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源地震动态触发综述及四川威远地区案例分析
1
作者 江子豪 储日升 盛敏汉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4期399-415,共17页
地震动态触发是指远场地震波传播到某些处于临界应力状态的区域,从而触发地震事件的现象,浅源地震是触发地震中最主要的类型.研究浅源地震动态触发不仅可以增强对发震机理的理解,还可以衡量地下浅部断层应力状态,对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动态触发是指远场地震波传播到某些处于临界应力状态的区域,从而触发地震事件的现象,浅源地震是触发地震中最主要的类型.研究浅源地震动态触发不仅可以增强对发震机理的理解,还可以衡量地下浅部断层应力状态,对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地震动态触发可能的机制、判定方法,着重介绍了在不同构造背景下几个浅源地震动态触发的研究案例.此外,利用四川威远地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密集台阵连续记录,探究了页岩气开采区浅源地震活动性是否受到远震触发作用的影响.发现该地区地震活动性在2015年12月7日塔吉克斯坦MW7.4地震后的12小时内显著增加,展现出动态触发特征.然而,经过仔细分析塔吉克斯坦地震后威远地区地震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发现这些增强的地震活动迁移过程具有流体扩散的特征,推测这些浅源地震是工业注水活动诱发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触发 库仑失效 流体迁移 浅源地震
下载PDF
近场强地震动预测中浅源地震的Asperity模型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海云 陶夏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33-1539,共7页
选择了29个浅源地震的滑动分布,用来研究近场强地震动预测中浅源地震的凹凸体模型特征.将凹凸体分成三种类型研究:所有凹凸体,最大凹凸体和其它凹凸体.根据凹凸体的数量将凹凸体模型分为三种模型:所有凹凸体,单凹凸体和多凹凸体.每种模... 选择了29个浅源地震的滑动分布,用来研究近场强地震动预测中浅源地震的凹凸体模型特征.将凹凸体分成三种类型研究:所有凹凸体,最大凹凸体和其它凹凸体.根据凹凸体的数量将凹凸体模型分为三种模型:所有凹凸体,单凹凸体和多凹凸体.每种模型中,根据断层类型将断层分成三类:所有断层,倾滑断层和走滑断层.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三种凹凸体模型中不同断层类型的凹凸体各参数与矩震级和相应断层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同时也建立了不同断层类型的地震破裂初始点位置参数与矩震级之间的关系式.系统地描述了近场强地震动预测中浅源地震的凹凸体模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源地震 凹凸体模型 地震动预测 破裂起始点
下载PDF
深部剪切形变带对浅源地震的控制——立交模式有限元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17
3
作者 白超英 秦保燕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在“立交模式”的基础上,用三维粘弹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几个简化的地质体模型,讨论了地壳下部的蠕滑断层对浅部断层活动的影响和对浅部应力场的调整和控制过程。结果表明,深部断层的蠕滑作用可使浅部应力场增强,井使得在特定方向,特... 本文在“立交模式”的基础上,用三维粘弹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几个简化的地质体模型,讨论了地壳下部的蠕滑断层对浅部断层活动的影响和对浅部应力场的调整和控制过程。结果表明,深部断层的蠕滑作用可使浅部应力场增强,井使得在特定方向,特定走向的断层内的应力加速积累或松弛。据此,本文解释了地震震中沿直线的迁移问题,同时也讨论了大地震原地重复发生的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 形变带 浅源地震 立交模式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活跃期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立新 戴勇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从中国东北地区不同活跃期深源地震、浅源地震的能量释放、持续时间,活跃期关门地震时间韵律,第5活跃期中强地震有序分布图像等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第5活跃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第5活跃期能量释放远低... 从中国东北地区不同活跃期深源地震、浅源地震的能量释放、持续时间,活跃期关门地震时间韵律,第5活跃期中强地震有序分布图像等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第5活跃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第5活跃期能量释放远低于其他几个活跃期,深震和浅震的能量释放比值大,持续时间长,关门地震重演了前4个活跃期的时间韵律,表现为时间、空间丛集以及震群性质,出现空区和条带状有序活动图像,2013年的7次5.0级以上可能是第5活跃期的结束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地震 浅源地震 中国东北
