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核异常形态的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夏雯 杨月艳 朱光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3-855,共3页
目的:骨髓瘤细胞形态呈多样性,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形态的丧失和人类恶性细胞相关,观察多发性骨髓瘤骨髓涂片浆细胞核形的改变,研究浆细胞核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了自2000~2007年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 目的:骨髓瘤细胞形态呈多样性,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形态的丧失和人类恶性细胞相关,观察多发性骨髓瘤骨髓涂片浆细胞核形的改变,研究浆细胞核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了自2000~2007年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120例,全部诊断按照张之南、沈悌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重新评估,骨髓涂片进行形态学检查,结合分型、分期、血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治疗疗效等指标。结果:经卡方及t检验,在观察120例骨髓涂片中约51.0%的患者出现浆细胞核形态异常,与分型关系不大,分期多为Ⅲ期,血清β2-MG增高,白蛋白下降,治疗反应差,疾病进展。结论:核形态异常与分型关系不大,与疾病预后指标,如β2-MG、白蛋白相关,与疾病病期相关,Ⅲ期患者多见,常规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核形态异常 Β2-微球蛋白 白蛋白 分期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核中AgNOR检测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詹竹英 韩秋珍 +2 位作者 曾宪昌 曾庆斌 金小君 《医学新知》 CAS 1999年第3期119-121,共3页
为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MMIB与MMNA以及MM治疗前后的骨髓浆细胞嗜银蛋白染色(AgNOR)形态颗粒数量的变化,用AgNOR技术.测定各级AgNOR形态及颗粒数量。结果显示,AgNOR形态在MM组中有单一型、弥漫型、... 为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MMIB与MMNA以及MM治疗前后的骨髓浆细胞嗜银蛋白染色(AgNOR)形态颗粒数量的变化,用AgNOR技术.测定各级AgNOR形态及颗粒数量。结果显示,AgNOR形态在MM组中有单一型、弥漫型、聚集型、核仁形,在RP组中只有单一型,AgNOR颗粒均数在MM组中为6.21±4.12,RP组为202±063,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MMⅢB和ⅢA组,形态及颗粒均数无差异。17例MM治疗前、后各种形态中颗粒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01)。提示骨髓中浆细胞AgNOR形态及颗粒数量对鉴别良、恶性浆细胞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同时也证实了AgNOR法对了解MM中浆细胞增殖水平及预后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银蛋白染色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核 预后
下载PDF
312例抗核抗体与抗细胞核细胞浆抗体谱检测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车文英 谭延国 韦希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8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抗核抗体(ANA)与抗细胞核细胞浆抗体谱(ANA谱)在本实验室的应用状况,以及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上的价值。方法AN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谱用欧蒙印迹法检测。结果312例临床标本中,ANA阳性数为123例,阳性率为39.9%(123/31... 目的回顾分析抗核抗体(ANA)与抗细胞核细胞浆抗体谱(ANA谱)在本实验室的应用状况,以及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上的价值。方法AN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谱用欧蒙印迹法检测。结果312例临床标本中,ANA阳性数为123例,阳性率为39.9%(123/312),核型种类主要为核细颗粒型、均质型和核仁型等,滴度各有不同。312例标本同时做ANA谱检测,阳性数为88例,阳性率为25%(88/312)。阳性抗体出现次数较多的是抗SSA、Ro52、SSB、CENPB(着丝点B蛋白)和Histone(组蛋白)等,基本上与荧光法测定ANA核型的结果相符。只是当ANA为低滴度(起始滴度1:100)时,ANA谱为阴性结果的可能性较高。结论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ANA,再用ANA谱作确认分型,可以更准确地确定ANA靶抗原的类型,ANA谱可检测15种针对细胞核和细胞浆的抗体,同传统的抗ENA抗体六项相比,扩大了检测范围,增强了对ANA的分型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核抗体 细胞核细胞抗体谱
下载PDF
