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超声膈肌增厚分数及浅快呼吸指数在机械通气脱机中的应用
1
作者 鄢志磊 陈翠平 钟盛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8期146-149,共4页
目的研究重症超声膈肌增厚分数(DTF)及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机械通气脱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撤机成功与否分为研究组(撤机成功,n=48)... 目的研究重症超声膈肌增厚分数(DTF)及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机械通气脱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撤机成功与否分为研究组(撤机成功,n=48)与对照组(撤机失败,n=47)。所有患者均接受自主呼吸试验,并记录相应数据,在重症超声临床应用技术下计算DTF和RSBI。比较两组脱机前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膈肌移动度(DD)、DTF与RSBI,探讨DTF、RSBI单独及其联合应用对脱机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械通气时间、VT及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RR、RSBI低于对照组,DT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当DTF≥26.72%时,预测脱机成功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67%和85.11%,AUC为0.815;当RSBI≤58.75次/(min·L)时,预测脱机成功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9.17%和76.60%,AUC为0.792;DTF联合RSBI预测脱机成功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75%和89.36%,AUC为0.895。结论DTF联合RSBI可有效评估预测机械通气脱机时机,提高脱机成功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超声 膈肌增厚分数 呼吸指数 机械通气 脱机
下载PDF
膈肌浅快呼吸指数联合最大吸气压力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钟林 姜建平 盛菊萍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275-1279,共5页
目的探讨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联合最大吸气压力(MIP)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计划撤机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8例为研... 目的探讨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联合最大吸气压力(MIP)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计划撤机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SBT 30 min后撤机前测量膈肌移动度和MIP,同时记录呼吸频率,计算D-RSBI。根据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采用ROC曲线评估D-RSBI、MIP单独和两者联合对撤机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68例患者中,撤机失败18例(26.47%),撤机成功50例(72.53%)。撤机失败组患者呼吸频率、D-RSBI均高于撤机成功组,膈肌移动度、MIP均低于撤机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RSBI联合MIP预测撤机成功的AUC为0.933,优于D-RSBI(0.759)和MIP(0.899)单独预测,且两者联合预测的特异度高于单一指标。结论D-RSBI和MIP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预测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超声 膈肌呼吸指数 最大吸气压力 机械通气 撤机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浅快呼吸指数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撤机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高汉铭 曾明昊 +3 位作者 黄一洪 张洪宾 李忆梅 刘远波 《微创医学》 2024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机械通气撤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100例合并心功能不全需要行机械通气≥24 h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自主呼吸试验(SBT)3...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机械通气撤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100例合并心功能不全需要行机械通气≥24 h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自主呼吸试验(SBT)30 min后撤机,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记录撤机前、撤机成功后48 h或撤机后48 h内重新上机时的血清NT-proBNP、RSBI、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用ROC曲线及回归分析NT-proBNP和RSBI在机械通气撤离中的预测作用。结果100例患者中撤机成功68例(成功组),撤机失败32例(失败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血气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撤机前、撤机后,成功组患者的NT-proBNP、RSBI均低于失败组;两组撤机后NT-proBNP、RSBI均较撤机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撤机前,两组氧合指数(PO_(2)/Fi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两组患者的PO2/FiO2均降低,且失败组低于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撤机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成功组pH值高于失败组(P<0.05)。