下载PDF
由短周期面波记录特点对章丘东南浅源地震事件的判别 被引量:2
5
作者 山长仑 张玲 +1 位作者 李永红 张坤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2年第4期64-68,共5页
1999年10月~2000年2月期间,在山东章丘东南相继发生了多次浅源地震事件,最大震级为3.2级.此前,该区域很少有小震活动(该区为第四纪不活动的南部文祖断裂),其周围部分台站对该系列地震事件的记录,有很清楚的短周期面波,具有与人工爆破(... 1999年10月~2000年2月期间,在山东章丘东南相继发生了多次浅源地震事件,最大震级为3.2级.此前,该区域很少有小震活动(该区为第四纪不活动的南部文祖断裂),其周围部分台站对该系列地震事件的记录,有很清楚的短周期面波,具有与人工爆破(以下简称爆破)相似的记录特征,从波形上看又不是塌方.为确定其震源性质,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情况是当地有感且听到地声,地震事件发生期间没有任何大的爆破,确认该事件是天然浅源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周期面波记录特点 浅源地震事件 判别 山东 爆破 机制
下载PDF
一组近区浅源地震电磁辐射异常过程
6
作者 陈智勇 肖爱华 +1 位作者 徐东红 田树德 《华北地震科学》 1997年第1期67-70,共4页
通常4.0级地震,一般只有几天较弱的电磁辐射前兆异常,反映范围一般也仅几十公里。而1995年7月20日涿鹿4.0级地震,其震前电磁异常却非常明显并出现的时间较早,震后信息较强,反映范围也较大,在约16~140km为长轴的近NW向区域内,... 通常4.0级地震,一般只有几天较弱的电磁辐射前兆异常,反映范围一般也仅几十公里。而1995年7月20日涿鹿4.0级地震,其震前电磁异常却非常明显并出现的时间较早,震后信息较强,反映范围也较大,在约16~140km为长轴的近NW向区域内,前兆资料显示了一个由弱变强.再起伏减弱到逐步消失的过程;异常参数重现了方向性、频率升高变化等特征。信息偏强和持续时间较长的原因,可能与震源很浅和一系列的小震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源地震 频谱分析 电磁辐射 短临异常 地震预报
下载PDF
阜新地区矿震与浅源地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任啸 韩军 +1 位作者 姚海亮 赵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矿震是威胁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矿井动力现象之一,就目前来看,从理论到防治都尚未完全解决。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现有矿震的矿井发生矿震的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增加,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以阜新五龙矿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灾害防治学... 矿震是威胁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矿井动力现象之一,就目前来看,从理论到防治都尚未完全解决。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现有矿震的矿井发生矿震的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增加,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以阜新五龙矿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灾害防治学、地震学、统计学、地球物理学等原理和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现代活动构造及其应力场对浅源地震和矿震的影响、矿震与浅源地震的特性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最终确定了二者在时空上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源地震 矿震 相关性
下载PDF
地壳速度结构对极浅源地震深度反演的影响--以荣昌地震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孟庆君 倪四道 +4 位作者 韩立波 陈伟文 吴文波 谢军 钱韵衣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0-500,共11页