脓毒血症早晚期肝细胞核被膜NTPase活性及poly(A)^+mRNA核浆转运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载权 杨军 +3 位作者 庞永正 周爱儒 汤健 唐朝枢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和方法 :在盲肠结扎穿孔脓毒血症大鼠模型上 ,研究早晚期脓毒血症肝细胞核被膜核苷三磷酸酶 (NT Pase)活性及 poly(A) +mRNA核浆转运的变化。结果 :脓毒血症早期NTPase活性增加而晚期活性降低 ,即早期Vmax与对照组比增加 6 2 % (ATP... 目的和方法 :在盲肠结扎穿孔脓毒血症大鼠模型上 ,研究早晚期脓毒血症肝细胞核被膜核苷三磷酸酶 (NT Pase)活性及 poly(A) +mRNA核浆转运的变化。结果 :脓毒血症早期NTPase活性增加而晚期活性降低 ,即早期Vmax与对照组比增加 6 2 % (ATP ,P <0 .0 5 )和 18% (GTP ,P <0 .0 5 ) ;晚期Vmax下降 2 6 % (ATP ,P <0 .0 5 )和5 6 % (GTP ,P <0 .0 5 )。脓毒血症仅晚期NTPase底物亲和力降低 ,即晚期Km与对照组比分别升高 2 6 % (ATP ,P<0 .0 5 )和 37% (GTP ,P <0 .0 5 )。脓毒血症早期 poly(A) +mRNA核浆转运速率增加而晚期降低 ,即早期组 10min转运速率较对照组增加 2 7% (ATP ,P <0 .0 5 )和 30 % (GTP ,P <0 .0 5 ) ;晚期组降低 2 1% (P <0 .0 1)和 35 % (P <0 .0 1)。结论 :脓毒血症肝细胞核膜NTPase活性呈早期升高、晚期下降的双相变化与肝细胞核被膜 poly(A) +mR NA核浆转运速率的早、晚期变化相平行 ,同时与脓毒血症血糖浓度的早、晚期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NTPASE 酶活 细胞核mRNA核转运
下载PDF
肺神经内分泌癌细胞核浆比与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石怀银 尹辉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29-29,31,共2页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扩散程度及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后者的判断又主要根据肿瘤组织的分型,目前神经内分泌癌主要分三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及小细胞癌。其中以类癌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而小细胞癌预后最差。然...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扩散程度及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后者的判断又主要根据肿瘤组织的分型,目前神经内分泌癌主要分三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及小细胞癌。其中以类癌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而小细胞癌预后最差。然而在肿瘤分型中常常存在人为的主观偏差,不同病理医生对同一肿瘤的分型可能有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内分泌癌 细胞核 预后
下载PDF
活细胞核浆粘滞系数的荧光相关谱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梁丽芳 邢达 +1 位作者 陈同生 裴沂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9-462,共4页
细胞核浆粘滞系数直接反映一定生理状态下核内微环境的特性,是判断病变细胞和研究核内分子功能机制的重要依据。为了实时、灵敏和无损地测定单个活细胞的核浆粘滞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荧光相关谱(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细胞核浆粘滞系数直接反映一定生理状态下核内微环境的特性,是判断病变细胞和研究核内分子功能机制的重要依据。为了实时、灵敏和无损地测定单个活细胞的核浆粘滞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荧光相关谱(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FCS)技术的新型检测方法。研究中利用FCS技术测定绿荧光蛋白分子(EGFP)在细胞核内的扩散系数,并且根据Stokes-Einstein关系式计算出核浆粘滞系数,同时实现了对特定生理条件下核浆粘滞系数的跟踪测量。结果表明:在pH 7.4以及37℃的条件下,人肺腺癌细胞(ASTC-a-1)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核浆粘滞系数分别是(2.55±0.61)cP和(2.04±0.49)cP,与传统方法的测量结果一致,并且发现核浆粘滞系数大于细胞质的粘滞系数。以上研究表明FCS技术可精确无损地检测单个活细胞内达飞升量级的微观环境,是探索细胞内生物分子动态行为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相关谱(FCS) 细胞核 细胞 粘滞系数
下载PDF
细胞核浆面积比值与肝细胞癌分级关系探讨
7
作者 钟良清 郑信华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 1999年第3期23-24,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细胞核与细胞浆面积的比值与什细胞分级关系.方法 将238例肝细胞癌用真彩色显微医学图像分析仪测量肝细胞癌各级细胞核与细胞浆平均面积比值.结果 肝细胞癌各级细胞核与细胞浆平均面积的比值有显著差异(卡方检验P<0...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细胞核与细胞浆面积的比值与什细胞分级关系.方法 将238例肝细胞癌用真彩色显微医学图像分析仪测量肝细胞癌各级细胞核与细胞浆平均面积比值.结果 肝细胞癌各级细胞核与细胞浆平均面积的比值有显著差异(卡方检验P<0.01).结论 根据肝细胞癌细胞核与细胞浆平均面积比值不同,进行肝细胞癌分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肿瘤的恶生潜能,以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 面积比值 细胞 细胞 癌分级
下载PDF
胆管上皮细胞与胆管癌细胞的核浆比值和嗜银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的定量研究
8
作者 彭志明 李锐 +1 位作者 韩本立 王曙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78-79,共2页
