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储油对提升浓香花生油风味稳定性及综合品质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兰 邓金良 +3 位作者 马宇翔 王振清 王小磊 田原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11,共8页
浓香花生油储存期间的风味稳定性是评价其保质保鲜储存效果的重要指标。实验将浓香花生油分别储存于室外地上油罐和地下室油罐,储期18个月,期间自动检测和记录储油温度,定期取油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PME-GC-MS)... 浓香花生油储存期间的风味稳定性是评价其保质保鲜储存效果的重要指标。实验将浓香花生油分别储存于室外地上油罐和地下室油罐,储期18个月,期间自动检测和记录储油温度,定期取油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PME-GC-MS)及气相-嗅闻仪(GC-O)对油样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和风味嗅闻评价,并对酸价和过氧化值及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地下储存和地上储存对浓香花生油风味稳定性及综合品质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初始浓香花生油中共分离鉴定出9类6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吡嗪类和醛类是含量最高也是对浓香花生油特征风味有重要影响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经18个月储存,地下储油和地上储油中吡嗪类物质质量分数从初始的36.42%分别降低至29.08%、16.33%,醛类物质中苯乙醛质量分数从9.23%分别减少至1.29%、0.83%,而作为表征油脂氧化程度的己醛含量分别升高至初始值的2.10、6.40倍,地下储油能明显提高浓香花生油中正面属性挥发性风味成分的保留率、减少负面属性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生成,同时维生素E和甾醇损失率分别降低13.12%和9.06%,储油保质期延长8个月。与地上储油相比,地下储油较为恒定的自然低温且避光条件,在提升浓香花生油风味稳定性和微量营养成分保留方面的效果显著,是一种比添加抗氧化剂储油和充氮储油更为绿色生态和节能低碳的保质保鲜储油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地下储油 地上储油 挥发性风味成分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PME-GC-MS) 气相-嗅闻仪(GC-O) 风味稳定性
下载PDF
浓香花生油和精炼花生油挥发性成分及感官风味差异的研究
2
作者 刘玉兰 孙国昊 +2 位作者 刘配莲 张刚 马宇翔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2-128,共7页
利用溶剂辅助蒸发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AFE-GC-MS)方法对浓香花生油和精炼花生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并结合感官评价明确2种花生油中挥发性成分及感官风味的差异。结果显示,浓香花生油和精炼花生油中分别检出11类129种和7... 利用溶剂辅助蒸发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AFE-GC-MS)方法对浓香花生油和精炼花生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并结合感官评价明确2种花生油中挥发性成分及感官风味的差异。结果显示,浓香花生油和精炼花生油中分别检出11类129种和7类51种挥发性成分,浓香花生油中挥发性成分质量分数(23 977.43μg/kg)是精炼花生油中质量分数(1 637.04μg/kg)的14.6倍。浓香花生油中杂环类物质质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9.45%,其中呋喃类、吡嗪类、吡咯类化合物质量分别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28.00%、17.62%、2.06%,这些物质中有7种吡嗪类、1种呋喃类、1种吡咯类成分均为浓香花生油的关键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为浓香花生油提供坚果味、烤香味、焦糖味、甜香味,但精炼花生油中未检出杂环类物质。浓香花生油中醛类物质和酚类物质质量分别为精炼花生油中质量的41.6倍和8.36倍,醛类物质中有4种成分是花生油的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为花生油贡献脂香味,但这4种成分在精炼花生油中的质量不足浓香花生油的10%。醇类和酸类在精炼花生油中也未检出。感官风味评价显示,浓香花生油在炒籽味、坚果味、油脂味及总体风味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精炼花生油。2种花生油中挥发性成分的明显差异可为浓香花生油和精炼花生油的鉴别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精炼花生油 SAFE-GC-MS 挥发性成分 感官风味差异
下载PDF
浓香花生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别分析
3
作者 周易枚 陆秦天 +4 位作者 任翊 胡雨 樊青青 刘尧刚 蒋林慧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本试验对花生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并采用强极性和弱极性色谱柱对浓香花生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结合谱库检索及匹配度分析,研究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化学成分,测定了各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两种不... 本试验对花生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并采用强极性和弱极性色谱柱对浓香花生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结合谱库检索及匹配度分析,研究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化学成分,测定了各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两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对花生油中挥发性气味物质的检测,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花生油中的挥发性气味物质,鉴别出不同花生油中的相同挥发性成分,使得分析的结果与真实成分更加接近,为浓香型花生油的真实性及掺伪鉴别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挥发性 风味物质 鉴别
下载PDF
浓香花生油制取工艺设计实践 被引量:11
4
作者 田养儒 冉萍 柏云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16,共3页
