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血管造影成像应用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的临床筛查 被引量:5
1
作者 唐淼 李淑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血管造影成像(OCTA)应用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的30例NPDR患者(NPDR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OCTA检查,对其黄斑中心凹无...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血管造影成像(OCTA)应用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的30例NPDR患者(NPDR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OCTA检查,对其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的面积、周长、圆度变化以及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SCP)和视盘盘周放射状毛细血管层(RPC)上侧、下侧、鼻侧、颞侧4个象限的血流密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NPDR组患者黄斑区SCP和视盘RPC 4个象限的血流密度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43.68±3.03vs.46.98±3.04、42.79±3.17vs.50.45±2.25、43.21±2.67vs.47.44±2.42、44.21±3.22vs.51.72±5.32、46.43±3.54vs.53.02±2.62、45.97±3.67vs.52.53±2.82、44.63±2.73vs.48.19±3.67、41.73±3.15vs.45.12±3.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PDR组患者FAZ面积和周长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大[(0.50±0.06vs.0.43±0.47)mm2、(3.10±0.21vs.2.87±0.22)mm],圆度较对照组明显变小[(0.63±0.05vs.0.67±0.05)%],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OCTA可检测出NPDR的早期视网膜微结构改变,可作为NPDR的辅助筛查,为早期诊治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血管造影成像(OCTA)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 视网膜毛细血管(SCP) 视盘旁放射状毛细血管网(RPC) 中心凹无血管区(FAZ)
下载PDF
基于OCTA的单眼近视患儿黄斑区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及厚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徐珊珊 陈一芳 +2 位作者 端宁茜 蒋沁 徐英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6-930,共5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单眼近视患儿黄斑区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及各层视网膜厚度,并探讨上述视网膜参数与眼轴长度(AL)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11/2021-04于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单...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单眼近视患儿黄斑区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及各层视网膜厚度,并探讨上述视网膜参数与眼轴长度(AL)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11/2021-04于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单眼近视患儿32例64眼,平均年龄10.88±2.34岁。根据患儿的等效球镜度(SER)分组,SER≤-0.75D纳入近视组,平均SER-2.15±1.10D;对侧健眼纳入非近视组,平均SER 0.01±0.48D。所有患儿均行眼科一般检查并采用OCTA检查黄斑区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SCP)血流密度、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DCP)血流密度及各层视网膜厚度。结果:近视组UCVA低于非近视组,SER、AL高于非近视组(均P<0.01),眼压、角膜平坦K值无差异(均P>0.05)。近视组黄斑区上方SCP血流密度及黄斑中心凹DCP血流密度明显大于非近视组(P=0.029、0.010),余区域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无差异(均P>0.05)。除中心凹以外,近视组黄斑区颞侧、上方、鼻侧及下方的全层视网膜厚度均明显低于非近视组(均P<0.01)。近视组黄斑区颞侧内层视网膜厚度略低于非近视组(P=0.043)。近视组黄斑中心凹、黄斑区颞侧、上方、鼻侧及下方的外层视网膜厚度均明显小于非近视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黄斑中心凹SCP、DCP血流密度与AL呈正相关(r=0.432、0.541,均P<0.01)。黄斑中心凹、黄斑区颞侧、上方、鼻侧及下方内层视网膜厚度与AL呈正相关(r=0.452、0.389、0.313、0.401、0.445,均P<0.05)。黄斑区上方、鼻侧及下方外层视网膜厚度与AL呈负相关(r=-0.308、-0.309、-0.330,均P<0.05)。结论:单眼近视患儿近视眼黄斑区上方SCP及中心凹DCP呈代偿性血流密度升高状态;除中心凹以外,黄斑区全层视网膜厚度显著降低。AL延长与黄斑区内层视网膜厚度增加,上方、鼻侧及下方外层视网膜厚度变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近视 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 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 视网膜厚度 眼轴长度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 被引量:8
3
作者 吕湘云 艾明 +1 位作者 江双红 陈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情况。方法对单眼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将患眼纳入试验组,将对侧健眼...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情况。方法对单眼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将患眼纳入试验组,将对侧健眼纳入对照组。在患者视网膜复位稳定6个月时使用OCTA对双眼黄斑区进行3 mm×3 mm大小成像,分别计算试验组与对照组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层黄斑中心凹无血流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SCP层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deep capillary plexus,DCP)旁中心凹血流密度及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对比观察两组眼部血流参数信息,分别评估两组SCP层FAZ面积与CRT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纳入21例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试验组SCP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为39. 50%±7. 10%,相比对照组的44. 11%±5. 72%更小(P=0. 026)。试验组CRT为(211. 95±30. 37)μm,相比对照组的(252. 38±15. 63)μm更薄(P <0. 001)。试验组SCP层FAZ面积、DCP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分别为(0. 34±0. 10) mm^2、47. 67%±9. 13%,与对照组的(0. 30±0. 01) mm^2、49. 70%±6. 1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两组SCP层FAZ面积与CRT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试验组:r=-0. 450,P=0. 041;对照组:r=-0. 527,P=0. 014)。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眼黄斑区血流发生显著改变,OCTA观察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眼血流有利于监测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光学相干断扫描血流成像技术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 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 视网膜毛细血管 中央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OCTA应用于轻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微血管的筛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淼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OCTA)应用于轻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mild hypertensive retinopathy,MHRP)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的MHR...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OCTA)应用于轻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mild hypertensive retinopathy,MHRP)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的MHRP患者30例(MHRP组)和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行OCTA检查,对其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 avascular zone,FAZ)的面积、周长、圆度变化,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和视盘放射状毛细血管网(radi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y,RPC)四个象限的血流密度以及中心凹和中心凹旁四个象限的视网膜厚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MHRP组患者SCP四个象限、视盘旁四个象限RPC的血流密度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中心凹和中心凹旁四个象限的视网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FAZ面积和周长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圆度较对照组变小(均P<0.05)。结论:OCTA能清晰显示视网膜微血管结构,并能量化分析FAZ面积、周长、圆度、毛细血管密度、视网膜厚度等指标,可应用于早期检测高血压患者的视网膜微血管结构,及时发现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扫描血流成像 黄斑区视网膜毛细血管 视盘旁放射状毛细血管 中心凹无血管
