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流要素视角下沿海港口城市体系的网络空间联系 被引量:4
1
作者 秦娅风 郭建科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67-1878,共12页
借助GIS、Matlab和Gephi等技术手段,运用不同流要素分析2006年和2016年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体系的网络联系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5个流动要素网络中,城市间的要素联系总量增加且增幅较大,集中分散程度、区域分布特征均发生了显著... 借助GIS、Matlab和Gephi等技术手段,运用不同流要素分析2006年和2016年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体系的网络联系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5个流动要素网络中,城市间的要素联系总量增加且增幅较大,集中分散程度、区域分布特征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港口城市体系的网络空间结构正由“点轴”模式向“网络化”模式转化。(2)不同流要素的枢纽城市具有高度重合性,但网络结构具有明显差异性。物流和客流呈现“组团发展”与“轴-辐”并存的网络特征。资金流和技术流发育出显著的“核心-边缘”和层次性的空间形态。信息流呈现均衡的网络化发展模式。(3)不同流要素刻画出不同层面的港口城市体系,但却有着紧密联系。物流与客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资金流和技术流对物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流对物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港口城市体系由单一流要素转向多元流要素综合发展,港口城市间联系更加多元化,并实现了与外部流要素的互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流要素 城市网络 动空间 港口城市体系
下载PDF
都市郊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流要素影响研究
2
作者 任国平 郑慧开 +1 位作者 尹罡 刘黎明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1-544,共14页
流要素不仅是乡村脆弱性时空分化和重组的重要力量,也愈发成为研究都市城郊乡村重构的重要视角。论文通过构建“敏感性—适应能力”的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序排列多边形面积法、时空探索分析、固定效应空间误差模型等... 流要素不仅是乡村脆弱性时空分化和重组的重要力量,也愈发成为研究都市城郊乡村重构的重要视角。论文通过构建“敏感性—适应能力”的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序排列多边形面积法、时空探索分析、固定效应空间误差模型等方法分析了1998—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184个行政村的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及人口流、资金流、商贸流的流量度和流向度对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青浦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由0.521增长至0.622,脆弱性等级由中低等脆弱提升至中等脆弱;时空格局呈“先增后降波动式”和“东高西低团聚式”的动态特征。(2)青浦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间路径移动相对长度由“中部区域向四周逐渐递减”,脆弱性时间路径移动弯曲度较小且呈现“南北部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脆弱性时空跃迁的流动指数为0.509,空间集聚结构存在相对较高的转移活性。(3)人口流是提升脆弱性的主导因素,其影响系数为0.022,而资金流和商贸流成为降低脆弱性的关键;流要素的流出度对脆弱性的影响总体上高于流入度,人口流出度对脆弱性增长最显著,影响系数为0.018,而资金流入度的降低脆弱性能力最显著,影响系数为-0.009;“敏感性协同—适应能力权衡”是影响青浦区脆弱性的主导模式;流要素对经济敏感性和经济适应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时空演变 流要素 向度 青浦区
原文传递
流乡村视角下浙江省淘宝村发展要素分析
3
作者 张静 张杰 《四川建筑》 2024年第1期6-8,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自党的十九大被明确提出以来,就被作为国家长期的奋斗目标,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经济和网络社会的发展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要素流”的聚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乡村发展,助力“淘宝村”... “乡村振兴”战略自党的十九大被明确提出以来,就被作为国家长期的奋斗目标,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经济和网络社会的发展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要素流”的聚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乡村发展,助力“淘宝村”“网红村”等新型乡村的形成,这些新型乡村及乡村经济形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将浙江的淘宝村作为研究对象,以淘宝村的时空分布、人口流强度为基础数据,综合信息流、物质流视角分析浙江省的淘宝村发展壮大的原因,从流乡村视角,总结浙江省淘宝村的发展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要素 淘宝村 浙江省
下载PDF
多维要素流视角下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4
作者 张扬 李娟 王兴平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随着交通、通讯设施的日益完善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间各类要素流动更为频繁并形成城市网络,促进城市动态“流”数据的分析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新范式。相比单一要素流,多维要素流可以从更加综合的视角刻画城市群内部网络联系,识别城... 随着交通、通讯设施的日益完善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间各类要素流动更为频繁并形成城市网络,促进城市动态“流”数据的分析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新范式。相比单一要素流,多维要素流可以从更加综合的视角刻画城市群内部网络联系,识别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本文通过集成百度迁徙、快递物流线路、百度指数、企业总部—分支、科技论文合作等多元地理流数据建立成渝城市群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及综合流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网络节点特征并结合位序—规模法则评估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利用核密度分析法识别多维要素流动主要廊道,结合优势流和DBSCAN聚类分析成渝城市群空间组团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在多维要素流网络中,各节点层级分化明显,成都市、重庆市是成渝城市群的两大核心,对多维要素流的集聚扩散能力突出,而其他城市普遍发育不足。第二,重庆市—成都市关联区间联系强度最高,成都市、重庆市与14个地级市组成的关联区间次之,14个地级市之间组成的关联区间最低,成渝发展主轴、成德绵乐城市带是要素流动的主要廊道。第三,在优势流约束下,成渝城市群内部形成成都—德阳—眉山、重庆—广安、南充—遂宁、内江—自贡—宜宾—泸州、乐山—雅安共5个空间聚类,其中南充—遂宁、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具备培育都市圈的潜力。结合本文分析结果和现有规划,建议将多维要素流网络中心度相对较高的绵阳、南充、宜宾作为次级中心城市培育,在重点发展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的同时着力培育南充—遂宁、内自宜泸两大都市圈,促进绵阳市、雅安市、乐山市、达州市等圈群空隙城市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强化宜宾—泸州—重庆沿江发展轴,逐步优化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多维要素 社会网络分析 位序—规模 核密度估计 DBSCAN聚类 成渝城市群