采用特殊的炒籽、机械压榨、低温冷滤纯物理生产方法制取浓香花生油,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花生中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成分和特有的风味。介绍了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和操作要点。分析了影响浓香花生油香味形成的关键因素,针对调试... 采用特殊的炒籽、机械压榨、低温冷滤纯物理生产方法制取浓香花生油,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花生中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成分和特有的风味。介绍了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和操作要点。分析了影响浓香花生油香味形成的关键因素,针对调试中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炒籽 低温冷滤 过滤
下载PDF
水酶法同时提取浓香花生油和水解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章绍兵 王建国 +1 位作者 房健 刘嘉英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2,17,共5页
为增加油脂风味,将花生在不同温度下烘烤后再进行水酶法提油.结果表明:花生经190℃烘烤20 m in后,提取出的油脂具有浓郁的香味.以此烘烤条件下的花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水酶法提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碱提pH9.5,固液比1∶5,... 为增加油脂风味,将花生在不同温度下烘烤后再进行水酶法提油.结果表明:花生经190℃烘烤20 m in后,提取出的油脂具有浓郁的香味.以此烘烤条件下的花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水酶法提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碱提pH9.5,固液比1∶5,加酶量3.0%(V/W),酶解时间2 h.在最佳条件下油脂和蛋白质得率分别约为76%和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花生 浓香花生油 水解蛋白质
下载PDF
降低浓香花生油酸值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何东平 陈文磷 +3 位作者 郑竟成 汤波 刘欣 蔡素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3-54,共2页
因贮存时间较长或含有少量变质颗粒的花生仁制得的浓香花生油的酸值达不到标准要求,通过加碱使其酸值降低,同时又保证不失浓香味,从而确定工艺中加碱的地方及碱液的浓度和用量。
关键词 花生油 浓香花生油 研究 PH值 花生油
下载PDF
浓香花生油制取精制工艺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姚专 周人楷 秦卫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3-34,共2页
浓香花生油的制取和精制与普通油脂制取和精制有一定的区别,浓香花生油要最大限度地获得花生油的特殊香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油品澄清透明,需要特殊的制取和精制工艺。在浓香花生油的工程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浓香花生油制取、精制工... 浓香花生油的制取和精制与普通油脂制取和精制有一定的区别,浓香花生油要最大限度地获得花生油的特殊香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油品澄清透明,需要特殊的制取和精制工艺。在浓香花生油的工程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浓香花生油制取、精制工艺。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合理,产品质量稳定,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浓香花生油 制取 精制 过滤
下载PDF
浓香花生油生产调试中的水分和酸值的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申鹏华 魏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7-68,共2页
浓香花生油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它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烹调、煎炸、制作糕点食品,而且还可以用于配制食用调和油。浓香花生油在生产调试过程中的水分和酸值控制比较关键,二者在质量控制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 浓香花生油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它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烹调、煎炸、制作糕点食品,而且还可以用于配制食用调和油。浓香花生油在生产调试过程中的水分和酸值控制比较关键,二者在质量控制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调试实践证实通过适量加入花生粕粉和淡碱液可以有效控制浓香花生油水分和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酸值 水分 调节
下载PDF
影响生产浓香花生油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何东平 张金成 朱咏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18,共2页
就生产浓香花生油的工艺、原理进行了探讨 ,并就生产浓香花生油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生产工艺 影响因素 产品质量
下载PDF
浓香菜籽油、浓香花生油和浓香亚麻籽油的风味特性及氧化稳定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段旭林 胡容 +4 位作者 王瑞 王安体 周波 何强 迟原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1-75,共5页
为给浓香食用油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以浓香菜籽油、浓香花生油和浓香亚麻籽油3种浓香食用油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酸值、过氧化值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分析了其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并基于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确定了特征风味物... 