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胆管癌细胞与肝胆管结石所致胆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细胞核浆比值与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的关系。结果显示:高、中、低分化胆管癌细胞与肝胆管结石胆管上皮单纯性增生细胞的核浆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 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胆管癌细胞与肝胆管结石所致胆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细胞核浆比值与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的关系。结果显示:高、中、低分化胆管癌细胞与肝胆管结石胆管上皮单纯性增生细胞的核浆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分化与低分化胆管癌细胞核浆比值和嗜银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高分化胆管癌细胞与胆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细胞核浆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提示,肝胆管结石所致胆管上皮增生可能是胆管癌的一种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上皮增生 细胞核比值 相关蛋白
下载PDF
巨幼细胞贫血伴随维生素B_(12)和(或)叶酸增高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军文 史耐云 陈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510-510,共1页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细胞DNA合成障碍,导致细胞核障碍所致的骨髓三系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及无效造血性贫血[1],但巨幼细胞贫血伴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增高的疾病并不多见,国外有巨幼细胞贫血伴随维生素B12...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细胞DNA合成障碍,导致细胞核障碍所致的骨髓三系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及无效造血性贫血[1],但巨幼细胞贫血伴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增高的疾病并不多见,国外有巨幼细胞贫血伴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增高的报道[2-4],回顾本院在2010~2012年诊断的62例巨幼细胞贫血的病例中有2例巨幼细胞贫血(均无口服叶酸、维生素B12史)伴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幼细胞贫血 叶酸缺乏 诊断 维生素B12 细胞核 合成障碍 DNA
下载PDF
CD137-CD137L相互作用对ApoE^(-/-)小鼠NFATc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严金川 杨海兵 +2 位作者 苏红玲 袁伟 徐良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81-1186,共6页
目的:观察CD137-CD137配体(CD137L)轴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活化T细胞核因子胞浆1型(NFATc1)表达的影响。方法:ApoE-/-小鼠动脉粥样斑块模型采用颈动脉硅胶圈植入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颈动脉斑块及淋巴细... 目的:观察CD137-CD137配体(CD137L)轴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活化T细胞核因子胞浆1型(NFATc1)表达的影响。方法:ApoE-/-小鼠动脉粥样斑块模型采用颈动脉硅胶圈植入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颈动脉斑块及淋巴细胞NFATc1表达;分别应用RT-PCR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小鼠淋巴细胞NFATc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在体情况下应用anti-CD137特异性刺激CD137-CD137L轴后,ApoE-/-小鼠斑块及脾脏中淋巴细胞NFATc1表达增加;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刺激CD137-CD137L轴后,淋巴细胞NFATc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anti-CD137刺激浓度以20 mg/L时作用最强,作用24 h最明显(P<0.05)。应用Anti-CD137L特异性阻断CD137-CD137L轴能明显抑制NFATc1 mRNA及蛋白表达,浓度在20 mg/L时抑制最强,时间为24 h后抑制最佳(P<0.05)。结论:ApoE-/-小鼠体内NFATc1的表达受CD137-CD137L轴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7 CD137配体 活化T细胞核因子 1型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小鼠NFATc1相互作用蛋白功能及KEGG通路分析
11
