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以西藏弄如日金锑矿床为例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光明 曾庆贵 +3 位作者 雍永源 高大发 王高明 刘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5-602,共8页
通过化探、槽探和平硐等手段,对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的弄如日金矿床进行了评价和研究,在矿区发现金矿化带4条,圈出金矿体5个,控制2.3g/t品位以上的金资源量(333+3341)为2.97t,确定该矿床属典型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区的金矿体... 通过化探、槽探和平硐等手段,对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的弄如日金矿床进行了评价和研究,在矿区发现金矿化带4条,圈出金矿体5个,控制2.3g/t品位以上的金资源量(333+3341)为2.97t,确定该矿床属典型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区的金矿体赋存于破碎蚀变角岩和蚀变二长花岗斑岩中,受南北向正断裂系统的控制,矿化以金为主,伴有辉锑矿、雄黄、黄铁矿等矿物,可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和表生氧化2个成矿期,金可能以独立的自然金状态存在于脉石矿物的粒间或裂隙中。弄如日金矿床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在空间上居斑岩铜矿床外围,成矿时代为中新世—上新世,与冈底斯斑岩型铜钼矿床及其外围的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说明三者受统一的成矿作用制约,属斑岩岩浆_热液成矿系统中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弄如日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 冈底斯矿带
下载PDF
西藏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2
作者 唐菊兴 杨欢欢 +16 位作者 李宏伟 王勤 李彦波 李社 林彬 李发桥 翟建军 唐晓倩 杨超 董玉杰 李建力 付雪莲 陈守关 袁盛朝 王梦蝶 张琪 张荣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本文在总结多龙矿集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山深边部的潜力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找矿预测提供勘查思路。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北西侧,主要由铁格隆南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 本文在总结多龙矿集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山深边部的潜力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找矿预测提供勘查思路。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北西侧,主要由铁格隆南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拿若大型斑岩-隐爆角砾岩筒型铜(金)矿床,多不杂、波龙、多不杂西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尕尔勤、地堡那木岗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点组成,共探获铜资源量超过1500万t,伴生金超250 t,伴生银3900 t。多龙矿集区形成于早白垩世(120 Ma)班公湖-怒江洋盆北向俯冲的陆缘弧环境,物质源区为壳幔混合源,成矿岩浆岩主要为中酸性的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系列,具有弧岩浆特征。俯冲板片的折返是多龙矿集区深部岩浆形成和侵位的主要动力学机制,成矿后安山质火山岩(110 Ma)的覆盖对矿床起到重要的保存作用。多不杂矿区F2逆断层将矿体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矿体是找矿的重点方向。铁格隆南矿区深钻揭露了由南向北的逆冲断层,该逆冲断层将矿体错断并推覆到“红层”沉积之上,其下盘是寻找另一半隐伏矿体的方向。尕尔勤矿区大面积发育指示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硅帽”,明显富集Au、Ag、As、Sb、Bi、Cu等元素,Au、As、Sb、Hg等呈现较好的元素组合异常,具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潜力。地堡那木岗矿区发育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蚀变(高岭石化、地开石化、明矾石化等)和矿物组合(铜蓝、蓝辉铜矿、斑铜矿等),且物探、化探、遥感异常套合良好,是未来矿产勘查的重点。区内逆冲断层对矿床的改造作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对进一步的勘查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多龙矿集区 斑岩-温热铜(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潜力评价
下载PDF
基于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在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中的成矿指示研究
3
