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收录

共找到75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P实现的G.728编码语音码流能量估计算法
1
作者 王怿 姚天任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3年第3期33-36,共4页
本文基于DSP芯片TMS320C6201提出了通过对简化G.728建议解码过程实现低复杂度的语音能量估算的算法。并成功地在TMS320C6201上进行了优化实现。
关键词 G.728 TMS320C6201 优化 DSP 编码 语音码流能量估计算法 解码 语音信号处理
下载PDF
基于二次流能量法的最小阻力船型研究
2
作者 张宝吉 《上海造船》 2010年第2期21-24,共4页
船体尾部流场速度场的横向和垂向分量是导致粘性阻力增加的根本原因,为了获得最小总阻力船型,以船体尾部区域为优化设计对象,以YZ方向的二次流能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样条函数的参数为设计变量,在保证排水量为基本约束条件下,根据实际情... 船体尾部流场速度场的横向和垂向分量是导致粘性阻力增加的根本原因,为了获得最小总阻力船型,以船体尾部区域为优化设计对象,以YZ方向的二次流能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样条函数的参数为设计变量,在保证排水量为基本约束条件下,根据实际情况附加其它约束条件来控制尾部形状的变化,采用非线性规划法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集装箱船的优化算例,证实了采用该方法进行船型阻力优化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流能量 Hess-Smith法 Rankine源法 非线性规划法
下载PDF
黑洞吸积率与喷流能量相关性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旭 张雄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1期24-30,共7页
喷流的形成与黑洞吸积向来密不可分。分析黑洞吸积率与其喷流能量的相关性对研究黑洞内部结构以及喷流形成的具体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文献资料中收集了24个数据源,这些源包含了13个射电选BLLac天体(RBL)和11个平谱射电类星体(FSRQs)... 喷流的形成与黑洞吸积向来密不可分。分析黑洞吸积率与其喷流能量的相关性对研究黑洞内部结构以及喷流形成的具体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文献资料中收集了24个数据源,这些源包含了13个射电选BLLac天体(RBL)和11个平谱射电类星体(FSRQs)。通过样本数据研究黑洞吸积率与喷流能量以及γ射线流量密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24个活动类星体的吸积率与喷流能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与Allen等得出的结论相同;(2)射电选BLLac天体与平谱射电类星体的喷流能量分布存在一定差异;(3)射电选BLLac天体的吸积率与γ射线流量密度相关性并不明显,但平谱射电类星体的吸积率与γ射线流量密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喷流能量不仅与黑洞质量有关,同时也很可能与黑洞的吸积存在关系。黑洞喷流的形成很可能是黑洞质量与吸积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研究结果与其他方法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积率 流能量 相关性
下载PDF
黑洞自旋与喷流能量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旭 张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11,共6页
从文献资料中收集了33个Blazar源的相关数据,通过样本数据研究黑洞自旋能量与喷流能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33个Blazar的黑洞自旋与喷流能量存在相关性,尤其在爱丁顿磁场条件下(B=BEDD),黑洞自旋与喷流能量的相关性最为明显;(2)33... 从文献资料中收集了33个Blazar源的相关数据,通过样本数据研究黑洞自旋能量与喷流能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33个Blazar的黑洞自旋与喷流能量存在相关性,尤其在爱丁顿磁场条件下(B=BEDD),黑洞自旋与喷流能量的相关性最为明显;(2)33个Blazar的黑洞自旋能量与喷流能量同样存在相关性,并且其数据分布与自旋能量的关系公式存在差异;(3)得到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喷流能量很可能来源于黑洞的自旋能量.这些研究结果与其他方法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爱丁顿磁场自旋 自旋能量 流能量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光流能量的人体异常行为检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罗超宇 李小曼 李浩 《计算机与网络》 2014年第21期71-73,共3页
