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北若拉岗日结合带中的浅变质地层及其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子江 李咸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通过对拉竹龙-西金乌兰湖-金沙江结合带西段若拉岗日一带的地层重新解体厘定,填绘出一套以白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岩、变质石英砂岩为主的绿片岩相浅变质地层。该浅变质地层可与羌塘地块之上的浅变质岩系玛依岗日组对比。对浅变质地层的... 通过对拉竹龙-西金乌兰湖-金沙江结合带西段若拉岗日一带的地层重新解体厘定,填绘出一套以白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岩、变质石英砂岩为主的绿片岩相浅变质地层。该浅变质地层可与羌塘地块之上的浅变质岩系玛依岗日组对比。对浅变质地层的碎屑锆石进行U-PbSHRIMP年龄测定,认为所获得的最小年龄值524Ma代表了该套地层沉积时代的下限,再结合该地区出露未变质的泥盆纪地层这一事实,将这套浅变质岩系的形成时代置于早古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 若拉岗日结合带 浅变质地层 锆石U—Pb SHRIMP年龄 早古生代
下载PDF
东昆中构造带沟里地区浅变质地层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颜全治 裴先治 +8 位作者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成军 陈有炘 胡晨光 张玉 王兴 彭思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65-181,共17页
东昆中构造带具有复杂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其中沟里地区出露的原划石炭系浅变质沉积地层是东昆中蛇绿构造混杂岩基质岩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时代和属性研究对东昆中构造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方... 东昆中构造带具有复杂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其中沟里地区出露的原划石炭系浅变质沉积地层是东昆中蛇绿构造混杂岩基质岩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时代和属性研究对东昆中构造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方法,对浅变质沉积地层变砂岩碎屑锆石进行详细研究,结果显示,碎屑锆石年龄谱可分为4组:(1)加里东期(499~565Ma)。(2)新元古代中期至早期(693~969Ma)。(3)古元古代晚期—中元古代中期(1254~1967Ma)。(4)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2348~2776Ma)。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浅变质沉积地层形成时间在427~499Ma,应归属于早古生代纳赤台岩群变沉积岩。其沉积物源以新元古代早期至中期响应Rodinia超大陆汇聚、裂解的物质记录及新太古代—元古代结晶基底为主,少量东昆仑地区加里东期与原特提斯洋扩张俯冲相关岩浆岩。东昆中构造带沟里地区基质地层主要是早古生代纳赤台岩群变沉积岩,而不是前人认为的石炭纪地层。东昆中构造带主要构造活动在早古生代末期就已经基本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中构造带 变质沉积地层 沉积物源 LA-MC-ICP-MS锆石U-Pb年龄 碎屑锆石
下载PDF
皖南前南华纪浅变质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心起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4-635,共2页
皖南南部及其毗邻的赣东北、浙西北地区位于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东段,占据研究区主体部分的前南华纪基底之上的溪群和历口群可分为变质变形程度不同的三大块,中南部为强变形的片状无序浅变质岩层,呈向南西张开的i角形分布于皖赣边界... 皖南南部及其毗邻的赣东北、浙西北地区位于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东段,占据研究区主体部分的前南华纪基底之上的溪群和历口群可分为变质变形程度不同的三大块,中南部为强变形的片状无序浅变质岩层,呈向南西张开的i角形分布于皖赣边界一带,包括漳前组、板桥组、木坑组和牛屋组,上下层位存在争议;北部为弱变形的成层有序浅变质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划分 测年数据 浅变质地层 上溪群 历口群 新元古代 江南造山带
原文传递
江南造山带北缘鄣公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彦杰 廖圣兵 +3 位作者 周效华 王存智 蒋仁 朱意萍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8-994,共17页
鄣公山地区位处皖赣交界地带,区内广泛分布一套浅变质的陆缘细碎屑岩为主含少量火山物质的复理石建造体,大量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显示,该浅变质地层形成于820~840Ma新元古代。经系统野外调查,在该地层中首次解析出5期褶皱变形,其中F1... 鄣公山地区位处皖赣交界地带,区内广泛分布一套浅变质的陆缘细碎屑岩为主含少量火山物质的复理石建造体,大量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显示,该浅变质地层形成于820~840Ma新元古代。经系统野外调查,在该地层中首次解析出5期褶皱变形,其中F1以原始层理(S0)为形变面形成的紧闭同斜、平卧等形态的露头尺度级片内无根褶皱;F2以早期构造面理(S1∥S0)为形变面的轴向近东西向开阔斜歪及同斜褶皱;F3属与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相关的紧闭同斜或斜歪褶皱;F4为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热隆升有关的轴面北倾的透入性不对称紧闭下滑褶皱群;F5为分布于区域脆性平移走滑断裂带附近的倾竖褶皱,上述褶皱分别对应不同的构造变形旋回。本文重点阐述褶皱变形的几何学、叠加样式、变形序次、运动学特征,并对变形机制及大陆动力学等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北缘 新元古代浅变质地层 构造变形 大陆动力学
下载PDF
浙东沿海震旦系的发现 被引量:1
5
作者 汪迎平 阎永奎 丁保良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5,T002,共6页
浙东沿海中生代火山岩系十分发育 ,分布极广 ,在大片火山岩系覆盖的永嘉市枫林镇附近出露一套浅变质沉积地层 ,由于缺乏生物化石依据 ,其地层时代长期被定为上侏罗统诸几组 a段 (J3za)或茶湾组 (J3c) ,抑或下白垩统馆头组 (K1 g)等。“... 浙东沿海中生代火山岩系十分发育 ,分布极广 ,在大片火山岩系覆盖的永嘉市枫林镇附近出露一套浅变质沉积地层 ,由于缺乏生物化石依据 ,其地层时代长期被定为上侏罗统诸几组 a段 (J3za)或茶湾组 (J3c) ,抑或下白垩统馆头组 (K1 g)等。“九·五”期间 ,笔者在这套浅变质地层中首次发现了极其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微古植物化石中的大多数属种见于我国浙西、赣东北、皖南、鲁东北等地区震旦纪地层中和俄罗斯陆台与西伯利亚陆台上里菲及文德系中。据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古植物化石 火山岩 中生代 震旦纪 浙江 变质沉积地层 地层时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