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踪地质时期的浅海红层——以上扬子区志留系下红层为例 被引量:38
1
作者 戎嘉余 王怿 张小乐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2-878,共17页
海相红层在我国地质记录中颇为常见,它的空间分布大致可归纳为大洋盆地深水、远岸较深水和内陆棚浅水等3种类型.华南志留系主要发育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下部、上部和罗德洛统上部3套海相红层.基于以往的工作,本文根据滇黔川湘鄂渝近百个... 海相红层在我国地质记录中颇为常见,它的空间分布大致可归纳为大洋盆地深水、远岸较深水和内陆棚浅水等3种类型.华南志留系主要发育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下部、上部和罗德洛统上部3套海相红层.基于以往的工作,本文根据滇黔川湘鄂渝近百个县、200余个剖面或点的资料,追踪上扬子区下特列奇阶浅海红层(溶溪组及其部分相当地层,俗称下红层)的时空分布.这套红层为紫红与黄绿或蓝灰色相间的泥岩、粉砂岩夹细砂岩,在华夏古陆西北侧和滇黔古陆北侧尤为发育,一般近古陆者厚度大,远离者减薄至消失;古陆的存在是其形成的古地理背景,由河流携带的大量含高价铁的细碎屑物是沉积物的来源,堆积在拥有氧化作用的近陆海底上,当时处于海退态势、海水局部淡化、缺乏上升洋流、营养物质贫瘠、有机生产量低、海盆下沉、沉积速率较快.它既与欧洲同期和华南奥陶纪的远岸较深水红层不同,更与藏南很深、很静、沉积速率很慢、环境稳定的白垩系大洋红层不一样.夯实生物地层基础,开拓岩石矿物、沉积、地球化学、古地理、古海洋、古气候、大地构造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对于揭示浅水海相红层广布期的地球系统演变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志留纪早期 浅水海相红层 时空分布 氧化环境
原文传递
中国志留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被引量:40
2
作者 戎嘉余 王怿 +8 位作者 詹仁斌 樊隽轩 黄冰 唐鹏 李越 张小乐 吴荣昌 王光旭 魏鑫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114,共22页
志留纪是显生宙内,除第四纪和新近纪外,历程最短的一个纪,是奥陶纪大灭绝后生物多样性快速复苏、板块聚合、大洋消失或变窄、气候和海平面多变、生物地理区系弱化和植物开始占据陆地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志留系又是第一个建立全球年... 志留纪是显生宙内,除第四纪和新近纪外,历程最短的一个纪,是奥陶纪大灭绝后生物多样性快速复苏、板块聚合、大洋消失或变窄、气候和海平面多变、生物地理区系弱化和植物开始占据陆地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志留系又是第一个建立全球年代地层标准(四统、七阶)的系,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的"后层型"研究后发现,一些阶的底界层型,由于定义不精准和/或层型剖面的先天缺陷、关键标准化石始终未曾发现等,精时对比受到制约.本文剖析中国志留系发育特点,综述近些年来在生物地层、年代地层、事件地层(如沉积相分异,黑色页岩、海相红层和碳酸盐岩与生物礁的时空分异)、化学地层、构造地层(如华南志留纪晚期地层的广布及其构造意义)等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存在的和今后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年代地层学研究不宜只集中在一条界线上,需注重界线上下的生物、化学、磁性、环境、年龄等多领域的综合交叉,提高层型的优质度,延伸在区域和全球的对比价值.期盼我国志留系研究在兰多维列统生态地层、盆地分析及综合地层的精时对比,温洛克世至普里道利世年代地层框架的确立和对比,化学和磁性地层研究及关键层段绝对年龄的测定,古地理与大地构造研究的深化,陆地生态系统早期演化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在个别统、阶的底界层型的再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纪 生物地层 年代地层 化学地层 深水黑色页岩 浅水海相红层 古地理 沉积间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