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老庙陆相盆地与里奇盆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侯明才 伊海生 张明魁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5-90,共6页
本文通过对走滑拉分盆地的动力学机制、几何形态、沉积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构造、火山岩浆等活动的探讨 ,将测老庙盆地的诸多特点与走滑拉分盆地的典型代表———里奇盆地进行对比 ,发现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由此得出测老庙盆地为一走... 本文通过对走滑拉分盆地的动力学机制、几何形态、沉积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构造、火山岩浆等活动的探讨 ,将测老庙盆地的诸多特点与走滑拉分盆地的典型代表———里奇盆地进行对比 ,发现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由此得出测老庙盆地为一走滑拉分盆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奇盆地 沉积体系对比 陆相盆地 测老庙
下载PDF
乌拉特后旗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古流向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冯雪东 吕洪波 +11 位作者 张海春 章雨旭 董晓鹏 唐轲 朱桂繁 郑大燃 李莎 张琦 王俊 贺静 陈康力 秦贝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位于狼山以北的测老庙地区是内蒙古西部巴音戈壁盆地群东部边缘的次级坳陷,面积850 km^2,沉积主体为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在目前能够搜集到的所有资料(包括内部资料)中,前人在该坳陷内的沉积相模式分析以及水文地质研究等工作均认为:测老... 位于狼山以北的测老庙地区是内蒙古西部巴音戈壁盆地群东部边缘的次级坳陷,面积850 km^2,沉积主体为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在目前能够搜集到的所有资料(包括内部资料)中,前人在该坳陷内的沉积相模式分析以及水文地质研究等工作均认为:测老庙坳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的物源区主要是坳陷东南侧的狼山,这意味着狼山在早白垩世就已经隆起。几十年内,这个模式一直作为指导思想影响着该地区找矿勘探方向,但找矿效果均不佳,造成了极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笔者等认为是这一模型存在问题,因为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期狼山尚未隆起,无法充当测老庙坳陷的主要物源区。在沉积盆地分析中,利用古流向判别沉积岩的物源区方位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研究方法,然而笔者等未找到前人在本研究区进行该项工作的记录。笔者等在测老庙坳陷露头区对巴音戈壁组碎屑岩进行了大规模的古流向测量工作:寻找发育波痕和前积纹层等沉积构造为主的露头48处,并依46组前积纹层和5组波痕测得共计51组数据,利用野外现场恢复和室内赤平投影的方法恢复其原始古流向,最终用玫瑰花图和古流向分布图展示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古流向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测老庙坳陷在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期的古流向以自北向南为主,向SE、SW两个方向对称递减,集中分布在140°~210°的范围内,甚至在紧靠狼山的区域,古流向垂直指向狼山山脉延伸方向。据此可以判断:狼山不是巴音戈壁组碎屑岩的主要物源区,狼山最早也应在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末期之后才可能隆起。这一研究结果为测老庙地区早白垩世沉积岩相关矿产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狼山隆起时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突破点,同时也为沉积岩的古流向测量、恢复与物源区分析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老庙坳陷 早白垩世 古流向 物源区 狼山隆起时代
下载PDF
乌拉特后旗测老庙拗陷西北缘一典型入湖三角洲剖面露头简介——测老庙拗陷地质研究和实习基地典型露头之二 被引量:4
3
作者 吕洪波 章雨旭 +9 位作者 张海春 冯雪东 秦贝贝 陈康力 郑大燃 李莎 张琦 董晓朋 唐轲 朱桂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9-234,共6页
内蒙古西部狼山以北的测老庙拗陷中主要充填着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陆相碎屑岩。拗陷的西部边缘主要出露灰黑色页岩,偶见巨厚层砂砾岩为主构成的河流相三角洲入湖沉积体。一条近南北向延伸100多米、深达20余米的冲沟切割出一个非常完整的... 内蒙古西部狼山以北的测老庙拗陷中主要充填着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陆相碎屑岩。拗陷的西部边缘主要出露灰黑色页岩,偶见巨厚层砂砾岩为主构成的河流相三角洲入湖沉积体。一条近南北向延伸100多米、深达20余米的冲沟切割出一个非常完整的三角洲入湖砂体纵剖面,从下而上依次显示出由灰黑色页岩夹泥灰岩组成的底积层,由砂砾岩组成的前积层和相似组分的顶积层,而在顶积层之上还见上覆旋回的部分前积层下部层序。根据顶积层和前积层产状判断,露头点处古流向为SSW,说明物源区在北侧,而湖泊主体在南部。根据三角洲顶积层和前积层特征判断,该早白垩世入湖三角洲应为辫状河三角洲。完整的三角洲天然露头十分罕见,研究者往往借助于地震或雷达等手段间接地探讨三角洲的结构特征,而本露头为人们野外现场观察三角洲的结构层特征提供了最为直观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三角洲 天然露头 乌拉特后旗测老庙拗陷 白垩纪
下载PDF
乌拉特后旗测老庙拗陷南缘典型火山通道简介——测老庙拗陷地质研究和实习基地典型露头之一 被引量:3
4
作者 吕洪波 章雨旭 +7 位作者 张海春 董晓朋 冯雪东 唐轲 朱桂繁 郑大燃 李莎 张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9-1433,共5页