研究并比较了当前常用的3种异常行为检测算法,分析了的各算法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当前光流能量用于异常行为检测技术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光流能量的人体异常行为检测算法。采用Lucas-Kanade算法计算区域光流特征,实现对视频中... 研究并比较了当前常用的3种异常行为检测算法,分析了的各算法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当前光流能量用于异常行为检测技术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光流能量的人体异常行为检测算法。采用Lucas-Kanade算法计算区域光流特征,实现对视频中打斗等剧烈异常行为的检测。仿真实验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较低的误检率,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能量 区域光 Lucas-Kanade 打斗 误检率 异常行为
下载PDF
远场涡流能量流的似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美娟 赵阳 +1 位作者 施大宁 曲民兴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70-374,共5页
应用电磁场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远场涡流中能量流的变化规律,并重点讨论了似稳态激励和瞬态激励两种情况下的扩散能量流的似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能流分界线可以形象地表示能量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规律;能量变化与源... 应用电磁场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远场涡流中能量流的变化规律,并重点讨论了似稳态激励和瞬态激励两种情况下的扩散能量流的似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能流分界线可以形象地表示能量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规律;能量变化与源的变化之间有一个时间滞后,呈现了似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涡 似波现象 能量 管道检测 无损检测
下载PDF
耀变体亮温度与黑洞喷流能量的相关性讨论
7
作者 晏培琳 张皓晶 +1 位作者 马凯旋 陆林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1年第2期153-161,共9页
耀变体(Blazars)的亮温度与黑洞喷流能量和吸积率有重要关系。搜集了53个耀变体源样本,包括22个蝎虎天体(BL Lacs)和31个平谱射电类星体(Flat Spectrum Radio Quasars,FSRQs),研究了耀变体亮温度与黑洞喷流能量的分布,并对子类中亮温度... 耀变体(Blazars)的亮温度与黑洞喷流能量和吸积率有重要关系。搜集了53个耀变体源样本,包括22个蝎虎天体(BL Lacs)和31个平谱射电类星体(Flat Spectrum Radio Quasars,FSRQs),研究了耀变体亮温度与黑洞喷流能量的分布,并对子类中亮温度与黑洞喷流能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蝎虎天体与平谱射电类星体的亮温度与黑洞喷流能量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蝎虎天体与平谱射电类星体的内禀性质有关,也可能与其有无发射线及发射线的强弱有关;(2)蝎虎天体的亮温度与黑洞喷流能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亮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描述蝎虎天体的黑洞喷流能量,亮温度大的蝎虎天体喷流携带的能量也较大;(3)平谱射电类星体的亮温度与黑洞喷流能量之间有弱相关性,平谱射电类星体的亮温度不能清楚地描述黑洞喷流能量,黑洞喷流能量受亮温度影响较小,平谱射电类星体的黑洞喷流能量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4)耀变体的亮温度与黑洞吸积率之间有弱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变体 亮温度 黑洞 流能量 黑洞吸积率
下载PDF
计及状态量平均超限比的综合能源系统动态能量流双层优化
8
作者 程前 张雪霞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综合能源系统(IES)的最优动态能量流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运行成本。针对IES能量流优化过程中状态量的越限现象,引入状态量平均超限比,统一刻画状态变量的超限程度,并建立计及状态量平均超限比的电-气-热IES多目标动态时序能量流模型... 综合能源系统(IES)的最优动态能量流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运行成本。针对IES能量流优化过程中状态量的越限现象,引入状态量平均超限比,统一刻画状态变量的超限程度,并建立计及状态量平均超限比的电-气-热IES多目标动态时序能量流模型,以解决状态量超限惩罚代价系数选取不当所导致的优化结果偏离可行最优解的问题。为了防止蜜獾算法(HBA)对能量流的优化陷入局部极小值,建立一种基于多目标差分进化(MODE)算法的双层动态能量流优化模型,上层稳态能量流模型以IES运行成本和状态量平均超限比为优化目标,采用MODE算法求解全局空间内的Pareto非支配解集;下层动态能量流模型以IES运行成本和状态量平均超限惩罚成本的加权和为优化目标,基于Pareto解集生成HBA的初始种群决策量,通过HBA加快求解IES全局最优动态能量流的速度。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状态量平均超限比 动态能量 双层优化模型 蜜獾算法 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
下载PDF
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方法
9