作者 李先初 张怀东 +2 位作者 华彬 张振 卢亮 《安徽地质》 2023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晓天-磨子潭盆地产出一系列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而深部矿床工作研究程度较低,深部找矿未取得有效突破。本文在详细野外观察、地表采样等工作基础上,通过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旨在揭示地表岩石矿物热液蚀变特征,为指示深部潜在隐伏矿... 晓天-磨子潭盆地产出一系列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而深部矿床工作研究程度较低,深部找矿未取得有效突破。本文在详细野外观察、地表采样等工作基础上,通过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旨在揭示地表岩石矿物热液蚀变特征,为指示深部潜在隐伏矿床提供依据。初步研究成果表明:研究区蚀变矿物主要为铁镁绿泥石、云母族矿物、高岭石、方解石、铁白云石、绿帘石、铁电气石、黝帘石、钠云母伊利石;根据伊利石IC值、Dep1900 nm值变化特征,表明研究区西南地区为热液矿化中心,是下一步寻找斑岩型矿床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晓天-磨子潭盆地 温热金矿 短波红外光谱
下载PDF
中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基本特征研究
4
作者 喻泽琼 连敦梅 +1 位作者 周兴华 贺根文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3年第11期113-115,118,共4页
自1980年以来高硫化型与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矿床概念的提出和相应成矿模型建立之后,又相继发现了一些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不具上述两类矿床端元的成矿特征,恰恰相反兼具过渡性质的特点,很多学者因此将其作为单一矿床类型,定义为中硫化型浅成... 自1980年以来高硫化型与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矿床概念的提出和相应成矿模型建立之后,又相继发现了一些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不具上述两类矿床端元的成矿特征,恰恰相反兼具过渡性质的特点,很多学者因此将其作为单一矿床类型,定义为中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通过中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分布特征、矿物学特征、矿物组合及蚀变类型等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与系统性梳理与分析,总结具如下特点:(1)发育大量硫化物,普遍大于5%;(2)闪锌矿中低FeS含量;(3)伴有大量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黝铜矿等;(4)伴生透明石英、萤石、锰碳酸盐、硅酸盐以及少量冰长石;(5)主要蚀变类型为伊利石化、绢云母化及绿帘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硫化 温热 矿床特征 铁闪锌矿
下载PDF
特提斯西段塞尔维亚?ukaru Peki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型铜金矿床的热液蚀变和硫化物分带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被引量:1
5
作者 单思齐 谢桂青 +2 位作者 刘文元 郑佳浩 邢波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5-1109,共25页
查明蚀变和硫化物分带特征是建立斑岩-浅成低温铜金成矿系统的矿床模型与找矿预测的关键。?ukaru Peki铜金矿床是特提斯西段塞尔维亚Timok矿集区近几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上部矿带资源量铜154万吨@2.45%,金86吨... 查明蚀变和硫化物分带特征是建立斑岩-浅成低温铜金成矿系统的矿床模型与找矿预测的关键。?ukaru Peki铜金矿床是特提斯西段塞尔维亚Timok矿集区近几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上部矿带资源量铜154万吨@2.45%,金86吨@1.37 g/t;下部矿带资源量铜1428万吨@0.83%,金295吨@0.17 g/t),矿体主要产于晚白垩世安山岩中。目前关于该矿床热液蚀变与矿化分带特征及其找矿方向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根据钻孔编录信息,利用短波红外(SWIR)光谱技术、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典型剖面钻孔中的岩矿石样品开展研究,厘定了?ukaru Peki铜金矿床的热液蚀变和金属硫化物分带特征。研究发现该矿床具有垂向分带特征:下部斑岩铜金矿体、中部斑岩-浅成低温过渡铜金矿体和上部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体。矿区热液蚀变分带特征明显,其中斑岩铜金矿体以岩体为中心,由内向外可划分为钾硅酸盐化带、青磐岩化带、绿泥石-白云母带和石英-白云母带,绿泥石-白云母带中的白云母SWIRAl-OH 2200nm吸收峰波长高于石英-白云母带;斑岩向浅成低温过渡铜金矿体发育硬水铝石-叶蜡石带;高硫型浅成低温铜金矿体发育高级泥化蚀变,由内向外可划分为石英-明矾石带、地开石-高岭石带和蒙脱石带。?ukaru Peki铜金矿床的金属硫化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斑岩铜金矿体由下至上表现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赤铁矿);过渡铜金矿体主要为:砷黝铜矿+(斑铜矿+黄铜矿+蓝辉铜矿+铜蓝)组合;高硫铜金矿体为硫砷铜矿+铜蓝组合。总体上,矿床下部为Cu-Fe-S体系,中部贯穿Cu-As-Sb-S体系,向上转变为Cu-S体系。硫化物组合从深部早阶段的高温低硫化态转为中浅部晚阶段的低温高硫化态。结合化探分析资料,建立热液蚀变和硫化物分带模型,推测?ukaru Peki铜金矿床北西部存在很大的找矿潜力。?ukaru Peki铜金矿床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紫金山金铜矿床深边部增储、冈底斯成矿带寻找晚白垩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高硫温热矿床 ?ukaru Peki铜金矿床 蚀变 硫化物组合 Timok矿集区
