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宋大样钱及其特点(中)
- 1
-
-
作者
游来柱
-
机构
北京房山区
-
出处
《西部金融》
2010年第10期83-85,共3页
-
文摘
二、折二钱大样
1.熙宁重宝正字宝寄郭背上月(图8),直径32.5毫米,郭厚1.5毫米,穿边长65毫米,重8.4克。此泉各谱未载,也未见流通钱。
-
关键词
北宋
钱币
货币
流通钱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艰难的复归:清初制钱流通的困境与重整
- 2
-
-
作者
赵士第
-
机构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0-194,225,226,共1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财政转型与国家财政治理能力研究”(15ZDB03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视角下传统中国货币与财政关系研究”(20&ZD064)。
-
文摘
清初虽积极鼓铸,但仍面临着制钱流通危机。从顺治至康熙初期实际流通看,私钱泛滥、官钱低劣,百姓对制钱失去信心,制钱难以推广。康熙中晚期“小制钱”的铸造,引起比价波动。康熙末至乾隆初期,铸钱虽质量改观,但大量私销、囤积制钱,又阻碍了其流通。清初制钱流通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平衡,一些足钱区可以行用良好的官钱,但大多数省份难有足够的制钱流通,这与区域间的制钱供求、货币行用习惯有关。清初在国家政策与市场导向的双重作用下,广开铸局,促进制钱流通,直到乾隆时期完成钱法重振。清朝对制钱近百年的艰难复归,既是国家适应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和民众交易需求的产物,也反映了国家强力主导货币制度的复归。
-
关键词
清初
制钱流通
小额通货
钱法
-
分类号
F82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代前期政府的货币政策——以京师为中心
被引量:6
- 3
-
-
作者
邓亦兵
-
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2期119-125,共7页
-
-
关键词
清代前期
货币政策
京师
白银
铜钱
生息银两
私钱流通
-
分类号
F822.949
[经济管理—财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