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环保制冷剂爆炸极限实验研究与估算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昭 田贯三 +1 位作者 童春荣 马一太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18-123,共6页
通过实验研究提供了 R1 2 5与 6种 HFC、HC制冷剂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变化曲线图 .建立了混合工质爆炸极限与临界抑爆浓度的计算模型 ;与爆炸极限曲线图相结合 ,对含有不可燃组元混合工质的爆炸极限进行较为准确的估算 .
关键词 可燃混合物 爆炸极限/临界抑爆浓度
下载PDF
H_2,CO,CH_4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支链爆炸阻尼效应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耀元 钟依均 +4 位作者 应桃开 杨元法 陆美丽 朱凯汉 李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56-962,926,共7页
对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的阻尼效应 ,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实验表明 :“惰性气体”N2 ,CO2 与水蒸汽对多元混合气体支链爆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甲烷与石油液化气对含H2 易爆混合气体支链爆炸具有明显的阻尼效应 .这对指导支链燃... 对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的阻尼效应 ,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实验表明 :“惰性气体”N2 ,CO2 与水蒸汽对多元混合气体支链爆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甲烷与石油液化气对含H2 易爆混合气体支链爆炸具有明显的阻尼效应 .这对指导支链燃烧与支链爆炸的实践 ,关于工业尾气与废气的安全回收 ,有关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置换技术的改进 ,以及工业与矿井混合气体爆炸事故的预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效应 浓度爆炸极限 自由基 混合气体 甲烷 石油液化气 支链爆炸 H2 CO CH4 回收系统 废气
下载PDF
H_2,CO双元体系支链爆炸的特性与防爆安全指标 被引量:9
3
作者 陆美丽 胡耀元 +1 位作者 马静萌 蒋永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9,共7页
对H2,CO双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了浓度爆炸极限、爆炸形态与波形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爆炸形态与波形的不同,提出了对H2,CO双元体系的爆炸形态科学区划的新理念;在爆炸极限内,可以进一步区划为冷焰、爆燃、... 对H2,CO双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了浓度爆炸极限、爆炸形态与波形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爆炸形态与波形的不同,提出了对H2,CO双元体系的爆炸形态科学区划的新理念;在爆炸极限内,可以进一步区划为冷焰、爆燃、爆轰与爆燃向爆轰转化四种爆炸形态,以及下冷焰区、上、下限爆燃区、爆轰区和爆燃向爆轰转化区五个爆炸区域,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相关的多元支链爆炸体系。引进了‘关键组分’的概念,指出引发爆炸的物质是关键组分H2和氧化剂O2,探讨了制订防爆安全指标的依据与方法,实验测得了爆炸危险度、火焰蔓延极限、最小点火能等特性参数,有利于预防混合气体支链爆炸事故,指导防爆电气设备与阻火器的设计,指导支链燃烧与支链爆炸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爆炸 浓度爆炸极限 爆炸形态 爆炸波形 防爆安全指标
下载PDF
惰性气体抑制矿井瓦斯爆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王华 葛岭梅 邓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惰性气体CO2和N2对瓦斯浓度爆炸极限和临界氧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惰性气体CO2和N2对瓦斯爆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CO2比N2有更好的抑制效果。该研究对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指导支链燃烧与支链爆炸的实践,...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惰性气体CO2和N2对瓦斯浓度爆炸极限和临界氧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惰性气体CO2和N2对瓦斯爆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CO2比N2有更好的抑制效果。该研究对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指导支链燃烧与支链爆炸的实践,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浓度爆炸极限 临界氧浓度 惰性气体
下载PDF
加氢裂化循环气支链爆炸形态的区划与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胡耀元 应桃开 +3 位作者 吴小华 李勇 陆美丽 蒋永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3-232,共10页