下载PDF
多维要素流视角下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特征
5
作者 朱晶晶 谭雪兰 +2 位作者 余航菱 周舟 王卫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分析有助于解析城市发展驱动力,减弱城市极化现象,本研究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多维网络度量模型和隶属度模型测定环长株潭城市群内外部空间网络联系强度,分析其网络特征与作用方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城市群... 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分析有助于解析城市发展驱动力,减弱城市极化现象,本研究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多维网络度量模型和隶属度模型测定环长株潭城市群内外部空间网络联系强度,分析其网络特征与作用方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城市群空间格局与板块效应。结果表明:(1)内外部总体多维要素网络表现相对一致,联系强度以长沙为中心逐渐向外圈降低。(2)在省内要素网络中,长沙市“一城独大”态势明显;在省际网络中,岳阳市在多维要素网络中表现突出,与武汉都市圈联系密切。(3)环长株潭城市群点度中心度内外部网络差异大,整体网络中介水平低,不利于吸引外部要素交流。其内部综合联系空间网络分为4个凝聚子群,外部综合网络仅分为2个凝聚子群。表明环长株潭城市群仍是以内部联系为主,对外连通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联系 要素 空间网络结构 环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思苗 梁育民 《新经济》 2023年第4期46-58,共13页
货物、人员、资金和信息等关键要素自由、高效流通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关键要素加速流动的过程中,粤港澳三地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科技创新合作更加深入、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更加广泛,持续推... 货物、人员、资金和信息等关键要素自由、高效流通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关键要素加速流动的过程中,粤港澳三地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科技创新合作更加深入、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更加广泛,持续推进湾区一体化进程。本文从价值创造效应、效率提升效应和协作整合效应三个方面阐释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关键要素流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的发展状况和演变规律,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制度互认互通、激发湾区活力,提高现有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以及加强信息技术革新等促进湾区要素流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要素 自由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流空间”视角下西北地区城市群内部网络空间结构及其驱动机制
7
作者 郭倩倩 张志斌 +1 位作者 马晓敏 陈龙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9,共11页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从交通、经济、人口等多要素流视角分析西北地区城市群网络的层级结构、联系格局与子群特征,借助二次指派程序回归分析方法剖析多元网络结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网络中心性地区差异显著,且重心...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从交通、经济、人口等多要素流视角分析西北地区城市群网络的层级结构、联系格局与子群特征,借助二次指派程序回归分析方法剖析多元网络结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网络中心性地区差异显著,且重心位于东翼.交通网络差异相对较小,呈单中心结构,经济网络规模分布最为集中,呈双中心结构,人口网络规模分布相对分散,呈多中心结构;城市联系表现出“东密西疏”的空间网络格局,且等级性显著.交通网络呈带状组团结构,经济网络呈中心辐射状结构,人口网络呈以省会为主的蜂房状多中心结构;网络内部均存在小团体.交通网络子群构成与联系凸显干线的串联带动作用,经济网络择优链接效应明显,人口网络受行政区划约束;地理邻近、交通可达性和经济发展是产生网络共性的主要因素,企业成长、产业结构和社会服务是网络差异性的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要素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结构 驱动机制 西北城市群
下载PDF
以“流”促“留”:长三角县域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模式与规划策略
8
作者 王垚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3,64,共12页
面对我国大城市所提供各类设施规模难以同时满足3亿农民落户的现实困境,广大县域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出路。本文希望通过引导区域资源要素流动带动县域城镇发展,提升县域城镇化的空间承载能力,最终实现以“要素流”促进“人口留”的新... 面对我国大城市所提供各类设施规模难以同时满足3亿农民落户的现实困境,广大县域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出路。本文希望通过引导区域资源要素流动带动县域城镇发展,提升县域城镇化的空间承载能力,最终实现以“要素流”促进“人口留”的新型城镇化目标。通过架构“以流促留”的理论框架,使用世界500强企业数据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资本、人员等要素流动,结合“大数据+问卷调查”分析方法,采用“宏观约束+个体决策”解析机制,分析了长三角县域城镇的空间类型、作用机制与空间模式。研究发现,第一,长三角县域城镇存在“网络化”与“中心流”两种典型模式,其中“网络化模式”更接近实现以“流”促“留”的本地城镇化目标;第二,两种典型模式的作用机制不同,“网络化模式”是产业分工驱动下的县镇内外要素均衡流动,“中心流模式”是住房与社会保障综合作用下县城主导要素流动。第三,从城镇化路径、空间载体、规模借用、空间治理等方面提出实现以“流”促“留”的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 县域城镇 作用机制 网络化模式 中心模式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武汉都市圈经济社会要素流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承良 李江敏 张红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0-36,51,共8页
