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症的浅低温治疗现状 被引量:4
1
作者 秦竹韵 曹芳芳 张海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7-452,共6页
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症导致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病死率增高。目前,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方法通常是延缓心力衰竭并联合抗脓毒症治疗。浅低温治疗将患者核心体温降至32~35℃,在心功能不全及脓毒症动物模型中能缓解症状、降低... 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症导致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病死率增高。目前,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方法通常是延缓心力衰竭并联合抗脓毒症治疗。浅低温治疗将患者核心体温降至32~35℃,在心功能不全及脓毒症动物模型中能缓解症状、降低病死率。部分研究表明浅低温治疗心功能不全以及脓毒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因其有不良反应,目前是否能用于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症尚存争议。该文就浅低温的动物研究、浅低温在心功能不全及脓毒症的临床应用、温度对心脏及脓毒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以及浅低温对其他脏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等方面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浅低温治疗 脓毒症 线粒体 代谢
下载PDF
NLRP3炎性小体在治疗性浅低温后处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2
作者 李亚琦 陈祎轩 +1 位作者 张静 余树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目的 分析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治疗性浅低温(34℃)后处理的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7~10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五... 目的 分析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治疗性浅低温(34℃)后处理的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7~10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34℃浅低温后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H组)、34℃浅低温后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3-TYP组(HT组)和34℃浅低温后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3-TYP+MCC950组(HTM组),每组12只。S组在37℃灌流液平衡灌流大鼠心脏180 min;IR组在37℃灌流液平衡灌流大鼠心脏30 min后,缺血30 min, 37℃灌注液再灌注120 min;MH组在37℃灌流液平衡灌流大鼠心脏30 min后,缺血30 min, 34℃灌注液再灌注120 min;HT组在37℃灌流液平衡灌流大鼠心脏30 min后,缺血30 min,在灌注液中加入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3(sirt3)抑制剂3-TYP后行34℃灌注液再灌注120 min;HTM组在37℃灌流液平衡灌流大鼠心脏30 min后,缺血30 min,在灌注液中加入sirt3抑制剂3-TYP和NLRP3抑制剂MCC950后行34℃灌注液再灌注120 min。再灌注120 min后取离体心脏,采用ELISA法测定灌注后心脏漏液中IL-1β、IL-6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LRP3和sirt3蛋白相对含量,1%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MH组、HT组和HTM组再灌注30、60、90、120 min时HR明显减慢,LVSP、dp/dt_(max)明显降低,LVEDP明显升高;心脏漏液中IL-6和IL-1β浓度、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IR组、HT组和HTM组心肌组织中sirt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NLRP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MH组心肌组织中sirt3和NLRP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MH组和HTM组再灌注30、60、90、120 min时HR明显增快,LVSP、±dp/dt_(max)明显升高,LVEDP明显降低;心脏漏液中IL-6和IL-1β浓度、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MH组心肌组织中sirt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NLRP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HTM组心肌组织中NLRP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MH组比较,HT组再灌注30、60、90、120 min时HR明显减慢,LVSP、±dp/dt_(max)明显降低,LVEDP明显升高;心脏漏液中IL-6和IL-1β浓度、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心肌组织中NLRP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HT组和HTM组心肌组织中sirt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HT组比较,HTM组再灌注30、60、90、120 min时HR明显增快,LVSP、±dp/dt_(max)明显升高,LVEDP明显降低;心脏漏液中IL-6和IL-1β浓度、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心肌组织中NLRP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治疗性浅低温(34℃)可通过改善离体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IL-6、IL-1β浓度、心肌组织中NLRP3蛋白含量、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改善心肌病理学改变,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介导sirt3通路抑制炎性小体NLRP3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缺血-再灌注 治疗低温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3 炎性小体 线粒体
