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景理论视域下浙东运河(绍兴段)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1
作者 孙琳琳 姜宇 +1 位作者 王涛 陈思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194-196,共3页
浙东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大、种类多,对其开展活态传承相关研究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场景理论七要素,提出非遗活态传承三大路径。包括打造浙东运河非遗文化带、加大非遗传承人扶持力度、提升浙东运河文化影响力的文化传承发展路径... 浙东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大、种类多,对其开展活态传承相关研究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场景理论七要素,提出非遗活态传承三大路径。包括打造浙东运河非遗文化带、加大非遗传承人扶持力度、提升浙东运河文化影响力的文化传承发展路径;创新非遗展演新形式、打造江南水乡新场景、输出浙东运河文化IP的旅游创新发展路径;非遗融入社区空间和非遗融入社区生活的社区宜居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运河 场景理论 非遗 活态传承
下载PDF
浙东运河博物馆
2
作者 唐鸿骏 +13 位作者 周敏玉 许腾飞 毛勇华 杜仕成 王芳 周易 余晓齐 张雪雷 阮卫中 周龙 王通 方钦骥 王坚 金烽 《建筑实践》 2024年第6期38-43,共6页
浙东运河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句践率众开凿的山阴故水道,从最初的“凿此以溉田”,到《越绝书》载:“水行而山处,以舟为车,以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这种“官来商往,舟辐”的景象,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初。作为中国大运河的南端起点。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越绝书》 清末民初 越王句践 浙东运河 博物馆 中国大运河
下载PDF
空间整体性视角下大运河环境关联机制解析与规划启示研究——以浙东运河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诗阳 王滨鹭 金爱博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3-49,共7页
在当前中国遗产行动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下,大运河遗产应被作为线性文化景观以及所在区域水文化景观系统的组成部分加以整体认识。以19世纪末浙东运河及其所在的宁绍平原为样本,探析适应环境的浙东运河河道主干特征,并对运河与周... 在当前中国遗产行动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下,大运河遗产应被作为线性文化景观以及所在区域水文化景观系统的组成部分加以整体认识。以19世纪末浙东运河及其所在的宁绍平原为样本,探析适应环境的浙东运河河道主干特征,并对运河与周边天然环境、城镇环境以及农业环境形成的空间格局以及产生的过程联系、功能价值进行剖析,也揭示了运河塑造与强化区域景观独特性的作用,并归纳了大运河环境关联机制解析的原理性框架。最终,从多种全线连贯策略、多类型沿运环境规划策略以及依托运河构建全域自然与文化资源网络3个层面对当下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运河 环境关联机制 空间整体性视角 浙东运河
下载PDF
浙东运河沿线传统集市保护及更新策略研究
4
作者 徐楚琳 方勇锋 王侃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12期131-133,共3页
以浙东地区传统集市为研究对象,以水运交通方式对运河沿线市镇空间形态的影响为切入点,聚焦浙东地区运河沿线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通过分析从古至今商贸活动的发展特点,提炼运河文化之于集市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探讨浙... 以浙东地区传统集市为研究对象,以水运交通方式对运河沿线市镇空间形态的影响为切入点,聚焦浙东地区运河沿线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通过分析从古至今商贸活动的发展特点,提炼运河文化之于集市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探讨浙东运河沿线传统集市的保护路径及更新策略,为大运河沿线传统集市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运河 传统集市 设计策略
下载PDF
浙东运河文化空间基因在现代城市中的传承策略
5
作者 张建栋 邢滢 +2 位作者 汪潇琦 陈宸 龙彦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1-98,共8页
