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式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畅 徐涛 +3 位作者 王栋 彭笑 郑嫣然 张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528,共4页
目的:评价隧道式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53例,其中试验组采用隧道式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26例。术后随访1~3年,比较两组术后面神经... 目的:评价隧道式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53例,其中试验组采用隧道式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26例。术后随访1~3年,比较两组术后面神经麻痹、Frey综合征、涎瘘、耳周麻木和腮腺区皮肤麻木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在面神经麻痹、Frey综合征、耳周麻木和腮腺区皮肤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而涎瘘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患者无肿瘤复发。结论:隧道式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中具有更少的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并发症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郑雨平 袁振飞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6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62例,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和对照组行腮腺浅叶切除术(SP),每组各31例... 目的探讨分析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62例,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和对照组行腮腺浅叶切除术(SP),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腮腺分泌功能、身体意象量表(BIS)、体像担忧问卷(BICI)、焦虑抑郁量表(HADS)、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解剖面神经支数和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相关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时的腮腺分泌功能均显著升高,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时的BIS评分和BICI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时的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9.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4%,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P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能够优化手术指标、改善腺体分泌功能和身体意象情况、减轻体像担忧情况和焦虑抑郁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且不增加术后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腮腺切除 评分 疗效
下载PDF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全福 欧阳绍基 +2 位作者 姚榕威 徐学江 王晓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6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究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与腮腺浅叶切除术(SP)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SP组(54例)和SP组(46例)。PSP组患者采用PSP治疗,SP组患者采用S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目的探究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与腮腺浅叶切除术(SP)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SP组(54例)和SP组(46例)。PSP组患者采用PSP治疗,SP组患者采用S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PSP组的手术时间(92.4±7.8)min、切口长度(8.20±1.25)cm以及术后住院时间(5.87±0.66)d均显著短于SP组的(128.8±9.6)min、(13.87±2.14)cm、(7.47±0.85)d,术中出血量(50.4±5.6)ml、解剖面神经支数(2.27±0.25)支均显著少于SP组的(82.4±10.4)ml、(3.01±0.34)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P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6%显著低于SP组的2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P相比,PSP对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创伤更小,有利于促进术后腮腺分泌功能的恢复,术后并发症少,且能切除肿瘤,不会增加肿瘤复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腮腺切除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38例腮腺良性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春梅 何刚 李彬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712-714,共3页
目的探索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对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联合使用超声刀和生物修复膜,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70.5±10.2)min,术中出血量为(60... 目的探索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对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联合使用超声刀和生物修复膜,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70.5±10.2)min,术中出血量为(60.6±25.5)mL。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和永久性面瘫出现;3例患者有短暂性耳垂麻木,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患者未出现明显进食时皮肤潮红和出汗等味觉出汗综合征表现;未出现明显面部凹陷畸形。结论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联合使用超声刀和生物修复膜治疗腮腺良性肿瘤,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还能减少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浅叶部分切除术 超声刀 生物修复膜
下载PDF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晨曦 刘慧 +3 位作者 龚忠诚 凌彬 克热木.阿巴斯 林兆全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63-269,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arti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PSP)与解剖面神经的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SP)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为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 目的 :系统评价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arti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PSP)与解剖面神经的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SP)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为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4期)、Web of Knowledge、CNKI、CBM、Wan Fang Data和VIP,并辅以检索二次文献;收集关于PSP与SP 2种方法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文献,检索时限从1995年4月至2015年4月。严格执行病例选择及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然后评价文献研究方法质量,按照Cochrane手册5.1.0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计809例患者。回归分析手术后并发症情况:1暂时性或永久性面瘫的发生率PSP较SP低[RR=0.41,95%CI(0.23,0.72),P=0.002];2涎瘘或积液的发生率PSP较SP低[RR=0.32,95%CI(0.16,0.64),P=0.001];3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PSP较SP低[RR=0.38,95%CI(0.26,0.55),P<0.0001];4面部塌陷或瘢痕畸形的发生率PSP较SP低[RR=0.19,95%CI(0.12,0.31),P<0.0001];5肿瘤复发率:PSP与SP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0.34,2.86),P=0.98];6耳大神经损伤的发生率PSP较SP低,[RR=0.39,95%CI(0.27,0.58),P<0.0001];7唾液分泌量降低或口干症状的发生率PSP较SP者低,[RR=0.04,95%CI(0.02,0.09),P<0.0001]。结论:与传统SP术式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相比,PSP手术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且不增加肿瘤复发风险。