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2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蛹虫草-浙贝母-黑豆菌质固体双向发酵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1
作者 李剑梅 郭玲玲 +3 位作者 柴林山 张疏雨 朱万芹 谢存一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共10页
为实现浙贝母、黑豆高值化利用,开发一种具有抗肿瘤功效的蛹虫草菌质,将浙贝母-黑豆(浙贝母黑豆=21,质量比)作为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发酵基质,以多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方法优化蛹虫草-浙贝母-黑豆菌质... 为实现浙贝母、黑豆高值化利用,开发一种具有抗肿瘤功效的蛹虫草菌质,将浙贝母-黑豆(浙贝母黑豆=21,质量比)作为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发酵基质,以多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方法优化蛹虫草-浙贝母-黑豆菌质固体双向发酵工艺,采用MTT法测定发酵菌质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1.2(g/mL),接种量20 mL/100 g,培养温度21℃,培养时间29 d。优化条件下,菌质中多酚含量(6.24 mg/g)与模型预测值(6.35 mg/g)偏差为1.78%,且显著高于基质中多酚含量(1.19 mg/g);发酵菌质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水提物对S180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率表现出良好的量效及时效关系,以质量浓度相当于生药量200 mg/mL的水提液作用48 h条件下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最强,达到了73.08%,且在相同质量浓度及作用条件下,发酵菌质对S180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率是基质的1.10~1.8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浙贝母 黑豆 固体发酵 菌质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浙贝母提取液在大鼠尿液、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宗政 胡扬 +6 位作者 王昊 王金宏 杨波 胡玲玲 程斌 周爱珍 李文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7-583,共7页
目的 分析浙贝母提取液在大鼠尿液、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方法 UPLC-Q-TOF-MS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0℃;电喷雾... 目的 分析浙贝母提取液在大鼠尿液、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方法 UPLC-Q-TOF-MS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结果 在大鼠尿液中共检测出化学成分28种,其中原型成分19种,代谢产物9种;在大鼠粪便中共检测出化学成分53种,其中原型成分37种,代谢产物16种,去除重复后,共检测出化学成分66种,其中原型成分45种,代谢产物21种;粪便、尿液中共有原型成分24种,粪便中独有成分15种,尿液中独有成分6种;粪便、尿液中共有代谢成分6种,粪便中独有成分11种,尿液中独有成分4种。浙贝母主要活性成分贝母素甲、贝母素乙代谢途径包括Ι相代谢(羟基化、氧化脱氢、还原加氢)、Ⅱ相代谢(硫酸化)。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简单可行,可用于解析浙贝母体内过程,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提取液 原型成分 代谢产物 尿液 粪便 UPLC-Q-TOF-MS
下载PDF
基于系统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浙贝母-瓜蒌配伍调控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心脏衰竭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方孟香 程成 +6 位作者 曹铭晨 任炜 杨智威 李文静 辛晓玮 刘月芬 徐龙 《山东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45-55,共11页
基于GEO数据库挖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心力衰竭(HF)关联靶点,检索浙贝母、瓜蒌化学成分及靶点,以获得其调控COPD并发HF潜在靶点,挖掘靶点功能及通路注释分析,构建组织特异性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浙贝母-瓜蒌影响COPD并发HF进... 基于GEO数据库挖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心力衰竭(HF)关联靶点,检索浙贝母、瓜蒌化学成分及靶点,以获得其调控COPD并发HF潜在靶点,挖掘靶点功能及通路注释分析,构建组织特异性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浙贝母-瓜蒌影响COPD并发HF进展共涉及靶点227个,包括表达上调基因153个,表达下调基因74个;网络拓扑学分析显示PPI网络平均介数为0.4,平均度值为1.83,关键靶点包括RPS23、SNU13、NOL6、ELAVL1、NCL等;细胞组分定位于内膜系统、核内体和细胞外囊泡;生物学过程涉及囊泡介导的运输、基于微管的运动、细胞内蛋白质运输等;信号通路涉及MAPK信号传导途径;MCODE分析发现Cluster 1涉及TKT、ENO1、NCL、KIF1B等,参与调控驱动蛋白、雌激素的高尔基体运输;Cluster 2涉及SIN3B、PHF20、CTBP1、XPNPEP1等,参与调控组蛋白反应;心耳、左心室、肺的组织特异性PPI网络提示浙贝母-瓜蒌配伍可能通过调控ELAVL1-ENO1-NCL轴影响COPD并发HF进展;分子对接表明其“宽胸散结”主要活性成分瓜蒌酸、“化痰散结”主要成分贝母新碱与ELAVL1、ENO1、NCL蛋白质靶标的结合高度稳定,且贝母新碱与靶蛋白结合力强于瓜蒌酸,体现两者配伍后先治肺再调心,相须为用以实现心肺共治的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瓜蒌 慢性阻塞性肺病 心脏衰竭 系统药理学
下载PDF