NT-proBNP、RBSI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截断值分别为733.46 ng/L、76.75次·min^(-1)·L^(-1)。NT-proBNP≤733.46 ng/L患者的撤机成功率高于NT-proBNP>733.46 ng/L患者的撤机成功率(86.53%vs.47.91%,P<0.05)。RSBI≤76.75次·min^(-1)·L^(-1)患者的撤机成功率高于RSBI>76.75次·min^(-1)·L^(-1)患者的撤机成功率(85.96%vs.44.18%,P<0.05)。NT-pro BNP≤733.46 ng/L且RBSI≤76.75次·min^(-1)·L^(-1)患者撤机成功率为100%(40/40),均高于NT-pro BNP≤733.46 ng/L或RBSI≤76.75次·min^(-1)·L^(-1)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均P<0.05)。结论NT-proBNP联合RSBI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机撤除法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呼吸指数 心功能不全 机械通气
下载PDF
评价膈肌浅快呼吸指数和膈肌增厚分数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志力 李建国 +2 位作者 邓彬 李婉丽 蒋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 评价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和膈肌增厚分数(DTF)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03 ~2017-09期间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在患者进行T管自主呼吸试验(SBT)期间,用床旁... 目的 评价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和膈肌增厚分数(DTF)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03 ~2017-09期间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在患者进行T管自主呼吸试验(SBT)期间,用床旁超声评估患者的膈肌功能并记录相关膈肌指标,包括膈肌位移(DD)、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以及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同时记录患者撤机试验的结果,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D-RSBI、DTF及其他生理参数.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D-RSBI和DTF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48例接受机械通气>48 h并计划进行SBT的患者,其中撤机成功的患者29例(60.4%),撤机失败19例(39.6%)中,3例(6.25%)患者在进行SBT期间重新接受MV,8例(16.7%)患者在拔管后48 h内再次进行气管插管,8例(16.7%)患者在拔管后48 h内需接受无创通气支持.D-RSB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6.9%和85.2%(P<0.05);DT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0.2%和89.7%(P<0.05).结论 DTF比D-RSBI预测撤机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超声 呼吸指数(RSBI) 膈肌增厚分数(DTF) 膈肌呼吸指数(D-RSBI)
下载PDF
浅快呼吸指数和气道闭合压作为呼吸机撤离指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新飚 秦英智 +1 位作者 展春 张纳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 :探讨浅快呼吸指数 (RVR)和气道闭合压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准备撤机的 90例患者按呼吸衰竭病因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恶化组和急性呼吸衰竭 (ARF)组。床旁监测呼吸频率 (RR)、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 (... 目的 :探讨浅快呼吸指数 (RVR)和气道闭合压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准备撤机的 90例患者按呼吸衰竭病因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恶化组和急性呼吸衰竭 (ARF)组。床旁监测呼吸频率 (RR)、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 (MV)、气道阻力 (Raw)、顺应性、气道闭合压、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 ;在自主呼吸试验开始 3分钟和 30分钟时分别测定 RR、潮气量 ,比较常规撤机指标 (RR、潮气量、MV)与 RVR、气道闭合压对撤机的预测价值。结果 :撤机成功与失败组 RVR分别为 :COPD急性恶化组 (6 3±2 2 )次· min- 1· L- 1与 (91± 2 0 )次· m in- 1· L- 1 ,P<0 .0 5 ;ARF 组 (6 3± 2 1)次· min- 1· L- 1与 (81±2 1)次· min- 1 · L- 1 ,P<0 .0 5 ;全部患者组 (6 3± 2 1)次· min- 1 · L- 1 与 (88± 2 0 )次· m in- 1 · L- 1 ,P<0 .0 5。撤机成功与失败组的气道闭合压分别为 :COPD急性恶化组 (0 .2 8± 0 .0 8) k Pa与 (0 .47± 0 .0 7) k Pa,P<0 .0 5 ;ARF 组 (0 .2 7± 0 .0 5 ) k Pa与 (0 .40± 0 .0 8) k Pa,P<0 .0 5 ;全部患者组 (0 .2 8± 0 .0 8) k Pa与 (0 .45± 0 .0 8) k Pa,P<0 .0 5。以 RVR≤ 10 5次· m in- 1· L- 1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的诊断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 ,3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指数 气道闭合压 机械通气 呼吸机撤离
下载PDF
浅快呼吸指数对COPD机械通气病人撤机的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陆志华 方强 王国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5-166,共2页
