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癌临床分析(附117例报告)
1
作者 幸霏 黄卫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8期1076-1077,共2页
目的:对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探析防治的具体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7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对其进行病理检查及分析,依据不同临床病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结果:手术病理分期:Ⅰ期58... 目的:对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探析防治的具体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7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对其进行病理检查及分析,依据不同临床病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结果:手术病理分期:Ⅰ期58例,Ⅱ期18例,Ⅲ期21例,Ⅳ期20例;3年内Ⅰ、Ⅱ、Ⅲ、Ⅳ期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5.9%、66.7%、52.4%、15.0%,Ⅰ、Ⅲ、Ⅳ期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在对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受累、血清CA125测定及p53基因表达情况与预后关系实施有效的统计分析,其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仅表示手术病理分期和病理分级与预后有关(P<0.05);在晚期患者中,手术后的辅助性治疗平均生存时间为32个月,未行辅助性治疗患者为5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应当早做诊断,尽早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病理分析,为手术分期治疗做好准备;手术后应当实施辅助化疗,这样能够提高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癌 肿瘤分期 病理检查 辅助治疗
下载PDF
子宫浆液性乳头癌患者生殖细胞系BRCA2基因突变1例
2
作者 Lavie O. Ben-Arie A. +1 位作者 Pilip A. 朱国栋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6年第3期44-45,共2页
Background. Recently, a high incidence of BRCA1 cancer predisposing mutation was described among patients with Uterine Serous Papillary Carcinoma (USPC). A BRCA2 germline mutation in a USPC patient has never been repo... Background. Recently, a high incidence of BRCA1 cancer predisposing mutation was described among patients with Uterine Serous Papillary Carcinoma (USPC). A BRCA2 germline mutation in a USPC patient has never been reported. Case. A 65-year-old Ashkenazi Jewish woman was diagnosed with USPC Stage III A. The patient family history included a mother with ovarian carcinoma, a maternal aunt who had breast carcinoma that was diagnosed at an early age, an additional maternal aunt who suffered from gastric carcinoma, and the patient’s sister who had duodenal carcinoma. The patient was found to be a carrier of the germline BRCA2 cancer predisposing mutation (6174delT). Conclusions. We report the first case of a BRCA2 mutation in a USPC patient. A strong 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with the presence of the BRCA2 germline mutation is an additional hint for the possible association between BRCA cancer predisposing mutations and US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2 浆液性乳头癌 基因突变 十二指肠 携带者 突变率
下载PDF
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1例
3
作者 龚星怡 柴永锋 朱玉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妇幼保健院1例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CT平扫及MRI表现。结果:肿物钙化明显、大网膜、肠系膜等多处受累,卵巢大小正常且未发现原发灶。结论:腹膜原发... 目的:探讨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妇幼保健院1例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CT平扫及MRI表现。结果:肿物钙化明显、大网膜、肠系膜等多处受累,卵巢大小正常且未发现原发灶。结论: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是一种起源于腹膜的上皮性肿瘤,发病率极低,年轻女性尤其罕见,影像及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程度不够,很难在手术前诊断,预后较差,因此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浆液乳头 腹膜肿瘤 病例报道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2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秦贇娜 钟传庆 +3 位作者 于晓红 魏宝秀 付秋风 孙丽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比较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 (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UPSC ) 和子宫内膜样癌 ( uterine endometrioid carcinoma, UEC)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表达,以了解两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方法对24例UPSC和54例UEC进行... 目的比较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 (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UPSC ) 和子宫内膜样癌 ( uterine endometrioid carcinoma, UEC)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表达,以了解两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方法对24例UPSC和54例UEC进行组织学复查和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的p53蛋白、ER和PR的表达。结果24例UPSC占子宫内膜癌的3.77%,平均年龄UPSC组为60岁,UEC组为51.7岁(P〈0.01),晚期癌(FIGO Ⅲ-Ⅳ)UPSC组占62.5%,UEC组占35.1%(P〈0.025)。p53蛋白的表达UPSC组16例阳性(66.7%),UEC组10例阳性(18.5%),两组比较(P〈0.01)。ER阳性表达UPSC组(8.3%),UEC组(42.5%),PR阳性表达UPSC组(12.5%),UEC组(35.2%),两组比较:ER(P〈0.01),PR(P〈0.05),差异有显著性。UPSC组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及肌层浸润无明显关系,而UEC组Ⅲ-Ⅳ期肿瘤的p53蛋白的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05)。UPSC的5年生存率为25%,UEC组5年生存率为80.9%(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UPSC为p53高表达,而缺乏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为高度恶性的肿瘤。它的生物学行为不同于UEC,因而强调诊断时需和其他类型的子宫内膜癌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浆液乳头 子宫内膜样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杜先 刘建华 +2 位作者 成云舟 薛士中 罗静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3-14,I003,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 (UPS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11例UPSC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 ,并与子宫内膜样癌及宫颈管内透明细胞癌做对比性研究。结果 UPSC具极强侵袭性 ,但淋巴结及远隔... 目的 探讨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 (UPS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11例UPSC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 ,并与子宫内膜样癌及宫颈管内透明细胞癌做对比性研究。结果 UPSC具极强侵袭性 ,但淋巴结及远隔转移少见 ;肿瘤细胞p53和PCNA强 (+ )。结论 UPSC少见 ,临床诊断困难 ,依靠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肿瘤高度恶性 ,预后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浆液乳头 病理 诊断 治疗 预后 免疫组化
