中国印章由“实用性”到“艺术性”的功能转变
11
作者 尹艺寰 《今日科苑》 2009年第3期108-108,共1页
印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在历史的岁月中,印章艺术在功能上有了很大的转变。随着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前进,人们对印章的功能需求也逐渐的发生变化,印章由"实用性"到"艺术性"发生了功能上的转变。
关键词 印章 印泥 篆刻 篆刻流派
下载PDF
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馆藏“西泠八家”楹联赏析
12
《中国书画》 2016年第4期67-75,共9页
以"西泠八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为代表的"浙派",是清代最具代表性、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篆刻流派之一。"浙派"以当时江南文化中心、印学之城杭州为基... 以"西泠八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为代表的"浙派",是清代最具代表性、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篆刻流派之一。"浙派"以当时江南文化中心、印学之城杭州为基地,活跃于清代书画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康熙至咸丰的160余年间。清代是继宋代后金石学发展又一高峰,依托金石篆刻的特殊造诣,"八家"于书法则尤擅篆隶,笔墨之间透露出金石之气。"八家"行草倾向清初以来"帖学"之风,追溯"二王",孙过庭、颜真卿、褚遂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流派 赵之琛 西泠 博物馆馆藏 孙过庭 奚冈 陈豫 遂良 丁敬 二王
下载PDF
明清篆刻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13
作者 辛尘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9-54,共6页
以往对篆刻史的认识,多以文彭(一四九八—一五七三)为起始,至今不过五百年.而在文彭所处的明代中后期,其他艺术门类早已进入了鼎盛期乃至集大成期.尽管篆刻艺术实际发生的时间还可以提前三四百年,即以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为起始... 以往对篆刻史的认识,多以文彭(一四九八—一五七三)为起始,至今不过五百年.而在文彭所处的明代中后期,其他艺术门类早已进入了鼎盛期乃至集大成期.尽管篆刻艺术实际发生的时间还可以提前三四百年,即以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为起始,甚至提早到九百年前的米芾(一○五一—一 一○七)时代,但由于宋元时期篆刻资料稀缺,且篆刻大发展毕竟是文彭之后的事,所以,相对于中国传统书画乐舞等艺术门类,篆刻作为艺术的发生发展具有显著的后起性.篆刻艺术自古代实用印章中脱胎而来,从文人士大夫的雅好逐步发展成一个艺术门类,并在现当代获得了空前繁荣.我们研究明清篆刻史的目的,是试图通过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考察,获取对当今篆刻艺术进一步发展的种种启示.立足于此,本文将侧重于对明清篆刻艺术发展之历史现象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流派 篆刻 集古印谱 鉴藏印 印外求印 吾丘衍
原文传递
西泠八家的篆刻艺术成因及其影响
14
作者 诸葛慧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9-104,共6页
在三面云山,中涵碧水,水天相映的西湖一隅,有一处名为'西泠'的所在。这里山水华滋、古渡画桥、繁花烟柳,历来是文人吟咏流连之地。逐渐地'西泠'也成为西湖、杭州的别称之一。在清代乾隆年间,杭州城里有一个名为丁敬的布... 在三面云山,中涵碧水,水天相映的西湖一隅,有一处名为'西泠'的所在。这里山水华滋、古渡画桥、繁花烟柳,历来是文人吟咏流连之地。逐渐地'西泠'也成为西湖、杭州的别称之一。在清代乾隆年间,杭州城里有一个名为丁敬的布衣,因为博学善思,积淀深厚,精于篆刻,勇于探索,他突破原有的陈式藩篱,开创了一个新的篆刻流派,成为了享誉印坛的浙派领袖。在其后的一百多年里,又陆续涌现出七位代表浙派篆刻的名家:蒋仁、黄易、奚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泠 丁敬身 篆刻流派
原文传递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15
作者 杨勇 《艺术品》 2018年第5期62-67,共6页