下载PDF
黑龙江省团结沟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因——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和Hf-S-Pb-He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军成 刘军 +2 位作者 李小伟 王晓彤 孙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7-1466,共30页
团结沟金矿床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嘉荫县境内,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本文对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锆石U-Pb定年、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LA-ICP-MS锆石原位微量元素、Hf同位素、LA-IC... 团结沟金矿床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嘉荫县境内,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本文对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锆石U-Pb定年、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LA-ICP-MS锆石原位微量元素、Hf同位素、LA-ICP-MS原位S同位素及矿石的载金矿物黄铁矿Pb-He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05.9±1.1)和(102.3±1.2)Ma,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两者呈现富集轻稀土元素和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P、Ti、Nb、Ta等高场强元素特征;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Ce^(4+)/Ce^(3+)值为165~656(均值为322)、Ti饱和温度为605~715℃(均值为658℃),花岗斑岩中锆石Ce^(4+)/Ce^(3+)值为359~868(均值为480)、Ti饱和温度为606~680℃(均值为646℃);两者的锆石ε_(Hf)(t)值分别为6.9~8.1和5.6~8.2;黄铁矿的δ^(34)S值为-7.8‰~-0.2‰,均值为-3.5‰,普通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值为18.160~18.399、^(207)Pb/^(204)Pb值为15.538~15.590、^(208)Pb/^(204)Pb值为38.135~38.340;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R/R_(a)值为0.75~1.23。综合研究表明: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岩浆为同源结晶岩浆演化产物,岩浆就位发生在早白垩世,初始岩浆可能来源于古太平洋板片俯冲背景下年轻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过程中混合部分幔源物质;成矿流体来自深源岩浆,具有壳-幔混源特征(地壳为主,地幔流体占8.23%~13.62%),花岗斑岩更高的氧逸度和更低的岩浆结晶温度为金富集过程和良好的运移提供了基础,有利于大规模金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Hf-S-Pb-He同位素 花岗闪长斑岩 花岗斑岩 黄铁矿 温热矿床 团结沟金矿床
下载PDF
西藏多龙矿集区发现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 被引量:106
7
作者 唐菊兴 孙兴国 +14 位作者 丁帅 王勤 王艺云 杨超 陈红旗 李彦波 李玉彬 卫鲁杰 张志 宋俊龙 杨欢欢 段吉琳 高轲 方向 谭江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根据2013年最新勘查成果、详细的地质编录,对西藏多龙铜金矿集区铁格龙南(荣那)铜(金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是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是典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床规模巨大,... 根据2013年最新勘查成果、详细的地质编录,对西藏多龙铜金矿集区铁格龙南(荣那)铜(金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是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是典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床规模巨大,矿石中发育条带状、层纹状、皮壳状、致密块状明矾石、地开石,深部发育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矿的含量为3%~35%,矿石矿物由铜蓝、蓝辉铜矿、硫砷铜矿、斯硫铜矿、雅硫铜矿、久辉铜矿、斜方蓝辉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黄铜矿等组成。综合研究表明,推断浅部或外围发育独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深部存在斑岩型铜(金银)矿体。该矿体的发现结束了西藏至今没有发现典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历史,对区域找矿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矿床 斑岩 高硫 西藏铁格龙南
下载PDF