因此,PSP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具有一定临床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浅叶部分切除术 切除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儿童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明澄 张铁松 +5 位作者 黄锐 毛志勇 高燕 刘秀芬 孙美华 马静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4例第一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2个月~15岁,平均6岁,其中男10例,女14例,病史1-60个月不等。16... 目的探讨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4例第一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2个月~15岁,平均6岁,其中男10例,女14例,病史1-60个月不等。16例以颌下瘘管及腐臭分泌物为首发症状,5例以耳后肿痛为首发症状,3例以耳道底壁流脓为主。复发病例6例,在外院行鳃裂畸形切除术,术后复发。患儿于全麻下行沿下颌缘支逆向法解剖面神经。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和瘘管切除术。结果 5例瘘管位于腮腺浅面,未解剖面神经,完整切除瘘管。17例患儿瘘管穿经腮腺腺体,解剖面神经后,切除部分腮腺浅叶、瘘管和部分耳廓软骨,切口均I期愈合。2例患者术后出下颌缘支损伤,轻度口角歪斜,术后1-3月基本完全恢复。行外耳道部分皮肤和软骨切除的患者术后均无外耳道狭窄及听力下降。随访10个月~4年,24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第一鳃裂畸形临床表现多样化,可表现为窦道、瘘管及囊肿,与外耳道和面神经关系密切,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可彻底根治第一鳃裂畸形,防止其复发,并有效保护面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外科手 第一鳃裂畸形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对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腺体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伟章 陈凯 张志雄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4期55-56,62,共3页
目的研究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对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腺体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取浅叶切除术(SP)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PSP治疗。比较2组术后腺体功能保留率、复发... 目的研究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对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腺体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取浅叶切除术(SP)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PSP治疗。比较2组术后腺体功能保留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腺体功能保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比16.67%,χ^2=39.095、P<0.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比26.67%,χ^2=4.320、P=0.038);2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比3.33%,χ^2=0.268、P>0.05)。结论对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行PSP治疗,可有效保护其腺体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未增加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切除 腺体功能 复发率 并发症
下载PDF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许志亮 林晨阳 +2 位作者 罗艳荣 曾宾华 陈玉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与腮腺浅叶切除术(SP)对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腮腺分泌功能、外貌负性情绪及身体意象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92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SP组(n=45,给予SP治疗)和PSP组(n=47,...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与腮腺浅叶切除术(SP)对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腮腺分泌功能、外貌负性情绪及身体意象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92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SP组(n=45,给予SP治疗)和PSP组(n=47,给予PSP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腮腺分泌功能、外貌负性情绪、身体意象状态、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PSP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SP组(P<0.05),术中出血量、解剖面神经分支数少于SP组(P<0.05)。2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腮腺分泌功能的分泌差均较术前增加(P<0.05);2组术后3个月腮腺分泌功能的分泌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P组术后6个月、12个月腮腺分泌功能的分泌差均低于SP组(P<0.05)。2组术后6个月体像担忧问卷(BICI)、身体意象量表(BIS)评分均较术前增加,但PSP组均低于SP组(P<0.05);2组术后12个月BICI、B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SP组(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P相比,PSP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并改善其身体意象状态和腮腺分泌功能,减轻外貌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不增加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腮腺切除 腮腺多形性腺瘤 分泌功能 外貌负性情绪 身体意象状态
下载PDF
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63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波 马力学 +1 位作者 邵岩 石立坤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7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采用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行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常规S切口,保留耳大神经耳垂支,保留腮腺导管,术后严密缝合腮腺包膜,分析手术后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采用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行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常规S切口,保留耳大神经耳垂支,保留腮腺导管,术后严密缝合腮腺包膜,分析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术后,暂时性面神经损害2例, 4周后均逐步恢复;腮腺瘘1例,经加压包扎1周后恢复;味觉性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2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1例;术后随访均>1年,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腮腺良性肿瘤中发挥了显著疗效,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后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志亮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6期57-59,共3页
目的评价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66例,依据术式不同分成改良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各33例。传统手术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改良手术组患者实... 目的评价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66例,依据术式不同分成改良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各33例。传统手术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改良手术组患者实施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手术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12%,低于传统手术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手术组切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改良手术组无肿瘤复发患者,传统手术组肿瘤复发率为9.09%,改良手术组术后肿瘤复发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切口愈合效果理想,能保证美学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腮腺良性肿瘤 后并发症 切口愈合 肿瘤复发