浙贝母逆转恶性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万青 董语迪 罗清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肿瘤治疗过程中,耐药的出现会大大降低治疗效果,有效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浙贝母具有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作用,常用于白血病、乳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研究中。浙贝母中的化学成分可通过抑制P-... 肿瘤治疗过程中,耐药的出现会大大降低治疗效果,有效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浙贝母具有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作用,常用于白血病、乳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研究中。浙贝母中的化学成分可通过抑制P-糖蛋白(P-gp)的表达、减少药物外排、增加胞内药物浓度等机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实现其逆转耐药的作用;亦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增加肿瘤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现通过对近年来浙贝母化学成分及其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促进浙贝母的深入研究,为后续应用于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恶性肿瘤 逆转耐药 生物碱
下载PDF
浙贝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雨彤 叶琳若 +1 位作者 崔琦 刘巨钊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6期60-75,81,共17页
浙贝母是传统“浙八味”药材之一,位列“浙八味”药材之首,可以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研究发现浙贝母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及皂苷类、糖类等化学成分,并含挥发性成分,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抗菌、镇痛、抗氧化、... 浙贝母是传统“浙八味”药材之一,位列“浙八味”药材之首,可以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研究发现浙贝母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及皂苷类、糖类等化学成分,并含挥发性成分,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抗菌、镇痛、抗氧化、抗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本文在对浙贝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总结的基础上,依据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相关概念,在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化学成分可测性、传统药性、传统药效、不同配方配伍、不同干燥方法、不同产区、入血成分等方面,对浙贝母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初步预测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等生物碱类成分,皂苷类,挥发性成分,黄酮类,萜类等成分可作为浙贝母的主要Q-mar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贝母素甲 贝母素乙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表型与分子标记对浙贝母不同育种群体的分子鉴定与亲缘关系研究
6
作者 董莉莉 徐志浩 +3 位作者 严灿龙 范小平 金泽兰 王忠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19-1730,共12页
为了对浙贝母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该研究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宁波章水种植基地的146份浙贝母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Pearson's相关分析计算浙贝母种质资源表型及其与生物碱含量的相关性。结... 为了对浙贝母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该研究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宁波章水种植基地的146份浙贝母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Pearson's相关分析计算浙贝母种质资源表型及其与生物碱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5条引物共扩增出11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96个,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6.29%;在整体样本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中,Na、Ne、H、I分别为2.000、1.585 8、0.340 5、0.509 8,表明引物的多态性较高,能有效揭示146份浙贝母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所有样品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5~1.00,系统优选与种子辐照两组中后代表型性状基本遗传亲本的特点;杂交处理后代的亲缘关系与表型性状基本上偏向父本,与种质资源性状考察一致。Pearson's相关分析表明,花型与叶片数量、花朵颜色与叶片数量、叶片颜色与结籽程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花型与叶片颜色呈显著正相关;花朵内壁颜色分别与叶片数量、花型,花色分别与茎秆粗细、结籽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颜色与花色、叶片宽度与结籽程度、花型与结籽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叶宽与贝母甲素、贝母乙素和总生物碱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揭示了宁波章水的浙贝母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可以有效地为浙贝母种质资源的优势育种提供依据,为浙贝母种质资源的分子辅助育种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SCoT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对照提取物在浙贝母配方颗粒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陈海燕 吴垠 +6 位作者 巫少娟 曾名德 钟健宇 张坚潮 林丹丹 张奕尧 郭隆钢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1,共7页