作者 黄燕 裴晋红 +4 位作者 李钰娜 栗学清 武翠玲 郑军 宋丽华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41-243,262,共4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小鼠NFATc1及相关蛋白功能进行预测与分析,为探讨NFATc1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借鉴。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STRING,选取系统打分高于0.800的20种蛋白质与NFATc1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并对该蛋白集合进行后...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小鼠NFATc1及相关蛋白功能进行预测与分析,为探讨NFATc1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借鉴。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STRING,选取系统打分高于0.800的20种蛋白质与NFATc1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并对该蛋白集合进行后续分析;采用DAVID在线分析工具对以上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GO富集分析显示,该蛋白集合参与CaN/NFAT信号通路、转录正调控、JUN蛋白磷酸化、基因表达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具体分子功能主要是结合转录因子、钙依赖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活性、JUN蛋白激酶活性及RNA聚合酶Ⅱ核心启动子近端序列特异性结合DNA等;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该蛋白集合主要富集于破骨细胞分化代谢、Wn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NFATc1及其相关蛋白生物学功能具有广泛性,其原因可能与参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T细胞核因子胞Ⅰ型 GO富集分析 KEGG信号通路 DAVID
下载PDF
Actin and nuclear myosin I are associated with RNAP II and function in gene transcription
12
作者 ZHU XiaoJuan HUANG BaiQu WANG XingZhi HAO Shui ZENG XianL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6期766-770,共5页
The presence of actin in the nucleus as well as its functions in various nuclear processes has been made clear in the past few years. Actin is known to be a part of chromatin-remodeling complexes BAF, which are requir... The presence of actin in the nucleus as well as its functions in various nuclear processes has been made clear in the past few years. Actin is known to be a part of chromatin-remodeling complexes BAF, which are required for maximal ATPase activity of the Brg1 component of the BAF complex. Moreover, the essential roles of actin in transcription mediated by RNA polymerases Ⅰ,Ⅱ and Ⅲ have been demonstrated recently. On the other hand, a myosin Ⅰ isoform, which contains a unique NH2-terminal extension for nucleus localization, has been specifically localized in nucleus. As is well known, myosin Ⅰ is an actin-binding protei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cellular activities. Though actin and nuclear myosin Ⅰ (NM Ⅰ) have been implicated to play distinct roles in gene expression, there has been no evidence for the actin-myosin interaction that might be involved in gene transcription mediated by RNA polymerase Ⅱ (RNAP Ⅱ). Here we show evidence that both actin and NM Ⅰ are associated with RNAP Ⅱ in nucleus by using co-localization and co-IP assays, and they may act together on gene transcription. The antibodies against β-actin or NM Ⅰ can block RNA synthesis in a eukaryotic in vitro transcription system with template DNA comprising the promoter and the coding region of human 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 receptor (hAMFR) gene; the antibodies pre-adsorbed with purified actin and NM Ⅰ have no effect in transcriptional inhibi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inhibition of transcription by anti-actin and anti-NM I is specific. These results suggest a direct involvement of actin-myosin complexes in regulating transcription. It also implicates that actin and NM Ⅰ may co-exist in a same complex with RNAP Ⅱ and the interaction of RNAP Ⅱ with actin and NM Ⅰ functions in the RNAP Ⅱ-mediated transcri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录 肌动蛋白 细胞核球蛋白Ⅰ RNAPⅡ 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