研究表明,大陆地震很少发生在距地表5km以浅,然而,近年来四川、重庆等地区发生了一系列3km以浅的极浅源地震,据推测可能与新生断层形成或者工业开采活动有关。如果仅凭直达体波震相到时信息,要较好测定极浅源地震深度,需以震中距在2倍... 研究表明,大陆地震很少发生在距地表5km以浅,然而,近年来四川、重庆等地区发生了一系列3km以浅的极浅源地震,据推测可能与新生断层形成或者工业开采活动有关。如果仅凭直达体波震相到时信息,要较好测定极浅源地震深度,需以震中距在2倍震源深度范围内有台站为前提,而目前的台站密度显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地震的波形信息可为深度测定提供更有效地约束。目前已经广泛采用的CAP(Cut and Paste)方法利用了地震波形信息反演震源机制解、震级和深度,此方法对速度模型虽然没有严格要求,但是速度模型误差太大时不利于地震深度定位。本文以2010年9月10日荣昌地区发生的Mb4.7地震为例,结合远震深度震相约束震源深度,测试了一系列地壳速度模型对CAP方法反演极浅源地震深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浅层速度模型误差达10%时,震源深度反演误差不大,但当误差超过50%时,震源深度误差则很大。因此在研究极浅源地震时,需要对浅层速度结构进行较为准确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 浅源地震 深度 速度模型 荣昌地震
下载PDF
沉积盆地台网稀疏地区中等强度浅源地震起始深度测定——以2013年前郭M_(S)5.8和2016年Fairview M_(W)5.1地震序列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向腾 李志伟 +4 位作者 邓居智 高金哲 李红星 姚振岸 李晶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1-863,共13页
沉积盆地中的中等强度浅源地震起始深度不仅是地震成灾研究的重要参数,还是深地下工程开采诱发地震成因研究的关键信息.然而在台网稀疏、沉积层结构复杂的盆地地区,仅利用直达波到时,常常难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地震起始深度.基于参考事件的... 沉积盆地中的中等强度浅源地震起始深度不仅是地震成灾研究的重要参数,还是深地下工程开采诱发地震成因研究的关键信息.然而在台网稀疏、沉积层结构复杂的盆地地区,仅利用直达波到时,常常难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地震起始深度.基于参考事件的Pn/Pg相对定位方法加入Pn震相,可以有效提高震源深度的测定精度.本文针对松辽盆地中2013年前郭M_(S)5.8地震序列以及Oklahoma州2016年Fairview M_(W)5.1地震序列,利用Pn/Pg方法测定了两个地震序列中较大地震的起始破裂深度.结果显示:在2013年前郭地震序列中,两个较大地震起始深度和质心深度均在3~5 km左右,震源机制中含有较大的非双力偶源成分.而2016年Fairview M_(W)5.1地震,主震起始深度约7 km,质心深度约8 km,5个较大的前震则深度分布在5~9 km.根据上述测定结果,推测2013年11月前郭M_(S)5.8地震序列可能与震源附近的注水活动有关,而2016年Fairview M_(W)5.1地震则可能由较远处注水活动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源地震 台网稀疏 起始深度 沉积盆地
下载PDF
三峡地区极浅源地震振动波的近场地表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文涛 胡敏良 +3 位作者 陈献程 杨清源 胡平 赵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3-68,共6页
通过对三峡地区小台网地震观测和资料研究,认识到该区弹性波地动位移振幅随震中距增加而衰减的变化偏大,地震数字记录的S波波谱分析表明其拐角频率高达21.9Hz,功率谱极大区在0.5~26Hz间,该地区的地震烈度、震中烈度... 通过对三峡地区小台网地震观测和资料研究,认识到该区弹性波地动位移振幅随震中距增加而衰减的变化偏大,地震数字记录的S波波谱分析表明其拐角频率高达21.9Hz,功率谱极大区在0.5~26Hz间,该地区的地震烈度、震中烈度和等震线长轴长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上述现象属于极浅源地震波的近场地表效应。研究这些效应特点,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防震、抗震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观测 震中烈度 地震波衰减 浅源地震 三峡地区 近场地表效应
下载PDF
地形起伏对基于地震波形的浅源地震深度反演影响——以2017年9月3日朝鲜M6.3事件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向腾 倪四道 +1 位作者 周勇 林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84-4695,共12页