文章依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宏观背景,针对浙东运河文化空间基因在现代城市传承时面临的基础研究欠缺、管控压力显著等挑战,以最为重要和基本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为切入点,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明”等角度系统梳理... 文章依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宏观背景,针对浙东运河文化空间基因在现代城市传承时面临的基础研究欠缺、管控压力显著等挑战,以最为重要和基本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为切入点,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明”等角度系统梳理其特色生成与彰显的整体脉络。同时,围绕水运这一核心要素,文章还以强化水城空间联系、延续较为密切的人水共生关系为导向,对“以运定城”“以岸聚城”“以水兴城”等关键基因在现代城市中的传承策略进行初步设想和原型建构,有助于为浙东运河沿线的资源整合与空间统筹明确方向,也能为进一步的地域特征研究和项目落地实施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公园 浙东运河 文化空间基因 现代城市 传承策略
下载PDF
基于公众参与的浙东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策初探
6
作者 周彩鑫 王涛 +2 位作者 赵秀丽 奚慧建 李志倩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8期194-196,共3页
随着全社会对世界文化遗产重视程度的提高,公众参与其保护传承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以浙东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从国家、省级、市级三个层面分析公众参与保护传承的相关政策;通过实地调查,解译公众参与浙东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 随着全社会对世界文化遗产重视程度的提高,公众参与其保护传承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以浙东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从国家、省级、市级三个层面分析公众参与保护传承的相关政策;通过实地调查,解译公众参与浙东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现实情境,从多维角度提出应对策略与方法,为运河沿线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浙东运河 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下载PDF
浙东运河闸坝控制工程及其技术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云鹏 杨晓维 王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269,共7页
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河水运网络与海运联接的纽带。与大运河其他河段相比,浙东运河水系水文、控制工程有其鲜明特点。本文基于水利工程科技史的视角,对浙东运河水系构成及分段特点、浙东运河控制工程分布、闸坝工... 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河水运网络与海运联接的纽带。与大运河其他河段相比,浙东运河水系水文、控制工程有其鲜明特点。本文基于水利工程科技史的视角,对浙东运河水系构成及分段特点、浙东运河控制工程分布、闸坝工程型式与功能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浙东运河宁波段极具特色的闸坝功能划分特征、闸坝结合的工程型式产生及其技术特点进行了考证、分析,从中国大运河整体视角审视浙东运河水利工程遗产的特点及其科技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 浙东运河 水利工程 闸坝 工程技术特征 水利遗产
下载PDF
三江闸及其在浙东运河工程体系中的地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云鹏 谭徐明 刘建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21-124,共4页
三江闸是萧绍平原水量节制的枢纽,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多孔石闸,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浙东运河与西小江构成萧绍平原水网骨干,对区域水量调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释了三江闸兴建的自然与社会背景,指出三江闸是在浙东水系发生突... 三江闸是萧绍平原水量节制的枢纽,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多孔石闸,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浙东运河与西小江构成萧绍平原水网骨干,对区域水量调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释了三江闸兴建的自然与社会背景,指出三江闸是在浙东水系发生突变、区域受咸潮内灌、旱涝问题和蓄泄矛盾突出的形势下兴建。研究表明:三江闸在浦阳江改道、钱清堰废弃的形势下,实现了萧绍平原水网水量的调节,改善了区域水环境,同时保障了浙东运河水量的稳定,改善了水运条件。三江闸作为区域水利关键控制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科技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闸 浙东运河 萧绍平原 水系演变 工程地位
下载PDF
论浙东运河的水利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云鹏 《中国水利》 2013年第18期58-59,共2页
浙东运河地处钱塘江湾南岸.南倚会稽山、四明山北麓,东西横贯宁绍平原,是京杭运河南端的延伸。也是沟通内河水运网与海运的重要水道之一。浙东平原降雨充沛.河网水系密布,具有良好的水运开发条件.
