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履巉岩本草》蜜蜂草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
1
作者 顾秋金 俞冰 张水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73-281,共9页
[目的]考证《履巉岩本草》所载药物蜜蜂草的植物基原,挖掘其药用价值,并探讨《履巉岩本草》的价值。[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植物资源志要及实地考察等,从植物的形态特征、产地分布、性味功效以及药名考释等方面对蜜蜂草进行综合考... [目的]考证《履巉岩本草》所载药物蜜蜂草的植物基原,挖掘其药用价值,并探讨《履巉岩本草》的价值。[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植物资源志要及实地考察等,从植物的形态特征、产地分布、性味功效以及药名考释等方面对蜜蜂草进行综合考证,并探讨蜜蜂草及《履巉岩本草》的价值。[结果]通过本草文献与植物学形态之对比,发现《履巉岩本草》蜜蜂草与今唇形科植物小野芝麻[Galeobdolon chinense(Benth.)C.Y.Wu]特征相符;实地考察发现小野芝麻在低海拔的路旁及疏林下广泛分布,符合《履巉岩本草》取材范围的生境;小野芝麻与蜜蜂草性味功效相近,主治用法相通;小野芝麻为草本植物,花叶具蜜香且全株密被柔毛,与蜜蜂体被绒毛相似,恰合“蜜蜂草”一名。[结论]小野芝麻的药用历史可追溯至1220年南宋时期的《履巉岩本草》之蜜蜂草,是治疗毒疮、外伤出血、肺结核等疾病的良药。《履巉岩本草》全书彩色药图精美生动,对该书的研究,既是为重续药史守正创新,更是对中医药文化精华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巉岩本草 蜜蜂草 小野芝麻 地绵绵 本草考证 浙派本草
下载PDF
竹节参醇提物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2
作者 李丽 廖广辉 +3 位作者 楼招欢 韩丽萍 张广顺 何志刚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310-1319,共10页
[目的]观察竹节参醇提物对急性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0.27 g·kg^(-1))、竹节参低剂量组(0.1 g·kg^(-1))、竹节参中剂... [目的]观察竹节参醇提物对急性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0.27 g·kg^(-1))、竹节参低剂量组(0.1 g·kg^(-1))、竹节参中剂量组(0.2 g·kg^(-1))、竹节参高剂量组(0.4 g·kg^(-1))。小鼠高脂饲料喂养,以红星二锅头酒梯度稀释液为造模试剂,连续灌胃8周,复制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同时各给药组以相应药物进行干预。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肝组织损伤程度;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以试剂盒测定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免疫印迹法测定小鼠肝脏胰岛素诱导基因1编码蛋白(insulin induced gene 1,Insig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1,SREBP1)、甾醇调节因子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terol cleavage-activating protein,SCAP)、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mino terminal protein kinase,p-JNK)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检测肝脏Insig1、LDLR、PPARα、SREBP1、SCAP基因表达。[结果]竹节参醇提物能下调小鼠体质量及肝脏指数,明显改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P<0.05,P<0.01),各剂量组间TC、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竹节参中、高剂量组肝细胞饱满,无炎性浸润细胞;油红O染色显示,竹节参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改善小鼠肝脏脂肪累积。竹节参中剂量组明显提升肝脏SOD活性(P<0.05),低、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肝脏MDA水平(P<0.05)。竹节参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Insig1、SCAP蛋白表达(P<0.01),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SREBP1、P-JNK/JN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P<0.01),显著提升LDLR、PPAR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P<0.05,P<0.01)。此外,竹节参中、高剂量组还能显著降低Insig1、SCAP、SREBP1的mRNA基因相对表达水平(P<0.05,P<0.01),显著提升LDLR、PPARαmRNA基因相对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竹节参醇提物对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改善肝脏胆固醇转运及合成,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本草 本草纲目拾遗 酒精性脂肪肝 竹节参 胆固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张希白《药性蒙求》成书特点探析
3
作者 陈康 瞿中洁 高祥福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第12期908-909,共2页
浙派本草医著《药性蒙求》为清代浙北名医张希白于咸丰年间编撰,通过四言歌诀及注释的形式介绍了四百三十九种药物及百余种常见食材的药性特点。在前期校对的基础上,本文对其著书缘由、主要内容、成书特点及版本情况进行了整理、归纳与... 浙派本草医著《药性蒙求》为清代浙北名医张希白于咸丰年间编撰,通过四言歌诀及注释的形式介绍了四百三十九种药物及百余种常见食材的药性特点。在前期校对的基础上,本文对其著书缘由、主要内容、成书特点及版本情况进行了整理、归纳与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希白 浙派本草 药性蒙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