目的 以浙贝母对照提取物(水提)和湖北贝母对照提物(水提)为参照,对12个不同厂家的22批浙贝母配方颗粒进行质量分析。方法 以乙酸乙酯-甲醇-三乙胺-水(17∶1∶1∶0.5)为展开剂进行高效薄层色谱(HPTLC)指纹图谱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 目的 以浙贝母对照提取物(水提)和湖北贝母对照提物(水提)为参照,对12个不同厂家的22批浙贝母配方颗粒进行质量分析。方法 以乙酸乙酯-甲醇-三乙胺-水(17∶1∶1∶0.5)为展开剂进行高效薄层色谱(HPTLC)指纹图谱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3%二乙胺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蒸发光检测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根据浙贝母配方颗粒标准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含量。结果 HPTLC和HPLC分析结果表明,22批标识为浙贝母配方颗粒的样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有3家生产企业的4批浙贝母配方颗粒检出湖北贝母指纹图谱特征,其余18批浙贝母配方颗粒样品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总量为0.291~3.179 mg·g^(-1),差异较大。结论 目前市售的浙贝母配方颗粒样品质量差异较大,经标准化制备的对照提取物(水提)对分析浙贝母配方颗粒的质量比对照药材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湖北贝母 配方颗粒 对照提取物 高效薄层色谱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离土浙贝母贮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林旭东 董翼飞 +1 位作者 凌建刚 朱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9,共8页
为了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离土浙贝母贮藏品质以及酶活性的影响,以浙贝母为试材,将浙贝母分别置于0、5、10和20℃四个温度下贮藏90 d,研究浙贝母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失重、感官品质、色泽、硬度、总多糖、生物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 为了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离土浙贝母贮藏品质以及酶活性的影响,以浙贝母为试材,将浙贝母分别置于0、5、10和20℃四个温度下贮藏90 d,研究浙贝母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失重、感官品质、色泽、硬度、总多糖、生物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90 d,0℃贮藏的浙贝母失重率仅为7.17%,显著低于5、10和20℃(9.92%、19.77%和30.28%)(P<0.05);与5、10和20℃相比,0℃贮藏更好地保持浙贝母的色泽、硬度、总多糖含量以及总生物碱含量;与5、10和20℃相比,0℃贮藏有效抑制了MDA含量上升,延缓了浙贝母鳞茎的衰老进程;同时0℃贮藏有效抑制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而且有利于SOD维持较高的活性。与5、10和20℃相比,0℃贮藏的浙贝母品质保持得最好。本研究为浙贝母离土贮藏提供了方法参考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贮藏温度 保鲜 贮藏特性 酶活性
下载PDF
磐安县一季药材两季粮种植模式技术要点--以浙贝母-玉米-小番薯模式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江 周巧钰 +2 位作者 石红静 孔惠东 黄鑫 《湖北植保》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益,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磐安县冷水镇畈潘潭村进行了浙贝母-玉米-小番薯模式田间试验,一季药材两季粮的轮作方式消除了贝母轮作障碍,相比一季药材一季粮(浙贝母-...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益,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磐安县冷水镇畈潘潭村进行了浙贝母-玉米-小番薯模式田间试验,一季药材两季粮的轮作方式消除了贝母轮作障碍,相比一季药材一季粮(浙贝母-西瓜和浙贝母-甜玉米-秋大豆)轮作方式,平均产值增加约6000元/667m^(2)。通过旱地新三熟种植试验,探究了适合磐安县高效种植业发展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药粮轮作 连作障碍 磐安县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对浙贝母—玉米种植土壤径流氮磷含量的影响
10
作者 孔惠东 黄珊珊 洪庆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4期33-36,49,共5页
