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浑河中游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技术研发与创新
被引量:
9
1
作者
宋永会
彭剑峰
+4 位作者
曾萍
田智勇
高红杰
段亮
向连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81-288,共8页
浑河中游制药、石化工业水污染是最大的工业污染,废水具有有毒有害、难降解等特点;浑河中游支流河水污染严重。为了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开展了区域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技术研发和创新。针...
浑河中游制药、石化工业水污染是最大的工业污染,废水具有有毒有害、难降解等特点;浑河中游支流河水污染严重。为了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开展了区域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技术研发和创新。针对黄连素废水和磷霉素钠废水,研发了臭氧氧化、脉冲电絮凝、铁碳微电解等物化处理工艺以及物化-生化耦合处理工艺,实现了制药废水的有效处理;针对石化腈纶废水,研发了多格室脱氮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全流程处理工艺,实现了腈纶废水氨氮脱除和达标处理;针对浑河中游支流河污染问题,研发了塘和湿地组合生态净化技术、污染底泥的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河中游
制药工业
石化工业
支流
物化处理
生化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浑河中游1,2-DCA在地下水中运移规律的模拟分析
2
作者
李霄
都基众
+3 位作者
张哲
王晓光
崔健
柴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2-1170,共9页
为研究有机组分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及影响因素,并预测水质的破坏程度,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浑河中游区域特征有机污染组分1,2-DCA(1,2-二氯乙烷)的溶质运移模型,分析1,2-DCA在浑河中游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并预测了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
为研究有机组分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及影响因素,并预测水质的破坏程度,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浑河中游区域特征有机污染组分1,2-DCA(1,2-二氯乙烷)的溶质运移模型,分析1,2-DCA在浑河中游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并预测了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细河与浑河中1,2-DCA的补给浓度(以ρ计)分别为4.50和6.40μgL,预测期为10 a,在运移模型中考虑弥散、吸附、降解作用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预测期内1,2-DCA在细河污染区的最大影响面积为1.80 km2,峰值浓度(以ρ计)为3.50μgL,污染物向北西方向运移;在浑河污染区的最大影响面积为3.78 km2,峰值浓度为5.00μgL,污染物向西南方向运移,表明污染物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程度较低.预测初期的200 d内,吸附及生物降解的共同作用使细河、浑河污染晕中心的ρ(1,2-DCA)分别下降了0.12、0.10μgL;随后,对流-弥散作用成为溶质运移的主要驱动力,并且使1,2-DCA的污染程度持续增强;黏土对1,2-DCA的运移具有阻滞作用,1,2-DCA在细河污染晕的扩散幅度略低于浑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河中游
地下水
数值模拟
1
2-二氯乙烷
运移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浑河中游沈阳区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的难点和关键技术——“浑河中游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专栏序言
被引量:
9
3
作者
宋永会
于会彬
魏源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19-2122,共4页
针对浑河中游沈阳区域工业园区难生物降解制药废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湿地净化,以及水环境评价和污染源解析等问题,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浑河中游课题开展了大量研究.为了提高制药园区废水可生化性、优选物化预处理工...