下载PDF
通过激活TRPV1达到快速有效治疗性浅低温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岳静 陈雯 +4 位作者 向桂芳 李新华 周碧云 艾玲 陈明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通过二氢辣椒碱(DHC)调控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香草酸亚型1(TRPV1),探讨达到治疗性浅低温的方法。方法:(1)观察不同剂量DHC(2、3和4 mg/kg)皮下注射对小鼠体温的影响,以20%DMSO溶于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寻求达到目标温度... 目的:通过二氢辣椒碱(DHC)调控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香草酸亚型1(TRPV1),探讨达到治疗性浅低温的方法。方法:(1)观察不同剂量DHC(2、3和4 mg/kg)皮下注射对小鼠体温的影响,以20%DMSO溶于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寻求达到目标温度(32~34℃)所需的最佳剂量;(2)清醒CD-1小鼠单次皮下注射最佳剂量DHC后,按1 mg·kg-1·h-1的速度持续输注DHC,观察是否有快速降温及维持治疗性浅低温的最长时间;(3)相同剂量DHC皮下注射于成年(9~10周)和老年(24~27月)小鼠,观察小鼠体温变化。结果:(1)单次注射2mg/kg DHC可在15 min内达到治疗性浅低温;(2)单次注射2 mg/kg DHC后,按1 mg·kg-1·h-1的速度持续输注DHC可快速降温,还可维持治疗性浅低温6 h;(3)DHC介导的低体温在不同年龄模型中均适用。结论:DHC通过激活TRPV1通路可产生治疗性低体温,该方法可达到更强和更久的中心体温降低,在不同年龄模型中均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 治疗低温 体温调节
下载PDF
治疗性浅低温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邓伟 李依玲 余树春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0-294,共5页
治疗性浅低温(MTH)作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是继再灌注疗法后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策略,其心脏保护作用已在众多缺血性实验模型(心脏骤停、中风和器官保存)中得到了证实。然而,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未能证明MTH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AMI)... 治疗性浅低温(MTH)作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是继再灌注疗法后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策略,其心脏保护作用已在众多缺血性实验模型(心脏骤停、中风和器官保存)中得到了证实。然而,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未能证明MTH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但临床试验的阴性结果不能忽视MTH的心脏保护作用。实验数据和临床数据之间的这种明显差异可能与应用MTH的时间窗有关。本文将对MTH的基本原理和过去研究的可能机制做一简要综述,介绍MTH在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有效方法、目前临床试验的教训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MTH)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脏保护作用
下载PDF
治疗性浅低温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邓伟 胡玉龙 +1 位作者 牛江峰 余树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119-3123,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静脉溶栓是目前改善脑血循环最主要的措施,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 PA)、尿激...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静脉溶栓是目前改善脑血循环最主要的措施,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 PA)、尿激酶等。然而,由于有效挽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5或6 h内,且存在溶栓禁忌证等原因,rt PA仅适用于4%~5%的卒中患者。近年来,治疗性浅低温因其具有组织和器官保护功能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学结局而受到重视。本文对治疗性浅低温的神经保护机制进行综述,并介绍常用的低温诱导方法、临床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 缺血性脑卒中 分子机制 降温方法 神经保护作用
下载PDF
TRPM7-P13K在治疗性浅低温(34℃)处理的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亚琦 胡荣 +5 位作者 余树春 陈勇 张静 殷焱燕 邓伟 李依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5-641,I0003,共8页
目的在离体大鼠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模型中,检测常温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RPM7的表达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性浅低温(34qc)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对TRPM7的影响及其与P13K通路的关系。方法SPF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六组... 目的在离体大鼠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模型中,检测常温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RPM7的表达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性浅低温(34qc)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对TRPM7的影响及其与P13K通路的关系。