对加氢裂化循环气与相关可燃性气体支链爆炸的特性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了浓度爆炸极限、爆炸形态与波形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爆炸形态与波形的不同,提出了对加氢裂化循环气爆炸形态科学区划的新理念;在爆炸极限内,可以进一步区划... 对加氢裂化循环气与相关可燃性气体支链爆炸的特性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了浓度爆炸极限、爆炸形态与波形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爆炸形态与波形的不同,提出了对加氢裂化循环气爆炸形态科学区划的新理念;在爆炸极限内,可以进一步区划4种爆炸形态(冷焰、爆燃、爆轰、爆燃向爆轰转化),与7个爆炸区域(上、下冷焰区,上、下爆燃区,上、下爆燃向爆轰转化区,爆轰区),并探讨了不同爆炸形态压力波的发展机制.对进一步研究相关的多元支链爆炸体系,促进多元支链爆炸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实验测得了爆炸危险度、火焰蔓延极限、最小点火能等特性参数;引进了“关键组分”的概念,指出加氢裂化循环气的多元体系,引发爆炸的物质是关键组分H2和氧化剂O2;探讨了制订防爆安全指标的依据与方法.对于预防混合气体支链爆炸事故的发生、指导防爆电气设备与阻火器的设计、指导支链燃烧与支链爆炸的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爆炸 浓度爆炸极限 爆炸形态 爆炸波形 防爆安全指标
下载PDF
何时着火?何时爆炸?——谈混合物浓度高于爆炸浓度上限的结果
6
作者 张天林 《安徽消防》 1995年第3期20-20,共1页
不少人对爆炸浓度极限认识模糊,误认为可燃气体混合物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虽不能爆炸,但能着火。 浓度高于爆炸浓度上限的混合物究竟能不能着火?对此,人们往往顾名思义,既然高于爆炸上限了,肯定不会再爆炸,但未必就不能着火。这就是人... 不少人对爆炸浓度极限认识模糊,误认为可燃气体混合物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虽不能爆炸,但能着火。 浓度高于爆炸浓度上限的混合物究竟能不能着火?对此,人们往往顾名思义,既然高于爆炸上限了,肯定不会再爆炸,但未必就不能着火。这就是人们产生模糊认识的根源所在,以致在火灾案例报道中也出现了高于上限虽不能爆炸,但仍能着火的错误提法。 那么,究竟怎样来认识这一问题呢?其实理解这个问题并不难,只是需要抓住一个关键,即浓度的变化。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很难明确的。混合物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着火,不爆炸;高于上限的也不着火,不爆炸。但在通电情况下打开瓶盖时可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浓度极限 气体混合物 爆炸上限 爆炸下限 可燃气体 浓混合物 蒸气稀释 露天场合 动态变化过程 泄漏现场
下载PDF
甲醇-氨-空气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特性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胡锐 吴小华 +2 位作者 翁雪香 马静盟 胡耀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66-1872,共7页
对甲醇-氨-空气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特性与爆炸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氨-空气(甲醇∶氨=1∶1.1)爆炸性混合气体的浓度爆炸极限为12.85%~45.25%;该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只有冷焰与爆燃2种形态,不会出现强烈的爆轰现象... 对甲醇-氨-空气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特性与爆炸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氨-空气(甲醇∶氨=1∶1.1)爆炸性混合气体的浓度爆炸极限为12.85%~45.25%;该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只有冷焰与爆燃2种形态,不会出现强烈的爆轰现象;氮气与水蒸气对甲醇-氨-空气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具有一定的惰化作用;氨对甲醇-空气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具有明显的阻尼效应,随着甲醇/氨的比值降低,其爆炸危险度、爆炸最高压力以及压力上升速率均会降低。用于指导甲醇氨氧化的工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具有抑爆效果好、防爆措施有力、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氨氧化 浓度爆炸极限 爆炸形态 阻尼效应
下载PDF
CH_4,CO,C_2H_4多元可燃气体爆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邓军 吴晓春 程超 《煤矿现代化》 2007年第5期63-65,共3页
CO和C2H4作为煤氧化和煤高温热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燃指标气体,与CH4一起构成采空区多元瓦斯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CO,C2H4这两种自燃指标气体,研究它们与CH4组成的多元瓦斯气体的爆炸极限特性。探索了可燃性气体本性对浓度爆炸极限... CO和C2H4作为煤氧化和煤高温热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燃指标气体,与CH4一起构成采空区多元瓦斯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CO,C2H4这两种自燃指标气体,研究它们与CH4组成的多元瓦斯气体的爆炸极限特性。探索了可燃性气体本性对浓度爆炸极限的影响、CO对多元瓦斯气体的阻尼效应以及C2H4与CO间的协同氧化诱导效应。本研究结果为分析采空区瓦斯的爆炸链引发、防止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指导支链燃烧和支链爆炸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多元瓦斯浓度爆炸极限 阻尼效应 协同氧化诱导效应
下载PDF
尿素合成塔化学爆炸的可能性分析(三)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华民 《化肥工业》 CAS 2016年第2期35-38,45,共5页