下载PDF
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肿瘤浅叶部分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光召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7期958-959,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肿瘤浅叶部分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腮腺肿瘤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B组)和浅叶部分切除组(A组),每组各37例,分别采用传统浅叶全切术和保留腮腺主导管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比...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肿瘤浅叶部分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腮腺肿瘤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B组)和浅叶部分切除组(A组),每组各37例,分别采用传统浅叶全切术和保留腮腺主导管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Ⅰ期愈合率,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及Ⅰ期愈合率均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均为5.4%;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唾液积留、涎瘘、面部畸形、面瘫及Frey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传统浅叶全切术,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肿瘤浅叶部分切除术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复发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风险,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浅叶部分切除术 全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63例腮腺良性肿瘤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霍云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16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接受改良腮腺浅叶部位切除术治疗的63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接受传统腮腺浅叶及肿瘤全切除术治疗的63例腮腺良...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接受改良腮腺浅叶部位切除术治疗的63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接受传统腮腺浅叶及肿瘤全切除术治疗的63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手术切口长度、面部凹陷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5%)明显低于对照组(23.8%),腮腺功能完好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效果佳,有保证腮腺良好功能,减少面部畸形程度等应用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传统腮腺及肿瘤全切除
下载PDF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卢海彬 马雯男 +2 位作者 于慧 孙琳 郭晓龄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01-905,共5页
目的:评估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与浅叶切除术(SP)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疗效,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68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PSP与SP两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复发率及腺体功能,相关数据采用S... 目的:评估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与浅叶切除术(SP)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疗效,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68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PSP与SP两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复发率及腺体功能,相关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SP组手术切口长度和时间分别为(6.65±1.17)cm及(82.25±11.56)min,SP组分别为(10.86±1.65)cm及(121.42±17.32)min,PSP组优势明显(P<0.01);PSP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SP组(P<0.05);PSP组保留腮腺大部分功能,SP组无腮腺分泌功能;两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SP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临床效果好,在复发率未见显著增加的前提下手术切口、范围、时间均显著减小,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且可有效保留腺体功能,是一种可靠、可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腮腺切除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腮腺良性肿瘤浅叶部分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的循证医学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敏 贾志宇 +3 位作者 刘树妍 赵云转 屈鹏飞 陈彪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5-882,共8页
目的:比较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和腮腺浅叶切除术(SP)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选择合适的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比较PSP和SP手术方法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0软... 目的:比较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和腮腺浅叶切除术(SP)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选择合适的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比较PSP和SP手术方法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获得24篇文献用于Meta分析,共包括2 795例患者,其中1 301例接受PSP,1 494例接受SP。PSP和SP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14%(10/874)和0.6%(6/9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P和SP术后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分别为11.6%(122/1 052)和27.37%(350/1 279),永久性面瘫的发生率分别为1.04%(6/579)和4.46%(31/695),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9.20%(95/1 033)和30.32%(409/1 349),涎瘘的发生率分别为5.38%(37/688)和11.25%(65/578),PSP较SP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与SP相比,PSP并发症发生率低,而肿瘤的复发率并没有提高,提示在适应证选择正确的情况下,PSP可以取代SP用于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腮腺切除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联合术中冰冻活检在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俊丽 张月飞 +1 位作者 宋瑾 张云静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8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联合术中冰冻活检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联合术中冰冻活检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126例(A组)及传统腮腺全切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100例(B组)的临床数据,比...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联合术中冰冻活检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联合术中冰冻活检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126例(A组)及传统腮腺全切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100例(B组)的临床数据,比较两组病例近期及远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并分析、讨论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的方法优势及注意事项。结果短期并发症(感觉减退发生率、短暂性面神经乏力发生率、感觉减退发生率、Frey综合征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病例中有1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术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其余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年,未见复发。