浙贝母在浙江省中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合理施肥导致水体污染的问题。设置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处理CT)、主因子优化处理(处理BS)和综合优化处理(处理NSPC-BS)4种不同施肥条件,研究其对浙贝母—玉米生长期内径流... 浙贝母在浙江省中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合理施肥导致水体污染的问题。设置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处理CT)、主因子优化处理(处理BS)和综合优化处理(处理NSPC-BS)4种不同施肥条件,研究其对浙贝母—玉米生长期内径流中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中总氮和总磷在CK条件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从长期趋势来看,径流中总氮含量大小依次为处理CT>处理BS>处理NSPC-BS,总磷含量大小依次为处理CT>处理BS≈处理NSPC-BS。径流中总氮流失负荷依次为处理NSPC-BS<处理BS<处理CT,径流中总磷流失负荷依次为处理NSPC-BS≈处理BS<处理CT。在浙贝母—玉米的种植过程中,添加了有机肥的优化施肥可以减少径流中的氮、磷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土壤径流 氮含量 磷含量 施肥条件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章水镇浙贝母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11
作者 许颖 祝旭飞 徐璐楠 《现代农机》 2024年第6期23-25,共3页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区域位置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可以充分发挥浙贝母产业的潜能。文章在分析章水镇浙贝母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种质、产业、...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区域位置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可以充分发挥浙贝母产业的潜能。文章在分析章水镇浙贝母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种质、产业、销售等方面分析浙贝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种质资源库、研发机械化设备、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科技赋能等建议,以推动浙贝母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乡村振兴曰浙贝母曰产业发展曰章水镇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浙贝母-山慈菇药对干预甲状腺癌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侯鹏霄 樊茜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5期65-69,共5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浙贝母-山慈菇药对干预甲状腺癌的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查找浙贝母和山慈菇这两味中药的活性成分,检索有效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将各作用靶点转换成基因...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浙贝母-山慈菇药对干预甲状腺癌的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查找浙贝母和山慈菇这两味中药的活性成分,检索有效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将各作用靶点转换成基因通用名。在OMIM、GeneCards数据库中分别筛选和甲状腺癌有关的靶点,通过Cytoscape3.7.1软件把得到的结果进行可视化,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及核心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将药物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采用Metascape在线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及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浙贝母-山慈菇药对调治甲状腺癌的核心成分有10种,其潜在的作用靶点有75个;数据库筛选出与甲状腺癌相关的疾病作用靶点2357个,甲状腺癌疾病核心靶点96个,其中NPM1、HSPA5、HDAC5等基因较为关键。GO功能富集分析细胞组分主要与核糖核蛋白复合物有关,分子功能主要与组蛋白脱乙酰酶结合有关,生物过程主要与调节细胞对压力的反应有关。KEGG信号通路富集主要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凋亡、剪接体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浙贝母-山慈菇药对干预甲状腺癌的机制包含多靶点、多通路,可为后续临床应用及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浙贝母-山慈菇 药对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PCR-RFLP法鉴别浙贝母及其混淆品湖北贝母
13
作者 李莉 陈军 +2 位作者 朱洁 陈志禹 孙胡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65-2469,共5页
目的建立PCR-RFLP法鉴别浙贝母及其混淆品湖北贝母。方法对比两者叶绿体ycfl基因,选择湖北贝母的特异性酶切位点EcoRI设计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退火温度58℃、循环数35时,湖北贝母或掺有湖北贝母的浙贝母经特异性... 目的建立PCR-RFLP法鉴别浙贝母及其混淆品湖北贝母。方法对比两者叶绿体ycfl基因,选择湖北贝母的特异性酶切位点EcoRI设计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退火温度58℃、循环数35时,湖北贝母或掺有湖北贝母的浙贝母经特异性引物扩增后能被EcoRI酶酶切,200~400bp处检出2条单一DNA条带,而浙贝母无此条带,检出限达3%。结论该方法方便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浙贝母、湖北贝母及前者掺混后者的快速检测,为浙贝母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湖北贝母 掺混鉴别 PCR-RFLP ycf1基因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2,4-表油菜素内酯对浙贝母花期耐热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陆兵 张彦南 +2 位作者 王康才 张晓倩 吴雯雯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845-3848,共4页