方法SPF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8只,SHAM组:正常大鼠组;UR组:37℃灌流液灌流大鼠心脏30min,缺血30min,37℃灌注液再灌注120min;VR+2-APB组:37℃灌流液灌流30rain,缺血30min,灌注液中加2-APB后行37℃灌注液再灌注120min;34H+I/R组:37℃灌流液灌流30min,缺血30min,34℃灌注液再灌注120min;34H+L/R+WORT组:37℃灌流液灌流30rain,缺血30min,在灌注液加womannin后行34℃灌注液再灌注120min;34H+L/R+2-APB组:37℃灌流液灌流30min,缺血30min,在灌注液中加2-APB后行34℃灌注液再灌注120min。以压力换能器连接Med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平衡灌流30rain末(哟,基础值),再灌注30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各时间点的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o/dtmax)。在再灌注120min末,取心脏进行HE染色观察心肌损伤,WesternMot测定TRPM7蛋白含量,并测定TTC染色后的心肌梗死面积。结果UR组TRPM7的表达量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多(P〈0.05);L/R+2-APB组与SHAM组和I/R组比较,TRPM7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心肌梗死面积与I/R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34H+VR组TRPM7的表达量与SHAM组和UR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心肌梗死面积与L/R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34H+I/R+WORT组TRPM7表达量与34H+L/R组相比增多(P〈0.05),心肌梗死面积与34H+L/R组相比有所增加(P〈0.05);34H+L/R+2-APB组TRPM7表达量与34H+∥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34H+L/R+WORT组相比其TRPM7表达量减少(P〈0.05);34H+VR+2-APB组心肌梗死面积与34H+L/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34+I/R+WORT组相比,其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各组之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TRPM7蛋白呈现高表达;治疗性浅低温(34℃)可以抑制心肌缺血一再灌注中TRPM7的高表达,并且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P13K通路介导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M7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治疗低温 P13K通路 离体心肌缺 血-再灌注模型
下载PDF
治疗性浅低温对脑心脏及其他器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7
作者 李亚琦 胡荣 余树春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9-752,共4页
心脏骤停患者被实施心肺脑复苏时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再灌注损伤,治疗性浅低温( MTH)被证实可以对再灌注后的颅脑产生保护作用,治疗性浅低温同样被证实在心肌缺血或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有保护作用,但在其他器官中是否有保护作用... 心脏骤停患者被实施心肺脑复苏时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再灌注损伤,治疗性浅低温( MTH)被证实可以对再灌注后的颅脑产生保护作用,治疗性浅低温同样被证实在心肌缺血或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有保护作用,但在其他器官中是否有保护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治疗性浅低温其保护性作用机制及相应的并发症也有待进一步了解与完善。本文就治疗性浅低温对脑、心脏及其他器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MTH) 心脏 多器官 保护性机制
下载PDF
治疗性浅低温(34℃)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mTOR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杨明敏 张奇芬 +2 位作者 刘海林 边文工 罗和国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317-319,357,共4页
目的观察治疗性浅低温(34℃)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mTOR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常温组(H/R组)、治疗性浅低温34℃组(MTH组)、雷帕霉素+治疗性浅低温组(RP+MTH组)。分别采用缺氧/复氧... 目的观察治疗性浅低温(34℃)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mTOR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常温组(H/R组)、治疗性浅低温34℃组(MTH组)、雷帕霉素+治疗性浅低温组(RP+MTH组)。分别采用缺氧/复氧实验模拟心肌细胞I/R损伤。H/R组:37℃缺氧30min,再复氧120min。MTH组:37℃缺氧30min,再34℃复氧120min。MTH+RP组:37℃缺氧30min,再34℃复氧120min,同时于复氧初始时加入雷帕霉素0.1mmol/L。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mTOR、t-mTOR、Bcl-2与Bax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I/R损伤后,与H/R组、MTH+RP组比较,MTH组p-mTOR表达明显增加、Bcl-2表达明显增加、Bax表达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组比较,MTH+RP组p-mTOR表达、Bcl-2与Bax表达、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浅低温(34℃)处理I/R心肌细胞能增加心肌细胞p-mTOR和Bcl-2的表达,降低Bax的表达,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雷帕霉素能削弱或抵消治疗性浅低温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雷帕霉素抑制mTOR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 缺血再灌注 心肌损伤 细胞凋亡 雷帕霉素