都市圈城际经济联系与相互作用空间表现形式为城市间、城市-区域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经济社会要素流。基于城际功能集散效应影响量建立城市流模型:F=NE,揭示出:武汉都市圈各中心城市经济社会要素流强度空间差异明... 都市圈城际经济联系与相互作用空间表现形式为城市间、城市-区域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经济社会要素流。基于城际功能集散效应影响量建立城市流模型:F=NE,揭示出:武汉都市圈各中心城市经济社会要素流强度空间差异明显,对外经济联系呈现显著规模等级分布,空间结构上已经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鞍形"圈层结构。通过统计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从实证角度分析得出:武汉成为圈域经济社会要素流集散中心,城际经济社会要素流不同程度表现出以武汉为中心的"等级放射状"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 经济社会要素 城市模型 武汉都市圈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经济联系及物流要素流量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波 成长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3-658,共6页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必然引起城市间物流需求联系的增加。借鉴引力模型在经济联系中的应用,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结果表明: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强度随着空间距离的递增而递减;并以区域中心城...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必然引起城市间物流需求联系的增加。借鉴引力模型在经济联系中的应用,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结果表明: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强度随着空间距离的递增而递减;并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圈层构造,呈现3个层次结构;沿海中心城市对经济联系腹地间的竞争更加明显。立足运输地理学网络分析基本原理,从客流、货流和信息流等流量,流向等空间属性进一步探讨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特征,江苏沿海地区市际间货流量连云港-南通占主要地位;客流量连云港-南通一线最大;城市间信息传递不畅,信息流量较弱。针对城市间经济联系及物流要素流量的空间特征,提出了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经济联系测度 要素分析 空间特征 江苏沿海地区
原文传递
福建省各城市要素流的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彪 沈琳 +2 位作者 赵磊 林雪 沙晋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73,共9页
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利用经济强度联系模型、交通联系量模型、百度搜索指数模型定量计算各城市经济流强度、交通流强度以及信息流强度等,分析评价各城市的发展情况以及彼此间的联系及差异.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赋值法综合考虑... 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利用经济强度联系模型、交通联系量模型、百度搜索指数模型定量计算各城市经济流强度、交通流强度以及信息流强度等,分析评价各城市的发展情况以及彼此间的联系及差异.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赋值法综合考虑各城市的3种要素流强度,依据各城市的综合得分进行空间层次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各要素流流动范围广泛,表现为各研究城市间均存在不同强度的要素流流动;3种要素流之间彼此关联,表现为依据3种要素流独立进行等级划分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从整体来看,各研究城市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核心区与辐射影响区之间的差异明显,呈现两极分化;从个体来看,福州作为省会城市的具有高辐射能力和影响力;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客观因素是造成三明、龙岩等西部内陆城市发展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 经济 交通 信息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基于要素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阎东彬 丁波 陈雪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40,共10页
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流、交通流和信息流三个角度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城市间流的强度和方向,运用赋值法对三种要素流总量进行评分,进而根据空间层次划分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核心区和影响区,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发... 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流、交通流和信息流三个角度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城市间流的强度和方向,运用赋值法对三种要素流总量进行评分,进而根据空间层次划分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核心区和影响区,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发展布局提出引导和规划,即一个核心(北京)、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天津、唐山、石家庄)、三个发展轴(京津发展轴、京唐秦发展轴、京保石发展轴)和三个城市团(津唐秦城市团、冀中南城市团、冀北城市团)形成的"点—线—面"的空间互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 空间布局 京津冀城市群
下载PDF
经济要素流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占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96-300,共5页
认为各种经济要素在吸引力、扩散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发生空间流动而形成经济要素流,经济要素流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可通过改变各力的大小来调控优化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要素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构建城乡土地自由流动的政策工具——以换地权益书保障土地要素返流的探索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存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9,共6页