下载PDF
SOX4和P53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娟 江庆萍 刘少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313-2316,共4页
目的观察SOX4和P53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生物学行为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SOX4和P53在60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卵巢癌组)和10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瘤(对照组)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 目的观察SOX4和P53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生物学行为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SOX4和P53在60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卵巢癌组)和10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瘤(对照组)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细胞分级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中SOX4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P53的表达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者在肿瘤不同临床分期和细胞分级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中SOX4与P53的表达存在负相关(rs=-0.28,P<0.05);P53的表达与肿瘤的细胞分级呈正相关(rs=0.29,P<0.05)。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1.84个月,5年无瘤生存率为26.05%;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和术后化疗与预后存在明显相关(P<0.05);而P53、SOX4的表达和肿瘤的细胞分级与预后均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与肿瘤的细胞分级明显相关;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SOX4的表达下调,与P53的高表达呈负相关,SOX4参与了P53基因突变通路的调控,为进一步研究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4 P53 卵巢浆液乳头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和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病理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静 梁智勇 +2 位作者 高洁 曾瑄 刘彤华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分析比较原发于腹膜和卵巢的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切除的10例符合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primary peritoneal serous papillary carcinoma,PPSPC)定义(即病变以腹膜或网膜... 目的分析比较原发于腹膜和卵巢的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切除的10例符合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primary peritoneal serous papillary carcinoma,PPSPC)定义(即病变以腹膜或网膜为主,双侧卵巢结构正常,或病变仅累及卵巢表面上皮)及20例与之临床分期配对的原发性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ovarian serous papillary cancer,OSPC)的病例标本,分析PPSPC和OSPC临床病理学特点,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及P53蛋白的表达;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两组标本的HER2基因状态。结果 PPSPC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OSPC患者大8.3岁,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PPSPC患者中60%为低分化浆液性癌,而OSPC患者中仅20%为低分化浆液性癌,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和PR在PPSPC组中的表达(分别为60%和10%)明显低于OSPC组(分别为95%和50%)(P=0.031和P=0.032)。P53蛋白在两组中的表达与ER和PR类似,40%PPSPC病例P53呈阳性表达,85%OSPC病例P53呈阳性表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PPSPC组中仅1例(10%,1/10)出现轻度不连续细胞膜着色(即1+),而OSPC组则有3例(15%,3/20)出现HER2(1+);PPSPC及OSPC组均无HER2过表达病例。此外,在PPSPC与OSPC组均未发现HER2基因扩增或基因拷贝数高度增加。结论 PPSPC与OSPC尽管在组织病理学、临床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常见于老年女性,肿瘤分化差,具有较强的侵袭性,ER和/或PR低表达,P53阳性表达也低于后者,临床结局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浆液乳头状腺 卵巢浆液乳头状腺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16例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媛 杨元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9-381,共3页
目的 探讨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EPSP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组织学来源、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协和医院 1996年到 2 0 0 3年收治的 16例术后诊断为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 1例... 目的 探讨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EPSP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组织学来源、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协和医院 1996年到 2 0 0 3年收治的 16例术后诊断为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 1例放弃治疗外 ,余 15例患者均施行了肿瘤细胞减灭术 ,术中腹腔放置卡铂 ,术后PAC方案化疗。 9例患者已死亡 ,生存期 6个月到 36个月不等。平均存活期为 19个月 ,4例仍在化疗中 ,2例失去随访。结论 EPSPC为来源于第二苗勒氏系统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低 ,误诊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外腹膜浆液乳头 治疗 患者 临床分析 化疗 预后 术后诊断 PAC 施行 目的
下载PDF