西藏铁格隆南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Cu-Au矿床流体及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59
8
作者 杨超 唐菊兴 +9 位作者 王艺云 杨欢欢 王勤 孙兴国 冯军 印贤波 丁帅 方向 张志 李玉彬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87-1305,共19页
铁格隆南铜金矿床(荣那矿段)是在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多龙矿集区内发现的青藏高原首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床.文章通过对铁格隆南铜金矿床金属矿物、蚀变矿物组合、蚀变分带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初步确... 铁格隆南铜金矿床(荣那矿段)是在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多龙矿集区内发现的青藏高原首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床.文章通过对铁格隆南铜金矿床金属矿物、蚀变矿物组合、蚀变分带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初步确定了矿床类型,探讨了矿床成因.铁格隆南矿区存在硫砷铜矿、铜蓝、蓝辉铜矿等典型的高硫化态矿物组合和黄铜矿、斑铜矿等斑岩型矿床的典型矿物,此外,还识别出久辉铜矿、斯硫铜蓝、吉硫铜矿等少见的Cu-S二元体系矿物组合.矿床蚀变矿物组合以典型的强酸性环境下的明矾石-高岭石-地开石等黏土矿物组合为特征,并见金红石、锐钛矿、硬石膏、磷锶铝石、叶蜡石、水铝石等特征蚀变矿物.蚀变分带特征为石英-明矾石-高岭石/地开石带和高岭石-地开石带组成的高级泥化带叠加在绢英岩化带和钾化带的顶部和外围.矿区存在高温、高盐度(404~430℃,32.39% ~38.94%)的岩浆流体和中低温、低盐度(239~292℃,0.35% ~4.18%)的高硫化型矿化流体.高温、高盐度富气相(主要是H2O、HCl、SO2)的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形成的强酸性高氧逸度的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是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蚀变和矿化形成的关键.多龙矿集区具有较典型的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矿物组合、蚀变组合及成矿流体特征,因此预测矿集区内还能找到类似的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高硫化 温热矿床 斑岩矿床 铁格隆南 西藏
下载PDF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100
9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1 位作者 张义 胡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01-411,共11页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 ,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对该类型矿床的深入研究 ,包括对该类矿床的进一步分类、流体形成演化、成矿时代、与碱性岩之间的关系 ,以及与斑岩型及其他类...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 ,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对该类型矿床的深入研究 ,包括对该类矿床的进一步分类、流体形成演化、成矿时代、与碱性岩之间的关系 ,以及与斑岩型及其他类型矿床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表明 ,高硫化型与低硫化型金矿床不仅在矿物组合上具有显著差别 ,而且在形成的构造背景、成矿机理等方面也明显不同。高硫化型矿床主要形成于挤压应力场环境和流体混合导致成矿物质沉淀 ,而低硫化型矿床主要产于张性或中性环境下由于流体的沸腾使得矿体形成。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形成时间受其所处大地构造环境演化的控制。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有关的碱性岩通常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即碱性岩具有异常高的氧逸度和富含挥发份。由于发现大量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与斑岩型矿床之间密切伴生 ,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矿床学家的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化 硫化 温热 碱性岩 斑岩 矿床
下载PDF
西藏铁格隆南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银)矿床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6
10
作者 方向 唐菊兴 +11 位作者 宋杨 杨超 丁帅 王艺云 王勤 孙兴国 李玉彬 卫鲁杰 张志 杨欢欢 高轲 唐攀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8-176,共9页