下载PDF
治疗性浅低温在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曼君 张静 +1 位作者 余树春 邓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411-2415,共5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产期窒息所引起的脑损伤,严重者可致死亡和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害。治疗性浅低温可减少患有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和近足月婴儿的死亡或残疾。最新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低温疗法的关键参数,包括...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产期窒息所引起的脑损伤,严重者可致死亡和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害。治疗性浅低温可减少患有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和近足月婴儿的死亡或残疾。最新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低温疗法的关键参数,包括启动低温疗法的时机、降温深度、持续时间,随后的复温速率以及预防分娩和复苏过程中的发热。改善神经发育结局的关键是出生后早期诊断和启动低温疗法。本文将对治疗性浅低温在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介绍常用的低温诱导方法、临床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神经保护作用 新生儿检查
下载PDF
不同时程治疗性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小珊 余树春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350-354,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时程治疗性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n=12):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后即刻治疗性浅低温组(MTH1组)、缺血... 目的评价不同时程治疗性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n=12):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后即刻治疗性浅低温组(MTH1组)、缺血再灌注即刻治疗性浅低温组(MTH2组)、缺血再灌注后1h治疗性浅低温组(MTH3组)和缺血再灌注后2h治疗性浅低温组(MTH4组)。IR组、MTH1组、MTH2组、MTH3组和MTH4组采用线栓法进行脑缺血6h再灌注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不置入线栓。S组和IR组置于室温下,MTH1组、MTH2组、MTH3组和MTH4组分别于大鼠脑缺血后即刻、缺血再灌注即刻、再灌注后1h及再灌注后2h时进行治疗性浅低温处理并维持4h。于再灌注后24h进行改良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程度评分(NSS评分),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大鼠脑组织,采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化学比色法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活性,ELISA法测定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Bax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5组大鼠NSS评分、脑梗死体积、梗死体积百分比、神经元凋亡指数、脑组织MDA活性、TNF-α、IL-6水平、Caspase-3及Bax表达均升高,脑组织SOD活性及Bcl-2表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MTH1组、MTH2组、MTH3组和MTH4组大鼠NSS评分、脑梗死体积、梗死体积百分比、神经元凋亡指数、脑组织MDA活性、TNF-α、IL-6水平、Caspase-3及Bax表达均降低,脑组织SOD活性及Bcl-2表达升高(P<0.05);与MTH1组比较,MTH2组、MTH3组和MTH4组大鼠NSS评分、脑梗死体积、梗死体积百分比、神经元凋亡指数、脑组织MDA活性、TNF-α、IL-6水平、Caspase-3及Bax表达均升高,脑组织SOD活性及Bcl-2表达降低(P<0.05);与MTH2组比较,MTH3组和MTH4组NSS评分、脑梗死体积、梗死体积百分比、神经元凋亡指数、脑组织MDA活性、TNF-α、IL-6水平、Caspase-3及Bax表达均升高,脑组织SOD活性及Bcl-2表达降低(P<0.05)。结论治疗性浅低温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在脑缺血后即刻进行治疗性浅低温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不同时程
下载PDF
治疗性浅低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亚琦 胡荣 余树春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再灌注治疗(溶栓或介入手术)是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会引起致命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后采取治疗性浅低温疗法(32~35℃)可有效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提高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治疗性浅低温疗法虽... 再灌注治疗(溶栓或介入手术)是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会引起致命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后采取治疗性浅低温疗法(32~35℃)可有效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提高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治疗性浅低温疗法虽经过大量研究已经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然而其中的很多细节及其涉及的多种分子生物学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本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治疗性浅低温疗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疗法 心肌缺血/再灌注 分子机制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