作者 姜涛 叶楠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0-128,共9页
准确定位强迫振荡源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强迫振荡模式的可观性和振荡时变特征,传统方法难以从多通道量测信息中有效提取振荡分量,从而降低了基于耗散能量流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 准确定位强迫振荡源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强迫振荡模式的可观性和振荡时变特征,传统方法难以从多通道量测信息中有效提取振荡分量,从而降低了基于耗散能量流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耗散能量流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时-频域定位方法。首先,根据节点各量测通道间信息相关性,利用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节点多通道量测信息,构建节点统一时-频系数矩阵;然后,根据强迫振荡分量的能量特性,利用时-频域能量筛选并同步提取时-频系数矩阵中的时-频域强迫振荡分量;进一步,根据测量信息的时-频域特性,在传统时域强迫振荡耗散能量流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计算模型,并根据系统强迫振荡期间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能量特性定位强迫振荡源;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WECC 179节点测试系统、WECC 240节点测试系统的仿真振荡场景以及美国New England的实际振荡事件,所得结果表明所提时-频域定位方法可快速、精准定位强迫振荡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强迫振荡 振荡源定位 耗散能量 耗散能量 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考虑煤气调度的钢铁园区能量流-物质流协同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谷鹏飞 孙宏斌 +4 位作者 薛屹洵 常馨月 韩肖清 郭庆来 杜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40,共9页
为促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一种钢铁园区能量流-物质流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充分挖掘生产系统与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潜力。通过分析园区高炉、转炉、电炉工序的时序特性与物料关系,建立面向生产系统的物质流模型。考虑各生产工序的能耗... 为促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一种钢铁园区能量流-物质流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充分挖掘生产系统与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潜力。通过分析园区高炉、转炉、电炉工序的时序特性与物料关系,建立面向生产系统的物质流模型。考虑各生产工序的能耗特性和煤气产耗情况,建立计及煤气调度的能量流-物质流耦合模型。基于上述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化和最低碳排为目标,对钢铁园区能量流-物质流进行协同优化调度,得到高炉、转炉、电炉生产设备的最优生产策略以及电力、煤气、焦炭能源的最佳调度结果。以山西某钢铁园区为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满足钢铁园区生产计划要求的前提下,所提方法通过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协同调控可使钢铁园区的日碳排放量降低9.56%,系统总成本降低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园区 能量-物质 煤气调度 协同优化 节能减排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分析的新能源地下铲运机能耗优化研究
11
作者 李松阳 战凯 +4 位作者 隋长江 汪彦青 郭鑫 苑昆 陈圣杰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2期161-169,共9页
能量流分析是一种分析车辆能量消耗的重要手段,是车辆能耗优化的基础。新能源电池地下铲运机是新型地下矿用设备,对其能量流动与各部件能耗效率研究较少。探究其井下作业的能量损耗是延长其续航时间的研究重点。首次将能量流分析方法应... 能量流分析是一种分析车辆能量消耗的重要手段,是车辆能耗优化的基础。新能源电池地下铲运机是新型地下矿用设备,对其能量流动与各部件能耗效率研究较少。探究其井下作业的能量损耗是延长其续航时间的研究重点。首次将能量流分析方法应用于新能源铲运机的能耗分析,建立了能量流模型,根据电池温度与铲运机工况设计试验分组并进行工况测试,采集测试数据并基于能量流分析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铲运机较大的能量损失集中于牵引系统与电池系统。其中驾驶员不适应电驱动操作造成的无效操作与牵引系统控制策略不完善,是导致牵引系统的高能耗的主要因素;电池系统快速充电造成的积温会影响铲运机的能量分配,降低其续航时间。通过对牵引系统与电池系统的优化,实现了新能源铲运机的能耗降低13%。研究结果表明,对新能源铲运机进行能量流分析能够直观了解其能量流动与能耗情况,有助于发现高能耗问题并提出优化方向,从而降低能耗,改善能量利用效率,延长续航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车辆 地下铲运机 能量分析 能量损耗 磷酸铁锂电池 牵引系统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分析的低温能耗研究