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4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袁静萍 高利昆 +2 位作者 成红豆 阎红琳 袁修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4-77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peritoneal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PP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例PPSC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及HPV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PPSC均为女性,年龄23~62岁,平均51岁。... 目的探讨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peritoneal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PP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例PPSC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及HPV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PPSC均为女性,年龄23~62岁,平均51岁。临床表现多为无特异性的腹部不适,CA125升高,影像学表现为腹腔肿块。镜下肿瘤细胞形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结构;肿瘤细胞为低柱状,核质比大,核圆形,核仁大,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腺体及间质内可见砂砾体。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A125、WT1、CK7、p53、CEA、p16均呈阳性,部分肿瘤细胞表达CK5/6、ER、PR;不表达GCDFP-15、CR、D2-40、CK20、Villin、CDX2、TTF1;HPV检测阴性。结论 PPSC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临床误诊率高,依据其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肿瘤 腹膜浆液乳头状腺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术前被误诊为结肠癌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德昌 任力 +1 位作者 岳颖 毛志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92-92,108,共2页
病人,女,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腹胀痛伴恶心呕吐5 d。B超检查:腹腔少量积液,腹腔肿块,子宫及双附件未见异常。血清化验均CA-125升高。临床诊断结肠癌进行手术,术中见:患者腹腔积液,腹腔内见25 cm×20 cm×15 cm肿物,肿物压... 病人,女,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腹胀痛伴恶心呕吐5 d。B超检查:腹腔少量积液,腹腔肿块,子宫及双附件未见异常。血清化验均CA-125升高。临床诊断结肠癌进行手术,术中见:患者腹腔积液,腹腔内见25 cm×20 cm×15 cm肿物,肿物压迫肠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浆液乳头 误诊
下载PDF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研究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莺 金志军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34,238,共3页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是一种独立的肿瘤,临床发病率低,可能为多灶起源。术前难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鉴别,确诊须根据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诊断,其治疗和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相同。
关键词 卵巢外腹膜浆液乳头 病因学 治疗结果 预后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附11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朝阳 李桂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45-547,共3页
背景与目的: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xtraovarian peritoneal serous papillary carcinoma, EPSPC)是原发于腹膜间皮,有时可累及卵巢表面,呈多灶性发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低,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暂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本文分... 背景与目的: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xtraovarian peritoneal serous papillary carcinoma, EPSPC)是原发于腹膜间皮,有时可累及卵巢表面,呈多灶性发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低,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暂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本文分析11例EPSPC,初步探讨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EPSPC临床特征,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辅助化疗进行综合治疗,最后采用RECIST评价近期疗效,进展时间(TTP)及总生存率评价远期疗效。结果:EPSPC患者临床表现均为腹痛,进行性加重腹胀、腹水,但仅有18.2%可体检查出腹部包块,腹水阳性率为100%。腹部B超、MRI扫描发现腹部包块的阳性率分别为45.5%、100%,血浆、腹水CA125升高>300U/ml(正常<35U/ml)的比率分别为72.7%(8/11)、81.8%(9/11)。EPSPC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成功率为45.5%。化疗完全缓解1例(11.1%,1/9),部分缓解3例(33.3%,3/9),稳定2例(22.2%,2/9),进展3例(33.3%,3/9),化疗有效率为4例(44.4%,4/9)。TTP为5~14个月,中位TTP为8.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7%(8/11)、18.2%(2/11)和0%(0/11),中位生存期14.6个月。结论:EPSPC临床症状无特异,腹水癌细胞检查、腹部MRI以及血浆与腹水CA125的表达水平对诊断EPSPC最具有临床意义。EPSPC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成功率低,对化疗抗拒,预后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外腹膜浆液乳头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小斐 郭杰 +1 位作者 王兴国 李锐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4820-4821,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9例UPSC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复查,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及CerbB-2,同时与子宫内膜样癌进行对比。结果:UPSC患者平均年龄62岁(56~72岁)...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9例UPSC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复查,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及CerbB-2,同时与子宫内膜样癌进行对比。结果:UPSC患者平均年龄62岁(56~72岁),免疫组化P53强阳性表达14/19(73.7%)。CerbB-2阳性率12/19(63.2%)。在39例子宫内膜样癌中,平均年龄52岁(36~68岁),P53过表达率5/39(12.8%)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erbB-2阳性率10/39(2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UPSC中P53、CerbB-2均呈高表达,预后差,恶性度高,与子宫内膜样癌不同。UPSC早期病变为内膜上皮内癌(EIC),提示EIC诊刮的病理学检查对UPSC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浆液乳头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腹膜原发浆液性乳头状癌伴卵巢颗粒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辛琪 张勤 +1 位作者 刘贵秋 张传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7-7,共1页
关键词 卵巢颗粒细胞瘤 原发浆液乳头 腹膜 肿物 附件切除 下腹隐痛 盆腔肿物 正常大小
下载PDF
