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晚稻“浙场3号”在四川的引种与推广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桂权
《古今农业》
2018年第2期17-24,共8页
1938年,浙场3号被引入四川作为抗旱晚稻;在双季稻推广中,它通常又作为双季稻的晚稻,在全川范围内推广种植。20世纪50、60年代,浙场3号在四川的种植面积最广,逾1000万亩;而后,在改革稻制的政策背景下,它逐渐被代替。作为我国现代稻作史...
1938年,浙场3号被引入四川作为抗旱晚稻;在双季稻推广中,它通常又作为双季稻的晚稻,在全川范围内推广种植。20世纪50、60年代,浙场3号在四川的种植面积最广,逾1000万亩;而后,在改革稻制的政策背景下,它逐渐被代替。作为我国现代稻作史上的优良品种,浙场3号的兴衰过程体现了稻种、稻制与环境间的适应、调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场3号
晚籼稻
良种选育
四川稻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稻“浙场3号”在四川的引种与推广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桂权
机构
四川文理学院巴文化研究院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
出处
《古今农业》
2018年第2期17-24,共8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2018年重点项目:"四川秦巴山区特色农业开发潜力的历史研究"(项目编号:18SA0217)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1938年,浙场3号被引入四川作为抗旱晚稻;在双季稻推广中,它通常又作为双季稻的晚稻,在全川范围内推广种植。20世纪50、60年代,浙场3号在四川的种植面积最广,逾1000万亩;而后,在改革稻制的政策背景下,它逐渐被代替。作为我国现代稻作史上的优良品种,浙场3号的兴衰过程体现了稻种、稻制与环境间的适应、调整关系。
关键词
浙场3号
晚籼稻
良种选育
四川稻作
Keywords
Zhechang No.
3
Late indica rice
Breeding of good varieties
Paddy rice cultivation in Sichuan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晚稻“浙场3号”在四川的引种与推广
陈桂权
《古今农业》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