铁格隆南(荣那)矿床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多龙整装勘查区内,是西藏首例超大规模的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Cu(Au、Ag)矿床。目前,矿床的勘查工作和科学研究正同时展开,本文采用锆石U-Pb、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结合系... 铁格隆南(荣那)矿床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多龙整装勘查区内,是西藏首例超大规模的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Cu(Au、Ag)矿床。目前,矿床的勘查工作和科学研究正同时展开,本文采用锆石U-Pb、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结合系统的钻孔地质编录,对编录中新发现的含矿石英闪长玢岩和辉钼矿进行了高精度同位素测年。石英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模式年龄为(120.2±1.0)Ma;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的模式年龄分布在117.8~119.4 Ma范围内,平均模式年龄为(118.5±0.8)Ma,等时线年龄为(119.0±1.4)Ma(MSWD=0.34)。成岩成矿年龄近于一致,成矿略晚于成岩年龄,表明二者属于同一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辉钼矿187Re的含量分布于230.47~1226.6μg/g,指示成矿物质具幔源特征,暗示铁格隆南巨量金属物质的聚集可能与壳幔边界岩浆作用有关。对比研究表明,铁格隆南成矿作用与多不杂、波龙铜(金)矿床一同受控于统一的构造-岩浆成矿系统,该系统的形成无疑与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盆向北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温热 同位素年代学 班—怒矿带 铁格隆南 西藏
下载PDF
高硫-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短波红外矿物分布特征及找矿模型——以西藏铁格隆南(荣那矿段)、斯弄多矿床为例 被引量:29
11
作者 郭娜 黄一入 +3 位作者 郑龙 唐楠 伏媛 王成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7-778,共12页
本文以铁格隆南(荣那矿段)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斯弄多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短波红外技术快速厘定了上述两个矿床的蚀变矿物类型及组合特征,构建了基于短波红外勘查技术的找矿模型。研究发现:铁格隆南矿床(荣那矿... 本文以铁格隆南(荣那矿段)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斯弄多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短波红外技术快速厘定了上述两个矿床的蚀变矿物类型及组合特征,构建了基于短波红外勘查技术的找矿模型。研究发现:铁格隆南矿床(荣那矿段)的蚀变矿物垂向分带组合为:高岭石→高岭石+(地开石+明矾石)→高岭石+明矾石+(地开石)→高岭石+地开石+明矾石。由于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交代黄铁绢英岩化带的斑岩型矿体,致使上部矿石中还有少量交代残余的绢云母;斯弄多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蚀变矿物垂向分布为:白(绢)云母+(钠云母)→白(绢)云母+钠云母+(伊利石)→白(绢)云母+钠云母+蒙脱石+伊利石→白(绢)云母+钠白云母+蒙脱石+伊利石,其中顶部白(绢)云母是后期黑云母花岗斑岩蚀变所产生,本身与成矿无关;矿体主要赋存在伊利石+蒙脱石带,随着蒙脱石被伊利石化,矿体也逐渐尖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矿床 短波红外技术 蚀变分带 找矿模 蚀变矿物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地体南缘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保存机制及其重要意义--以铁格隆南超大型矿床为例 被引量:17
12
作者 宋扬 杨欢欢 +5 位作者 林彬 刘治博 王勤 高轲 杨超 方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9-669,共11页
由于青藏高原隆升不可避免的强烈剥蚀作用,中生代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形成、保存和发现就需要多种地质因素的耦合。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铁格隆南铜矿是一处隐伏、半隐伏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叠加矿床。系统的地质编... 由于青藏高原隆升不可避免的强烈剥蚀作用,中生代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形成、保存和发现就需要多种地质因素的耦合。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铁格隆南铜矿是一处隐伏、半隐伏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叠加矿床。系统的地质编录发现,矿床的保存得益于成矿后美日切错组火山岩的覆盖。在矿体和火山岩之间发现了古风化壳,并识别出弱风化残积层、残积古土壤、半风化坡积物三种风化剥蚀界面,说明矿床形成以后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隆升剥蚀。通过成矿系统的保存程度间接估算,118~111 Ma之间最小剥蚀厚度为600~1 200 m,区间剥蚀速率为0.1~0.2,平均0.15 mm/a。矿床形成时的地表高程可能达到2 000~2 500 m。矿床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末期,对其剥蚀作用的研究验证了南羌塘地体在早白垩世晚期经历过一次重要的剥蚀过程,同时指示了早白垩世晚期是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重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 斑岩矿床 矿床保存 隆升 班公湖-怒江 西藏
下载PDF
西藏林子宗群火山岩中首次发现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以斯弄多银多金属矿为例 被引量:56
13