4尿塔化学爆炸能量 塔器内发生化学爆炸时,其条件比燃烧更为严格,除了需具备发生燃烧的3个充分条件(可燃气、助燃气及火源)外,还被2个必要条件所限制,即爆炸浓度极限和能量极限,且两者必须同时存在,才可能在有火源时被激发进... 4尿塔化学爆炸能量 塔器内发生化学爆炸时,其条件比燃烧更为严格,除了需具备发生燃烧的3个充分条件(可燃气、助燃气及火源)外,还被2个必要条件所限制,即爆炸浓度极限和能量极限,且两者必须同时存在,才可能在有火源时被激发进而发生化学爆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合成塔 化学爆炸 可能性分析 爆炸浓度极限 爆炸能量 充分条件 可燃气 燃烧
下载PDF
尿素合成塔化学爆炸的可能性分析——第一篇 导言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华民 《中氮肥》 2016年第2期5-8,共4页
由考察燃爆气体(以天然气为代表)的共性与特点入手,分析燃烧与爆炸条件的异同,指出可燃气的爆炸浓度极限是区分其燃烧或爆炸的唯一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NH3-N2-O2和H2-N2-O2爆炸范围图及NH3-H2-N2-Air(空气)在180℃、17.5 MPa条件下的... 由考察燃爆气体(以天然气为代表)的共性与特点入手,分析燃烧与爆炸条件的异同,指出可燃气的爆炸浓度极限是区分其燃烧或爆炸的唯一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NH3-N2-O2和H2-N2-O2爆炸范围图及NH3-H2-N2-Air(空气)在180℃、17.5 MPa条件下的爆炸范围图,探讨尿素装置合成系统有关物系的爆炸浓度极限,阐明不论何种工艺尿素装置,其合成系统(除尾气系统外)在正常生产中均不存在爆炸的可能,但在非正常生产,如短停后开车阶段、加氧量超标、NH3/CO2严重偏低等情况下,则有爆炸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装置 爆炸 燃烧 爆炸浓度极限 爆炸范围图 尿素合成塔 化学爆炸条件
下载PDF
1,1-二氟乙烷与卤代甲烷的二元混合物在空气中不燃浓度的估计
11
作者 范保安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4年第10期528-531,共4页
HFC152a与不燃卤代甲烷的二元混合物在空气中的爆炸浓度极限与卤代甲烷中卤素原子抵抗性总和∑X_i有关,∑X_i与卤代甲烷爆炸临界点及切点处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得到的经验公式可以估计HFC152a与卤代甲烷及部分卤... HFC152a与不燃卤代甲烷的二元混合物在空气中的爆炸浓度极限与卤代甲烷中卤素原子抵抗性总和∑X_i有关,∑X_i与卤代甲烷爆炸临界点及切点处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得到的经验公式可以估计HFC152a与卤代甲烷及部分卤代乙烷的二元混合物在空气中的不燃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氟乙烷 卤代甲烷 爆炸浓度极限
下载PDF
尿素合成塔化学爆炸的可能性分析(四)
12
作者 沈华民 《化肥工业》 CAS 2016年第3期33-37,共5页
5点火源及爆炸过程探讨对于一个完整的化学爆炸过程而言,应该由检验、点火、爆炸能量及能量转换等环节连接组合而成。(1)检验前文已对多种条件下的合成混合气进行爆炸浓度极限的考察检验,以判断其爆炸危险性,并据此筛选出合成气成... 5点火源及爆炸过程探讨对于一个完整的化学爆炸过程而言,应该由检验、点火、爆炸能量及能量转换等环节连接组合而成。(1)检验前文已对多种条件下的合成混合气进行爆炸浓度极限的考察检验,以判断其爆炸危险性,并据此筛选出合成气成为爆炸性气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合成塔 化学爆炸 可能性分析 爆炸浓度极限 爆炸过程 爆炸危险性 爆炸性气体 能量转换
下载PDF
闪燃·着火·自燃·爆炸(二) 被引量:1
13
作者 老樵 《消防月刊》 1998年第5期19-19,共1页
自燃与自燃点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由于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现象叫自燃。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几种常见的可燃物自燃点如下:三硫化四磷100℃,赛璐璐150~180℃... 自燃与自燃点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由于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现象叫自燃。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几种常见的可燃物自燃点如下:三硫化四磷100℃,赛璐璐150~180℃,赤磷200~250℃,松香240℃,涤纶纤维440℃,二硫化碳102℃,乙醚180℃,煤油240~290℃,汽油255~530℃,棉籽油3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自燃点 爆炸浓度极限 三硫化四磷 闪燃 车用汽油 自然燃烧 灯用煤油 可燃物 涤纶纤维
下载PDF
可燃粉尘的爆炸原因与火灾预防
14
作者 李治宗 《河南消防》 1997年第7期24-24,共1页
可燃粉尘的爆炸原因与火灾预防○李治宗1878年,美国一家面粉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从这时开始,人们才发现粉尘具有爆炸性。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七种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即:金属(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小麦、淀粉)、饲料... 可燃粉尘的爆炸原因与火灾预防○李治宗1878年,美国一家面粉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从这时开始,人们才发现粉尘具有爆炸性。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七种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即:金属(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小麦、淀粉)、饲料(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塑料、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爆炸 爆炸原因 可燃粉尘 可燃气体 沉积粉尘 爆炸浓度极限 相对湿度 火灾预防 粉尘爆炸事故 爆炸混合物
下载PDF