目的 研究浅快呼吸指数 (RSBI,f/Vt)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机械通气病人撤机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符合临床撤机条件的 132例COPD机械通气病人 ,在无任何呼吸支持条件下测定RSBI值 ,然后进行撤机试验 ,并对符合撤机条件者进行撤机 ,观... 目的 研究浅快呼吸指数 (RSBI,f/Vt)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机械通气病人撤机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符合临床撤机条件的 132例COPD机械通气病人 ,在无任何呼吸支持条件下测定RSBI值 ,然后进行撤机试验 ,并对符合撤机条件者进行撤机 ,观察RSBI值与撤机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撤机成功组 80例 ,RSBI值为 6 4 .97± 2 6 .84bpm/L ;撤机失败组 5 2例 ,RSBI值为 85 .6 7± 2 8.5 2bpm/L ;撤机失败组的RSBI明显高于成功组 (P <0 .0 5 )。撤机成功组中 ,6 8例RSBI≤ 10 5bpm/L ,12例 >10 5bpm/L ;失败组中 ,34例RSBI≤ 10 5bpm/L ,18例 >10 5bpm/L ;以RSBI≤ 10 5bpm/L为标准 ,其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为 85 .0 % ,特异度为 34.6 %。结论 RSBI对COPD机械通气病人的撤机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病 撤机
下载PDF
浅快呼吸指数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先福 王晓川 曹枫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2327-2328,共2页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VR)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62例准备撤机的患者按呼吸衰竭(呼衰)病因分为急性呼衰(ARF)组38例和慢性呼衰(CRF)组24例。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进行撤机。在自主呼吸试验(SBT)开始3min时测...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VR)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62例准备撤机的患者按呼吸衰竭(呼衰)病因分为急性呼衰(ARF)组38例和慢性呼衰(CRF)组24例。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进行撤机。在自主呼吸试验(SBT)开始3min时测定呼吸频率(f)、潮气量(Vt),并计算RVR值(f/Vt)。比较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RVR值及RVR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ARF撤机成功组RVR值(62.3±18.5)bpm/L,明显低于ARF撤机失败组的(84.7±25.4)bpm/L(P<0.05);CRF撤机成功组RVR值(66.5±20.8)bpm/L,明显低于CRF撤机失败组的(93.2±27.6)bpm/L(P<0.05)。以RVR值≤105bpm/L为标准,预测ARF组撤机成功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33.3%、准确性为84.2%;预测CRF组撤机成功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40.0%、准确性为79.2%。以RVR值≤125bpm/L为标准,预测ARF组撤机成功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6.7%、准确性为86.8%;预测CRF组撤机成功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20.0%、准确性为79.2%。结论RVR测定简便、无创,预测的准确性较高,是一个较好的临床撤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撤机 呼吸指数
下载PDF
撤机前浅快呼吸指数作为呼吸机撤离指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何新飚 秦英智 +1 位作者 张纳新 展春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27-529,共3页
目的 :研究RVR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过去两年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04例 ,按照引起呼衰的不同病因分为COPD、ARDS、术后及其他4组。比较常规撤机指标 :RR、VT 、VE 及RVR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 ,所有指... 目的 :研究RVR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过去两年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04例 ,按照引起呼衰的不同病因分为COPD、ARDS、术后及其他4组。比较常规撤机指标 :RR、VT 、VE 及RVR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 ,所有指标都是在BIPAP及CPAP方式下测定的。结果 :除术后组20例全部撤机成功外 ,其他3组中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的RVR分别为 ,COPD组[(58±23)次 / (min·L)vs(80±25)次 /(min·L) ,P<0 05] ,ARDS组[(64±19)次 / (min·L)vs(84±16)次 / (min·L) ,P<0 05]、其他组[(60±21)次 / (min·L)vs(88±21)次 / (min·L) ,P<0 05]。按照机械通气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 :≤7天、>7天及撤机失败组 ,RVR分别为 (56±20)次 / (min·L)、(67±17)次 / (min·L)和 (78±23)次 / (min·L) ,P<0 05。以RVR≤105次 / (min·L)为标准 ,预测撤机成功的诊断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 %、92 %和37 %。结论 :RVR对预测撤机的后果好于常规撤机指标 ,如RR、VT、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指数 呼吸机撤离 人工呼吸 呼吸功能不全 机械通气 预后