作者 唐菊兴 丁帅 +10 位作者 孟展 胡古月 高一鸣 谢富伟 李壮 袁梅 杨宗耀 陈国荣 李于海 杨洪钰 付燕刚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1-470,共10页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分布着大面积古近纪(70—40Ma)林子宗群火山岩。但如此强烈的火山-岩浆作用,与安第斯成矿带相比(如马力昆带(FranjadeMaricunga)、印地-帕斯瓜带(Franja El Indio—Pascua)),除了碰撞伸展阶段形成的驱龙、甲...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分布着大面积古近纪(70—40Ma)林子宗群火山岩。但如此强烈的火山-岩浆作用,与安第斯成矿带相比(如马力昆带(FranjadeMaricunga)、印地-帕斯瓜带(Franja El Indio—Pascua)),除了碰撞伸展阶段形成的驱龙、甲玛等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外(23—13Ma),“缺位”资源规模大、经济价值高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亚系列。该类矿床是剥蚀了,还是没有发现?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探、地质填图、地质编录、镜下鉴定、能谱和电子探针分析,在南木林盆地斯弄多地区林子宗群陆相火山岩中识别出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铟镉金)矿床。矿体由产于流纹斑岩中的隐爆角砾岩型银铅锌矿体、火山机构旁侧的热液脉型银铅锌矿体及断裂上盘的银(铅锌)矿体组成,目前控制Pb+Zn资源量超过30万吨(331+332为主)@Pb+Zn〉5%,Ag资源量超过400吨@Ag〉50g/t。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硫砷铜银矿、黄铁矿,微量黄铜矿,主要蚀变组合为:石英一玉髓一碧玉,重晶石.萤石,冰长石.伊利石.绢云母,菱铁矿一菱锰矿;矿石构造以脉状、角砾状、网脉状、条带状、层纹状、皮壳状、块状、浸染状等,发育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形成的矿石结构;近地表发育古热泉喷口,堆积条带状、层纹状硅质沉积物。综合上述地质信息,确定该矿床为典型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这一重要矿床类型的发现和确定在冈底斯成矿带乃至西藏特提斯成矿省尚属首例,对冈底斯成矿带广泛发育形成于70~40Ma的林子宗群火山岩地区区域找矿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其重要性不容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弄多 林子宗群火山岩 冰长石-绢云母-伊利石 硫化 温热银多金属 冈底斯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次发现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 被引量:17
14
作者 黄瀚霄 李光明 +5 位作者 刘洪 张洪铭 张林奎 余槐 焦彦杰 梁维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8-629,共2页
1研究目 的冈底斯成矿带目前已发现以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和弄如日金锑矿床为代表的两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图1a)。该矿床在地质特征上与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相似... 1研究目 的冈底斯成矿带目前已发现以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和弄如日金锑矿床为代表的两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图1a)。该矿床在地质特征上与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相似。如果能够确定该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这将是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多金属矿床 冈底斯矿带 矿床 硫化 西段 矿作用 金银矿床
下载PDF
庐枞盆地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来自矾山明矾石矿床地质特征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26
15
作者 范裕 周涛发 +4 位作者 袁峰 唐敏惠 张乐骏 马良 谢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657-3666,共10页
庐枞中生代火山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庐枞盆地内火山岩和侵入岩分布广泛,包括龙门院、砖桥、双庙和浮山四组火山岩以及34个侵入岩体。盆地内产出一系列铁、铜、铅、锌、铀等金属矿床,同时还大量产出以明矾... 庐枞中生代火山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庐枞盆地内火山岩和侵入岩分布广泛,包括龙门院、砖桥、双庙和浮山四组火山岩以及34个侵入岩体。盆地内产出一系列铁、铜、铅、锌、铀等金属矿床,同时还大量产出以明矾石和硬石膏为代表的非金属矿床。庐枞盆地北部砖桥组火山岩内中酸性硫酸盐蚀变广泛发育,指示盆地内存在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系统。本文以盆地北部矾山明矾石矿床为研究对象,查明了矾山明矾石矿体主要赋存在火山碎屑岩内,矿体呈似层状,产状基本上与围岩一致,矿石类型以黄铁矿-石英-明矾石矿石为主,明矾石主要为钾明矾石,主要蚀变类型包括明矾石化、硅化、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明矾石的δ34S值范围为20.29‰~23.18‰,平均值为21.86‰,黄铁矿δ34S值范围为-7.06‰^-8.36‰,平均值为-7.49‰,明矾石和黄铁矿δ34S平均值计算Δ34SAlun-Py为29.35‰,指示矾山明矾石为岩浆热液与火山岩地层水岩作用的产物,硫同位素温度计计算得出明矾石形成温度为264℃。通过相关对比研究,本文认为庐枞盆地内存在高硫化型低温热液系统,系统中广泛发育的酸性蚀变很可能是玢岩铁矿成矿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玢岩铁矿系统成矿气液不断作用并演化到了最晚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矾石 高硫化温热系统 硫同位素 玢岩铁矿 庐枞盆地