12
作者 邹驹 黄炯 +1 位作者 龙金世 卜凯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为研究低温环境下导致电耗恶化的主要因素,文章通过整车能量流分析方法,测试了常温(23℃)和低温(-7℃)环境下中国乘用车行驶工况(CLTC-P)各个部件能量消耗。测试结果表明,低温和常温的主要能耗差异部件为电驱、压缩机、低压风扇、鼓风... 为研究低温环境下导致电耗恶化的主要因素,文章通过整车能量流分析方法,测试了常温(23℃)和低温(-7℃)环境下中国乘用车行驶工况(CLTC-P)各个部件能量消耗。测试结果表明,低温和常温的主要能耗差异部件为电驱、压缩机、低压风扇、鼓风机、水泵等。其中压缩机和电驱消耗增加占比较大,所以重点剖析低温电驱恶化的原因,理论分析电驱低温能耗恶化的原因为低温底盘阻力恶化、低温电驱润滑油粘度增加、电机效率恶化等。为了验证润滑油温对电驱电耗的影响,通过电驱水泵流量控制电驱油温,在不同油温下进行低温CLTC-P工况电耗测试。为了验证低温电驱余热通热泵系统和自加热电驱油温这两个方案的能耗差异,实验过程中同时记录电驱电耗和压缩机电耗以及电驱油温,实验结果表明电驱余热自加热油温总电耗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能耗 电驱能耗 电机余热利用 低温能量
下载PDF
基于能量和频繁模式的数据流预测查询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安龙 唐常杰 +1 位作者 傅彦 廖勇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3-1421,共9页
设计了数据流预测查询的新模型,包括局域流能量预测、能量分布模式挖掘及预测序列的重构和数据流能量的度量方法;设计了融合数据流能量回归与基于频繁模式的小波分解预测新方法,并将新算法推广到强偶合多数据流的预测查询;提出了最近最... 设计了数据流预测查询的新模型,包括局域流能量预测、能量分布模式挖掘及预测序列的重构和数据流能量的度量方法;设计了融合数据流能量回归与基于频繁模式的小波分解预测新方法,并将新算法推广到强偶合多数据流的预测查询;提出了最近最频繁序列模式的新概念,并应用于局域流能量分解;在真实数据上的模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流能量 预测查询 小波分解 频繁模式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方法的纯电动汽车低温续驶里程提升研究
14
作者 王福坚 谢佶宏 +2 位作者 邵杰 蔡家康 唐逵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3期531-543,共13页
以某带热泵系统的微小型纯电动乘用车为对象,开展低温CLTC-P循环工况下的续驶里程测试,通过综合研究测试数据并分解整车能量流,探讨提升续驶里程的潜在方向。基于AMESim平台建立包含热管理系统的整车动力经济性模型,经校准后仿真对比不... 以某带热泵系统的微小型纯电动乘用车为对象,开展低温CLTC-P循环工况下的续驶里程测试,通过综合研究测试数据并分解整车能量流,探讨提升续驶里程的潜在方向。基于AMESim平台建立包含热管理系统的整车动力经济性模型,经校准后仿真对比不同优化方案,制定组合优化方案。试验验证结果显示,组合优化方案可将低温续驶里程提升12.6%,其中热管理系统优化方案的贡献显著优于整车阻力优化方案和控制策略优化方案。为提升纯电动乘用车低温环境下的续驶里程提供参考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车 能量建模 低温续驶里程 热管理系统优化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能量流理论
15
作者 李静正 张佳宝 李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8,共8页
高速公路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行业,构建高速公路自洽清洁能源系统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交通负荷时空随机分布、用户充电决策的不确定性给高速公路电力-交通耦合系统的供需平衡带来挑战。拟基于流体力学与电磁... 高速公路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行业,构建高速公路自洽清洁能源系统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交通负荷时空随机分布、用户充电决策的不确定性给高速公路电力-交通耦合系统的供需平衡带来挑战。拟基于流体力学与电磁场理论提出交通流“电报方程”,描述交通流在时空中的能量传播机理,克服传统分析方法无法反映电动汽车移动性的缺陷。为简化计算,借助电路理论从“场”到“路”的推演方法论,构建交通网络能路模型,并提出路阻、路感、路容等路网元件。高速公路交通能量流理论可为交通能源自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体力学 电磁场理论 交通网络能路模型 交通能量理论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的纯电动车节能降碳技术研究与应用
16
作者 姜宏霞 李丹阳 蒋华梁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文章针对S项目续航不达标问题,设计了其能量流测试方案,通过构建基于能量流理论指导的整车能耗区域分析智能诊断系统,解决了能耗控制研究初期整车能量消耗分布情况难以界定的问题。基于CLTC工况,立足于整车能耗降低、成本管控强化、用... 文章针对S项目续航不达标问题,设计了其能量流测试方案,通过构建基于能量流理论指导的整车能耗区域分析智能诊断系统,解决了能耗控制研究初期整车能量消耗分布情况难以界定的问题。基于CLTC工况,立足于整车能耗降低、成本管控强化、用户体验改善等多个优化目标,构建了用于汽车整车能耗控制的多目标协同仿真平台;建立了电动车能耗评价模型及理论回收算法,首次提出能量回收最佳回收率概念,基于整车风阻重量优化、传动效率提升,对回收策略及加速踏板map进行优化,获取整车最佳回收率;建立适用于企业纯电动及混动汽车降阻提效工具包;建立了一套具有企业特色的节能降耗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流程体系。测试结果表明,该车续航提升40 km以上,电耗降低约0.5 kWh/100 km,并将此工具包应用于其他EV平台,预计节约成本约10亿/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纯电动车 续航 最佳回收率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的混动车型能效优化方法研究