为给浓香食用油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以浓香菜籽油、浓香花生油和浓香亚麻籽油3种浓香食用油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酸值、过氧化值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分析了其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并基于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确定了特征风味物质,最后采用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对其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浓香食用油的酸值(KOH)均低于1.2 mg/g,过氧化值均低于0.05 g/100 g;浓香菜籽油的总酚、生育酚和甾醇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24.40、451.30 mg/kg和7 789.41 mg/kg,浓香亚麻籽油的为76.14、404.95 mg/kg和3 279.39 mg/kg,浓香花生油的为56.08、263.80 mg/kg和2 617.32 mg/kg;浓香花生油的α-生育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油脂,3种浓香食用油中的甾醇主要为β-谷甾醇;浓香菜籽油中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为硫苷降解物、吡嗪类和醛类,浓香花生油和浓香亚麻籽油中主要为醛类和吡嗪类,3种浓香食用油中ROAV最大的化合物分别为3-丁烯基异硫氰酸酯、异丁醛和(Z)-4-庚烯醛;3种浓香食用油共有的特征风味化合物为2,5-二甲基吡嗪;浓香菜籽油的初始氧化温度、初始分解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分别为204.7、228.7℃和138.9 min,浓香花生油的为186.2、224.5℃和44.0 min,浓香亚麻籽油的为168.0、208.7℃和16.3 min。浓香菜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较高,氧化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菜籽油 浓香花生油 浓香亚麻籽油 特征风味化合物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和普通花生对浓香花生油风味及综合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国昊 刘玉兰 +2 位作者 马宇翔 于小华 于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32-241,共10页
以高油酸花生及普通花生作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制取浓香花生油,并采用溶剂辅助蒸发(solvent 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2种提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 以高油酸花生及普通花生作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制取浓香花生油,并采用溶剂辅助蒸发(solvent 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2种提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方法对2种花生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根据感官评价、脂肪酸组成、氨基酸组成、基础指标、营养成分等多个指标分析比较2种花生及其花生油的品质差异,同时也对SAFE和SDE这2种前处理方法对挥发性成分含量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花生在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SAFE对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效果明显优于SDE,利用SAFE结合GC-MS从高油酸花生油和普通花生油中分别检出112种和127种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为33 945.28 μg/kg和46 700.22 μg/kg,2种花生油在醛类、酚类、呋喃类、吡嗪类等挥发性成分含量上具有明显差异,并且除吡咯类之外其余挥发性成分含量在普通花生油中的含量明显更高。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合气味活度值确定了18种导致2种花生油感官差异的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这些成分在2种花生油均有检出且在普通花生油中含量更高。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对2种花生油风味影响最大的为呋喃酮,该物质对于花生油的甜味具有重要贡献。此外2,5-二甲基吡嗪、3,5-二乙基-2-甲基吡嗪、2,5-二乙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2,3-二乙基-5-甲基吡嗪、2-甲基吡嗪、2,3-二甲基-5-乙基吡嗪、2-乙烯基-5-甲基吡嗪8种吡嗪类成分均对花生油特有的坚果味或烤香味差异产生重要影响。反-2-辛烯醛、正己醛、正辛醛、庚醛4种醛类成分则对2种花生油脂肪味差异具有一定贡献。二甲基三硫、2,3-戊二酮、N-甲基-2-吡咯甲醛、2-正戊基呋喃、正十三烷对2种花生油的甜味、辛辣味差异具有重要贡献。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普通花生油各感官属性明显强于高油酸花生油,这也与挥发性成分的研究结果一致。结果可为浓香花生油生产中风味精准控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浓香花生油 溶剂辅助蒸发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成分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不同储存条件对浓香花生油风味及综合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邓金良 刘玉兰 +2 位作者 王小磊 陈宁 宋立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31-237,共7页
将浓香花生油置于室外自然环境中的钢制储油罐,分别采用常规储存、添加叔丁基对二苯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储存、充氮储存18个月,每月定期取油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气相色谱-嗅闻仪对花生油中挥... 将浓香花生油置于室外自然环境中的钢制储油罐,分别采用常规储存、添加叔丁基对二苯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储存、充氮储存18个月,每月定期取油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气相色谱-嗅闻仪对花生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量检测和风味嗅闻评价,并检测其酸价、过氧化值和VE、甾醇含量,研究不同储存条件对花生油风味及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浓香花生油中共分离鉴定出9类6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吡嗪类和醛类占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两类挥发性风味成分构成了浓香花生油特有的坚果香味、烧烤味、甜香味等基础风味。花生油经常规储存、添加TBHQ储存、充氮储存18个月后,吡嗪类物质相对含量从36.42%分别降低至16.33%、21.92%、27.02%,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从23.82%分别增加至24.61%、2.26%、17.52%,花生油的坚果味、烘烤味、甜香味及总体风味等明显减弱,酸败味增强;与常规储存相比,添加TBHQ和充氮储存均能有效延缓花生油特征风味物质、VE、甾醇的损失,将保质期分别延长至18个月以上和10个月;但添加TBHQ储存的花生油中检测出了TBHQ分解产物——叔丁基对苯醌。因此,充氮储存花生油不仅可以避免抗氧化剂添加对油脂的污染,也可以达到保质保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叔丁基对二苯酚 充氮储存 挥发性风味成分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闻 综合品质