下载PDF
西藏斯弄多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壮 郎兴海 +5 位作者 丁帅 李海峰 杨宗耀 施硕 王立强 李于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7-701,共15页
斯弄多银铅锌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林子宗群火山岩中发现的首例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中-大型多金属矿床。矿区矿物组合多样,矿石组构复杂,具有热液成矿作用的典型特征,成矿阶段可划分为(I)闪锌矿-黄铜矿-硫砷铜矿-黄铁矿-石英阶段、(Ⅱ... 斯弄多银铅锌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林子宗群火山岩中发现的首例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中-大型多金属矿床。矿区矿物组合多样,矿石组构复杂,具有热液成矿作用的典型特征,成矿阶段可划分为(I)闪锌矿-黄铜矿-硫砷铜矿-黄铁矿-石英阶段、(Ⅱ)方铅矿-闪锌矿-银矿物阶段、(Ⅲ)黄铁矿-石英-方解石三个成矿阶段。通过野外调查、地质编录、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EPMA)微区分析,本文对该矿床中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矿物中不可见银极少。银矿物种类主要为硫砷铜银矿、辉银矿、深红银矿、螺状硫银矿和自然银,呈裂隙银或粒间银形式赋存于矿区碧玉、铁锰碳酸盐和早期金属硫化物中,次以包裹银形式赋存于早期硫化物中。另,在硫砷铜矿中发育极少的类质同象不可见银。银矿化主要形成于成矿阶段Ⅱ,银主要以硫的络合物形式运移,随着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沉淀,形成银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银矿物 温热矿床 林子宗群 斯弄多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陆相火山岩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蚀变分带模型——以西藏斯弄多矿床为例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郭娜 郭文铂 +3 位作者 刘栋 黄一入 郑龙 郭亚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3-848,共16页
斯弄多银铅锌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首个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本文采用短波红外技术对矿区进行了精细蚀变矿物分带划分,并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对不同蚀变带元素的迁移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斯弄多矿区的短波红外勘查模型。... 斯弄多银铅锌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首个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本文采用短波红外技术对矿区进行了精细蚀变矿物分带划分,并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对不同蚀变带元素的迁移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斯弄多矿区的短波红外勘查模型。研究发现:(1) Al-OH波长值的无序排列变化说明斯弄多矿床中存在不同岩浆热液流体的混合作用;(2)不同矿物组合形成了明显的蚀变分带,垂向上(由内向外)形成了绢云母化带→绢云母-钠云母-蒙脱石带→绢云母-伊利石-蒙脱石带→绢云母-伊利石带;(3)隐爆角砾岩型矿体中成矿元素Ag-Pb-Zn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其中,Ag主要赋存在绢云母-伊利石带,Pb-Zn则主要赋存在绢云母-伊利石-蒙脱石带;(4)热液脉型Ag-Pb-Zn矿体品位与伊利石结晶度指数IC关系密切,矿体主要赋存于0. 6≤IC≤1. 2的范畴;(5)以钻孔BZK0301(3号勘探线)为界,斯弄多矿床成矿性优劣存在一条明显界线,NE向由于不同流体的混合作用成矿性较好,SW向因为流体较为单一成矿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弄多 硫化温热矿床 蚀变分带 伊利石 短波红外技术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带与多龙斑岩Cu-Au矿床共生的拿顿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Au-Cu矿床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金祥 秦克章 +4 位作者 李光明 肖波 赵俊兴 曹明坚 陈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91-992,共2页