下载PDF
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结构和微血管改变定量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长颖 李玲娜 +3 位作者 张怀强 刘庆华 梁丽 赵旭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48-1951,共4页
目的:通过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检查,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及各象限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密度特征并作定量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 目的:通过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检查,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及各象限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密度特征并作定量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12/2020-05我院确诊DR患者33例54眼,并根据眼底情况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6例8眼、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18例28眼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9例18眼。选取同期与患者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8例26眼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定量分析不同分期DR患者黄斑区GCIPL厚度及各象限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线性密度(VD)和血管灌注密度(PD)。结果:DR组患者黄斑区各象限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VD、PD及GCIPL厚度最小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不同分期DR患者黄斑区GCIPL厚度最小值及各象限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VD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下方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VD对DR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807、最佳诊断界限值为18.60mm^(-1)、灵敏度为0.923、特异度为0.648)。DR患者黄斑区GCIPL厚度最小值与各象限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VD均呈正相关(r=0.342、0.480、0.384、0.342,均P<0.05)。结论:OCT结合OCTA检查为早期评估及定期随访DR的进展提供了可重复、可定量的检测方法和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厚度 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疗前后视网膜微血流状态变化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杰 刘永华 +1 位作者 李晓燕 渠晓梨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疗前后视网膜微血流状态变化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150例(弱视眼15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眼纳入弱视眼组(150... 目的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疗前后视网膜微血流状态变化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150例(弱视眼15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眼纳入弱视眼组(150眼),非弱视眼为对侧眼组(150眼);另选取60例正常视力儿童右眼(6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OCTA对三组儿童入选眼黄斑区行3 mm×3 mm黄斑扫描及4.5 mm×4.5 mm视盘扫描,经ImageJ图像处理软件获得受试者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CP)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CP)、视盘及视盘旁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FAZ)面积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患儿入院后均在屈光矫正、遮盖健眼的基础上对弱视眼进行视功能训练治疗,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患儿弱视眼视网膜微血流参数、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立体视等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视网膜微血流参数与BCVA及立体视的相关性。结果弱视眼组受试者等效球镜度均大于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组,且对侧眼组等效球镜度大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弱视眼组受试者BCVA较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均为P<0.05);弱视眼组和对侧眼组受试者眼轴长度均短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治疗前弱视眼组受试者SCP、DCP、视盘血流密度均小于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弱视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受试者视盘旁血流密度、FAZ面积、CMT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眼组患儿治疗前SCP、DCP、视盘血流密度均低于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且治疗后3个月SCP、DCP、视盘血流密度均低于治疗后6个月(均为P<0.05)。弱视眼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BCVA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6个月BCVA优于治疗后3个月(均为P<0.05);患儿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立体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6个月立体视低于治疗后3个月(均为P<0.05)。SCP、DCP、视盘血流密度均与BCVA呈正相关(r=0.523、0.531、0.522,均为P<0.05),与立体视呈负相关(r=-0.535、-0.528、-0.519,均为P<0.05);视盘旁血流密度、FAZ面积、CMT均与BCVA和立体视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弱视眼与对侧眼之间的视网膜微血流状态存在差异,视网膜微血流状态变化可能与临床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光学相干断扫描血管成像 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 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 黄斑中心凹厚度
下载PDF
基于OCTA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视网膜微循环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鹏华 赵晓燕 +1 位作者 汤明霞 刘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61-1866,共6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定量分析产后6mo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的视网膜微循环变化。方法:分别测量19例PIH患者、23例正常妊娠女性(HPW)及19例未妊娠女性(CNPW)的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及眼轴长度,并使用...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定量分析产后6mo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的视网膜微循环变化。方法:分别测量19例PIH患者、23例正常妊娠女性(HPW)及19例未妊娠女性(CNPW)的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及眼轴长度,并使用OCTA测量三组视乳头及黄斑区血流参数、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脉络膜厚度。所有妊娠患者数据均采集自分娩6mo以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20.0,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视网膜微循环相关参数的组间差异。结果:PIH组的黄斑区无灌注区面积(FAZ)明显大于HPW组和CNPW组(均P<0.05);三组间的黄斑区各区域视网膜浅层血管密度无差异;PIH组的视乳头各区域浅层血管密度,其中视乳头整层6mm区域、外层、下外侧、鼻外侧高于HPW组和CNPW组;视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三组间无差异,但PIH组的视神经颞侧纤维层厚度明显低于HPW组和CNPW组(均P<0.05);PIH组的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明显低于HPW和CNPW(均P<0.05);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三组间无差异。结论:PIH患者产后视网膜部分区域血管密度、黄斑中心区厚度及颞侧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HPW及CNPW组间均存在差异,提示PIH对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可能在产后仍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光学相干断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 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