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剂对大肠杆菌浓度依赖的联合耐药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童丹青 孙昊宇 +3 位作者 张玉莲 王佳俊 唐量 吴明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94-3202,共9页
选择磺胺增效剂(SAPs)、纳米银(AgNPs)以及磺胺(SAs)3类常用抗菌剂,研究了SAPs-AgNPs、SAPs-AgNPs-SAs对大肠杆菌(E.coli)的联合耐药效应,利用突变单位法(MU)和质粒接合转移单位法(CTU)判别了混合抗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联合耐药作用模式... 选择磺胺增效剂(SAPs)、纳米银(AgNPs)以及磺胺(SAs)3类常用抗菌剂,研究了SAPs-AgNPs、SAPs-AgNPs-SAs对大肠杆菌(E.coli)的联合耐药效应,利用突变单位法(MU)和质粒接合转移单位法(CTU)判别了混合抗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联合耐药作用模式.结果表明,3组SAPs-AgNPs和9组SAPs-AgNPs-SAs表现出浓度依赖的联合耐药效应,即对E.coli突变促进效应的联合作用模式主要表现为拮抗,对E.coli质粒接合转移促进效应的联合作用模式随浓度由拮抗变为协同,推测这与抗菌剂的作用机制有关.较单一抗菌剂,SAPs-AgNPs、SAPs-AgNPs-SAs混合抗菌剂在低浓度时降低了细菌耐药性风险,在高浓度时降低了抗性基因(ARGs)的产生风险但增加了ARGs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抗菌剂 浓度依赖 突变 质粒接合转移 联合耐药效应
下载PDF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运景 邢洁 陈文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24期72-73,共2页
根据药效学特点,抗菌药可分为两大类:第1类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如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其杀菌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即血药峰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氨基糖苷类应用时宜将一日用药总量一次给药,如此应用不但抗菌效果好还可能降低耳、肾毒性;... 根据药效学特点,抗菌药可分为两大类:第1类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如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其杀菌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即血药峰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氨基糖苷类应用时宜将一日用药总量一次给药,如此应用不但抗菌效果好还可能降低耳、肾毒性;第2类为非浓度依赖性或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如β内酰胺类,其杀菌作用与血药峰浓度的关系并不密切,而与大于对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相关。应用时宜持续或一日多次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药效学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环孢素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脂影响的浓度依赖性(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峰 吴朝晖 +1 位作者 张忠义 邹恒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68-168,共1页
研究环孢素对血脂影响的浓度依赖性。方法对1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测定术前和术后血脂及环孢素血药浓度。结果在环孢素血药浓度与术后术前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差值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但术后血浆胆固醇的增加在高浓度患者中具有统计学显... 研究环孢素对血脂影响的浓度依赖性。方法对1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测定术前和术后血脂及环孢素血药浓度。结果在环孢素血药浓度与术后术前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差值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但术后血浆胆固醇的增加在高浓度患者中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环孢素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脂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肾移植术 血脂 浓度依赖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硒对奶牛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浓度依赖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盛永杰 陈维多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9,共2页
实验通过在缺硒地区奶牛血清中添加一定量外加硒 (Na2 SeO3 )测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结果表明 ,一定浓度内 ,硒含量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呈正相关 ,一定量外加硒可以提高血清中GSH -Px活力。从 0 .0 1μg/L开始 ,GSH -Px活力... 实验通过在缺硒地区奶牛血清中添加一定量外加硒 (Na2 SeO3 )测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结果表明 ,一定浓度内 ,硒含量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呈正相关 ,一定量外加硒可以提高血清中GSH -Px活力。从 0 .0 1μg/L开始 ,GSH -Px活力随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外加硒浓度达到 0 .1μg/L时 ,GSH -Px活力达到最大值 ,此后进一步增加硒浓度 ,GSH -Px活力非但不增加 ,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奶牛 红细胞 酶活力 浓度依赖 细胞膜
