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评价模型曲线和实际浓度效应曲线之间交叉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潘永正 孙昊宇 +3 位作者 王大力 林志芬 印春生 巫晓丹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85,共14页
许多研究在使用评价模型进行混合物联合作用模式判别时发现,混合污染物的评价模型曲线和浓度效应曲线之间存在交叉的现象,表现为联合作用模式随混合物浓度发生变化。虽然交叉现象不断被报道出来,但是该现象形成机制的研究却非常欠缺。... 许多研究在使用评价模型进行混合物联合作用模式判别时发现,混合污染物的评价模型曲线和浓度效应曲线之间存在交叉的现象,表现为联合作用模式随混合物浓度发生变化。虽然交叉现象不断被报道出来,但是该现象形成机制的研究却非常欠缺。本文系统分析了文献中出现的交叉现象,探讨了交叉现象可能的形成原因和机制,提出了化合物的hormesis效应是导致交叉现象的关键因素:混合组分中某些化合物在低浓度时会对受试生物的某些蛋白、基因等的表达量产生刺激作用,影响其他化合物对机体产生的效应,从而改变混合组分的联合作用模式。该研究不仅为交叉现象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混合物的生态毒理评估和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污染物 交叉现象 联合作用模式 评价模型 浓度效应曲线 Hormesis效应
下载PDF
麻黄-桂枝药对中桂枝对麻黄碱诱导兴奋性变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郑芳昊 罗佳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4-988,共5页
目的采用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拟合法考察麻黄-桂枝药对配伍中桂枝对麻黄碱诱导的兴奋性变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麻黄碱、麻黄和麻黄-桂枝药对(3∶2)水煎液。借助微透析采样技术,以麻黄碱在脑脊液中的质... 目的采用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拟合法考察麻黄-桂枝药对配伍中桂枝对麻黄碱诱导的兴奋性变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麻黄碱、麻黄和麻黄-桂枝药对(3∶2)水煎液。借助微透析采样技术,以麻黄碱在脑脊液中的质量浓度变化为PK观察指标,以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动态变化为PD指标。结果最佳药效动力学模型为Sigmoid-Emax模型。各组Glu的药物浓度-效应(E-C)曲线均呈顺时针环,各组GABA的E-C曲线均呈逆时针环。结论麻黄碱易于产生耐受性,桂枝可以抑制麻黄碱引起的兴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桂枝 药对 药动学-药效学(PK-PD) 谷氨酸(Glu) γ-氨基丁酸(GABA) 药物浓度-效应(E-C)曲线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