结论腮腺浅叶部分切除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的优点,同时并不增加肿瘤复发率,联合术中冰冻活检可以避免术中漏诊恶性肿瘤,值得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Parotid Neoplasms) 后并发症(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arti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 中冰冻活检(intraoperative frozen biopsy)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功能性切除术用于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伟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5期861-863,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功能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4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研究组行微创小切口功能性切除术。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功能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4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研究组行微创小切口功能性切除术。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评价外貌相关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解剖面神经分支数和手术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腮腺肿瘤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ICI评分和BI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功能性切除术可有效降低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创伤 并发症 心理状况
下载PDF
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全切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春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9期173-174,共2页
目的:分析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全切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6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组后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部分... 目的:分析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全切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6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组后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全切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68、10.204、4.904,P<0.05);观察组唾液分泌功能正常率高于对照组,暂时性面瘫、耳垂麻木、面部凹陷、Frey综合征、皮下积液或涎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420、4.525、6.891、8.571、5.491、4.398,P<0.05);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1,P<0.05)。结论: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治疗中采用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具有较好的综合治疗效果,可保证患者术后获得更高的治疗质量,并作为优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腺体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全切 腮腺良性肿瘤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外科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泽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66-267,共2页
目的比较并探讨两种不同术式用于多形性腺瘤外科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浅叶全切组和浅叶部分切除组,每组各75例,分别采用腮腺浅叶全部切除术和腮腺... 目的比较并探讨两种不同术式用于多形性腺瘤外科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浅叶全切组和浅叶部分切除组,每组各75例,分别采用腮腺浅叶全部切除术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期愈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浅叶部分切除组患者术后一期愈合率明显优于浅叶全切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叶部分切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浅叶全切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浅叶全切术相比,浅叶部分切除术用于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创伤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浅叶部分切除术 全部切除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的两种术式对95例多形性腺瘤患者腮腺分泌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亚萍 魏建华 杨红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腮腺分泌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9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49例),对照组行腮腺浅叶切除术(46例),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6个...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腮腺分泌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9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49例),对照组行腮腺浅叶切除术(46例),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分泌功能,对比两组的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对比两组术后1年的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前的分泌功能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分泌功能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观察组的分泌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面部畸形、耳垂麻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诞瘘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相比,可保留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分泌功能,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较少,可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首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腮腺切除 多形性腺瘤 腮腺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微创整容切口联合肌瓣对腮腺肿瘤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雪敏 邵博 +3 位作者 许颖捷 贾梦莹 吕曜光 龚忠诚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0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胸锁乳突肌瓣的改良V形微创整容切口对患者围术期指标、美观性、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收治良性腮腺肿瘤患者37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19~72(38.9±14...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胸锁乳突肌瓣的改良V形微创整容切口对患者围术期指标、美观性、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收治良性腮腺肿瘤患者37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19~72(38.9±14.2)岁。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改良Blair切口组26例,改良V形微创整容切口组1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肿瘤大小。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肿瘤大小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V形微创整容切口组比改良Blair切口组显示出更好的美容效果(t=4.695,P<0.001)。结论改良V形微创整容切口术野暴露良好、切口相对隐蔽、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微创整容切口 改良Blair切口 胸锁乳突肌瓣 部分腮腺切除 美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