关键词 文化价值 水利 特性 浙东运河
下载PDF
《浙东运河史》序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桥驿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4,49,共5页
《浙东运河史》阐述了浙东运河的历史变迁。浙东运河是我国最早的运河之一。先秦时期,浙东就出现了"山阴故水道"。到了晋代,地方循吏组织民众,疏凿西兴运河,西兴运河与"山阴故水道"相连,形成了浙东运河的骨架。隋代... 《浙东运河史》阐述了浙东运河的历史变迁。浙东运河是我国最早的运河之一。先秦时期,浙东就出现了"山阴故水道"。到了晋代,地方循吏组织民众,疏凿西兴运河,西兴运河与"山阴故水道"相连,形成了浙东运河的骨架。隋代,连接到杭州的大运河已经与钱塘江对岸的浙东运河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阴故水道 西兴运河 浙东运河 变迁
下载PDF
发生学视角下运河古村的空间解析及保护策略——以浙东运河段半浦古村为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许广通 何依 +1 位作者 殷楠 孙亮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7期77-85,共9页
文章以运河古村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类村落空间构成与演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当前保护规划呈现的当前化、表象化与零散化问题,借鉴发生学研究方法,将运河古村历史环境视为动态建构的过程,从宗族社会与运河经济入手,对古村空间进行"还... 文章以运河古村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类村落空间构成与演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当前保护规划呈现的当前化、表象化与零散化问题,借鉴发生学研究方法,将运河古村历史环境视为动态建构的过程,从宗族社会与运河经济入手,对古村空间进行"还原"与"叠合",厘清村落演化的时间脉络与空间拓展过程,揭示两大作用的具体表现,从而充分认识运河古村的价值特色,探索具有针对性的运河古村空间精准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运河 半浦古村 空间解析 保护策略 发生学
下载PDF
浙东运河宁波段植物配置的调查分析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佳雯 卢山 陈波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6期809-816,共8页
植物配置是河岸带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空气、提升生态景观等功能。针对浙东运河宁波段河岸带植物存在景色单一、生态调节作用不够显著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分析了浙东运河宁波段郊野村庄风貌自然生态、... 植物配置是河岸带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空气、提升生态景观等功能。针对浙东运河宁波段河岸带植物存在景色单一、生态调节作用不够显著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分析了浙东运河宁波段郊野村庄风貌自然生态、城镇风貌生活和核心城区三大区块中植物配置的现状;建立了村庄风貌区、城镇风貌区和核心城区三种不同风貌区河道堤防结构型式的河岸带植物配置模式,并提出了植物选择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生态型河岸的规划建设以及河岸带植物的科学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运河宁波段 河岸带 植物配置 配置模式 频率分布
下载PDF
湘湖与浙东运河的申遗建议和思考 被引量:7
13
作者 邱志荣 魏义君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湘湖与浙东运河航运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跨河桥地区的山川形势与之外沟通的主要水道是主要的连通萧绍平原的水道,沟通了对外钱塘江北岸的航运和吴越水上交通,开辟了海上航线等功能.因此,从湘湖功能与历史地位考虑,应将湘湖列入大运河遗产... 湘湖与浙东运河航运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跨河桥地区的山川形势与之外沟通的主要水道是主要的连通萧绍平原的水道,沟通了对外钱塘江北岸的航运和吴越水上交通,开辟了海上航线等功能.因此,从湘湖功能与历史地位考虑,应将湘湖列入大运河遗产候补名单,并对湘湖古河道、古水利、航运等设施进行保护,同时开展编写《萧山运河史》、整理出版湘湖地区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湖 浙东运河 运河申遗
下载PDF
“浙东运河沿岸文旅融合路径暨地方文献开发研讨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军华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年第2期94-96,共3页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从这3个层次深入理...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从这3个层次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以此统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保护传承 文旅融合 运河 中共中央办公厅 会议综述 国务院办公厅 地方文献开发 浙东运河
下载PDF
浙东运河文化线路视角下的书院建筑遗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雨卉 佘紫薇 +1 位作者 沈廷南 龙江 《浙江建筑》 2021年第3期23-27,共5页