下载PDF
浅快呼吸指数的变化趋势在机械通气撤离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9
作者 马玉杰 曹相原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67-569,共3页
目的对机械通气72 h以上的患者撤离呼吸机时,动态观察浅快呼吸指数(RSBI),以评价其预测撤机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满足常规撤机标准的76例患者,进行120 min自主呼吸试验(SBT),动态监测5、15、30、60及120 min五个时点的RSBI... 目的对机械通气72 h以上的患者撤离呼吸机时,动态观察浅快呼吸指数(RSBI),以评价其预测撤机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满足常规撤机标准的76例患者,进行120 min自主呼吸试验(SBT),动态监测5、15、30、60及120 min五个时点的RSBI,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应用SPSS 15.0对测量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62例患者完成了120 min SBT,其中有20例撤机失败。撤机五个时点的RSBI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之间五个时点的RSBI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72 h以上的患者撤机时,动态观察RSBI的变化趋势对判断撤机能否成功更有价值,而独立观察RSBI的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指数 呼吸机撤离
下载PDF
膈肌浅快呼吸指数预测机械通气脱机结果的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邹宇君 万泽铭 +1 位作者 伍春燕 钟穗斌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后的结果与其膈肌浅快呼吸指数(RSBI)(D-RSBI)之间的关系,探讨D-RSBI预测机械通气脱机结果的价值。方法以60例入ICU并行机械通气超过48h并计划进行SB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为经口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 目的通过分析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后的结果与其膈肌浅快呼吸指数(RSBI)(D-RSBI)之间的关系,探讨D-RSBI预测机械通气脱机结果的价值。方法以60例入ICU并行机械通气超过48h并计划进行SB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为经口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根据患者是否成功脱机分为脱机成功组与脱机失败组,对其进行分析,研究D-RSBI与RSBI在机械通气患者准备脱机中预测脱机失败的效能。结果在本研究的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脱机成功的为40例,占66. 67%;脱机失败的为20例,占33. 3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脱机成功的患者进行ROC工作曲线分析,D-RSBI和RSB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 89和0. 72 (P<0. 05),可见D-RSBIRSBI预测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结果更加准确。结论相比呼吸浅快指数,D-RSBI对于指导临床医生把握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时机更具有积极意义,预测脱机结果更加准确,可作为临床脱机指标进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膈肌移位 超声 自主呼吸实验 脱机
下载PDF
浅快呼吸指数作为老年患者脱离呼吸机指标的评估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勇 王海军 +1 位作者 徐海燕 王海鹏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研究浅快呼吸指数是否可以作为老年患者的脱机指标。方法对即将脱机的患者进行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rs)、浅快呼吸指数(RR/VT)、潮气量与体重的比值进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较短时间(<... 目的研究浅快呼吸指数是否可以作为老年患者的脱机指标。方法对即将脱机的患者进行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rs)、浅快呼吸指数(RR/VT)、潮气量与体重的比值进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较短时间(<7 d)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浅快呼吸指数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优于其他指标。在较长时间(≥7 d)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不优于其他指标。结论在短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浅快呼吸指数可以作为预测能否脱机的指标。在较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则需与其他指标一起进行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指数 潮气量 呼吸频率 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
下载PDF