研究目的:探索如何以换地权益书作为土地要素返流的保障手段,以期构建城乡土地自由流动的政策工具。研究方法:政策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要素流动存在诸多困境,不仅包括土地多重负担造成流动困难,还包... 研究目的:探索如何以换地权益书作为土地要素返流的保障手段,以期构建城乡土地自由流动的政策工具。研究方法:政策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要素流动存在诸多困境,不仅包括土地多重负担造成流动困难,还包括土地单向流动为主、缺乏双向流动的保障,以及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流动中面临的空间和位置障碍。研究结论:要大胆创设新的政策工具,采用"换地权益书"的形式来构建土地要素自由流动的保障,这在当前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地权益书 土地要素 政策工具
下载PDF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素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启平 任建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95-98,共4页
要素流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内和系统同外界环境之间联系的纽带与桥梁.正是通过要素的有机滚动及其组合,各个系统之间才产生正反馈与负反馈,才构成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要素流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研究的根本.本文对... 要素流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内和系统同外界环境之间联系的纽带与桥梁.正是通过要素的有机滚动及其组合,各个系统之间才产生正反馈与负反馈,才构成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要素流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研究的根本.本文对要素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要素流动与组合的特点,阐释了要素流动的影响机制及其遵循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地域系统 要素 机制
下载PDF
“双核”空间下区域经济与要素流的耦合关系实证分析
16
作者 张卫国 吕显菊 李思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2-134,共3页
本文运用灰色理论构建了区域经济与要素流耦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采用1999-2012年时间序列分析了成渝"双核"地区经济与要素流的相互作用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要素 灰色关联度 耦合协调 成渝地区
下载PDF
多元要素流的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7
作者 刘海英 郑宽磊 +1 位作者 邹连英 程莉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第8期251-252,共2页
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的关键所在,地方工科院校承担着这一历史重任,随着“双一流”、“新工科”和“工程认证”的推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涌现,主要有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等协同育人途径,但仍存在学生... 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的关键所在,地方工科院校承担着这一历史重任,随着“双一流”、“新工科”和“工程认证”的推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涌现,主要有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等协同育人途径,但仍存在学生参与度不够、融合深度不深、地方特色不鲜明等发展困境,本文根据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特色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以学生为中心,地方产业与科研团队相结合,用有竞争力的科研项目去角逐竞赛,扎实落地协同育人项目,从多元要素角度去探索工程认证背景下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要素 产教深度融合 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 地方高校特色
下载PDF
关于影响劳动力要素流动性因素的分析
18
作者 戴凤礼 叶常林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3期76-78,23,共4页
关键词 劳动力要素 劳动力市场经济学 要素 动性 生产要素 动成本 劳动报酬 配置效率 市场信息 技术进步
下载PDF
基于要素流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 被引量:24
19
作者 顾雯娟 欧向军 +1 位作者 叶磊 杨宝宝 《热带地理》 2015年第6期833-841,共9页
以长三角城市群30个地级市市区为研究单元,从要素流动的动态视角,建立要素流的数理模型,借助于Arc GIS软件,对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的经济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强度和方向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运用赋值法对3种要素流总量进行评分,并进行空... 以长三角城市群30个地级市市区为研究单元,从要素流动的动态视角,建立要素流的数理模型,借助于Arc GIS软件,对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的经济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强度和方向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运用赋值法对3种要素流总量进行评分,并进行空间层级划分。得出核心区(包括上海、江苏沿江八市、环杭州湾地区等地市)和辐射影响区(位于长三角两翼的地市)。基于城市间的空间联系特征和城市群的空间层级结构,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发展布局提出进一步引导和规划,即上海为核心,苏州、南京、杭州、合肥和徐州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构成以沪宁合、沪杭、沪徐和沪温为4个发展轴的反"K"字型的空间形态,依据城市区位和要素联系特征,将城市群进一步划分为6个城市组团,形成以中心城市为增长节点、以发展轴为联结线、以城市组团为发展域的"点―线―面"有序发展的空间互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 空间联系 空间结构 空间布局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安全要素流与企业系统安全管理
20
作者 翁翼飞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3-85,共3页
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可分解与"点"、"线"、"面","点"指安全要素,"线"指安全流程,"面"指安全系统。在企业安全系统中,有安全信息流、安全物流、安全资金流、安全价值流、安全... 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可分解与"点"、"线"、"面","点"指安全要素,"线"指安全流程,"面"指安全系统。在企业安全系统中,有安全信息流、安全物流、安全资金流、安全价值流、安全人员流和安全契约流6种"安全要素流"。它们相互依存和影响,统一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同时又各自独立运行,发挥作用。只有"六流合一"才能实现科学、先进的安全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安全要素 安全管理 合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