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牛顿力学在测定多组份流体出口流速和流量中的应用
1
作者
韩文瑞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1-43,共3页
本文运用牛顿力学原理,从流体排放管的四种排放形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推算,计算出多组份流体的出口流速和流量,并得到了实践的验证。
关键词
运用牛顿力学原理
测定多组份流体的出口
流速和流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钱塘江双向声传播测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传正
朱小华
吴清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41-1748,共8页
2009年4月和5月在钱塘江杭州段进行了双向声传播测流实验.两个声信号发送与接收站设置在钱塘江两岸,间距为3050 m.在声传播实验期间,沿着声传播路径还进行了 12次走航ADP(Acoustic Doppler Profiler)流速观测.根据双向声传播的顺逆流传...
2009年4月和5月在钱塘江杭州段进行了双向声传播测流实验.两个声信号发送与接收站设置在钱塘江两岸,间距为3050 m.在声传播实验期间,沿着声传播路径还进行了 12次走航ADP(Acoustic Doppler Profiler)流速观测.根据双向声传播的顺逆流传播时间差计算得到沿声传播路径的平均流速,与ADP走航观测结果基本一致,两者的均方差为0.03 m/s.通过ADP走航期间双向声传播时间差的平均值和ADP走航观测所得断面流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了整个观测期间断面流量的时间序列.实验较好地捕捉到了因钱塘江涌潮而引起的流量变化,流量的最小值为-3406 m^3/s,最大为3509 m^3/s.第一和第二实验阶段钱塘江的净流量分别为1329 m^3/s和979 m^3/s.以上结果表明用双向声传播测流方法可实现对河道流速和流量连续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声传播测流
流速和流量
涌潮
实验研究
钱塘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琉球海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小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共8页
文章对近期有关琉球海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琉球海流是北太平洋一支重要的西边界流,具有如下特征:琉球海流的表层部分受中尺度涡影响强烈,其流速和流量存在有较稳定的次表层极大值,琉球海流在冲绳岛和奄美大岛间得到了显著增强,是...
文章对近期有关琉球海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琉球海流是北太平洋一支重要的西边界流,具有如下特征:琉球海流的表层部分受中尺度涡影响强烈,其流速和流量存在有较稳定的次表层极大值,琉球海流在冲绳岛和奄美大岛间得到了显著增强,是一支可和黑潮相匹敌的海流。有关琉球海流的以下几方面内容有待今后更深入研究:(1)琉球海流的起源,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琉球海流在冲绳岛以南的时空变化;(2)琉球海流次表层极大值形成、维持及在冲绳岛以北得到显著增强的动力学机制;(3)琉球海流对东海的影响及其水和热流量在黑潮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海流
黑潮
次表层流核
流速和流量
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顿力学在测定多组份流体出口流速和流量中的应用
1
作者
韩文瑞
机构
牡丹江市石化公司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1-43,共3页
文摘
本文运用牛顿力学原理,从流体排放管的四种排放形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推算,计算出多组份流体的出口流速和流量,并得到了实践的验证。
关键词
运用牛顿力学原理
测定多组份流体的出口
流速和流量
分类号
O35 [理学—流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钱塘江双向声传播测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传正
朱小华
吴清松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41-1748,共8页
基金
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2007R10035)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JT0903)
+1 种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06AA09Z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6017)联合资助
文摘
2009年4月和5月在钱塘江杭州段进行了双向声传播测流实验.两个声信号发送与接收站设置在钱塘江两岸,间距为3050 m.在声传播实验期间,沿着声传播路径还进行了 12次走航ADP(Acoustic Doppler Profiler)流速观测.根据双向声传播的顺逆流传播时间差计算得到沿声传播路径的平均流速,与ADP走航观测结果基本一致,两者的均方差为0.03 m/s.通过ADP走航期间双向声传播时间差的平均值和ADP走航观测所得断面流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了整个观测期间断面流量的时间序列.实验较好地捕捉到了因钱塘江涌潮而引起的流量变化,流量的最小值为-3406 m^3/s,最大为3509 m^3/s.第一和第二实验阶段钱塘江的净流量分别为1329 m^3/s和979 m^3/s.以上结果表明用双向声传播测流方法可实现对河道流速和流量连续的监测.
关键词
双向声传播测流
流速和流量
涌潮
实验研究
钱塘江
Keywords
Reciprocal sound transmission for current measurement, Current velocity anddischarge, Tidal bore, Experimental study, Qiantang River
分类号
TV12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琉球海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小华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602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0603)
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2007R10035)
文摘
文章对近期有关琉球海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琉球海流是北太平洋一支重要的西边界流,具有如下特征:琉球海流的表层部分受中尺度涡影响强烈,其流速和流量存在有较稳定的次表层极大值,琉球海流在冲绳岛和奄美大岛间得到了显著增强,是一支可和黑潮相匹敌的海流。有关琉球海流的以下几方面内容有待今后更深入研究:(1)琉球海流的起源,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琉球海流在冲绳岛以南的时空变化;(2)琉球海流次表层极大值形成、维持及在冲绳岛以北得到显著增强的动力学机制;(3)琉球海流对东海的影响及其水和热流量在黑潮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琉球海流
黑潮
次表层流核
流速和流量
动力学机制
Keywords
the Ryukyu Current
the Kuroshio
subsurface maximum structure
velocity and volume transport
dynamic processes
分类号
S965.23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牛顿力学在测定多组份流体出口流速和流量中的应用
韩文瑞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钱塘江双向声传播测流实验研究
张传正
朱小华
吴清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琉球海流的研究进展
朱小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