下载PDF
时间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认识误区简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幼亭 曹纪兴 《抗感染药学》 2012年第2期100-101,共2页
任何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时均需要适宜的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不存在单纯依赖一种因素就可以在体内发挥抑制或杀灭细菌的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在靶部位的浓度至少大于MIC时,延长药物与细菌接触的时间才有意义。浓度依赖性抗... 任何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时均需要适宜的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不存在单纯依赖一种因素就可以在体内发挥抑制或杀灭细菌的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在靶部位的浓度至少大于MIC时,延长药物与细菌接触的时间才有意义。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使用的剂量在保证产生较好的抗细菌感染疗效的同时,还应保证其产生的血药浓度不超过最低毒性浓度。简述了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在认识的有关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依赖 浓度依赖 抗菌药物 PK/PD t>MIC
下载PDF
抗菌药物作用的时间、浓度依赖性及抗菌药物的后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启明 范小阳 吴建华 《新疆医学》 2006年第4期232-234,共3页
抗菌药物的时间、浓度依赖性及抗菌药物的后效应在近年来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抗菌药物药效学、药动学的深入研究使用,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指针对致病微生物选择合适的... 抗菌药物的时间、浓度依赖性及抗菌药物的后效应在近年来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抗菌药物药效学、药动学的深入研究使用,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指针对致病微生物选择合适的抗菌药,使用正确的剂量、合适的给药途径、给药间隔、恰当的疗程达到消灭病原菌及控制感染的目的。临床医师可通过参考药效学、药动学等参数来制订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可使所选用药物作用的性质、强度和时间尽量符合临床需要,以达到预期治疗作用,防止或减轻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治疗 浓度依赖 药物作用 后效应 时间 临床医师 致病微生物 合理使用
下载PDF
θ条件下线性聚苯乙烯链的旋转半径及平动扩散系数的浓度依赖性(英文)
7
作者 汪晓辉 钱人元 吴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235-1239,共5页
研究了线性聚苯乙烯链在稀和半稀的θ溶液中平动扩散系数(D)和均方旋转半径(Rg)的浓度依赖性.在θ条件下,Rg无浓度依赖性,而D的浓度依赖性可由Fixman软球模型理论描述.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旋转半径 平动扩散系数 浓度依赖
下载PDF
浅谈抗菌药物的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枝端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36期26-26,共1页
【读者来信】进修时上级医师讲过,半衰期为0.5—1小时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理论上应至少每4—6小时用药1次,半衰期为1—2小时的β-内酰胺类应至少每6~8小时用药1次。而在临床中,基层医师为应用方便,常2次/日甚至1次/日用药,这... 【读者来信】进修时上级医师讲过,半衰期为0.5—1小时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理论上应至少每4—6小时用药1次,半衰期为1—2小时的β-内酰胺类应至少每6~8小时用药1次。而在临床中,基层医师为应用方便,常2次/日甚至1次/日用药,这会不会影响到药物疗效?希望通过贵刊这个平台邀请相关老师以举例的形式就药物半衰期与药物使用次数之间的关系及抗菌药物用药频次与疗效的关系进行讲解,以引起基层医师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另外,说明书说每6-8小时给药1次。是早、中、晚用药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浓度依赖 时间依赖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药物半衰期 用药频次 基层医师 药物疗效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浓度依赖性效应及配体受体学说
9
作者 赵德萍 刘流 +1 位作者 吴勇 袁瑞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128-130,i0006,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参与组织修复与瘢痕形成的效应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凋亡基因Fas和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05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完成。对5例瘢...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参与组织修复与瘢痕形成的效应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凋亡基因Fas和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05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完成。对5例瘢痕标本(患者知情同意)进行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将培养的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6个平行孔。