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能量CT碘值测量对胃癌患者病理类型和浆膜外侵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秦永建 郭训田 刘印梅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2年第6期994-996,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碘值测量对胃癌患者病理类型和浆膜外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08例。术后病理组织分型:黏液腺癌18例,中高分化腺癌54例,低分化腺癌36例。胃癌浸润深度:侵犯肌层(T2期)24...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碘值测量对胃癌患者病理类型和浆膜外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08例。术后病理组织分型:黏液腺癌18例,中高分化腺癌54例,低分化腺癌36例。胃癌浸润深度:侵犯肌层(T2期)24例,侵犯浆膜下层(T3期)54例,侵犯浆膜外脂肪(T4期)30例。禁食6~8 h后采用双能量增强模式CT检查,记录动脉期和静脉期的碘浓度值、标准化碘值。结果动脉期碘浓度值、动脉期标准化碘值、静脉期碘浓度值、静脉期标准化碘值在不同病理分型的胃癌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化腺癌、中高分化腺癌的胃癌患者动脉期碘浓度值、动脉期标准化碘值、静脉期碘浓度值、静脉期标准化碘值明显高于黏液腺癌,低分化腺癌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动脉期碘浓度值、动脉期标准化碘值、静脉期碘浓度值、静脉期标准化碘值对胃癌患者病理分型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静脉期标准化碘值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915),其次为静脉期碘浓度值(AUC=0.869)。浆膜外侵犯程度T4期患者的动脉期碘浓度值、动脉期标准化碘值、静脉期碘浓度值、静脉期标准化碘值明显高于浆膜外侵犯程度T3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双能量CT碘值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静脉期碘浓度值、标准化碘值可用于鉴别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动脉期碘浓度值、标准化碘值可用于肿瘤浆膜外侵犯程度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双能量CT碘值 病理类型 浆膜外侵犯
原文传递
双能量CT碘值对进展期胃癌病理组织类型及浆膜外脂肪侵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东强 曲丽洁 +3 位作者 张宏 余玉盛 何珍珍 徐青 《现代医学》 2019年第9期1099-1104,共6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碘值测量与进展期胃癌病理组织类型的相关性,以及浆膜外碘值测量对癌肿浆膜外脂肪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均做双能量CT双期增强的进展期胃癌54例,即9例黏液腺癌、18例中/高分化腺癌、27...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碘值测量与进展期胃癌病理组织类型的相关性,以及浆膜外碘值测量对癌肿浆膜外脂肪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均做双能量CT双期增强的进展期胃癌54例,即9例黏液腺癌、18例中/高分化腺癌、27例低分化腺癌,测量癌肿动、静脉期碘浓度值(IC)、标准化碘值(NIC),分析IC、NIC与胃癌病理组织类型的相关性;测量癌肿侵犯深度T3期(27例)、T4期(15例)浆膜外脂肪IC、NIC值,分析其与浆膜外脂肪侵犯相关性。结果:黏液腺癌动、静脉期IC、NIC均低于中/高、低分化腺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动脉期IC(P <0. 001)、动脉期NIC(P=0. 002)、静脉期IC(P <0. 001)、静脉期NIC(P <0. 001)在中/高、低分化腺癌鉴别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ROC曲线分析,动脉期IC AUC为0. 823,动脉期NIC AUC为0. 779,静脉期IC AUC为0. 891,静脉期NIC AUC为0. 948。当静脉期NIC阈值为48%,鉴别中/高、低分化的敏感性为83. 33%、特异性97. 8%。癌肿浸润T3期动脉期浆膜外脂肪IC[(0. 16±0. 15) mg·ml-1]、NIC[(1. 70±1. 61)%],静脉期浆膜外脂肪IC[(0. 29±0. 21) mg·ml-1]、NIC[(6. 06±4. 11)%]均低于T4期动脉期浆膜外脂肪IC[(0. 74±0. 20) mg·ml-1]、NIC[(7. 40±1. 96)%]、静脉期浆膜外IC[(1. 17±0. 21) mg·ml-1]、NIC[(24. 69±4. 6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进展期胃癌碘值测量与病理组织类型存在明显相关性,静脉期IC、NIC值有利于中/高分化、低分化腺癌的鉴别。动、静脉期浆膜外IC、NIC升高可作为癌肿对浆膜外脂肪侵犯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双能量CT碘值 病理组织类型 浆膜外侵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