震源深度是核试验以及塌陷等浅源地震研究中的关键参数,可以为事件成因分析提供关键信息.然而朝鲜核试验区域地形起伏较大,地形效应可能对震源深度反演的结果造成影响.本文基于理论地震图进行测试,研究了地形起伏对震源深度反演的影响.... 震源深度是核试验以及塌陷等浅源地震研究中的关键参数,可以为事件成因分析提供关键信息.然而朝鲜核试验区域地形起伏较大,地形效应可能对震源深度反演的结果造成影响.本文基于理论地震图进行测试,研究了地形起伏对震源深度反演的影响.发现震源深度小于2 km时,不考虑地形影响,反演得到的震源深度会系统偏浅0.2 km左右.然后利用MDJ2速度结构模型,我们反演了2017年9月3日朝鲜M 6.3事件的震源参数,结果显示震源深度约为0.8 km.进一步基于带地形的格林函数重新反演了该事件的震源深度,发现在1 km处波形拟合结果较好.不同速度模型测试结果显示该事件的震源深度反演误差约为1 km.案例研究表明,基于层状均匀速度模型,利用区域地震波形资料反演的震源深度可以为浅源事件成因分析提供关键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源地震 地形起伏 深度 波形反演
下载PDF
东北深源和浅源地震同步活动的地球动力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文峰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41-47,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东北大陆地区深源及浅源地震同步活动特征及构造特征,认为造成深浅源地震同步活动的地球动力是西北太平洋岩石圈板块的作用。西北太平洋岩石圈板块消亡于珲春地区上地幔内590km深处,导致了深源地震活动,同时又直接影响着内陆... 本文研究了东北大陆地区深源及浅源地震同步活动特征及构造特征,认为造成深浅源地震同步活动的地球动力是西北太平洋岩石圈板块的作用。西北太平洋岩石圈板块消亡于珲春地区上地幔内590km深处,导致了深源地震活动,同时又直接影响着内陆郯庐断裂带、松辽盆地边缘断裂带及其附近的浅源地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浅源地震 地震活动
下载PDF
日本海西部-中国东北深震区俯冲运动对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的动力作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凤鸣 张亚江 +2 位作者 许晓艳 张天雷 张震 《东北地震研究》 2007年第1期33-39,共7页
日本海西部-中国东北深震区是西太平洋俯冲带的一部分,其俯冲作用控制了俯冲带上的强震活动,并使其与东北地区地震活动在时空演化过程上表现出相关的特征,同时,对郯庐带和松辽盆地周边地震活动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关键词 日本海西部 东北深震区 动力作用 浅源地震
下载PDF
安政江户地震是深源地震还是浅源地震——由模拟地球再现安政江户地震的振动与烈度分布
14
作者 古村孝志 张颖(译) +1 位作者 牛峰(译) 杨懋源(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06年第4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浅源地震 烈度分布 地震 振动 再现 地球 模拟 关东地震
下载PDF
由浅源地震矩张量推断的沿琉球岛弧和冲绳海槽的应力场
15
作者 A.Kubo E.Fukuyama +3 位作者 吴振利 阮爱国 尹志军 许忠淮 《世界地震译丛》 2004年第3期38-46,共9页
使用区域(NIED MT)和全球(哈佛大学CMT)矩张量目录研究了琉球岛弧和冲绳海槽的应力场。使用NIED MT目录4年数据和哈佛大学CMT目录24年数据的联合数据集,发现沿琉球岛弧弧前分布的平行弧向的扩张应力区域,并观测到详细的冲绳海槽扩张应... 使用区域(NIED MT)和全球(哈佛大学CMT)矩张量目录研究了琉球岛弧和冲绳海槽的应力场。使用NIED MT目录4年数据和哈佛大学CMT目录24年数据的联合数据集,发现沿琉球岛弧弧前分布的平行弧向的扩张应力区域,并观测到详细的冲绳海槽扩张应力场。除北东端外,该顺弧向扩张在整个琉球岛弧区域都可以观测到。该应力场通过火山链与冲绳海槽的弧后扩张应力场明显分开。由于它存在于正俯冲区域以及弱耦合俯冲区域中,倾斜俯冲的影响不足以解释平行弧向扩张的形成。因而,我们认为弧后张开过程应该在这个平行弧向的扩张中起了重要作用。沿冲绳海槽,在琉球岛弧东南部和中部观测到垂直岛弧方向的扩张应力场,而在冲绳海槽东北部,扩张轴的方向既与岛弧的法向斜交又与板块运动方向斜交。考虑了俯冲板块与弧前和弧后相互作用的二维力学模型是不充分的,因为整个琉球岛弧都观测到平行弧向扩张应力场,而且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扩张轴与海槽走向斜交。倾斜的弧后应力可能发源于弧后下部或者弧后大陆一侧。解释该现象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可能是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活动断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源地震 矩张量 琉球岛弧 冲绳海槽 应力场
下载PDF
基于大地测量应变率的川滇地区浅源地震预测
16