在盆栽条件下,以狭叶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为材料,研究了浙贝母花期高温胁迫条件下表油菜素内酯(EBR)对浙贝母耐热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0、0.50 mg/L EBR能明显提高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活性... 在盆栽条件下,以狭叶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为材料,研究了浙贝母花期高温胁迫条件下表油菜素内酯(EBR)对浙贝母耐热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0、0.50 mg/L EBR能明显提高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其抗氧化能力,缓解高温胁迫导致的膜质过氧化伤害;同时,EBR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Pn、Gs和Tr,从而提高了高温胁迫下浙贝母植株的光合作用;然而EBR并不能提高其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对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及胞间CO2浓度(Ci)影响差异不大。结果表明,EBR通过提高高温胁迫下浙贝母叶片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来降低体内活性氧水平,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以0.50 mg/L EBR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2 4-表油菜素内酯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耐热性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浙贝母鳞茎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与休眠解除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昕 金文韬 +1 位作者 凌庆枝 何军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040-7042,共3页
[目的]探讨浙贝母鳞茎中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与休眠解除的关系。[方法]将浙贝母鳞茎分别在4和10℃条件下保湿贮藏至75 d,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鳞茎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同时比较了发... [目的]探讨浙贝母鳞茎中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与休眠解除的关系。[方法]将浙贝母鳞茎分别在4和10℃条件下保湿贮藏至75 d,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鳞茎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同时比较了发芽鳞茎与休眠鳞茎中酚类物质含量和PAL与PPO活性的差异。[结果]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鳞茎及芽内酚类物质含量均呈降低趋势;10℃处理30~45 d和4℃处理45~60 d是酚类物质减少、解除休眠的关键时期;浙贝母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与其PPO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顶芽中酚类物质含量与PA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鳞片中酚类物质含量与PAL活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酚类物质与浙贝母鳞茎休眠有一定相关性,酚类物质含量下降是低温处理解除浙贝母鳞茎休眠的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休眠 酚类物质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多酚氧化酶(PPO)
下载PDF
浙贝母总生物碱对人肺腺癌A549/顺铂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英文)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泽慧 安超 +3 位作者 胡凯文 周科华 段惠惠 唐民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5-320,共6页
目的研究浙贝母总生物碱(TAF)对人肺腺癌A549/顺铂(DDP)细胞DDP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①离体实验:采用MTT法观察TAF(12.5~200mg·L-1)对A549和A549/DDP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MTT法检测TAF 9mg·L-1对A549/DDP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 目的研究浙贝母总生物碱(TAF)对人肺腺癌A549/顺铂(DDP)细胞DDP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①离体实验:采用MTT法观察TAF(12.5~200mg·L-1)对A549和A549/DDP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MTT法检测TAF 9mg·L-1对A549/DDP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同时设环孢菌素A(Cys A)1mg·L-1和汉防己甲素(Tet)1mg·L-1为阳性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549/DDP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相对表达;Western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DDP细胞P-糖蛋白(P-gp)相对表达。