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树新梢cDNA文库的构建和ESTs测序成功率初步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亮 赵丽萍 高其康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2,共5页
报道了国内第一个茶树cDNA文库的构建及其EST测序成功率分析。以Trizol一步法从龙井43春茶新梢中提取总RNA,分离纯化富含Poly (A)的mRNA,LD-PCR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以λTripEX2为载体,构建了龙井43新梢cDNA文库。以XL1-Blue为受体菌测... 报道了国内第一个茶树cDNA文库的构建及其EST测序成功率分析。以Trizol一步法从龙井43春茶新梢中提取总RNA,分离纯化富含Poly (A)的mRNA,LD-PCR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以λTripEX2为载体,构建了龙井43新梢cDNA文库。以XL1-Blue为受体菌测定原始文库的滴度为6.8×105 pfu/ml,总克隆数为3.5×105个,重组率为98.05%,扩增后文库总滴度为7.2×109 pfu/ml。对随机挑取的噬菌斑进行PCR鉴定,表明插入片段大多分布在0.5-2.0 kb之间,绝大部分在1.0-1.5 kb左右。文库质量鉴定结果表明,构建的茶树新梢cDNA文库具有较好的库容量、较高的重组率以及较大的插入片段。对4320个克隆的序列测定表明,获得有用序列2963个,测序成功率为68.5%,剔除短序列后,首批共获得1687个茶树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新梢 CDNA文库 ESTS 测序成功率 基因克隆 列分析
下载PDF
ITS片段作为轮枝菌DNA条形码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段维军 张慧丽 +4 位作者 郭立新 顾建锋 陈先锋 张祥林 夏侯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7,89,共7页
以轮枝菌属中的重要植物病原性轮枝菌及其近似种共13种35个菌株为材料,探讨ITS片段作为轮枝菌DNA条形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TS成功区分了研究涉及的10个种,其PCR扩增和测序成功率为97.1%,序列鉴定成功率为94.5%,但对个别亲缘关系较近... 以轮枝菌属中的重要植物病原性轮枝菌及其近似种共13种35个菌株为材料,探讨ITS片段作为轮枝菌DNA条形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TS成功区分了研究涉及的10个种,其PCR扩增和测序成功率为97.1%,序列鉴定成功率为94.5%,但对个别亲缘关系较近种的物种鉴别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枝菌属 种内与种间差异 PCR扩增与测序成功率 邻接树
下载PDF
COI基因作为丛赤壳科真菌DNA条形码的测试 被引量:7
3
作者 赵鹏 罗晶 庄文颖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3-250,共8页
以丛赤壳科33种76个菌株为材料,探讨COI基因作为该科DNA条形码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DNA片段存在较多内含子,为了获取某些种的短片段,需设计许多引物,PCR扩增与测序成功率低,难以达到便捷、快速的物种鉴定的目的。因此,COI不宜作为丛赤... 以丛赤壳科33种76个菌株为材料,探讨COI基因作为该科DNA条形码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DNA片段存在较多内含子,为了获取某些种的短片段,需设计许多引物,PCR扩增与测序成功率低,难以达到便捷、快速的物种鉴定的目的。因此,COI不宜作为丛赤壳科的DNA条形码。对已获得的少数片段进行分析表明,该基因对丛赤壳科部分种具有较强的物种鉴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内与种间差异 PCR扩增与测序成功率 邻接树
原文传递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对镰刀菌属的检测鉴定 被引量:25
4
作者 雷娅红 况卫刚 +3 位作者 郑春生 李秀璋 高文娜 李春杰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4-551,共8页
为筛选合适的基因序列对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进行检测鉴定,以从不同寄主分离获得的11种57株镰刀菌为材料,选择nr DNA-ITS、EF-1α、mt SSU和β-tubulin作为候选基因,将序列获得的难易程度和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频率分布作为评价指标,对... 为筛选合适的基因序列对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进行检测鉴定,以从不同寄主分离获得的11种57株镰刀菌为材料,选择nr DNA-ITS、EF-1α、mt SSU和β-tubulin作为候选基因,将序列获得的难易程度和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频率分布作为评价指标,对测序获得的有效序列进行研究,筛选出该属的DNA条形码。结果表明:EF-1α基因具有较高的PCR扩增与测序成功率,为98.2%,较mt SSU和β-tubulin基因更容易获得序列片段;且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重叠部分较少,除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种内遗传距离为0.029,大于黄色镰刀菌F.culmorum和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种间遗传距离0.021外,种间差异明显大于种内差异,优于其它基因,能更好地区分镰刀菌;利用EF-1α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相同种聚集在同一分支,不同种划分在不同分支,鉴别能力较好;EF-1α基因不能扩增出其它6株非镰刀菌属的主要植物病原真菌,而对镰刀菌的PCR扩增效果很好,电泳检测结果条带单一、明亮。表明EF-1α基因可作为镰刀菌属鉴定的DNA条形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 列分析 PCR扩增与测序成功率 遗传距离 DNA条形码