作者 詹松辉 王华 +1 位作者 周波阳 吴希文 《城市勘测》 202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大地测量应变率场反映了现今地壳运动的特征,能够用来预测地震灾害。本文采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大地测量应变率模型和1977年~2016年全球震源机制解(GCMT)地震目录,预测川滇地区每一百年将会发生26次Mw6.0+、8次Mw6.5+、3次Mw7.0+浅... 大地测量应变率场反映了现今地壳运动的特征,能够用来预测地震灾害。本文采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大地测量应变率模型和1977年~2016年全球震源机制解(GCMT)地震目录,预测川滇地区每一百年将会发生26次Mw6.0+、8次Mw6.5+、3次Mw7.0+浅源地震,并分别从内、外符合角度进行质量评估,表明预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预测结果也说明川滇地区的形变模式较复杂,无法简单用块体模型和连续形变模型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测量应变率 形变模型 地震预测 浅源地震
下载PDF
黑龙江省地震台网浅源地震定位方法对比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永梅 吴宝峰 +1 位作者 徐建权 刘爱华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年第1期79-84,共6页
应用黑龙江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2002—2006年目录数据,对绥棱采石场附近爆破进行重新定位,对比GPS实测位置,研究该黑龙江省数字地震台网"十五"数据处理软件系统(MSDP人机交互系统)提供的5种定位程序,初步认为,对于网内浅源地... 应用黑龙江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2002—2006年目录数据,对绥棱采石场附近爆破进行重新定位,对比GPS实测位置,研究该黑龙江省数字地震台网"十五"数据处理软件系统(MSDP人机交互系统)提供的5种定位程序,初步认为,对于网内浅源地震定位,单纯型法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地震台网 网内浅源地震定位方法 绥棱爆破
下载PDF
浅源地震法在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8
作者 T.Nielsen 华章 宇晓西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1年第1期63-72,共10页
一、前言在最近几年内,丹麦海域的环境问题日趋增多,虽然为解决这些问题已做了很大努力,如增加财政支持和科研人员人数,但环境测绘工作还是远远落后于对新问题的发现。为说明这一点,且考虑到直接测量法做起来既费时又费钱,现在在丹麦的... 一、前言在最近几年内,丹麦海域的环境问题日趋增多,虽然为解决这些问题已做了很大努力,如增加财政支持和科研人员人数,但环境测绘工作还是远远落后于对新问题的发现。为说明这一点,且考虑到直接测量法做起来既费时又费钱,现在在丹麦的地球物理学家、海洋地质学家和其他各种专家之间开展了多学科研究。期望这种新技术和各学科之间的联合研究能提高人们对在丹麦以及全世界近陆海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源地震 海洋环境 海洋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家 地震反射测量 直接测量法 多学科研究 环境问题 地震 回声测深仪
下载PDF
台湾省浅源地震的b值
19
作者 王锦华 柳百琪 《世界地震译丛》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1-66,79,共7页
关键词 浅源地震 B值 地震活动性 地震
下载PDF
东北深源地震对黑龙江及邻近地区浅源地震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吴海波 高峰 +2 位作者 王海涛 柴红泽 李希文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8-12,共5页
1900年以来东北深源地震区6.0级以上深源地震与黑龙江及邻近地区5级左右浅源地震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通过概率增益模型检验这种对应关系,发现并非随机对应,而是存在一定的内在物理联系。通过B分布函数的概率计算,预测2010年2月19日中... 1900年以来东北深源地震区6.0级以上深源地震与黑龙江及邻近地区5级左右浅源地震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通过概率增益模型检验这种对应关系,发现并非随机对应,而是存在一定的内在物理联系。通过B分布函数的概率计算,预测2010年2月19日中俄交界6.5级地震后两年内,黑龙江及邻近地区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概率为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浅源地震 概率增益模型 B分布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