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的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00,250,500,750,1000U/mL)50μL;对照组加相同容积的无血清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培养液。于培养24,48,72h观察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测定各组吸光度(A)值,与对照组比较,A值越大表示细胞增殖越强;成纤维细胞DNA含量、Fas和Bcl-2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①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结果:实验组加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后72h,其中250,500,750U/mL浓度组显著高于与对照组(0.706±0.037,0.744±0.051,0.738±0.059,0.612±0.063,P<0.01),其增殖效果呈浓度依赖性反应,但1000U/mL的浓度组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对照组细胞48~72h进入增殖状态,但其增殖结果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显著(F=28.16,P<0.01)。②成纤维细胞DNA含量结果:DNA合成期-DNA合成后期-分裂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从58.8%~67.7%。③成纤维细胞Fas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两者表达量均增高。结论:实验结果提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效应,再增加浓度并不能使其效应与之成正比,推测可能是因为其效应途径为配体和受体的结合,当受体被占据后,再增加配体的浓度也不能发挥起效应。该实验验证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促进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客观、直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成纤维细胞 细胞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2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成纤维细胞增殖 细胞生物学行为 浓度依赖 受体学说 配体
下载PDF
根据浓度依赖型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的特点制定给药方案 被引量:25
10
作者 石焕阶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9期1222-1223,共2页
应用药效学体内活性指标和相关参数,综合分析并归纳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对获得最佳临床和细菌学疗效的重要作用。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的Cm ax和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是体内效能的主要决定因素,对细菌清除和防止细菌... 应用药效学体内活性指标和相关参数,综合分析并归纳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对获得最佳临床和细菌学疗效的重要作用。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的Cm ax和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是体内效能的主要决定因素,对细菌清除和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密切相关,增加每次给药剂量,使AUC24/MIC和Cm ax/MIC达较高水平,易达到最大杀菌作用;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其持续时间应超过给药间期的40%~50%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根据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药学参数及其特点,来制订临床治疗方案,对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浓度依赖 时间依赖 药效学
下载PDF
合理应用时间、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被引量:30
11
作者 赵勇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5期307-308,共2页
笔者简要介绍了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和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定义,以及相关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情况。得出小剂量分次给药,甚至持续给药,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方法,而较大剂量且较少的给药次数是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方法。
关键词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下载PDF
Eu^3+掺杂CaWO4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质的浓度依赖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孟庆裕 张庆 +4 位作者 李明 刘林峰 曲秀荣 万维龙 孙江亭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47-454,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Eu^(3+)掺杂浓度的CaWO_4荧光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测量了各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计算了各样品的部分Judd-Oflet(J-O)参数和~5D_0(Eu^(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Eu^(3+)掺杂浓度的CaWO_4荧光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测量了各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计算了各样品的部分Judd-Oflet(J-O)参数和~5D_0(Eu^(3+))能级量子效率,以及荧光粉的色坐标,讨论了样品电荷迁移带相对强度、J-O参数、量子效率与掺杂浓度的依赖关系.对Eu^(3+)掺杂的CaWO_4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质的研究表明,在CaWO_4:Eu^(3+)中~5D_0→~7F_2跃迁的616 nm红色发光能被394.5 nm和465 nm的激发光有效激发,具有近紫外(或蓝光)激发效率高和猝灭浓度大的优点,有潜力成为高效的近紫外(或蓝光)激发白光发光二极管用红色荧光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依赖 红色荧光粉 EU^3+ 钨酸盐
