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分析
1
作者 陈羿 段飞 +1 位作者 李丹 邹辉文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3期162-164,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42例。常规组采用腮腺浅叶... 目的分析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42例。常规组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改良组采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切口长度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均可用于治疗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清除肿瘤组织,且远期疗效相当,但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术中出血风险较低,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腮腺部分切除 腮腺浅叶切除术 腮腺下极良性肿瘤 并发症 肿瘤复发
下载PDF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胡全福 欧阳绍基 +2 位作者 姚榕威 徐学江 王晓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6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究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与腮腺浅叶切除术(SP)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SP组(54例)和SP组(46例)。PSP组患者采用PSP治疗,SP组患者采用S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目的探究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与腮腺浅叶切除术(SP)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SP组(54例)和SP组(46例)。PSP组患者采用PSP治疗,SP组患者采用S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PSP组的手术时间(92.4±7.8)min、切口长度(8.20±1.25)cm以及术后住院时间(5.87±0.66)d均显著短于SP组的(128.8±9.6)min、(13.87±2.14)cm、(7.47±0.85)d,术中出血量(50.4±5.6)ml、解剖面神经支数(2.27±0.25)支均显著少于SP组的(82.4±10.4)ml、(3.01±0.34)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P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6%显著低于SP组的2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P相比,PSP对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创伤更小,有利于促进术后腮腺分泌功能的恢复,术后并发症少,且能切除肿瘤,不会增加肿瘤复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腮腺部分切除 腮腺浅叶切除术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腮腺浅叶切除术后单纯负压加压预防涎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江瑾 贾暮云 +4 位作者 蔡圳 袁荣涛 王科 张奎 卜令学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9-762,共4页
目的:评价单纯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后涎瘘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根据术后引流量、引流天数与涎瘘的关系,寻找最佳的拔管时机。方法:不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浅叶切除的腮腺疾病患者194例,分为传统加压组(拔除引流管后继续加压包扎)和单纯负... 目的:评价单纯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后涎瘘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根据术后引流量、引流天数与涎瘘的关系,寻找最佳的拔管时机。方法:不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浅叶切除的腮腺疾病患者194例,分为传统加压组(拔除引流管后继续加压包扎)和单纯负压组(拔管后不再加压包扎),记录术后涎瘘情况。应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加压组涎瘘发生率(11.6%)与单纯负压组涎瘘发生率(15.5%)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负压组,引流天数与涎瘘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引流量少于20 m L的患者,术后涎瘘发生率显著低于20-30 m L者。结论:单纯负压引流能代替传统拔管后继续加压包扎预防涎瘘,引流量小于20 m L可作为拔管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浅叶切除术 涎瘘 负压引流
下载PDF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包膜外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柴松岭 张珑珑 +2 位作者 高璐 董慧 张福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比较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包膜外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2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4~2011年间收治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506例,其中404例采用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10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 目的:比较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包膜外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2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4~2011年间收治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506例,其中404例采用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10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1~17年。结果:采用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的病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而肿瘤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大部分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良性肿瘤 包膜外切除 浅叶切除术
下载PDF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晨曦 刘慧 +3 位作者 龚忠诚 凌彬 克热木.阿巴斯 林兆全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63-269,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arti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PSP)与解剖面神经的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SP)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为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 目的 :系统评价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arti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PSP)与解剖面神经的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SP)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为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4期)、Web of Knowledge、CNKI、CBM、Wan Fang Data和VIP,并辅以检索二次文献;收集关于PSP与SP 2种方法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文献,检索时限从1995年4月至2015年4月。严格执行病例选择及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然后评价文献研究方法质量,按照Cochrane手册5.1.0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计809例患者。回归分析手术后并发症情况:1暂时性或永久性面瘫的发生率PSP较SP低[RR=0.41,95%CI(0.23,0.72),P=0.002];2涎瘘或积液的发生率PSP较SP低[RR=0.32,95%CI(0.16,0.64),P=0.001];3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PSP较SP低[RR=0.38,95%CI(0.26,0.55),P<0.0001];4面部塌陷或瘢痕畸形的发生率PSP较SP低[RR=0.19,95%CI(0.12,0.31),P<0.0001];5肿瘤复发率:PSP与SP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0.34,2.86),P=0.98];6耳大神经损伤的发生率PSP较SP低,[RR=0.39,95%CI(0.27,0.58),P<0.0001];7唾液分泌量降低或口干症状的发生率PSP较SP者低,[RR=0.04,95%CI(0.02,0.09),P<0.0001]。结论:与传统SP术式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相比,PSP手术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且不增加肿瘤复发风险。因此,PSP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具有一定临床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部分切除 浅叶切除术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功能性腮腺浅叶切除术 被引量:6