青藏高原发育3条著名的斑岩铜成矿带:碰撞背景的新生代玉龙斑岩Cu-Mo成矿带(如玉龙、纳日贡玛等)和冈底斯斑岩Cu-Mo成矿带(驱龙矿床、甲玛矽卡岩-斑岩型矿床等)以及俯冲背景的中生代班公湖斑岩Cu-Au成矿带(多龙矿床等),吸引了国外内众... 青藏高原发育3条著名的斑岩铜成矿带:碰撞背景的新生代玉龙斑岩Cu-Mo成矿带(如玉龙、纳日贡玛等)和冈底斯斑岩Cu-Mo成矿带(驱龙矿床、甲玛矽卡岩-斑岩型矿床等)以及俯冲背景的中生代班公湖斑岩Cu-Au成矿带(多龙矿床等),吸引了国外内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唐仁鲤等,1995;芮宗瑶等,2006;侯增谦等,2001;曲晓明等,2001;Qin et al.,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 多龙 斑岩 侵入岩 矿床 矿藏 Au-Cu 高硫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罗布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发现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瀚霄 李光明 +6 位作者 刘洪 张洪铭 张林奎 余槐 焦彦杰 陈小平 梁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7-1128,共12页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和矿物学观察,以及矿床对比研究等手段,初步探讨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和地质意义。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西段,矿体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呈似层状、脉状、透...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和矿物学观察,以及矿床对比研究等手段,初步探讨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和地质意义。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西段,矿体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呈似层状、脉状、透镜体状产于帕那组火山岩中,或产于火山岩与始新世闪长岩的接触部位。金银矿体由石英脉、蚀变岩和角砾岩组成。矿石具有角砾状、条带状和网脉状等热液型矿床典型构造。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碲银矿、黄铁矿、方铅矿、毒砂和闪锌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玉髓、绿泥石、方解石等。围岩蚀变属于中、低温环境下的一套蚀变矿物组合,有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具有从矿脉中心到围岩有绢英岩化到青磐岩化过渡分带,垂向上也有顶部伊利石、硅华、玉髓层,深部绿泥石、绢云母、微细粒石英-玉髓脉的分带。成矿流体显示出低温、低盐度的特点,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而金、银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通过矿床对比研究,初步确定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属于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该成因类型矿床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尚属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硫化 温热金银多金属 罗布真 冈底斯矿带 西藏
下载PDF
新疆阿希金矿: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被引量:36
20
作者 翟伟 孙晓明 +2 位作者 苏丽薇 贺小平 吴有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6-285,共20页
新疆阿希金矿床为一形成于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矿床产于伊犁—中天山板块北部中天山北缘活动大陆边缘的吐拉苏火山岩断陷盆地中。其赋矿围岩为大哈拉军山组安山质火山岩和火岩碎屑岩,矿体呈脉状产于古火山口外围的环形断... 新疆阿希金矿床为一形成于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矿床产于伊犁—中天山板块北部中天山北缘活动大陆边缘的吐拉苏火山岩断陷盆地中。其赋矿围岩为大哈拉军山组安山质火山岩和火岩碎屑岩,矿体呈脉状产于古火山口外围的环形断裂带中,主要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白铁矿、毒砂、赤铁矿、褐铁矿以及微量的浓红银矿、硒银矿、硫锑铜银矿、角银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玉髓、菱铁矿、方解石、绢云母、冰长石等,围岩蚀变作用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和青盘岩化。矿床以富集Au、Ag、As、Sb、Bi、Hg、Se、Te、Mo元素组合为特征,Ag/Au比值小,为0.46~11.1。氢、氧、碳、硫及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大气降水;成矿流体盐度主要为0.7%~3.1%NaCl_(eqv),平均为2.2%NaCl_(eqv);成矿温度为120~240℃,平均190℃;最大成矿深度约700 m。沸腾作用是引起成矿流体中矿质发生沉淀富集的主要成矿机制,成矿作用过程中流体处于近中性pH值的还原环境,成矿时代介于晚泥盆世晚期((363.2±5.7)Ma)到早石炭世维宪期。其一系列特征显示该矿是一个典型的、形成于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床得以保存与矿床形成后很快被阿恰勒河组沉积盖层覆盖有关,从上新世开始由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天山造山带被快速抬升遭受风化剥蚀作用使矿床重新露出地表而被发现。阿希金矿的发现对于在中、新生代以前的造山带中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希金矿 温热金矿 古生代 矿流体 沸腾作用 矿床保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