异甘草素对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细胞株SKOV3体外增殖的抑制和诱导自噬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颖 洪铭岩 周秀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000-5001,共2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ISL)对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细胞株SKOV3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从30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患者中提取SKOV3细胞株,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分析ISL对SKOV3细胞株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ISL)对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细胞株SKOV3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从30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患者中提取SKOV3细胞株,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分析ISL对SKOV3细胞株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的表达水平。结果 ISL能够有效抑制SKOV3细胞株的体外增殖,与药物使用时间、剂量呈正比;ISL对SKOV3细胞株作用48 h后,ISL剂量5、10μg/ml的两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核进行荧光染色后,出现变圆、破碎以及染色质浓缩的现象。结论 ISL对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细胞株SKOV3体外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与诱导肿瘤细胞自噬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素 卵巢浆液乳头状腺 SKOV3细胞株
下载PDF
卵巢外腹膜原发性浆液性乳头状癌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文建 周总光 +2 位作者 田超 于永扬 舒晔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639-639,共1页
关键词 腹膜原发浆液乳头 卵巢外 EPSPC 临床表现 术后病理 腹腔包块 病理切片 发病率
下载PDF
WT-1、P53、MMP-9和TIMP-2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杰斌 彭真年 吴伟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95-1499,共5页
目的:探讨WT-1、P5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WT-1、P53、MMP-9和TIMP-2在52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与15例腹膜浆液... 目的:探讨WT-1、P5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WT-1、P53、MMP-9和TIMP-2在52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与15例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和11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进行比较。结果:WT-1蛋白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和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2%、93.3%和36.4%;P53蛋白分别为78.8%、80%和72.7%;MMP-9和TIMP-2分别为90.4%、93.3%、100%和92.3%、93.3%、100%。图像分析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低分化组表达WT-1、P53、MMP-9和TIMP-2的面积积分光密度值(AIOD/μm2)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1)。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和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表达WT-1的AIOD/μm2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P<0.01)。结论:WT-1、P53、MMP-9和TIMP-2在低分化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组。WT-1、P53、MMP-9和TIMP-2的过表达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的分化程度有关。WT-1蛋白检测可作为鉴别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浆液乳头 免疫组化 图像分析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佳乐 丁志明 鲁红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007-1009,F0003,共4页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属于BokhmanⅡ型(即非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危险因素、预后因素尚不确定,治疗方法不甚理想。由于UPSC...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属于BokhmanⅡ型(即非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危险因素、预后因素尚不确定,治疗方法不甚理想。由于UPSC发病率低,临床医师对这类少见肿瘤的认识仍然有限。近年来国内外关于UPSC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但主要针对流行病学、病理诊断、临床特征、预后和生存率,而对超声表现报道较少。现对本院收治的18例UPSC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作一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乳头 症状 临床分析 超声诊断
下载PDF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5例临床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鲍立军 冯骏 +1 位作者 王恒 王月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方法对1990年1月~2004年12月经我院治疗的5例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0.4岁,1... 目的探讨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方法对1990年1月~2004年12月经我院治疗的5例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0.4岁,1例双侧卵巢及输卵管基本正常,4例卵巢间质无肿瘤恶性浸润或仅累及卵巢表面上皮.5例均有腹膜的广泛病变.肿瘤组织病理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PAS、CA125、CEA均阳性.结论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是来源于第二苗勒系统的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诊断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时必须双侧卵巢、输卵管无同类型肿瘤.组化及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与腹膜恶性间皮瘤的鉴别.预后较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差.对患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及PAC化疗方案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外腹膜浆液乳头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染色 预后
下载PDF
13例子宫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阳晓敏 阳志军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carcinoma,UPS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3例UPS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carcinoma,UPS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3例UPS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平均发病年龄61.3岁,6例患者术后手术病理分级高于术前临床分期,7例中晚期患者血清CA125水平均有升高。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多数术后辅助化疗、放疗,生存率仍较低。11例患者(10例Ⅲ、Ⅳ期,1例Ⅱ期)因肿瘤复发死亡,分别于术后6~31个月死亡。2例患者生存期超过5年(2例Ⅰ期),其中1例Ⅰa期患者已生存近7年。结论UPSC不同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乳头 临床病理 治疗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