膈肌超声联合浅快呼吸指数对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晨靓 向淑麟 +2 位作者 陆舒 沈浩亮 赵宏胜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0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指标膈肌厚度变化率(ΔDT)、膈肌移动度(DE)联合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56例接受机械通气时间≥48 h并已进入撤机前自主呼吸试验(SBT)的患者资料,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 目的:探讨超声指标膈肌厚度变化率(ΔDT)、膈肌移动度(DE)联合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56例接受机械通气时间≥48 h并已进入撤机前自主呼吸试验(SBT)的患者资料,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47例)和撤机失败组(9例)。应用超声技术测定患者的ΔDT和膈肌移动度(DE),计算两组患者浅快呼吸指数(RSBI);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ΔDT、DE及RSBI用于预测呼吸机撤机结果的价值。结果:撤机成功组患者与撤机失败组患者相比,患者的ΔDT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1,P<0.05),但DE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ΔDT和RSBI用于预测呼吸机成功撤机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和0.773,分别以23.04%和52.74次/(L·min)为阈值,其预测患者成功撤机的灵敏度分别为74.5%和93.6%,特异度分别为88.9%和55.6%。结论:膈肌超声指标ΔDT是评价膈肌功能的可靠指标,通过联合RSBI,可更精确地指导呼吸机撤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超声 呼吸指数 机械通气 撤机指标
下载PDF
呼吸浅快指数和气道闭合压对严重创伤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建东 周平 +5 位作者 章晓红 陈友岱 杨鹏 苏明华 董芸 胡卫建 《西部医学》 2015年第11期1705-1707,共3页
目的评估呼吸浅快指数(RSBI)和气道闭合压(P0.1)对预测因呼吸衰竭(RF)行机械通气(MV)的严重创伤患者撤机成功与否的价值。方法选取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且已达到撤机标准的74例严重创伤患者,行自主呼吸试验2小时,在自主呼吸试验进行30min... 目的评估呼吸浅快指数(RSBI)和气道闭合压(P0.1)对预测因呼吸衰竭(RF)行机械通气(MV)的严重创伤患者撤机成功与否的价值。方法选取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且已达到撤机标准的74例严重创伤患者,行自主呼吸试验2小时,在自主呼吸试验进行30min时检测浅快指数(RSBI)和气道闭合压(P0.1)值,探讨它们在严重创伤患者撤机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61例严重创伤患者撤机成功,13例失败。成功组患者的P0.1和RSBI值明显小于失败组,其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1预测严重创伤患者撤机的价值优于RSBI,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5%、75.0%和95.1%。结论 P0.1和RSBI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撤机均具有指导意义,其中P0.1的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试验 呼吸快指数 气道闭合压 严重创伤 呼吸机撤离
下载PDF
NT-proBNP联合浅快呼吸指数对AECOPD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效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帅 张虹霞 林蕊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20-925,共6页
目的探究N-端脑钠肽前体(N-telomer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联合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 目的探究N-端脑钠肽前体(N-telomer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联合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伴呼吸衰竭(RF)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1例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撤机情况情况分撤机成功和撤机失败组。所有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均检测NT-proBNP水平,进行RSBI评估。比较两组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NT-proBNP及RSBI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ECOPD伴RF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因素,根据ROC曲线分析NT-proBNP水平联合RSBI对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81例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中24例患者撤机失败,57例患者撤机成功,撤机失败率为29.6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COPD病程、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及冠心病)、吸烟史、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氧分压及氧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成功组比较,撤机失败组机械通气时间、NT-proBNP及RSBI水平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RSBI是AECOPD伴RF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评估AECOPD伴RF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AUC值为0.784,95%CI为0.679~0.868,RSBI的AUC值为0.773,95%CI为0.667~0.859,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918,95%CI为0.835~0.967。结论NT-proBNP水平和RSBI用于预测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者联合对于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钠肽前体 呼吸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撤机失败
下载PDF