原文传递
应重视时间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36
13
作者 刘又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5,共1页
关键词 抗生素 浓度依赖 时间依赖 合理用药 药物依赖
原文传递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优化策略探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慧颖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5期208-209,共2页
抗菌药主要可分为以下2大类型:浓度依赖性抗菌药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浓度依赖性抗菌药主要为喹诺酮类与氨基糖苷类等,其具有血药峰浓度越高,灭菌的效果越好的特点。而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则主要为β内酰胺类药物,其灭菌的作用与药物... 抗菌药主要可分为以下2大类型:浓度依赖性抗菌药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浓度依赖性抗菌药主要为喹诺酮类与氨基糖苷类等,其具有血药峰浓度越高,灭菌的效果越好的特点。而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则主要为β内酰胺类药物,其灭菌的作用与药物的血药峰浓度无太大的联系,主要与药物对于病菌的MIC时间有关。抗菌类药物在进行杀灭病原菌的作用时,需要以下2种条件:(1)药物具备一定的浓度;(2)作用于靶位一定的时间。时间与浓度的关系在药代动力学中主要是由AUC(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表示[1]。使用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时,药物的浓度越高,则杀灭病原菌的作用越强,对于此类药物,通常的疗效预测指标为Cmax与MIC的比值。氨基糖苷类药物即为较典型的浓度依赖性抗菌药,有研究显示,对于肺炎患者,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进行治疗时,48小时内若Cmax与MIC的比值能够超过10,则患者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速度更快[2]。因此对于氨基糖苷类药物,通常要求在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增加给药剂量,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在进行杀菌作用时,药物的浓度到达一定的量即会达到饱和,此时增加药物剂量对于治疗效果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对于此类药物,T>MIC即为监控疗效的指标[3]。β内酰胺类药物即为最为常见的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根据相关研究证实,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临床疗效与AUIC有显著相关性。本文就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在使用过程中的方案优化进行分析与讨论,具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性抗菌药物 浓度依赖 时间依赖 给药方案 β内酰胺类药物 氨基糖苷类药物 优化 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
原文传递
乳香提取物浓度依赖性促进或抑制5-脂氧合酶产物合成
15
作者 左风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1年第3期172-172,共1页
5-脂氧合酶(5-LO)是白三烯(LT)和5-HETE(5-羟基花生四烯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而白三烯是炎症、变应性及梗阻性疾病中的重要介质,因此寻找5-LO抑制剂成为有关研究的目标。但体外5-LO抑制剂很难在体内产生作用,可能是因为药物的生... 5-脂氧合酶(5-LO)是白三烯(LT)和5-HETE(5-羟基花生四烯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而白三烯是炎症、变应性及梗阻性疾病中的重要介质,因此寻找5-LO抑制剂成为有关研究的目标。但体外5-LO抑制剂很难在体内产生作用,可能是因为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低,副作用较大或氧化条件下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脂氧合酶 乳香提取物 浓度依赖 抑制剂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白三烯 香树脂 梗阻性疾病 抑制作用 乙醇提取物
原文传递
磺胺类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的浓度比依赖性拮抗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丁婷婷 张瑾 +2 位作者 董欣琪 洪桂云 鲍立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99-2206,共8页