五、汪关开创的"娄东派" 明代中后期印坛,何震、苏宣等人的作品大都追求斑驳的效果,而汪关直追秦汉印的原本,开创了一种不同于何震的工整典雅的新格局。其篆法严谨,刀法坚实挺拔,章法工稳停匀而富有变化,形成了典雅秀逸的印风,人称... 五、汪关开创的"娄东派" 明代中后期印坛,何震、苏宣等人的作品大都追求斑驳的效果,而汪关直追秦汉印的原本,开创了一种不同于何震的工整典雅的新格局。其篆法严谨,刀法坚实挺拔,章法工稳停匀而富有变化,形成了典雅秀逸的印风,人称"娄东派"。汪关主要取法工稳精美一路的汉铜印和玉印,其擅使冲刀,刀法稳实,章法一丝不苟,开创了光洁匀整的印风,得到了名流的激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流派 篆刻艺术
原文传递
开宗立派 书印兼长——邓石如的书法篆刻艺术
16
作者 谷乐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05年第10期10-11,共2页
邓石如是我国清代的大书法家。他是安徽怀宁人,生于1739年(一说1743年),卒于1805年。邓石如的书法不止一次地被人称为“国朝第一”,意思即清朝第一。他的成就主要在篆书、隶书,另外他还是一位大篆刻家,印章也很有特色。
关键词 邓石如 书法篆刻 开宗立派 行草书 篆刻流派 怀宁 张迁碑 临习 金石书画 皖派
原文传递
从边款中看黄牧甫的交游、生活及印学思想
17
作者 曹与兰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23年第9期52-55,共4页
黄牧甫(1849—1908),安徽县人,原名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后以字行。晚年别署山人、倦叟、倦游窠主。其父博雅能义,著存《竹瑞堂集》。黄士陵篆刻创作对后世篆刻的影响,可与吴昌硕相比肩。其开创的篆刻流派,世称“黔山派”。黄士... 黄牧甫(1849—1908),安徽县人,原名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后以字行。晚年别署山人、倦叟、倦游窠主。其父博雅能义,著存《竹瑞堂集》。黄士陵篆刻创作对后世篆刻的影响,可与吴昌硕相比肩。其开创的篆刻流派,世称“黔山派”。黄士陵的篆刻秀劲、含蓄、深沉,且耐人寻味。刀法上,他大巧若拙、归真返朴,备锐劲之势;篆法取金文并以极平实恬淡的气格出之;章法则着意于印面空间的有机切割。黄士陵的篆刻活动主要在南方,故当时湖广一带受他影响的篆刻家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牧甫 吴昌硕 篆法 篆刻流派 边款 以字行
原文传递
“安丘印派”新气象
18
作者 张志成 《支部生活(山东)》 2023年第9期60-60,共1页
明末清初,以文彭、何震为代表的篆刻流派受到文人雅士推崇,山东潍坊安丘印派即在这一时期孕育形成。后经安丘印派创始人张贞大力倡导开拓和子孙共同献力,这一印派逐渐崛起、发展。
关键词 印派 文彭 篆刻流派 文人雅士 孕育形成 新气象 安丘 山东潍坊
原文传递
卷首语
19
《书法》 2023年第12期49-49,共1页
自元季吾衍、赵孟开创文人治印的风气以来,历经明清两代数百年,篆刻艺术的发展始终以流派的兴衰与更迭为重要标志。这些篆刻流派的形成,或以地域划分,或因时代变迁,或为师承差异,均通过一定的审美倾向和形式特征表现为他们的流派风格。... 自元季吾衍、赵孟开创文人治印的风气以来,历经明清两代数百年,篆刻艺术的发展始终以流派的兴衰与更迭为重要标志。这些篆刻流派的形成,或以地域划分,或因时代变迁,或为师承差异,均通过一定的审美倾向和形式特征表现为他们的流派风格。而这种风格特征又会反作用于这一流派群体,推动着篆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篆刻流派 赵孟 地域划分 流派风格 卷首语 审美倾向 时代变迁
原文传递
丁敬与西冷印派
20
作者 孟洋 《老年世界》 2023年第12期63-64,共2页
上一章中讲到,浙派和徽派并称为清代两大篆刻流派。实际上,浙派比徽派晚约二百年,但浙派印人阵容强大,风格特征也十分鲜明。一般认为,丁敬是浙派的开创者,从丁敬到后来的钱松,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近两个世纪。丁敬(1695—1765),字敬身... 上一章中讲到,浙派和徽派并称为清代两大篆刻流派。实际上,浙派比徽派晚约二百年,但浙派印人阵容强大,风格特征也十分鲜明。一般认为,丁敬是浙派的开创者,从丁敬到后来的钱松,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近两个世纪。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龙泓山人、研林,晚年号钝丁,浙江钱塘(杭州)人。他喜好金石碑版,精鉴别,富收藏,常往来于扬州、杭州等地,曾偕众搜访石刻,著有《武林金石录》《砚林诗集》《砚林印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敬 碑版 篆刻流派 浙派 徽派 砚林 风格特征 开创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