6
作者 武淳秋 韩妲丽 +1 位作者 邓岚 李玉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治疗 功能性腮腺浅叶切除术 方法
下载PDF
区域性和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任晓旭 牛勇梅 +1 位作者 秦晓中 李高峰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和浅叶切除术的适用病例、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4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 目的 探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和浅叶切除术的适用病例、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4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38例,区域性切除术46例。术后随访2~5年,记录术后复发、面神经损伤、涎瘘和Frey综合征的发生病例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46例均获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病例。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8例(17.39%),浅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15例(39.47%)。结论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于边界清楚、活动度好、直径≤2 cm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对于直径〉2 cm、边界不清楚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仍需采用传统的浅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 腮腺浅叶切除术 面瘫 FREY综合征 涎瘘
下载PDF
包膜外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曙毅 姚丹勉 +1 位作者 李创伟 庄夏衍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10期1349-1350,共2页
目的比较应用包膜外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腮腺浅叶良性结节患者77例,47例行腮腺肿物包膜外切除术,30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结果浅叶切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7.3±17.5)min,显著多于包膜外... 目的比较应用包膜外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腮腺浅叶良性结节患者77例,47例行腮腺肿物包膜外切除术,30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结果浅叶切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7.3±17.5)min,显著多于包膜外切除组的(71.5±13.5)min(P<0.05)。包膜外切除组的术后涎瘘、暂时性面瘫、口干和Frey's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浅叶切除组(P<0.05)。包膜外切除组患者暂时性面瘫恢复时间显著短于浅叶切除组(P<0.05)。两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腮腺浅叶良性小结节患者,腮腺肿物包膜外完整切除术可以高效、安全地切除肿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良性肿瘤 包膜外切除 浅叶切除术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区域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军 荆少红 +1 位作者 吴振婵 游云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临床观察比较腮腺区域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后肿瘤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局限于腮腺浅叶原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60例,其中38例采用腮... 目的临床观察比较腮腺区域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后肿瘤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局限于腮腺浅叶原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60例,其中38例采用腮腺区域切除术,22例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两组均随访3年。回顾性观察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后肿瘤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得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腮腺区域切除术手术时间,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和涎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术式术后肿瘤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腮腺区域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腮腺浅叶切除术,可以达到彻底切除肿瘤,防止复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区域切除 浅叶切除术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浅叶切除术与区域性切除术治疗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雪生 王建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3期94-95,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浅叶切除术与区域性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160例,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采取腮腺部分浅叶加肿物切除术,对照组采取腮腺全浅叶加肿物切除术,记... 目的:比较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浅叶切除术与区域性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160例,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采取腮腺部分浅叶加肿物切除术,对照组采取腮腺全浅叶加肿物切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1.2±12.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2.3±15.4min,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9.1±0.8cm,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5.2±1.3cm(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浅叶切除术与区域性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均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腮腺浅叶切除术 腮腺区域性切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保留腮腺主导管腮腺浅叶切除术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承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26-226,共1页
关键词 腮腺主导管保留 腮腺浅叶切除术 腮腺多形性腺瘤 治疗
下载PDF
保留腮腺主导管腮腺浅叶切除术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晖 张凤河 王凤英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371-372,共2页
目的 :探讨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保留腮腺主导管的可行性。方法 :对 4 5例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浅叶肿瘤及浅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术后 1月、12月随访 ,4 5例中出现涎瘘 1例 ,无复发、无患侧面部凹陷畸形... 目的 :探讨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保留腮腺主导管的可行性。方法 :对 4 5例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浅叶肿瘤及浅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术后 1月、12月随访 ,4 5例中出现涎瘘 1例 ,无复发、无患侧面部凹陷畸形、无口干症状。结论 :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浅叶切除术能有效地减少术后涎瘘、患侧面部凹陷畸形及口干症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浅叶切除术 腮腺主导管 并发症 腮腺肿瘤
下载PDF
保留腮腺深叶功能的浅叶切除术的探讨
13
作者 唐杰 陈必胜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186-186,188,共2页
关键词 腮腺浅叶切除术 腮腺深功能 主导管
下载PDF
腮腺浅叶切除术中保留腮腺主导管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嬿嬿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5-225,共1页
目的 了解面神经和腮腺主导管之间解剖关系, 以利腮腺区的手术。方法 在行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时, 解剖面神经和腮腺主导管, 观察其相互关系。结果 在38 例中, 腮腺主导管位于面神经深面或同一平面者25 例(65... 目的 了解面神经和腮腺主导管之间解剖关系, 以利腮腺区的手术。方法 在行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时, 解剖面神经和腮腺主导管, 观察其相互关系。结果 在38 例中, 腮腺主导管位于面神经深面或同一平面者25 例(65 .8 % ) , 位于浅面者13 例(34 .2 % ) 。结论 在手术中对位于面神经深面的腮腺主导管予以保留, 没有切断或结扎,术后观察有以下优点:1 . 保留腮腺的部分功能。2 . 避免了因腮腺浅叶被切除及深叶腺体萎缩对面部外形的影响。3 . 简化了手术步骤, 节省了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主导管保留 腮腺肿瘤 腮腺浅叶切除术