为系统考察磺胺类抗生素药物(SAs)污染物长期暴露下的生物毒性效应,以5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磺胺氯哒嗪(SCP)、磺胺嘧啶(SD)、磺胺吡啶(SPY)、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二甲嘧啶(SM2)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Ray)设计10个二元... 为系统考察磺胺类抗生素药物(SAs)污染物长期暴露下的生物毒性效应,以5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磺胺氯哒嗪(SCP)、磺胺嘧啶(SD)、磺胺吡啶(SPY)、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二甲嘧啶(SM2)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Ray)设计10个二元抗生素混合物体系(每个二元混合物体系设计5条具有不同浓度比的射线),应用优化的长期微板毒性分析法(L-MTA)系统测试这些抗生素在16 h对发光菌青海弧菌(Vibrio-qinghaiensis sp.-Q67,Q67)的发光抑制毒性,并应用浓度加和模型(CA)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5种SAs及其混合物射线对Q67在16 h呈现明显的毒性,但不同的抗生素毒性大小不同,以半数效应浓度的负对数(pEC_(50))为毒性大小指标,5种SAs的毒性大小顺序为:SMX(p EC50=3.95)>SCP(p EC50=3.65)>SPY(pEC_(50)=3.41)>SD(pEC_(50)=3.36)>SM2(pEC_(50)=3.21);10个SAs的二元混合物体系中7个呈现出加和作用,3个呈现出拮抗作用;3个混合物体系拮抗作用随组分浓度比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混合物体系SCP-SPY和SCP-SMX中的射线拮抗作用均随SCP浓度比逐渐减小,即从R1到R2逐渐明显,从R2到R5几乎不变,而SCP-SM2体系,拮抗作用随组分SCP的浓度比逐渐减小,即从R1到R2逐渐明显,从R2到R5,逐渐变得不明显,R5在较高浓度区甚至出现了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混合物 青海弧菌 浓度依赖 拮抗作用
下载PDF
多参数功能MRI评价冷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肾脏血流及氧合水平的价值
17
作者 徐基磐 陈丽华 +5 位作者 任燕 袁仪忠 谢双双 王振 胡占东 沈文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42-348,共7页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和血氧水平依赖(BOLD)技术评估冷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肾脏血流和血氧微观改变的价值。方法将10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肾脏冷缺血1 h组(CIRI 1 h)、冷缺血2 h组(CIRI 2 h)、冷缺血4 h组(CIR...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和血氧水平依赖(BOLD)技术评估冷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肾脏血流和血氧微观改变的价值。方法将10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肾脏冷缺血1 h组(CIRI 1 h)、冷缺血2 h组(CIRI 2 h)、冷缺血4 h组(CIRI 4 h)组及假手术组(CIRI 0 h),每组25只。每组随机选取5只分别在术前、术后(1 h、1 d、2 d、5 d)进行ASL及BOLD MRI,测量肾皮质的血流量(RBFCo)值及T_(2)^(*)值(T_(2)^(*)Co)、肾外的髓外带T_(2)^(*)值(T_(2)^(*)OSOM)和肾外髓内带T^(2*)值(T^(2*)ISOM)。随后切除大鼠左肾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对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及组内的不同时间点之间MRI参数和大鼠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RI参数间及MRI参数与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 h,冷缺血组大鼠肾脏RBFCo、T_(2)^(*)_(Co)、T_(2)^(*)_(OSOM)值均较术前减低(均P<0.05);术后5 d,CIRI 0 h、CIRI 1 h组的RBFCo、T_(2)^(*)_(Co)、T_(2)^(*)_(OSOM)、T^(2*)_(ISOM)值恢复至其术前水平(均P>0.05),CIRI 4 h组上述指标仍低于术前水平(均P<0.05)。术后1 h、1 d、2 d,CIRI 4 h组T_(2)^(*)OSOM值均较其他各组低;术后5 d,CIRI 4 h组RBFCo、T^(2*)_(Co)、T^(2*)_(OSOM)、T^(2*)_(ISOM)值均低于CIRI 0 h组(均P<0.05)。CIRI 2 h组、CIRI 4 h组的术后各时间点的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均高于其术前(均P<0.05),术后随时间延长,评分呈减低趋势;术后各时间点,CIRI 4 h组评分均较CIRI 0 h、CIRI 1 h组高;术后1 h、2 d、5 d,CIRI 2 h组的评分均较CIRI 0 h、CIRI 1 h组的要高(均P<0.05)。RBF_(Co)、T_(2)^(*)Co、T_(2)^(*)_(OSOM)、T^(2*)_(ISOM)值与肾小管损伤评分均呈中度负相关(r=-0.714、-0.689、-0.518、-0.579,均P<0.001);RBFCo值与T_(2)^(*)_(Co)、T^(2*)_(OSOM)、T^(2*)_(ISOM)值呈中度正相关(r=0.704、0.525、0.612,均P<0.001);T_(2)^(*)_(Co)值与T_(2)^(*)_(OSOM)、T_(2)^(*)_(ISOM)值呈中度正相关(r=0.685、0.572,均P<0.001);T_(2)^(*)_(OSOM)值与T_(2)^(*)_(ISOM)值呈中度正相关(r=0.606,P<0.001)。结论ASL和BOLD成像可动态评估肾CIRI后组织血流及氧合水平的微观变化,为早期发现肾CIRI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动脉自旋标记 血氧浓度依赖 磁共振成像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不同浓度尼古丁对种植体骨愈合的影响
18