超声指导下膈肌浅快呼吸指数和膈肌增厚分数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黎辉 岑金秋 +5 位作者 余阶洋 李朝锋 陶斌文 班银燕 刘衡 吴杏起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8期192-194,198,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指导下膈肌浅快呼吸指数(RSBI)和膈肌增厚分数(DTF)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2019年8月重症医学科(ICU)拟撤机、机械通气>48h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撤机后48h内不需再插管的40例患者为观... 目的探究超声指导下膈肌浅快呼吸指数(RSBI)和膈肌增厚分数(DTF)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2019年8月重症医学科(ICU)拟撤机、机械通气>48h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撤机后48h内不需再插管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需要插管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重症超声测量DTF、RSBI,探讨其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在DTF上显著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在RSBI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DTF+RSBI预测灵敏度高于DTF、RSB。结论重症超声DTF、RSBI有利于提升脱机预测效果,可作为评估脱机时机的有效指标,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膈肌呼吸指数 超声 撤机 膈肌呼吸指数
下载PDF
呼吸浅快指数对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机撤离预测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荣伟 王莉 +3 位作者 刘克战 吴凡 李颖 张向荣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寻找新生儿呼吸机撤机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自主呼吸实验(SBT)过程中预测拔管成功的呼吸参数。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超过24 h的符合撤机准入标准的100例患儿进行60 ... 目的寻找新生儿呼吸机撤机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自主呼吸实验(SBT)过程中预测拔管成功的呼吸参数。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超过24 h的符合撤机准入标准的100例患儿进行60 min的SBT;分析患儿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入住NICU时间、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及撤机前后30 min血气分析对撤机的影响;SBT下记录1、30、60 min时患儿的自主呼吸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计算呼吸浅快指数(RSBI)及各点的变化量,比较拔管成功组和拔管失败组的临床资料和SBT过程中各呼吸参数,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呼吸参数对成功拔管的预测的准确性。结果 100例患儿,成功85例,失败15例,撤机成功率85%。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撤机前后30 min血气分析在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入住NICU时间及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在拔管成功组和失败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5,-6.163;χ~2=9.283,P<0.05)。在拔管成功组,SBT开始后随着时间延长RSBI呈现逐渐减少趋势,而在拔管失败组,RSBI则持续增加,RSBI30、RSBI60在拔管成功组和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0.6,5.4±1.0,P=0.046;3.7±1.2,5.8±0.6,P=0.000),RSBI1、RSBI30、RSBI60的AUC分别为0.626、0.645、0.733;RSBI30、RSBI6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5%、75.9%;78.4%、90.1%)。结论在SBT过程中各项呼吸参数都很重要,RSBI30、RSBI60对于拔管成功有预测价值,RSBI60趋于逐渐降低,拔管成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快指数 呼吸功能试验
下载PDF
探讨浅快呼吸指数指导COPD患者撤机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一杰 鹿英英 聂秀红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8期1088-1089,共2页
目的评价浅快呼吸指数(rapid-shallow-breathing index,RSBI)作为COPD患者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20例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均通过了1h的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记录两个时期的RS-BI:SBT前、SB... 目的评价浅快呼吸指数(rapid-shallow-breathing index,RSBI)作为COPD患者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20例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均通过了1h的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记录两个时期的RS-BI:SBT前、SBT1h。同时记录年龄、性别、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评分、撤机前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16例COPD患者成功撤机,4例患者撤机失败。在成功和失败两组间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PaCO2(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有明显差异(P<0.05)。以RSBI≤105bpm/L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SBT前RSBI93.8%、10%;SBT1h的RSBI93.8%、45.5%。SBT1h的RSBI与PaCO2联合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78%。结论 SBT1h的RSBI预测COPD患者成功撤机的准确性高于SBT前,其与PaCO2联合评价将提高预测撤机成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撤机 自主呼吸实验