17
作者 林祖庆 张周立 黄轶 《上海汽车》 2024年第10期5-11,共7页
针对混动车型,文章通过对不同混动构型的不同工作模式能量流进行分析,发现其能量从能量源传递到车轮的完整路径可归纳为5种基本形式。首先,基于此建立整车能量流评价标准,以及能量流的能耗理论计算模型;其次,结合不同混动车型WLTC工况C... 针对混动车型,文章通过对不同混动构型的不同工作模式能量流进行分析,发现其能量从能量源传递到车轮的完整路径可归纳为5种基本形式。首先,基于此建立整车能量流评价标准,以及能量流的能耗理论计算模型;其次,结合不同混动车型WLTC工况CS模式能耗试验,完成不同混动车型能效水平对比,并对能耗理论计算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基于串联构型的能量流理论模型完成不同因素对整车综合效率的敏感度分析,给出混动效率提升的关键路径和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混动型 能效优化
下载PDF
重型纯电动商用车能量流分析
18
作者 张坤 李琦 张佑源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4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提高重型纯电动商用车各部件运行效率,降低能量消耗,进行重型商用车瞬态循环,速度分别为80、60、40 km/h等速,4种工况下转毂台架能量流测试试验。结果表明:4种工况下电池包充放电效率为92%~95%,电池包工作稳定且效率较高;微控制器工... 为提高重型纯电动商用车各部件运行效率,降低能量消耗,进行重型商用车瞬态循环,速度分别为80、60、40 km/h等速,4种工况下转毂台架能量流测试试验。结果表明:4种工况下电池包充放电效率为92%~95%,电池包工作稳定且效率较高;微控制器工作效率为94%~98%,电机输出效率为91%~96%,电机能量回收效率约为94.37%,电机运行正常;直流电压转换器转化效率均在85%以上,处于较高水平;油泵在静置状态下的能耗较大,为0.39 kW,其余附件能耗正常。可采用减少油泵压力、优化系统结构、减少油管阻力等措施对油泵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商用车 能量 能耗优化
下载PDF
蓄电池SOC平衡值对汽车能量流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徐红林 方卢耀 +2 位作者 张振栋 周栋 孙晨 《上海汽车》 2024年第5期23-30,共8页
蓄电池SOC平衡值是为了维持整车电平衡,而用软件设定蓄电池SOC阈值,蓄电池SOC平衡值是控制发电机对蓄电池充电以及蓄电池放电的重要条件。对于SOC小于平衡值、SOC等于平衡值和SOC大于平衡值3种不同蓄电池状态的车辆进行WLTC试验,研究蓄... 蓄电池SOC平衡值是为了维持整车电平衡,而用软件设定蓄电池SOC阈值,蓄电池SOC平衡值是控制发电机对蓄电池充电以及蓄电池放电的重要条件。对于SOC小于平衡值、SOC等于平衡值和SOC大于平衡值3种不同蓄电池状态的车辆进行WLTC试验,研究蓄电池SOC平衡值对车辆能量流的影响,特别是对车辆智能启停系统、能量回收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优化蓄电池SOC平衡值以及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峰值电流和电压以及发电机效率等措施,均可进一步优化车辆的能量管理,降低燃油车油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SOC平衡值 能量 能量回收 智能启停系统 控制策略
下载PDF
钢铁企业物质流与能量流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76
20
作者 蔡九菊 王建军 +1 位作者 陆钟武 殷瑞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79-982,共4页
把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系统分解为相互关联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过程两部分.针对其中的物质流动过程,构造从天然铁矿石(或废钢)到钢铁产品生产过程的物质流图,并建立含铁物料流动过程的铁流模型;针对能量流动过程,构造从一次能源到二次... 把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系统分解为相互关联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过程两部分.针对其中的物质流动过程,构造从天然铁矿石(或废钢)到钢铁产品生产过程的物质流图,并建立含铁物料流动过程的铁流模型;针对能量流动过程,构造从一次能源到二次能源产品的生产、转换和使用直至废气排放的能量流图,并建立钢铁企业能量流模型;考虑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相互关联和制约,建立两者的耦合模型.基于模型,讨论了钢铁生产过程中物质流变化、能量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对企业能耗及资源效率、能源效率的影响,指出了提高资源效率、能源效率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能量 物质模型 能量模型 耦合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