从文化线路的角度出发,以书院建筑在浙东运河沿线所表现的联结性、连续性和整体性为基础展开讨论,旨在为书院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拓宽视野,引导人们在文化线路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书院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文化线路 书院建筑 浙东学派 遗产保护 浙东运河
下载PDF
南宋浙东运河萧山段变迁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志根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浙东运河萧山段历经沧桑,南宋中期宰相史弥远出于私利,由山北改道山南.运用文献资料、实地勘察和比较法,认为故河道应为现在的山北河.同时认为改道于明代嘉靖年间的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这一考证使运河历史事实更加确切,并改变人们对此... 浙东运河萧山段历经沧桑,南宋中期宰相史弥远出于私利,由山北改道山南.运用文献资料、实地勘察和比较法,认为故河道应为现在的山北河.同时认为改道于明代嘉靖年间的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这一考证使运河历史事实更加确切,并改变人们对此域内人文历史文化的看法,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运河,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大运河"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的指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浙东运河萧山段 变迁
下载PDF
基于“文化承载—空间再塑”的场所活化策略研究——以浙东运河绍兴上虞段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楼瑛浩 朱佳斌 +1 位作者 葛艺 姚泽宇 《华中建筑》 2022年第8期146-151,共6页
该文聚焦于浙东运河(上虞段),探索运河与“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共存模式。首先,在梳理浙东运河(上虞段)遗存物理基底与文化柔性基因的基础上归纳其存在问题;其次,剖析运河(上虞段)空间格局与文化需求四种特征:运河城镇格局多样性、运河... 该文聚焦于浙东运河(上虞段),探索运河与“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共存模式。首先,在梳理浙东运河(上虞段)遗存物理基底与文化柔性基因的基础上归纳其存在问题;其次,剖析运河(上虞段)空间格局与文化需求四种特征:运河城镇格局多样性、运河空间尺度多元性、城镇需求消费性、文化传播流量化;最后,提出“文化承载—空间再塑”的场所活化策略,包括文化主题产业化、文化转译多维化、功能空间复合化、空间廊道生态化与更新模式部品化。从而探讨“小城镇”运河文脉与场所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运河 小城镇 运河文化 空间 场所活化
下载PDF
浙东运河古桥设计地域性特征和聚落环境的解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旎娜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第10期195-196,共2页
浙东运河是大运河流域中桥梁资源较为丰富的水域。本文以浙东运河水系的古桥梁群为例,运用聚落环境对桥梁设计进行地域性解构,通过水系关联、地貌气候、人文特征等一系列分析来解读浙东运河古桥梁的设计形态特点,在此基础上全面考量浙... 浙东运河是大运河流域中桥梁资源较为丰富的水域。本文以浙东运河水系的古桥梁群为例,运用聚落环境对桥梁设计进行地域性解构,通过水系关联、地貌气候、人文特征等一系列分析来解读浙东运河古桥梁的设计形态特点,在此基础上全面考量浙东运河古桥设计的地区性特征,从而揭示其设计、选址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为浙东古桥梁的进一步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运河 古桥梁 地域性特征 聚落环境 解构
下载PDF
日本遣明使眼中的明代浙东运河——基于策彦周良《入明记》文本研究的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梦飞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22-26,共5页
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僧人策彦周良曾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分别作为副使、正使率领日本遣明贸易使团入明,并将其在入明期间的见闻以日记的形式写成《入明记》一书。他先后四次全程经过浙... 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僧人策彦周良曾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分别作为副使、正使率领日本遣明贸易使团入明,并将其在入明期间的见闻以日记的形式写成《入明记》一书。他先后四次全程经过浙东运河,留下众多有关运河交通状况、城镇风貌和名胜古迹的记载。这些记载和描述在展现明代中后期浙东运河区域社会风情的同时,也为今人研究浙东运河交通史和城市史提供了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彦周良 《入明记》 明代 浙东运河
下载PDF
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建设调查与研究
20
作者 胡徐媛 刘勇 《科技风》 2019年第34期227-227,共1页
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建设,建设和展示结合,传承和创新并存,存在的问题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够,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不足,文化旅游发展质量不高,解决的措施有加强文化带遗产保护,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提升文化旅游质量。
关键词 浙东运河杭绍段 文化带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