针对浑河中游沈阳区域工业园区难生物降解制药废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湿地净化,以及水环境评价和污染源解析等问题,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浑河中游课题开展了大量研究.为了提高制药园区废水可生化性、优选物化预处理工艺技术,选取典型污染物乙酰氨基酚作为处理对象,研究其物化预处理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与机理;针对污泥安全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难题,研发生物干化技术和利用沸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氮素损失的技术;针对复合型人工湿地效率提升需求,研究潮汐流-潜流组合工艺系统中不同单元的菌群功能特征;为科学制定河流治理技术策略,研究形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三维荧光光谱等河流水环境特色研究方法,并在其他流域如武水河进行应用.这些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研究,不仅支持了浑河中游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也可为当前流域区域水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河中游
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制药废水
污泥处理处置
潮汐流人工湿地
原文传递
题名
浑河中游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技术研发与创新
被引量:
9
1
作者
宋永会
彭剑峰
曾萍
田智勇
高红杰
段亮
向连城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研究室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81-288,共8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208-003)
文摘
浑河中游制药、石化工业水污染是最大的工业污染,废水具有有毒有害、难降解等特点;浑河中游支流河水污染严重。为了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开展了区域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技术研发和创新。针对黄连素废水和磷霉素钠废水,研发了臭氧氧化、脉冲电絮凝、铁碳微电解等物化处理工艺以及物化-生化耦合处理工艺,实现了制药废水的有效处理;针对石化腈纶废水,研发了多格室脱氮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全流程处理工艺,实现了腈纶废水氨氮脱除和达标处理;针对浑河中游支流河污染问题,研发了塘和湿地组合生态净化技术、污染底泥的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关键词
浑河中游
制药工业
石化工业
支流
物化处理
生化处理
Keywords
mid-stream of Hunhe River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ributary
physico-chemical treatment
biological treatment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浑河中游1,2-DCA在地下水中运移规律的模拟分析
2
作者
李霄
都基众
张哲
王晓光
崔健
柴璐
机构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2-1170,共9页
基金
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913004)
文摘
为研究有机组分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及影响因素,并预测水质的破坏程度,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浑河中游区域特征有机污染组分1,2-DCA(1,2-二氯乙烷)的溶质运移模型,分析1,2-DCA在浑河中游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并预测了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细河与浑河中1,2-DCA的补给浓度(以ρ计)分别为4.50和6.40μgL,预测期为10 a,在运移模型中考虑弥散、吸附、降解作用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预测期内1,2-DCA在细河污染区的最大影响面积为1.80 km2,峰值浓度(以ρ计)为3.50μgL,污染物向北西方向运移;在浑河污染区的最大影响面积为3.78 km2,峰值浓度为5.00μgL,污染物向西南方向运移,表明污染物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程度较低.预测初期的200 d内,吸附及生物降解的共同作用使细河、浑河污染晕中心的ρ(1,2-DCA)分别下降了0.12、0.10μgL;随后,对流-弥散作用成为溶质运移的主要驱动力,并且使1,2-DCA的污染程度持续增强;黏土对1,2-DCA的运移具有阻滞作用,1,2-DCA在细河污染晕的扩散幅度略低于浑河.
关键词
浑河中游
地下水
数值模拟
1
2-二氯乙烷
运移规律
Keywords
middle reaches of Hunhe River
groundwater
numerical simulation
1,2-DCA
migration regularity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浑河中游沈阳区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的难点和关键技术——“浑河中游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专栏序言
被引量:
9
3
作者
宋永会
于会彬
魏源送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19-2122,共4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2ZX07202-005)~~
文摘
针对浑河中游沈阳区域工业园区难生物降解制药废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湿地净化,以及水环境评价和污染源解析等问题,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浑河中游课题开展了大量研究.为了提高制药园区废水可生化性、优选物化预处理工艺技术,选取典型污染物乙酰氨基酚作为处理对象,研究其物化预处理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与机理;针对污泥安全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难题,研发生物干化技术和利用沸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氮素损失的技术;针对复合型人工湿地效率提升需求,研究潮汐流-潜流组合工艺系统中不同单元的菌群功能特征;为科学制定河流治理技术策略,研究形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三维荧光光谱等河流水环境特色研究方法,并在其他流域如武水河进行应用.这些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研究,不仅支持了浑河中游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也可为当前流域区域水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浑河中游
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制药废水
污泥处理处置
潮汐流人工湿地
Keywords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nhe Rive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tid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浑河中游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技术研发与创新
宋永会
彭剑峰
曾萍
田智勇
高红杰
段亮
向连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浑河中游1,2-DCA在地下水中运移规律的模拟分析
李霄
都基众
张哲
王晓光
崔健
柴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浑河中游沈阳区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的难点和关键技术——“浑河中游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专栏序言
宋永会
于会彬
魏源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