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传播潜力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许汴利 张玉林 +4 位作者 崔兆麟 常江 赵庆法 黄倩 蔺西萌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65-168,共4页
河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在8县(市)设定了8个监测点,在不再采取任何有组织的病原防治措施的条件下,对丝虫病进行了纵向流行病学监测,在1988~1995年连续8年的监测中,10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于6年内陆续转阴,无新发... 河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在8县(市)设定了8个监测点,在不再采取任何有组织的病原防治措施的条件下,对丝虫病进行了纵向流行病学监测,在1988~1995年连续8年的监测中,10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于6年内陆续转阴,无新发微丝蚴血症,1993~1995年人群微丝蚴率为0。蚊媒幼丝虫自然感染率保持在极低值(0.01%~0),8年共检出15只阳性蚊,检出幼丝虫18条,均为Ⅰ~Ⅱ期幼虫。在蚊种构成上各监测点优势蚊种仍以淡色库蚊为主,其次为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嗜人按蚊很少。露宿人群蚊媒叮人率波动较大,为7.20只~360.60只/人·夜;帐内人群蚊媒叮人率一般在1只/人·夜左右。经产蚊比率为27.27%~88.10%。测算每人传播季节受感染性蚊媒叮咬的次数为0,结果显示在河南流行区内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同时也与国内报道的当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可于3~5年内陆续转阴的结论相一致。因此,可以推论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只要经历一定的时间,丝虫病可望达到自然消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 流笔病学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