全文增补中
83例腮腺浅叶切除术后并发涎瘘的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吕正君 高运来 李励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76-276,共1页
关键词 腮腺浅叶切除术 并发症 涎瘘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区域性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培明 任小红 +2 位作者 潘巨利 王松灵 李钧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比较腮腺多形性腺瘤区域性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8年1月~2004年6月间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61例,其中24例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37例行腮腺浅叶切除... 目的比较腮腺多形性腺瘤区域性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8年1月~2004年6月间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61例,其中24例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37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时间3~9年。结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的病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而肿瘤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可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治疗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区域性切除 浅叶切除术
下载PDF
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邓廷超 陈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行腮腺浅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术式均一致并由富有经验的医师完成,根据手术使用的器械不同而分为超声刀组和单极电刀组,... 目的:分析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行腮腺浅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术式均一致并由富有经验的医师完成,根据手术使用的器械不同而分为超声刀组和单极电刀组,收集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学诊断、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面神经功能及术后血肿、涎漏相关数据并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刀组、单极电刀组各纳入24例与25例,其中超声刀组相较单极电刀组的术后引流时间[(3.13±0.90)vs.(3.72±0.79);t=2.460,P=0.018)]、术后住院时间[(5.0±1.10)vs.(5.60±0.76);t=2.221,P=0.031]和术后暂时性面瘫程度(Z=-2.138,P=0.033)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刀组相较单极电刀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涎漏、血肿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刀对手术创面邻近组织及面神经的保护相较单极电刀有明显优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单极电刀 腮腺浅叶切除术 面瘫 腮腺良性肿瘤
下载PDF
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与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从庆 孙道成 +1 位作者 张于 彭娟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8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对比腮腺区良性肿瘤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与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67例腮腺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腮腺... 目的分析对比腮腺区良性肿瘤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与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67例腮腺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8.63±2.28)min,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5.26±2.18)mL,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为(6.12±1.08)cm,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62、21.932、18.63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2,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疾病复发率为3.03%,与对照组的5.8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8,P>0.05)。结论腮腺区良性肿瘤采用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低等诸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区 良性肿瘤 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 腮腺区域切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和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下极良性肿瘤的预后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国峰 张嘉庆 杨建斌 《哈尔滨医药》 2020年第5期418-419,417,共3页
目的观察治疗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时应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和腮腺浅叶切除术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两个医院收治的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与浅叶组各30例,改良组实施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浅叶组采取腮... 目的观察治疗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时应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和腮腺浅叶切除术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两个医院收治的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与浅叶组各30例,改良组实施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浅叶组采取腮腺浅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与治疗一年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改良组高于浅叶组,切口长度改良组小于浅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一年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时应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和腮腺浅叶切除术的并发症都较低,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相比腮腺浅叶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更高,但切口长度小,预后效果都较好,患者可依据自身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下极良性肿瘤 改良腮腺部分切除 腮腺浅叶切除术
下载PDF
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包膜外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预后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俊 依沙克江.买买提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715-3717,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包膜外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的预后效果。方法收集352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包膜外切除术276例(包膜外切除术组),行浅叶切除术76例(浅叶切除术组),对两组临床资料的一般情况、手术参数及...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包膜外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的预后效果。方法收集352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包膜外切除术276例(包膜外切除术组),行浅叶切除术76例(浅叶切除术组),对两组临床资料的一般情况、手术参数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浅叶切除术组中暂时性面瘫、永久性面瘫、耳垂麻木发生率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包膜外切除术组(P<0.05);两组中一般资料、复发率、包膜破裂发生率、涎瘘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选择包膜外切除术,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和保留腮腺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多形性腺瘤 包膜外切除 浅叶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