作者 孙鑫 侯玉东 +2 位作者 滕腾 刘顺振 薛鹏飞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5,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干预,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愈合情况和骨保护素(OPG)及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3月龄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尔后分别采用不同浓度(2mg/kg、0.2mg/kg、0.02mg...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干预,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愈合情况和骨保护素(OPG)及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3月龄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尔后分别采用不同浓度(2mg/kg、0.2mg/kg、0.02mg/kg)的尼古丁和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每天2次背部皮下注射。2周后,大鼠左右胫骨近骺端均植入表面喷砂蚀刻处理的钛合金种植体,并继续施加干预因素。种植后第2、4周分别行X线、CT、电镜观察和qRT-PCR检测。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test),组内比较行t检验。结果:X线灰度值显示,除高浓度尼古丁组(HDN)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外,各组组间差异不明显。CT-BMD值观察,在高浓度或长期尼古丁刺激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矿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各组差异明显(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2周时随着尼古丁干预浓度的增加,种植体周围基因表达量逐渐降低,且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仅低尼古丁浓度(LDN)组与对照组中的BMP-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1/0.93±0.17,P>0.05);实验第4周,各尼古丁组的基因表达量均出现下调(P<0.05)。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随着尼古丁浓度和干预时间的增加,骨小梁结构发生改建障碍,多呈纤维骨或编织骨,骨基质分布不均匀且纤维结构排列紊乱无定向。结论:尼古丁对种植体周围骨愈合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相关骨活性基因的表达关系密切,且抑制作用受尼古丁干预时间和浓度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种植体 浓度依赖 骨保护素 骨形成蛋白2 BMP-2
下载PDF
肌苷减少高浓度锌损伤的PC12细胞坏死而不是凋亡(英文)
19
作者 史明 郑春霞 游思维 《神经科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2期158-164,共7页
目的 探讨高浓度锌损伤后PC12细胞的死亡类型和肌苷对该死亡类型的影响。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锌(50、100、200、400μmol/L)或肌苷(0. 1、0. 5、1. 0、2. 0mmol/L)作用PC12细胞12h后的存活率;用Hoechst33342 /PI荧光双... 目的 探讨高浓度锌损伤后PC12细胞的死亡类型和肌苷对该死亡类型的影响。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锌(50、100、200、400μmol/L)或肌苷(0. 1、0. 5、1. 0、2. 0mmol/L)作用PC12细胞12h后的存活率;用Hoechst33342 /PI荧光双染色、Annexin V结合实验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200μmol/L氯化锌、2. 0mmol/L肌苷作用PC12细胞12h后细胞死亡类型的变化。结果 锌从100μmol/L作用浓度开始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 200μmol/L锌可引起(56. 5±7. 2 )%坏死、(24. 4±2. 5 )%的正常和(19. 1±7. 6 )%的细胞凋亡。肌苷从0. 5mmol/L作用浓度开始可显著提高锌损伤的细胞存活率;与单独锌作用相比, 2. 0mmol/L肌苷降低锌引起的坏死细胞数至(27. 9±2. 2)%,而使正常和凋亡细胞数分别增加到(33. 8±2. 8)%和(38. 4±4. 9)%。结论 随锌浓度的增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肌苷可浓度依赖性地保护锌致伤的PC12细胞;高浓度锌可造成PC12细胞的坏死和凋亡,但肌苷能降低坏死而不是使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 细胞坏死 损伤 HOECHST33342 PC12细胞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mol/L ANNEXIN 细胞存活率 死亡类型 细胞凋亡 比色法测定 浓度依赖 不同浓度 氯化锌 细胞数 MTT 双染色 浓度
下载PDF
钙调蛋白在钙通道钙依赖性易化与失活机制中的作用
20
作者 郝丽英 《中国药理通讯》 2009年第2期41-41,共1页
电压门控钙通道受钙依赖性易化和失活两种相互对立的反馈机制的调节。研究表明此调节机制的失衡与心律失常等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目前认为不同浓度的钙离子,通过作为钙感受器的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的介导,分别引发钙依赖性... 电压门控钙通道受钙依赖性易化和失活两种相互对立的反馈机制的调节。研究表明此调节机制的失衡与心律失常等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目前认为不同浓度的钙离子,通过作为钙感受器的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的介导,分别引发钙依赖性易化和失活。然而,同一分子CaM如何介导易化和失活两个相对立的过程,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膜片钳单通道的膜内向外记录技术观察了豚鼠心室肌L型钙通道的钙依赖性易化与失活过程,并观察了不同浓度的CaM和[Ca2+]对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nM[Ca2+]下,CaM(0.1-14μM)对钙通道活性的影响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过程,浓度依赖性曲线为钟型,而不是S型。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此钟型曲线向左侧(即低CaM浓度侧)移动。然而,如果钙通道活性发生“run-down”现象而消失后,CaM对钙通道活性的“钟型”调节作用及钙依赖性易化与失活也同时消失。钙调蛋白激酶Ⅱ的存在可以使钙通道恢复对钙离子和CaM调节的感受性。上述结果提示钙通道钙依赖性易化与失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钙通道同时存在钙依赖性和CaM依赖性易化和失活过程,而这些过程是在钙通道磷酸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钙通道 钙调蛋白激酶Ⅱ 依赖 失活机制 易化 浓度依赖 钙通道活性 钙离子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