H_2,CH_4,CO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及其容器因素 被引量:27
15
作者 胡耀元 杨元法 +2 位作者 李 勇 朱凯汉 周邦智 《中国科学(B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9,共5页
对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完成了1278次有效试验,获得了28000余个实验数据.仅对H2,CH4,CO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爆炸极限及其容器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推得了支链爆炸的充要条件式与复相链终止概率的统一表达式.... 对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完成了1278次有效试验,获得了28000余个实验数据.仅对H2,CH4,CO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爆炸极限及其容器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推得了支链爆炸的充要条件式与复相链终止概率的统一表达式.实验表明:H2,CH4,CO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爆炸极限与诸多因素有关,随着容器的扩展性(线性尺度、几何形状、火焰传播方向等)的增大,浓度爆炸极限会增宽.对有关工业安全指标的修订,相关工业尾气与废气的安全回收,有关工业与矿井混合气体爆炸事故的预防,指导支链燃烧与支链爆炸的实践,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爆炸 复相链终止 浓度爆炸极限 容器因素 多元混合气体爆炸 氢气 甲烷 一氧化碳
原文传递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安装及检定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志英 《山西科技》 2010年第5期91-92,共2页
从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构成及分类入手,引出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如何正确安装,并阐述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计量性能及通用技术方面的的检定。
关键词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计量检定规程 安装 爆炸浓度极限
下载PDF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室防爆问题探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宗希媛 冯晓玫 +1 位作者 李宁 王琼 《建筑电气》 2020年第2期16-20,共5页
分析阀控式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并结合现行标准和工程案例,计算极限情况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析出氢气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所需的时间;针对数据机房的工作环境,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室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及是否采用防爆措施进行讨论,并给出结论。
关键词 防爆电器 蓄电池室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氢气析出量 爆炸性气体环境 危险区域划分 爆炸浓度极限 爆炸危险性评估
下载PDF
燃气锅炉供气系统中快速切断阀选择的探讨
18
作者 马驰轮 《冶金动力》 1992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燃气锅炉通常应设有下列保护系统:①燃气压力过高或过低;②风压过低;③点火火焰和主燃烧器火焰熄灭;④锅炉蒸汽压力过高;⑤锅炉水位过低;⑥送风机或引风机故障时;⑦停电。
关键词 快速切断阀 燃气锅炉 供气系统 切断时间 高炉煤气 可燃气体 锅炉水位 电动闸阀 爆炸浓度极限 爆炸事故
下载PDF
静电在施放气球中的危害及其防护
19
作者 张永欣 姜海涛 《气象与环境学报》 1997年第4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静电的产生 作业过程 氢气球 放气 发生规律 爆炸浓度极限 广告气球 空气相对湿度 钢瓶气体 防静电服
下载PDF
(H_2+CO+CH_4+Air)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形态与波形的区划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锐 吴小华 胡耀元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3-632,共10页
对H2,CO,CH4多元体系支链爆炸的爆炸特性与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了浓度爆炸极限、爆炸形态与波形及其影响因素;测定了爆炸危险度、火焰蔓延极限、最小点火能等爆炸特性参数;根据爆炸形态与波形的不同,提出了爆炸形态与波形的新区... 对H2,CO,CH4多元体系支链爆炸的爆炸特性与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了浓度爆炸极限、爆炸形态与波形及其影响因素;测定了爆炸危险度、火焰蔓延极限、最小点火能等爆炸特性参数;根据爆炸形态与波形的不同,提出了爆炸形态与波形的新区划理念,在爆炸极限内,可进一步区划为上下限冷焰区、上下限爆燃区、爆轰区、下爆燃向爆轰转化区等6个爆炸形态区,并探讨了不同爆炸形态压力波的发展机制,对进一步研究相关的多元支链爆炸体系,促进多元支链爆炸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实验测得的爆炸危险度、火焰蔓延极限、最小点火能等特性参数,与引进‘关键组分'的概念,对预防混合气体支链爆炸事故的发生,指导防爆电气设备与阻火器设计,修订相关工业的安全指标,指导支链燃烧与支链爆炸的实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爆炸 浓度爆炸极限 爆炸形态 爆炸波形 关键组分 防爆安全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