②在体实验:制备BALB/c裸鼠A549/DDP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DDP 5mg·kg-1、TAF2 mg·kg-1、DDP 5 mg·kg-1+TAF 0.5,1和2 mg·kg-1联用组,每两天ip给予DDP,每天ig给予TAF,持续13d,检测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结果 TAF作用72 h抑制A549和A549/DDP细胞存活的IC50值分别为141±5和(298±22)mg·L-1;IC10值分别为15.3±1.9和(9.0±1.2)mg·L-1。DDP 0.01~100mg·L-1与TAF 9 mg·L-1合用后,DDP抑制A549/DDP细胞存活的IC50值由(14.06±3.72)mg·L-1降至(0.79±0.14)mg·L-1,抑制A549细胞存活的IC50值无明显变化;TAF对A549/DDP细胞DDP耐药性的逆转倍数为17.80倍,高于Cys A(10.16倍)和Tet(14.05倍)。TAF可明显降低A549/DDP细胞MDR1 mRNA及P-gp相对表达(P<0.01)。DDP 5mg·kg-1体内抑瘤率为49.9%,与TAF 2mg·kg-1合用后抑瘤率增至67.4%(P<0.01)。结论 TAF在体内外均可逆转A549/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可降低MDR1 mRNA和P-gp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生物碱 浙贝母 多药耐药性 P-糖蛋白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浙贝母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7
17
作者 姜峻 陈蕾俊 +1 位作者 王晓梅 张忠山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1年第7期823-825,772,共4页
确定浙贝母中多糖最佳提取条件及鉴定方法,为浙贝母的深入综合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水提醇沉法从浙贝母中提取水溶性粗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50,在此条件下进过... 确定浙贝母中多糖最佳提取条件及鉴定方法,为浙贝母的深入综合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水提醇沉法从浙贝母中提取水溶性粗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50,在此条件下进过3次提取所得浙贝母粗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7.43%。纯化后浙贝母多糖平均收率为5.97%。经过分离纯化后,鉴定了此多糖不含蛋白质、多酚、淀粉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多糖 提取 鉴定
下载PDF
常用中药浙贝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8
作者 高文远 李志亮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23-325,328,共4页
从栽培、育种、组织培养、生长发育机理、化学成分。
关键词 浙贝母 栽培 化学 药理 组织培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检测川贝母中浙贝母的掺入量 被引量:23
19
作者 胡钢亮 陈瑞珍 +1 位作者 程柯 吕秀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川贝母中浙贝母掺入量的新方法。方法:以含不同川贝母和浙贝母比例的41个样本建立校正集,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通过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川贝母中浙贝母掺入量的新方法。方法:以含不同川贝母和浙贝母比例的41个样本建立校正集,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通过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进而对预测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对6个预测集样本进行预测分析,得到近红外光谱预测值与真值的相关系数r=0.9997,样品回收率为97.96%-100.9%,RSD为0.81%。结论:本方法具有快速方便、结果准确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外观相似,化学成分相近的中药材的品质分析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检测 贝母 浙贝母 掺入量
下载PDF
不同产地浙贝母的基因序列及生物碱含量比较 被引量:23
20
作者 蔡朝晖 李萍 +2 位作者 李松林 董婷霞 詹华强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道地药材形成的基因基础。方法:以AS和AS-1为引物对4个不同产地浙贝母的5S-rRNA基因间区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并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它们的总生物碱含量及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其中2个单体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不... 目的:探讨道地药材形成的基因基础。方法:以AS和AS-1为引物对4个不同产地浙贝母的5S-rRNA基因间区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并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它们的总生物碱含量及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其中2个单体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浙贝母的5S-rRNA基因间区具有相同的碱基序列,均为588bp;它们的总生物碱含量相当,气相色谱结果也表明,它们含有相同的单体生物碱,只是各单体生物碱的含量不同。结论:不同产地浙贝母的差异不是由碱基序列,而是由小环境因素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道地药材 5S-rRNA基因间区序列 生物碱 基因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