狼山之北的测老庙地区是内蒙古西部巴音戈壁盆地群东部的边缘拗陷,面积850km2,分布着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在该拗陷的南部边缘出露有一个小型火山通道,侵入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砂砾岩中。平面上看,火山通道露头在NEE方向长185 m,在NNW方... 狼山之北的测老庙地区是内蒙古西部巴音戈壁盆地群东部的边缘拗陷,面积850km2,分布着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在该拗陷的南部边缘出露有一个小型火山通道,侵入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砂砾岩中。平面上看,火山通道露头在NEE方向长185 m,在NNW方向宽55 m,被围岩变硬的烘烤边包围着,高出南侧干河床20多米,构成一个小山丘。垂向上看,火山通道深处有逐渐变大的趋势。火山通道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通道的外围是由砂砾岩和泥岩交互的碎屑岩受岩浆烘烤而变质,形成坚硬的角岩带,带宽1~3 m不等;紧邻烘烤边的是宽过10 m的致密玄武岩带,发育水平延伸的柱状节理,包含有围岩的捕掳体;其内侧是深色碱性正长岩带,带宽可达10 m,而最核心部位为约1m宽的透镜状浅色碱性正长岩带,由全晶质正长石和黑云母组成。所有的岩相带以浅色正长岩为核心而两侧对称分布,火山通道东西两侧还有同期的辉绿岩墙与火山通道相连。火山通道内玄武岩——深色正长岩——浅色正长岩的分带性意味着碱性正长岩与外围玄武岩以及其外的辉绿岩墙是同一种岩浆冷凝分异的结果。这种分带性不仅有利于探讨碱性正长岩的成因,也为探讨这些相关岩浆岩的构造背景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此处露头清晰、岩相分带明显、岩墙、断层与地层的切割关系清楚,堪称地质学的实地教科书,不仅是地学研究的重要素材,也是地学师生野外地质实习的良好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通道 正长岩 玄武岩 柱状节理 测老庙拗陷(盆地) 乌拉特后旗
下载PDF
乌拉特后旗测老庙坳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实测剖面简介——测老庙坳陷典型露头介绍之三
5
作者 李莎 冯雪东 +4 位作者 郑大燃 张琦 张海春 章雨旭 吕洪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4-1638,共15页
本文描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乌拉特后旗测老庙坳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的三条实测剖面,分别位于测老庙坳陷南缘西侧、南缘东侧和西北缘。其中,测老庙南缘西侧剖面出露了巴音戈壁组的主要部分,发育了一套完整的洪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 本文描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乌拉特后旗测老庙坳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的三条实测剖面,分别位于测老庙坳陷南缘西侧、南缘东侧和西北缘。其中,测老庙南缘西侧剖面出露了巴音戈壁组的主要部分,发育了一套完整的洪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河流相—洪积扇相的陆相沉积旋回。该剖面底部不整合覆盖在前寒武系变质基底之上,未见顶。南缘东侧发育了洪积扇相—辫状河相—洪积扇相沉积旋回,属于巴音戈壁组上段,其下部可能与南缘西侧剖面存在地层重复,而上部未见顶。测老庙坳陷西北缘剖面则出露了一套湖相页岩为主夹三角洲入湖砂体的地层,代表了巴音戈壁组的上段中部,其下部未见底,上部未见顶。由于该区植被稀少,剖面露头良好,这三条剖面可作为巴音戈壁盆地群陆相沉积体系研究的重要材料和区域地质野外测量实习的良好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老庙坳陷 下白垩统 巴音戈壁组 洪积扇相 河流相 湖泊相 三角洲 剖面
下载PDF
测老庙盆地铀矿成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宝林 王启运 《西部资源》 2018年第6期43-44,51,共3页
本论文以测老庙盆地为对象,根据前人找矿成果结合近期工作认识综合讨论分析测老庙盆地铀矿找矿潜力。在整理研究测老庙盆地大地构造位置、盆地基底及周边蚀源区、构造、盆地盖层、盆地古气候、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特征、水文地球化学环... 本论文以测老庙盆地为对象,根据前人找矿成果结合近期工作认识综合讨论分析测老庙盆地铀矿找矿潜力。在整理研究测老庙盆地大地构造位置、盆地基底及周边蚀源区、构造、盆地盖层、盆地古气候、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特征、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分带等盆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测老庙盆地的区域成矿要素特征及成矿模式,总结出了测老庙盆地具有很好的铀矿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老庙 铀矿 成矿潜力
下载PDF
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巴音戈壁组叠锥构造特征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3
7
作者 宋霁 焦养泉 李锦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1-862,共12页
为了全面了解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叠锥构造的沉积特征,并探讨其成因及形成环境等问题,运用野外露头实测、光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阴极发光照相、扫描电镜照相等方法,发现叠锥构造发育于钙质结核外侧,覆盖所有方向,呈放射状,直圆锥... 为了全面了解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叠锥构造的沉积特征,并探讨其成因及形成环境等问题,运用野外露头实测、光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阴极发光照相、扫描电镜照相等方法,发现叠锥构造发育于钙质结核外侧,覆盖所有方向,呈放射状,直圆锥锥顶指向结核中心;叠锥矿物成分主要为纤维状低镁方解石,纤维状方解石呈锥形套叠,具波状消光;阴极发光显微镜下呈均一的棕红色,不具微量元素分异和析出的成岩色带;叠锥结核的发育规模明显受制于原生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叠锥结核的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育的原生沉积环境应为水深在5-30m、水体能量较高的滨浅湖沉积环境.推测叠锥构造的形成可能是同沉积期生物沉积作用和胶结作用,以及后期上覆岩层静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锥 巴音戈壁组 测老庙坳陷 沉积学 环境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