下载PDF
浅快呼吸指数和呼吸功对撤机指导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师元 杜立峰 党晓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730-731,共2页
目的研究浅快呼吸指数(f/VT)和呼吸功(WOB)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机械通气并准备撤机23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应用BICORE-CP100呼吸监测仪床边监测病人f/VT、WOB、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每分钟通气量(MV)、... 目的研究浅快呼吸指数(f/VT)和呼吸功(WOB)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机械通气并准备撤机23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应用BICORE-CP100呼吸监测仪床边监测病人f/VT、WOB、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每分钟通气量(MV)、最大吸气压(MIP)、氧合指数(PaO2/FiO2)及APACHⅡ评分,并将浅快呼吸指数、呼吸功值和常规撤机指标及APACHⅡ评分相互比较,观察其对撤机的指导意义。结果撤机成功16例,其中14例f/VT值≤100 bpm/L,2例f/VT值>100 bpm/L;12例WOB值<0.75 J/L,4例WOB在0.93-1.37 J/L之间。撤机失败7例中,1例f/VT值≤100 bpm/L,6例f/VT值>100 bpm/L;7例WOB>(1.86±0.51)J/L。撤机组f/VT、WOB于成功组相互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f/VT、WOB对撤机都有重要指导作用,但并非敏感指标,应考虑肺部基础疾病,结合临床综合指标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指数 呼吸 机械通气 撤机
下载PDF
浅快呼吸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的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罗彬 朱晓琼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19期2255-2256,共2页
目的:研究浅快呼吸指数(RSB)在慢胜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时的意义。方法: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达到临床撤机标准后,监测其浅快呼吸指数。结果:撤机成功组(25例),RSB平均值81.52±15.32,撤机失败组(7例),RSB平均值108.43±11.... 目的:研究浅快呼吸指数(RSB)在慢胜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时的意义。方法: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达到临床撤机标准后,监测其浅快呼吸指数。结果:撤机成功组(25例),RSB平均值81.52±15.32,撤机失败组(7例),RSB平均值108.43±11.30,撤机成功组RSB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RSB(P<0.05)。结论:RSB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撤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较好的预测脱机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机撤离
下载PDF
呼吸浅快指数和气道闭合压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吉华 陆国平 +1 位作者 胡静 贺骏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8期25-27,共3页
目的评估呼吸浅快指数(RSBI)和气道闭合压(P 0.1)对于预测因呼吸衰竭(RF)行机械通气(MV)的患者撤机成功与否的价值,从而为临床撤机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拟按计划撤机的240例因RF行MV的患者,行120分钟自主呼吸试验(SB... 目的评估呼吸浅快指数(RSBI)和气道闭合压(P 0.1)对于预测因呼吸衰竭(RF)行机械通气(MV)的患者撤机成功与否的价值,从而为临床撤机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拟按计划撤机的240例因RF行MV的患者,行120分钟自主呼吸试验(SBT),监测自主呼吸频率(f)、潮气量(Vt)、RSBI、P 0.1等参数,计算呼吸浅快指数变化水平(△RSBI)和RSBI、P 0.1对预测撤机成功的诊断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240例拟按计划撤机患者中,204例撤机成功,36例失败,撤机成功率85%。撤机成功组于SBT开始120分钟时平均RSBI(4.63+2.68)次/(min·ml.kg),△RSBI平均增加(13.5+4.1)%,平均P 0.1(2.06+0.82)emiH_2O;撤机失败组于SBT开始120分钟时平均RSBI(6.27±2.62)次/(min·ml·kg),△RSBI平均增加(31.2+7.6)%,平均P 0.1(3.32+0.73)cmH_2O,两组间比较,RSBI、△RSBI和P 0.1均有统计学差异。以RSBI≤8次/(min·ml·kg)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的诊断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5.0%、94.1%和33.3%;以P 0.1≤3.5emiH_2O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的诊断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7%、90.7%和63.9%。结论 RSBI和P 0.1对预测因RF行MV患者能否成功撤机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自主呼吸试验 呼吸机撤离 呼吸快指数 气道闭合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