下载PDF
年处理100000t浓香花生油工艺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冬梅 贾友苏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6-70,共5页
以压榨花生油生产技术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初步完成年产100 000t浓香花生油工艺设计。主要进行了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及劳动力平衡,确定了厂区各车间及库房的建筑面积,绘制了生产工艺设备流程图。产品及加... 以压榨花生油生产技术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初步完成年产100 000t浓香花生油工艺设计。主要进行了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及劳动力平衡,确定了厂区各车间及库房的建筑面积,绘制了生产工艺设备流程图。产品及加工工艺设备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整个设计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供花生产地中小型油脂加工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工艺 设计
下载PDF
模糊数学评价优化浓香花生油脂体的预处理参数及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魏松丽 孙晓静 +5 位作者 张丽霞 芦鑫 孟昭建 孙强 黄纪念 张曼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02-209,共8页
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浓香花生油脂体的9组预处理参数初步优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定浓香花生油脂体的最佳预处理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 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浓香花生油脂体的9组预处理参数初步优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定浓香花生油脂体的最佳预处理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探究浓香花生油脂体的香气组成及特征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140℃-30 min组花生油脂体综合评分最高,生腥味轻,特征性香气浓郁且无异味,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与综合模糊评判结果一致,因而确定浓香花生油脂体的最佳预处理参数为140℃-30 min;主成分分析和OPLS-DA结果显示,杂环类、醛酮类、醇酚类和其他4类化合物是影响浓香花生油脂体香气的重要成分,各类别对应的关键特征化合物分别为:2-乙基-6-甲基吡嗪、N-甲基吡咯、2,5-二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3-二氢苯并呋喃、3,5-二乙基-2-甲基吡嗪;苯甲醛、苯乙醛;2-甲氧基-4-乙烯苯酚;1-甲基吡咯-2-羧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脂体 模糊数学评价 香气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
下载PDF
浓香花生油生产技术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左青 李涵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7-140,148,共5页
对浓香花生油生产技术实践进行了介绍,包括炒籽压榨制油、蒸炒压榨制油工艺及低温水化脱胶、低温无水脱胶工艺,并对浓香花生油调香、黄曲霉毒素的脱除、劣质花生及花生油的处理及花生油中矿物油含量的控制等问题进行讨论,为工业化生产... 对浓香花生油生产技术实践进行了介绍,包括炒籽压榨制油、蒸炒压榨制油工艺及低温水化脱胶、低温无水脱胶工艺,并对浓香花生油调香、黄曲霉毒素的脱除、劣质花生及花生油的处理及花生油中矿物油含量的控制等问题进行讨论,为工业化生产安全优质的浓香花生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生产技术 调香 黄曲霉毒素 矿物油
下载PDF
浓香花生油生产工艺简介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道银 《粮油食品科技》 2000年第6期8-9,共2页
介绍了浓香花生油的生产工艺,分析了影响浓香花生油香味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生产浓香花生油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生产工艺 花生油 香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对浓香花生油制油工艺和质量控制的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闫子鹏 张真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5年第1期14-15,共2页
浓香花生油的香味来源于花生的炒制过程,不同的炒制和压榨工艺对制油设备和操作有着不同的要求。浓香花生油质量最重要的控制指标是气味、滋味、酸值、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280℃加热试验。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制油工艺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浓香花生油生产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道银 荣菊 +1 位作者 冯子宪 张玉兰 《粮食与油脂》 2003年第8期49-50,共2页
该文介绍浓香花生油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分析浓香花生油产生香味的机理及影响香味的各种因素,并强调生产浓香花生油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生产工艺 香味机理 操作方法
下载PDF
深色浓香花生油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朋 《粮油食品科技》 2009年第1期22-22,35,共2页
对生产深色浓香花生油的工艺、市场情况进行了叙述,指出与普通浓香花生油生产工艺的区别,叙述了实际生产中的操作参数以及对油品的质量控制情况。
关键词 深色 浓香花生油 冷过滤
下载PDF
HACCP在浓香花生油生产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阔 郑联合 +3 位作者 王涛 张红建 陈艳 罗山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4X期153-156,共4页
本文探讨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对浓香花生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害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关键控制点(CCP)和关键限值(CL),制定监控和纠偏措施,为保证浓香花生油质量提供基础。
关键词 HACCP 浓香花生油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