原文传递
新丛赤壳属真菌DNA条形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鹏 罗晶 +2 位作者 庄文颖 刘杏忠 吴冰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65-576,共12页
以新丛赤壳属19个种为材料,选择ITSrDNA,β-tubulin,EF-1α和RPB2作为候选基因,对获得的205个序列片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筛选该属的DNA条形码.将种内与种间序列差异以及序列获得的难易程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任何一个单独的基... 以新丛赤壳属19个种为材料,选择ITSrDNA,β-tubulin,EF-1α和RPB2作为候选基因,对获得的205个序列片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筛选该属的DNA条形码.将种内与种间序列差异以及序列获得的难易程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任何一个单独的基因都不宜作为其DNA条形码,EF-1α与RPB2基因组合可以准确识别种内与种间差异,建议作为该类真菌的DNA条形码.研究过程中,将形态学与序列分析相结合,发现顶环新丛赤壳和小孢新从赤壳两个隐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内与种间列差异 PCR与测序成功率 列分析 形态学 顶环新丛赤壳 小孢新从赤壳
原文传递
木霉属补充DNA条形码筛选(英文)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兆香 曾昭清 庄文颖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53-1262,共10页
木霉属真菌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在工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兼具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以木霉属35个概念清晰的种为材料,选择I TS、rpb2和tef1作为候选基因序列,利用T axon Gap对231个序... 木霉属真菌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在工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兼具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以木霉属35个概念清晰的种为材料,选择I TS、rpb2和tef1作为候选基因序列,利用T axon Gap对231个序列片段进行分析,将种内与种间序列差异以及序列获取难易程度作为评价指标,筛选该属的补充条形码片段。结果表明,r pb2具有适宜的种内与种间序列差异,其最小的种间差异(2.48%),大于最大种内差异(1.8%),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存在明显的间隔区,并且该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P CR扩增与测序成功率(94.4%);I TS和t ef1基因序列的种内与种间序列差异之间存在交叉重叠。因此建议r pb2作为木霉属的补充D NA条形码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内与种间列差异 PCR扩增与测序成功率 rpb2
原文传递
ITS作为粒毛盘菌属DNA条形码的探索(英文) 被引量:6
7
作者 赵鹏 庄文颖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2-937,共6页
以种内与种间差异以及PCR扩增和测序成功率为评价DNA条形码的重要指标,探索ITS序列作为粒毛盘菌属DNA条形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TS成功区分了研究涉及的22个种,其PCR扩增和测序成功率为100%,该片段有望成为该属区分物种的DNA条形码。
关键词 条形码间隔区 种内与种间变异 PCR扩增及测序成功率
原文传递
从真菌全基因组中筛选丛赤壳科的DNA条形码 被引量:6
8
作者 曾昭清 赵鹏 +2 位作者 罗晶 庄文颖 余知和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63,共9页
将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的注释基因分别与30种丝状子囊菌基因组比较,根据E值大小预测同源序列,从中选择Hsp90,AAC,CDC48和EF3作为候选基因,以丛赤壳科(Nectriaceae)13个属34个概念清晰的种为材料,对215个序列片段采用不同方法... 将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的注释基因分别与30种丝状子囊菌基因组比较,根据E值大小预测同源序列,从中选择Hsp90,AAC,CDC48和EF3作为候选基因,以丛赤壳科(Nectriaceae)13个属34个概念清晰的种为材料,对215个序列片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筛选适合于该科的DNA条形码.将种内与种间序列差异以及序列获得的难易程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Hsp90和AAC基因虽然具有较高的PCR扩增与测序成功率,但种内、种间距离频率分布存在重叠,可能导致部分种的鉴定错误;CDC48基因可以恰当地区分种内与种间差异,但扩增与测序成功率相对较低;EF3基因不存在种内、种间遗传距离重叠,序列容易获得,适合作为该科真菌的DNA条形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值同源基因列PCR扩增与测序成功率列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