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内浅变质岩层再认识 被引量:1
1
作者 汤加富 钱存超 高天山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9-235,共7页
本文依据浅变质岩层所保存的韵律层理、沉积构造、火山角砾—凝灰结构及残存的微古植物组合等,以及硅酸盐、稀土、微量元素分析成果的判别,对浅变质岩层进行了再认识,认定该浅变质岩是一套经受浅变质作用改造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层;并... 本文依据浅变质岩层所保存的韵律层理、沉积构造、火山角砾—凝灰结构及残存的微古植物组合等,以及硅酸盐、稀土、微量元素分析成果的判别,对浅变质岩层进行了再认识,认定该浅变质岩是一套经受浅变质作用改造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层;并就建立其地层序列,区域地层对比进行了论述;对其存在意义和时代归属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变质岩层 超高压变质 新元古代 大别山 韵律 沉积构造 微量元素 序列
下载PDF
安徽大别造山带南部浅变质岩层分布、层序与时代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钱存超 汤加富 常丹燕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2-227,共6页
分布在大别造山带南部的浅变质岩层 ,主要岩石类型为粉砂质千枚岩、变层纹状硅质板岩、变火山角砾岩及浅粒岩 ,原岩是火山—碎屑沉积岩系。岩层经变形改造被减薄拉断 ,呈断续分布的透镜体 ,总体上呈有序产出 ,由老至新为浅粒岩、硅质板... 分布在大别造山带南部的浅变质岩层 ,主要岩石类型为粉砂质千枚岩、变层纹状硅质板岩、变火山角砾岩及浅粒岩 ,原岩是火山—碎屑沉积岩系。岩层经变形改造被减薄拉断 ,呈断续分布的透镜体 ,总体上呈有序产出 ,由老至新为浅粒岩、硅质板岩 ,变火山角砾岩、千枚岩。据其中所获锆石 U- Pb测年 (76 0— 110 0 Ma)资料及微古植物组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 浅变质岩层 超高压变质 新元古代 震旦纪 安徽 序地
原文传递
吉兰泰浅层变质岩储层水平井压裂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瑞彬 王鑫 +5 位作者 许正栋 刘国华 李凝 龙长俊 宋立 贾江芬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3-739,共7页
吉兰泰油田潜山变质岩储层埋藏浅(400~650 m),非均质性强,发育有高角度天然裂缝和底水系统,压裂改造存在压开难度大、底水易沟通、原有工艺适应性差、甜点认识不清等问题。通过分析变质岩储层特征和前期改造经验,确定最佳避水高度100~12... 吉兰泰油田潜山变质岩储层埋藏浅(400~650 m),非均质性强,发育有高角度天然裂缝和底水系统,压裂改造存在压开难度大、底水易沟通、原有工艺适应性差、甜点认识不清等问题。通过分析变质岩储层特征和前期改造经验,确定最佳避水高度100~120 m可实现控水目的;优选桥射联作压裂工艺和25℃低温可溶桥塞,满足大排量、大规模体积压裂需求;优化射孔方位,避射顶部120°,降低出砂风险;优选水溶性暂堵剂,形成层间/层内暂堵工艺,暂堵后压力抬升5~8 MPa;通过远探测声波成像技术明确地质-工程双甜点,形成少段多簇改造模式。在吉华1区块潜山变质岩储层13口井共74段361簇实施压裂作业,较2020年前期试验单井改造段数平均减少2段,压后初期日产油提高48%,截至2022年6月底,累产液超2.66万t,累产油超2.45万t,实现了浅层变质岩储层高效改造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 水平井 改造 避水高度 低温可溶桥塞 少段多簇
下载PDF
大别山-苏鲁地区榴辉岩形成时代的地质与年代依据 被引量:7
4
作者 汤加富 李惠民 +1 位作者 钱存超 高天山 《安徽地质》 2000年第3期179-186,共8页
本文依据大别山—苏鲁地区变质花岗岩中有大量被蚀变交代的榴辉岩“包体”,及变质花岗岩呈脉状穿切榴辉岩,以及榴辉岩呈脉状侵入浅变质岩层中等野外地质事实,并据相关地质体的年龄资料确定区内榴辉岩应形成于晋宁期。
关键词 榴辉岩 变质花岗岩 浅变质岩层 晋宁期
下载PDF
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的再认识:再论大别造山带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 被引量:8
5
作者 汤家富 侯明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共21页
就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作了较深入阐述,并据前人资料与新近调查成果,进一步明确:(1)北淮阳地区属扬子地块北缘,与华北地块南缘的分界为固始—肥中断裂以北。(2)超高压变质带内新元古代浅变质岩层确系存在,并与榴辉岩及其... 就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作了较深入阐述,并据前人资料与新近调查成果,进一步明确:(1)北淮阳地区属扬子地块北缘,与华北地块南缘的分界为固始—肥中断裂以北。(2)超高压变质带内新元古代浅变质岩层确系存在,并与榴辉岩及其他超高压岩石,共同经受两期褶皱变形,形成早期为伸展拆离,主期为收缩挤压叠加褶皱变形带,而非外来构造残片,或俯冲过程被铲刮下来的"构造加积楔"。(3)蓝片岩形成于伸展拆离构造带内。榴辉岩为地幔岩,属岩浆成因。其他超高压岩石与"柯石英"可在"地壳异常压力"与"高压釜"机制联合作用下,在地壳较浅层次的伸展拆离构造环境下形成。(4)广泛分布的新元古代火山岩系及侵入岩,代表了晋宁期地壳被强烈拉伸-裂解-扩张事件,但未形成洋壳盆地。(5)详细描述了大别山及邻区构造变形及拉伸与生长线理特征以及形成机制,认为是由"地幔差速环流"所引发的岩石圈与地壳各分层间伸展拆离-滑断剪切过程中形成。大别造山带经历了裂解成盆、伸展拆离、收缩挤压、热隆成山,由多阶段构造运动所完成,而非板块碰撞造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淮阳地区构造归属 浅变质岩层 榴辉岩成因 拉伸与生长线理 地幔差速环流 非板块碰撞造山
下载PDF
东风山金矿床特征及成因的探讨
6
作者 杨明哲 石辉 杨志国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07年第9期50-50,共1页
一、矿床地质构造简况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东北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一小兴安岭隆起东南部,属华夏构造体系之关松镇一亮子河复背斜轴部的北东端,因受新华夏系的影响,使矿区地层呈北北东向展布。矿区内主要分布有元古界震旦亚界... 一、矿床地质构造简况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东北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一小兴安岭隆起东南部,属华夏构造体系之关松镇一亮子河复背斜轴部的北东端,因受新华夏系的影响,使矿区地层呈北北东向展布。矿区内主要分布有元古界震旦亚界东风山群浅变质岩层和华力西晚期的花岗岩类以及中酸性脉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特征 东风 成因 矿床地质构造 矿区地 新华夏系 浅变质岩层 构造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